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81页/总NUMPAGES 总页数81页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TOC o 1-3 h z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2用整十数乘两位数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7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9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10被乘数、乘数末尾零的乘法12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14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15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17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19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20口算除法(一)21口算除法(二)用整十数除22用整十数除商是
2、一位数的除法23用接近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24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二)26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27商是两位数的除法29商是三位数的除法30商中间有零的除法31商末尾有零的除法33除法的估算(一)34年、月、日3524时计时法38三步式题40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41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43连乘应用题44连除应用题46归一应用题48归总应用题49复习式题、文字题和连乘、连除应用题51面积和面积单位54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56长方形面积的计算58正方形面积的计算59面积和周长的比较61面积单位间的过率63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64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65一位
3、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第1页例1、例2以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方法的算理。教学难点:能熟练地口算。教学过程:复习105 142 1007 1302203 342 2004 2103问:“谁能说一说142是怎样口算的?”新课1教学例1(1)教师板书143,问:142我们会算,143又该怎样计算呢?(2)学生回答后,再根据口算过程用方块演示一下。(3)“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与口算结果一样吗?”2比较143和142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道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这两道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用乘数去乘被
4、乘数的十位数,再乘个位数,然后把两部分积加起来,只是143,个位满10,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3例1下“做一做”的练习先说说第1、2题的计算过程(指名说,同位说),其它独立完成。4教学例2 板书1403讨论想法,汇报(鼓励多种想法)5例2下“做一做”的练习先说想法,再填得数练习1练习一的第1题说图意,填数,讲想法。2练习一的第2题3练习一的第3、4、5题板书:口算乘法 143=42 1403=42 想:103=30 想:143=42 43=12 1403=420 30+12=42 用整十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
5、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用整十数乘的算理。教学难点:用十位上的乘后,在得数的末尾填一个0。教具准备:例3、例4的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135 273 2304 154 162 1405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135、2304、1404的口算过程。 二、新课 1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 945。 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 “刚才有 9袋乒乓球,一共有 45个。再增加 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
6、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 1050。 “谁能说一说51050是怎么想的?”(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多指几名学生说说。 2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口算结果和口算过程,教师板书出算式和得数。然后提问: “这些题的得数和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一个数乘以 10,可以在这个数的后面直接添一个0。 教师:“刚才我们得出了一个数乘以 10,可以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一个 0,那么 1110、1210、2410得多少?” 3做“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4教学例4。 教师出示例4的皮球图。如下:提问
7、: “这里有 20盒皮球,每盒有 6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20。 “620怎样口算呢?”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推想620的口算过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2盒是一摞,20盒是几棵?”让学生数一数回答。 “求20盒皮球的个数,也就是求几橡皮球的个数?” “要求10 摞皮球的个数,可以先求几橡皮球的个数?” “一摞皮球有多少个?怎样想的?” “几乘以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0的右下方用红粉笔板书:6212。 “一摞是12个,10 摞是几个12?是多少?” “几乘以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的下面用红粉笔板书:1210120
8、。 “算出10 摞皮球的个数,就是20盒皮球的个数,也就是620等于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0后面板书:=120。 最后,教师概括出 6 20的口算过程: 6 20可以先求 6 2 12,再用 12 10,等于120。 5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先做,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各题的得数和口算过程。然后提问; “这几道题和例4的被乘数都是几位数?乘数都是什么数?” “一位数乘以整十数在口算时,分了几步?” “第一步先用哪个数乘以哪个数?第二步再把所得的积乘以多少?”“第二步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可以怎样算?” “那么一位数乘以整十数,可不可以把一位数先乘以整十数0前面的数,再在所
9、得的积的后面添一个0?” 最后,让学生用这个规律把这道题再口算一遍。 6做例4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三、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 1第6、7题,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指名说得数,每道题抽几个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第8题先让学生填出左边一题方框中的得数,再让学生填出右边一题方框中的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3第9题,让学生先自己做,做完后说一说各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第10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教师把学生的不同算法板书出来:205100 520100。提问: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
10、吗?为什么?”(不一样,205是一排一排地算的,一排有20格, 5排有 20 5格; 5 20是一行一行地算的,一行有 5格, 20行有 5 20格。) “205是怎样口算的?”“520是怎样口算的?”通过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无论是205还是520都是把2和5相乘得10,再在后面添写一个0,得100。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教学内容:第