高校电子课件:新制度经济学_第1页
高校电子课件:新制度经济学_第2页
高校电子课件:新制度经济学_第3页
高校电子课件:新制度经济学_第4页
高校电子课件:新制度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概论学习目标 1. 掌握制度的涵义、特点、作用和起源 2. 熟悉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3. 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创新 4. 了解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意义本章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导论,将介绍制度的基本概念,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和其创新所在。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是关于制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第三节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新之处;第四节是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意义。1. 1什么是制度“没有美好的制度,就没有美好的生活”,正是在这个意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一个社会要变得富有,主要是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好的制度下

2、,科学技术才有发挥作用的可能。那么,什么是好的制度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却并不容易。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曾看到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提高的巨大作用,但资本主义制度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危机和工人的贫困化,因此,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之源,并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验,几十年后,计划经济的无效率暴露无遗,人们又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完全均等,这被一些人看成是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的根源,而现在,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亦被当作是无效率的根源所在。也许是

3、因为制度问题过于复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家研究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制度问题从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中完全消失。直到20世纪6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才使制度问题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新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的。那么,制度是什么,制度到底如何重要,就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1.1.1 制度是什么制度(Institution)一词最已有之。在辞海中,制度是指要求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这么定义似乎有点抽象而不够专业,因而有必要寻求更为专业的说法。那么,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是如何定义的呢?我们看看其中一些代表人物的说法。旧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凡勃伦认为,制度是由人制定

4、的规则,它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它告诉人们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要达到这些目标,它具有奖惩的作用,也就是说,以使人们的行为变得可以预见,同时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旧制度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康芒斯则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制度告诉人们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或者相反。可以看出,旧制度学派偏重于从制度的功能来定义制度,这当然是有启发性的,它较好地说明了制度的作用,表明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其他一些学者对制度也提出了各种定义。例如,安德鲁。斯考特在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中对制度给出了明确的界定,他说:“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的

5、全体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规律性具体表现在各种特定的往复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实行之。”这就是说,从执行方式上来看,制度分为自觉实行和强制实行两种。当然,这一定义还是有点难以把握,并且不够精炼。 W艾尔斯纳则认为,制度是一种决策或行为规则,特定的规则通常在特定社区内得到普遍承认,因为它们为与决策有关的预期提供了基础。另一著名学者舒尔茨认为,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行为。布罗姆利认为,制度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的权利和义务的集合,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行为准则,另一部分包括规则和所有权。尼尔认为,从广义上讲,制度暗指一种可观察且可

6、遵守的人类事务安排,它同时也含有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性而非一般性。具体来说,某一制度可以通过下述三类特征而被识别:一是存在大量的人类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是可见的和可辩认的;二是存在许多规则,从而使人类活动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并提供可预测的秩序;三是存在大众习俗,它对人类活动和各种规则加以解释和评价。 这类定义的清单还可以一直加下去。这些定义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制度的作用和特征,因而可以相互补充。但如果要取一个一般性的简单说法,那么,诺斯的定义值得借鉴。诺斯指出:“制度乃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严格地说,制度是人为制定的限制,用以约束人类的互动行为”(诺斯,1990)。诺斯进一步解释到,制度是一系列被制

7、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它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故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 这就是说,如果把个人看成是游戏的参与者,把人进行的各种活动看成是一种游戏,那么,制度就是这种游戏的规则。显然,制度是指导人们进行活动的指南,没有制度,游戏是进行不下去的,即使进行下去,游戏的结果也是无法确定的,这就把制度的本质特征揭示出来了。因此,概括起来说,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这样定义的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8、特性:第一、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共同遵守的东西。这种范围可大可小,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如宪法,就是一个国家范围内人们的行为规则;也可以小到一个微型公司。如公司章程或纪律,就是一个公司范围内员工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当然,最小的范围也是两个人组成的社会,在鲁宾逊的一人状态下,是不存在制度的,因为他的行为除了受到自然的限制以外,不用考虑其他任何人的反应。 第二、制度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规则,制度不同于一些解决一时问题的具体方案,它是一套一旦遇到同样的矛盾和冲突就可以遵循的调解矛盾、化解冲突的规则,故其特性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相反,政策和措施都具有短期性和应急性,它们因为某一具体的问

9、题而存在,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消失。但制度和政策的边界并不完全清楚,一种长期执行的政策往往也制度化了。例如,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既是一种政策,也成为一种制度。 第三、制度是一种实现合作的规则。“共识”是合作的基础,如果社会中人没有某种共识,他们就不可能进行合作。而制度就是提供一种“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就是人们在合作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规则的总和。制度的功能就是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或必须做的,以及什么是不能做的,或者一旦违反之后应该受到什么惩罚,从而将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例如,银行制度就实现了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

10、某种合作:资金供给者将资金提供给银行,资金需求者从银行取得资金。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资金供给者知道,他可以定期取得供给资金的报酬,并在需要时可以撤回资金;而资金的需求者则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按规定支付使用资金的成本,并按时偿还资金。假若二者没有这种共识,资金的供给者将不会供给资金,二者的合作也就会停止。 第四、制度是一种提供确定性的规则。规则的作用一般是通过确定人们对其他同伴的预期来消除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制度的一个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构来减少人们相互交往时的不确定性。制度确定了各种情形下的适当行为,通过对权利和义务的更明确界定,使模糊性总量减少了。例如,教育入学制度保

11、证了,学生只要达到学校规定的各种要求,就可以取得文凭。婚姻制度则保证了夫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双方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财产分配与相互扶持等确定关系,而同居则没有这种保证。1.1.2 为什么关注制度制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人们能够进行正常交往和相处的基础。没有制度,就没有秩序。设想一下,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人人争先,其结果将是什么?再设想一下,人人都想不劳而获,都想养尊处优,都想通过抢劫获得生活资料和财富,结果又是什么呢?可以想象,在前一种情况下,交通事故频发,甚至谁也动弹不得,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盗贼横行,民不聊生,也是必然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社会对物质

12、和人力资源的使用没有任何限制,那么这个社会是没有活力的,因为没有限制,必然导致资源的滥用,由此减少社会的财富。更一般地说,没有制度,也就没有秩序,结果,世界将一片混乱,人们将没法相处。人们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不该干什么。因此,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一种合作与竞争关系,正是这种竞争与合作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诺斯,1981,第225页)。经济社会需要这种秩序,也可以从人的本性中推导出来。人的自利心使得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东西,但资源的稀缺性又使得人们的要求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这就意味着人们的选择存在冲突

13、。制度就是解决这种冲突的工具,至少制度是以某种方式解决了这种冲突。当然,并不是任何一种制度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冲突。有效的制度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和过度的要求,并充分发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而无效率的制度则导致物欲横流和经济扭曲。另一方面,人的行为在某种意义又可以用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释。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的行为。下面的故事很好地说明这一观点。 专栏1-1 分面条的故事宿舍里的八个人因为读书而聚在一起,都是平凡、平等且相互独立的,没有暗藏祸害他人之心,但免不了有点自私自利。在晚自习归来后,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买面条、买油、买盐、煮面条以解决每个人的吃饭问题。在采购与烹调的

14、过程中,大家都相安无事,但由于每个人分得的面条无法用量具准确度量,产生了八个人(他们投入相等)有可能分食不均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经过下面的多次博弈,并最终形成了一种简洁、高效的分配方法。方法一:在开始的时候,随便指定一个人分面条,结果慢慢地发现这个人总是给自己分的面条多,换一个人亦是如此。 方法二:让一个比较忠厚老实的人主持分面条。刚开始,此人还能比较公平地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分面条,但渐渐地,他就为自己和其他溜须拍马的人多分面条(这反映出,在只有良心、道德等软约束的条件下,一个人是很难长期保持清正廉明的)。方法三:选举一个执行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分权和制衡。定期地举行全体室友大会,

15、以解决执行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提出的种种问题。这种方法,基本上做到了公平,但发现执行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意见经常不一致,导致在吵吵嚷嚷中面条糊了。另外,监督委员会常常提出各种修正议案,执行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结果浪费了室友的大量精力。在认识到宿舍中八个“经济人” 本质的基础上,他们重新探索了新的分面条方式。方法四:,由室友八人轮流主持分面条,每人一顿,这样,等于承认每个人可以为自己多分的权利,同时公平地给予了每个人替自己多分面条的机会。公平倒是公平了,但随后发现在每一轮的循环中,每个人只有在自己分面条时,才能吃得饱,而且有剩余,而在其他七顿中,总是填不饱肚皮。这种方法没实行几轮就废止了。显而易见,这

16、造成了资源浪费。方法五:仍是由大家轮流分面条,但主持分面条的人将面条分成八份,由其余的人先领,而将最后一份留给分面条的人。令人吃惊的是,在这种制度下,每次八份面条几乎都一样多,因为每个主持分面条的人都认识到,只要八份面条稍有差别,那么毫无疑问,他将享用那最少的一份。 制度是在不断交易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结果,是在各个利益集团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变迁的。一个好的制度,应该简单而易行,高效而合理,并且符合经济人的本性。摘自娄正良:分面条的故事,载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3月10日制度的功能关注制度的另一个理由是,制度对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制度的作用通过制度的功能体现出来。

17、制度的第一个功能是降低交易费用。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由于假定交易费用为零,制度因素可以忽略。实际上,在分析中,他们也往往没有考虑制度因素,或假定制度因素为不变。但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制度因素就不能假定为不变。此时,各种制度产生了,并通过减少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途径,降低交易费用。从历史上看,许多制度制定出来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如婚姻制度,货币制度等,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产生的。 制度的第二个功能是为经济提供服务。W。舒尔茨认为,制度的功能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如货币制度便利了交换和结算,租赁、抵押贷款和期货可以提供一种使交易费用降低的合约;市场可以提供信息;保险公司可以分散

18、风险;银行可以提供金融服务等。制度的第三个功能是为合作创造条件。制度由于规范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了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到了最低限度,因而为合作创造了条件。比如,公证制度和保险制度,就起到了稳定预期和消除不确定性的作用,由此更好地促进了人们的交易与合作。 制度的第四个功能是提供激励,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专利制度。专利制度鼓励了人们的发明与创造,因而技术进步现在被看成是对经济激励作出的反应。再如市场制度,它象一架精巧的机器,通过奖勤罚懒,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制度的第五个功能是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如在存在外部性的场合,通过明确界定产权或合并企业,可以解决所谓的外部性问题

19、。小结:制度的作用与功能改变相对价格 制度 降低交易费用 为经济提供服务 提供激励机制 外部收益内部化 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提供激励 提供有效信息稳定预期形成偏好与抉择 行动 结果 正是由于制度具有上述功能,因而,制度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提纲的作用,人们关注制度,也就顺理成章 1.1.3 制度包括哪些内容根据诺斯的看法,制度乃是社会的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正式的限制,譬如人类制定的法律;非正式的限制,譬如惯例与礼仪”(诺斯,1990)。具体来说,正式规则是指人们自觉发现并用以规范化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这些规则的排列顺序

20、是,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再到明确的规则,最后到个别的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政治规则可定义为政治团体的等级结构,以及它们的基本决策结构和支配议事日程的明晰特征。经济规则用于界定产权,即关于财产使用、从中获取收入的权力,以及转让一种资产或资源的能力。正式规则的主要特征是在于其具有强制性。例如,在学校,校规就是正式规则,学生必须遵守;在公司,纪律就是正式规则,员工必须服从;在社会,国家法律(包括宪法、民法、商法等)就是正式规则,居民必须执行。在所有这些场合,正式规则都是强制实行的,如果有人违反,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非正式规则包括习俗、传统、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可以统称为“文化”

21、的一些东西。其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蕴含着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性。诺斯(1981)认为,人们通过意识形态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建立起一种指导行为的世界观。故非正式规则的作用在于克服搭便车的问题,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和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非正式规则也无处不在,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心灵深处,通过口头传统代代相传。非正式规则具有多样性和本地性的特征,即使在同一种正式规则下,各个地方的习俗可能五花八门,甚至匪夷所思。非正式规则界定了文化的类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所谓“入乡随俗”其实就是要人们在不同的地方遵循不同的非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是在正式

22、规则的框架下发挥作用的,故非正式规则往往与正式规则和而不同,也有一些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是相悖的。比如,在中国过去的农村,瞻养父母的任务往往是由儿子承担的,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遗产也由儿子继承,这与法律的规定虽有不同,但却是通行的惯例。专栏1-2 幕僚没有名字所谓的“双牌县政协委员发言惹怒书记”事件,从旁看来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那位双牌县政协委员具有“双牌身份”。他既是县委办公室负责材料的副主任,又是政协委员。第一个角色需要他缜密、低调、保守秘密;第二个角色需要他高调发言、建言献策。这两者是有冲突的。当他试图打通这两个角色,把县委办看到的材料当成政协会议的发言素材时,麻烦就来了。县委正在酝酿、准备

23、出台的决策,被他拿出来以“个人建言” 的口吻宣讲,这是否涉嫌泄密或者剽窃?他是县委“笔杆子” 之一,这些决策的形成中他或许也有贡献,可是“幕僚没有名字”,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在美国,为总统写演讲词的人都要签保密协议,他们绞尽脑汁、模仿总统口吻想出的每一个警句、每一个口号,都属于总统,不可能署上自己的名字。小布什2002年才一上任,就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邪恶轴心” 的概念,惹得国际舆论哗然。不到一个月后,构想出这一“绝妙好词” 的白宫“笔杆子” 弗鲁姆就辞职了。原来,1月29日布什“国情咨文”发表的当天,弗鲁姆的妻子就向所有朋友们发送电子邮件:“国情咨文中的邪恶轴心 这个词是我夫构想的。一个

24、词级引起全国的关注实属少见。希望你在看到这词在所有地方的新闻中不断被重复时,会明白我身为妻子是何等骄傲。”妻子一“骄傲” ,夫就“下岗”了,很可笑是吗?这只能说明,“官不到二品,戴不得红顶”,政治就是政治,官场就是官场,无论在五千年前的华夏,抑或今天的太平洋彼岸,某些规则始终没有真正改变过 。“双牌事件” 中有趣的,还有媒体的倾向性报道。比如,:“县政协委员发言惹怒书记被停职“的标题,很容易引导读者认为书记是法盲,居然停掉了政协委员的职务,其实被停的是县委办副主任”而已。再比如文章结尾称,“胡佐军委员的遭遇,在双牌引起广泛关注。发言都会遭受处分,以后谁还敢讲真话啊!另一位政协委员说。”居然把此

25、事引导到“说真话” 上头去了,有点真痴假癫的感觉。昨日新京报的新闻追踪称,胡佐军并未被停职,而是由于违反了工作上保密性的要求,被安排到农村带队工作去了。制度的第三个内容是实施机制。实施机制决定了一国制度的执行程度。一国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该国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完善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个国家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实施机制就是规则实施的过程和原理,也就是由谁、通过什么方式来执行正式与非正式规则。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在复杂的经济交往中,违约、欺骗行为会随时发生,阻碍交往的进行,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为合作者提供足够的工具,以保证合约的实施。比如,我们将

26、钱存入银行,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需要用钱时可以随时从银行将钱取出来。如果需要用钱时,银行不让取钱,那么我们可以找警察和法院。这就是一种由第三方来执行的实施机制。假若没有警察和法院,那么,谁也不敢把钱存在银行。实施也可能是自我执行的,比如人们大多数时候是靠自觉来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又如在餐馆吃饭,如果服务不符合要求或价格不够公道,最好的办法是以后不再光临;对餐馆来说,如果有人吃饭不付钱,可以叫警察,但如果来不及叫警察,餐馆往往自己解决,因而许多餐馆(包括娱乐场所)都养有一些“看家护院”,以便随时对付吃白食的人。这些都说明,实施机制也有正式的和非正式之分,并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在实施

27、机制缺乏的场合,一些交易可能不会发生。比如你绝对不会把大笔的金钱借给素不相识的人,如果他不还钱,你没有办法处罚他(地下钱庄放高利贷,一般是依靠黑社会的手段来执行其债权)。1.1.4 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制度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制度?这个问题就是制度的起源问题。有些制度是人定出来的,象美国的宪法;也有些制度是随着时间演进而来的,如普通法。但是在人类形成之初,制度是如何出现的呢?这是一个考古问题。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制度起源于竞争过程,在竞争过程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双方如果合作,就可以改善福利。因此,为了达到合作的结果,就导致了制度的产生。具体来说,目前的研究已提出了三种关于制度起源的观点。第一观点是以

28、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说。在科斯看来,制度之所以产生,完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以企业制度为例,作为一种生产制度,企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假若不存在交易费用,一切生产均可以不在企业内进行,也就不需要企业这种经济组织。又如货币制度,如果不存在交换的困难,也就是如果交易的费用为零,那么,人们可以直接进行物物交易,是不需要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的。 第二种观点是诺斯的从简单交换到非个人的交换理论。诺斯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两大交换形式,一是简单的交换形式,另一类是非个人(impersonal)的交换形式。在简单的交换中,专业化和分工都处于原始状态,交易不断重复进行,买卖几乎同时发生,每一项交

29、易的参加者很少,当事人中间拥有对方的完全信息,比如农民用粮食交换锄头就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制度来约束人们的交易行为,以达到合作。随着交换的增加,市场规模扩大,这时出现了非个人的交换形式,表现为交易人数大量增加,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欺诈、违约、偷窃等行为不可避免,由此产生了“囚徒的困境”和奥尔逊描述的“搭便车”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就应运而生,以使其个人收益与其投入相称。故制度的作用在于规制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的因素减到最低限度。 一般地说,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在历史上,分工及专业化的发展严重地受到交易费用提高的限制,制度的出现一定会使专业

30、化程度提高所节约的生产费用正好大于或等于由此引起的交易费用的提高。如果没有制度,专业化和分工所带来的好处可能被过大的交易费用所抵消。可以看出,这种观点与交易费用说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在非个人的交换中,制度也是因为要降低交易费用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是考特和尤伦(RCooter & T. Ulen,1988)关于财产制度起源的思想库。他们假想了一种原始状态,说明了在这种状态下财产制度是如何起源的。在他们看来,制度包括很多内容,财产制度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项,许多制度都是财产制度的派生物或是为财产制度服务的。他们假设存在一个由人、土地、农耕技术和武力,但没有政府和法院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以土地

31、为生,同时他们也拥有道德上的权利,但由于没有政府和法院存在,故这些权利缺乏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权利的维护和执行基本上是由个人和家庭自我进行的。而个人和家庭作为一个利益极大化者,只有在维护和执行权利的成本大于维护和执行权利的收益时,才会进行权利的维护和执行。均衡时,个人和家庭维护自己利益的代价在边际上正好等于其收益。但是,这种状况对个人来说虽然是有效率的,对社会来说却不是有效率的。因为对社会来说,如果不存在相互侵占的行为,那么,用于防御他人侵占的资源或代价就可以节省,就可以用于生产更多的农产品,这就是一种损失。问题在于,如果相互侵占的行为不能避免,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比武力防御更节省的机制来保障个

32、人和家庭的权利呢?如果社会建立一套大规模的武力系统比个人建立许许多多小规模的私人武力系统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权利具有规模上的经济效应,那么,由社会建立这样一套武力系统就会更为经济。例如,假定可以让每个土地占有者向某个中心机构交纳税款,然后该中心机构来维护和执行产权制度,以保证每个家庭的权利,那么,这种方式就要比每个家庭单独建立一套武力系统要节省得多。而这个中心机构为了维护和执行产权制度,就需要某种权威。一旦某个中心机构具有了这种权威,它就具有了国家的特征。实际上国家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国家在建立和保护产权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上述关于制度产生的思想并不完全是一种空想,从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33、关于制度起源的历史证据。例如,由伊文斯-普拉查德(Evans Pritchard)、格洛克曼(GLuckman)和贝茨(Bates)等人所做的关于非洲社会早期的研究,就揭示了制度的形成过程(Eggertsson,1990,第287-289页)。他们发现,建立一种产权的收益可以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来说明。例如,在非洲上尼罗河地区,尼尔人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养牛活动。没有政府保护他们饲养的牛群,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1.1.5 制度是如何变迁的诺斯曾经指出,研究制度变迁是理解历史演变的关键,因而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发展了关于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的主体可以没有,也可以是政府、可以是一个阶级、

34、一个企业或别的组织,还可以是一个自愿组成的或紧密的或松散的团体,甚至可以是个人。例如,市场交易制度的建立可能是由众多个人无意间完成的,这里似乎没有明确的主体,但国家的法律制度却是由政府建立和修改的,这里,国家是制度变迁的主体,而许多行规的设立则是由行业协会来完成的,因而团体充当了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的主体进行制度变迁的特点是不同的。由政府或团体进行的制度变迁往往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为政府在确立了某种制度以后,居民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得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度行动,这就表现为一种强制性。但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即由个人进行的制度变迁或无主体的制度变迁,一般具有诱致性的特点,因为这种制度变迁一般是源于

35、个人对获利机会的反应。这就是说,个人作为一个极大化的主体,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一旦发现了有利可图的经济机会,就会想办法利用这种经济机会。结果,当现有的制度妨碍了他们利用经济机会时,他们就会想办法发明新的制度,这就诱致了制度的变迁。不论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还是诱致性的制度变迁,都是制度变迁的收益超过成本的结果。对强制性制度变迁来说,只有在政府收益超过成本的时候,政府才会建立新的制度。对于诱致性制度变迁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在个人进行制度创新的收益超过成本时,他们才会进行制度创新。由于收益超过成本意味着制度创新可以使创新者获得正的净收益,因而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极大化主体对创新收益的追求。而外在

36、动力则是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造成了各种创新的压力。前者表现为创新主体对制度创新的主动追求,后者则是创新主体对客观经济条件的被动反映。从制度变迁的方式来说,制度变迁可以经由习惯、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乃至成文法、不成文法和个人契约来完成,它可以象冰河移动般缓慢,当然也可能象暴风雨一样剧烈地变化。前者可以称为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后者可称为突变式的制度变迁。渐进性的制度变迁与突变性的制度变迁在历史上都是存在的。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表现为突变性的制度变迁,因为新统治者都会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尤其是改变那些在旧王朝招致天怒人怨的政策和做法,由此带来社会制度的剧烈变革。而一旦社会进入稳定时期,制度

37、变迁更多地表现为和风细雨式的微调。从最近来看,1949年,新中国建立,原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彻底废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应建立,这一过程在短期内完成,因而体现为一种突变性的制度变迁;而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均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边探索边改革,前后延续几十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渐进性的制度变迁。与此相应,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短期内全盘私有化,被人们称为突变性的制度变迁(或激进式改革) 不论是突变性的制度变迁,还是渐进性的制度变迁,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制度变迁是解释经济变化尤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正如诺斯所看到的,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

38、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制度变迁也是理解产业革命的关键:“正是较充分地界定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与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结果在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发明的产权得到更好的界定,从而提高了创新收益率的同时,创新成本得到根本性的降低。同构理论有时也称为路径依赖理论,也就是当环境和机会发生巨大变化时,制度却没有相应地变迁以与之相适应,以致出现普遍的非理性、权力无效和缺少创新的现象。这是因为,为了减少不确定性,经济主体都倾向于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而不进行

39、创新,由此出现同构。所谓制度变迁的学习或演化理论主要是认为,学习导致认知的变化,而认知的变化导致制度变迁。诺斯有一段话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制度变迁的特点:“政治和经济人物的认知变化反映组织之间随着相对价格的变化普遍存在的竞争,其他新信息引导这些人士改良或改变制度以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改变现有的框架强加给他们的信仰和限制。结果是改变经济系统的事实,反过来改变系统的认知和信念,反过来导致进一步的制度变迁,这是无休止的社会变化过程。” 1.2.1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r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NIE)最早

40、是由O。威廉姆森首先提出来的,意指以科斯为代表的、强调交易费用和制度重要性的学术思潮。这种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的。简单地说,这种思潮以各种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各种制度安排的内涵、构成、功能和起源,说明了制度安排对人类经济活动的重大作用。它的核心思想是,产权结构和交易费用影响激励和经济行为,因而制度安排对于人的行为和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讨论的问题包括:制度为什么很重要,它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演变的,各种制度安排尤其是经济组织的背后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不纳入制度因素就不能说明有史以来的经济增长等等。

41、由于这种思潮既不同于以凡勃伦、康芒斯等为代表的旧制度学派,也不同于当代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而是继承了制度学派重视制度的观点,同时用交易费用和产权的思想修正和补充了新古典经济学,故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科斯于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提出了或许是当代经济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交易费用”概念,并用交易费用的思想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边界,建立了现代企业理论。1960年,他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用交易费用和产权解释了外部性问题,得出了现在广为流传的“科斯定理”。这两篇文章奠定了他经济学大师的地位,也开创了当代的新制度经济学。当代产权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尔钦,从另

42、一思路得出了与科斯定理相同的结论:在产权界定不清时,租值将会出现消散。他先后发表了不确定性、生物进化和经济理论、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与德姆塞茨合著)、 产权的一些经济原理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当代产权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奠定了产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沿着科斯和阿尔钦的思路,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先后发表了佃农理论、合约的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企业的合约本质等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奠定了当代合约经济学(Contract Economics)的理论基础。同样是沿着科斯的交易成本思想,道格拉斯诺斯发表了1600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1968年)、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年)

43、、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81年)、制度变迁与美国的经济增长(1971年)、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等一系列论著,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重新解释历史,形成了制度变迁理论或新经济史(New Economic History)和国家理论 沿着科斯的企业理论,威廉姆森等人进一步对企业的内部组织,交易成本的具体内容作了开拓性研究,建立了所谓的科层组织理论(hierarchies),实际上是将企业理论推向纵深。奥利弗威廉姆森被誉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至少是由于他的宣传功劳,才使科斯的交易费用学说成为现代经济学中异军突起的一派,并汇聚了包括组织理论、法学、经济学在内的大量学科交叉和学术创新,逐步发展成

44、当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威廉姆森对这一新分支的命名。威廉姆森的主要论著有市场与科层制度:分析与反托拉斯含义(1975)、交易费用经济学:合约关系的治理(1979)、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等。法官波斯纳等人对法律制度进行经济分析,说明法律制度和法庭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法律经济学或法和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波斯纳的主要著作是1972年出版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用图来表示: 产权经济学合约经济学经济组织理论法律经济学市场企业国家(新经济史)交易费用经济学 图1-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交易费用理

45、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石和理论生长点,其他理论都可以看成是在这一理论的拓展或自然延伸。具体来说,其逻辑关系是:因为存在交易费用,所以产权的界定、执行和保护就非常重要,产权经济学也就由此而生;同样因为存在交易费用,合约形式的选择对资源配置效率极其关键,合约选择问题也就进入经济研究的视野;不同的合约选择又导致了不同的经济组织,其中国家、企业和市场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它们都可以解决经济问题,但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选择不同的组织具有使交易费用最小化的作用。最后,法律规定和法庭判决也只有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并且本身也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效果。因此,围绕交易费用,新制度经济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

46、理论体系。除了交易费用的中心作用以外,其余理论的逻辑关系也一目了然:产权的界定和执行,为交易提供了基础,而交易造成了合约选择的问题;合约的不同选择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组织;经济组织的具体形式可分为三类:市场、企业与国家;最后是规范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的问题。1.2.2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如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立足于交易费用概念,对制度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形成了一系列独到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合约经济学、企业理论、新经济史和国家理论、法律经济学等。1 .交易费用经济学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近几年来西方经济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47、几个概念之一。按照一般的定义,交易费用就是指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具体来说,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必须涉及到几种类型的成本,一是事前成本(Ex ante costs),二是事后成本(Post costs)。事前成本是指交易前发生的成本,如果交易要签定书面合同,则合约的起草要花成本;即使是口头协议,也要交易双方协商交易的条件(the terms of the transaction)。事后成本是指在交易达成以后保证合同履行的成本。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另一些场合,这些成本可能高不可攀。上述定义的交易费用是狭义的交易费用。还有一种广义的交易费用定义。广义地说,交易

48、费用是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存在的成本,这是一种制度成本,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所产生的成本。张五常认为,采用广义的交易费用概念是必要的,因为在社会中,有些成本完全不需要有任何交易,比如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任何交易,但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成本大得惊人。这些成本在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是不存在的,但在社会中就会产生这种成本。所以严格地说,交易费用就是一种制度成本。这种广义的交易费用大得惊人,包括律师、金融机构、警察、中间人(经纪人)、企业家、经理、职员等等的收益。除那些物质生产过程和运输生产过程直接有关的成本外,社会中所有可想象的成本,都是交易费用。例如,在当今的香港,GDP中至少有80%来自交易费用

49、。这主要是为大陆服务的结果。在农业社会,交易费用较小。但在当今的富国,其交易费用总和没有一个是少于国民收入的一半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交易一般是以极大化其提供的净收益的方式进行的。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经济单位或经济个体总是希望降低交易费用,因而会想出各种办法,包括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不同的经济组织,或者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等等。交易费用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新制度经济学既然是研究制度的,而一切制度安排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故新制度经济学家特别重视交易费用分析。如科斯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的存在和外部性问题;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用度量成本(交易费用的一种)来解释团队生产问题和产权

50、的重要性;张五常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各种合约的选择(固定租还是分成租,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威廉姆森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内部的等级结构。诺思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历史上制度的演变和国家的兴衰。所以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制度存在和制度运行的关键概念。2 .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是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自科斯在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产权问题以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张五常、巴泽尔等人作了进一步拓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产权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产权是经济系统的关键变量,一旦改变了产权,也就改变了整个系统,因而,产权安排对经济活动的效率至关重要。这种观点首先科斯科斯在1960年

51、的社会成本问题中得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当交易费用为零时,权利的界定与资配置的最终结果无关。表面上看,科斯定理说明了产权的界定对资源配置没有影响,实际上,由于交易费用不为零,产权的界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至关重要!1972年,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一文中进一步论证了产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存在度量问题,每一参与者都有偷懒的动机,由此监督成为必要。为了减少偷懒,经理可以监督员工,但由谁来监督经理呢?他们认为,只有经理具有剩余索取权,他们才有动力进行监督,才能减少因偷懒而造成的效率损失,因而,产权的归属极其重要。由阿尔钦首先提出,经由张五常和巴泽尔等人阐发的租值消散

52、理论,从反面说明了产权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在所有分配资源的方法中,价格机制是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而价格只有在私有产权下才有可能。一旦价格机制不存在,其他分配资源的方法将取而代之,这些其他方法或多或少有一些浪费,因此,如果产权的界定和执行存在问题,资源的浪费就会出现。产权经济学主要讨论了产权的内涵,产权的构成,产权的起源,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如果产权安排存在缺陷,如何导致资源的浪费,等等 3.合约经济学合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该领域主要研究交易费用与合约选择的形式,合约的结构与合约的效率。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合约经济,因此,研究合约选择问题对于理解经济的运行和

53、资源配置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与新古典的合约理论不同,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约理论强调了交易费用的作用,其讨论的主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或存在风险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约(或组织形式)的选择,更好地达到激励相容和风险的合理分担,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关于基本概念或基本模型的讨论,包括信息甄别、信号发送和道德风险;二是私人信息和隐行为下的双边合约问题,包括拍卖,双边贸易和企业的内部组织理论;三是私人信息和隐行为下的长期合约;四是不完全合约,包括所有权和控制权理论。合约选择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制度分析重点的经济组织被看成是合约形式的选择问题,而企业和市场在

54、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还原为合约形式的选择。4.经济组织理论如果把经济组织理解为不同的合约选择,那么,经济组织的不同形式就是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进行选择的结果。循着降低交易费用、利用规模经济优势与风险分担,我们不仅可以解释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而且可以说明历史上一些经济组织的演进。总之,经济组织理论主要讨论了经济组织的本质,经济组织存在的原因,以及经济组织的选择和演变机理,而企业理论、市场理论和国家理论,则是经济组织理论的进一步细化。 5.企业理论企业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就是从讨论企业开始的: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本质奠定了新制度经济学

55、的企业理论的基础。虽然这篇文章在发表以后沉寂了近50年,但其中的洞见无疑具有开拓作用。在科斯的基础上,企业理论在20世纪70-80年代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阿尔钦、德姆塞茨、张五常、威廉姆森、法玛、哈特等人从各个角度对企业的本质、内部构造、企业的边界与规模、企业与市场及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完全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体系。6 .市场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虽然是一种价格理论,但对形成价格的市场却缺乏应有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对市场本身决定的研究,揭示了市场的合作本质,说明了各种市场现象存在的背后逻辑。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是一种进行合作的经济组织,它的存在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从市场决定的成

56、本来看,完全竞争市场的建构成本可能高不可攀,因而存在一定的垄断可能是一种降低成本的选择;价格刚性不是效率的,相反它降低了定价成本,并增强了卖者和买者之间的信任,从而增进了市场的合作功能。总之,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市场的各种现象或做法,以及市场本身的决定和选择,在引进交易费用以后,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7 .新经济史与国家理论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故诺斯指出,“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而国家又决定了产权结构,产权结构是经济增长、经济衰退或经济停滞的决定因素,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家的作用特别重要。诺斯指出,关于制度变迁的国家理论既要解释造成无效率的产权的政治

57、或经济组织的内在活动倾向,又要说明历史上国家本身的不稳定性,即国家的兴衰。国家理论首先要说明国家的性质,其次要说明国家的起源,最后要说明国家的作用,由此形成的理论就是国家理论。 8 .法律经济学法律经济学也称法和经济学,主要是对法律制度进行经济分析,说明法律制度和法庭判决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科斯是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运用众多的法庭判决的案例,说明了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法律如何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影响资源配置。在法律经济学的初创时期,还有两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位阿尔钦,另一位是戈多卡拉布雷西。阿尔钦在1961年发表了关于产权经济学一文,运用效用理论和最大化方法研究了产权制

58、度问题;卡拉布雷西则在同一年发表了关于风险分配和侵权法的思考一文,从经济学的视角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侵权的法律问题。法律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在一个合约中,如果事先没有分配由于某个偶然因素而无法履行合约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法院如何分配这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才是有效率的?在负的外部性的场合,法院如何判决才能导致最有效率的结果?在白领犯罪的例子中,如何制定处罚方案才能有效地制止犯罪?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波及到法律条文如何规定和法庭如何判决才能达到最有效率或使成本达到最低的效果。换言之,法律经济学主要讨论法律规定和法律执行的经济效率问题。1.2.3.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些学者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并不是试

59、图建立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而是将产权和交易费用的思想纳入经济模型,将新古典经济学拓展到交易费用为正的世界(Eggertsson,1990)。这表现在许多新制度经济学家接受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概念,最大化和均衡分析。循着制度很重要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本身当作一个变量,讨论了不同制度安排对激励和人的经济行为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这一讨论立足于四个假设 :第一是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的假设最初来自于亚当斯密,现已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新制度经济学也沿用了这一假设。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人依然是趋利避害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从制度分析的意义来说,这一假定意味着人总是会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谋取自己的最

60、大利益。另一方面,当现有的制度安排不能保证其获得最大利益时,或者发现了新的获利机会时,人总是会设法通过改变制度安排来获利最大利益。因而,制度安排或制度变迁都来自于理性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样可以推理,当交易是有成本的时候,人们总是会选择成本最小的方式进行交易。此外,由于每个人都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因而人们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而制度的作用就是妥善地解决这种冲突或将这种冲突减至最低限度。第二是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所谓完全理性,按照克瑞普斯的说法:“一个完全理性的个体有能力预测到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并可以在各种可行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作出最佳选择,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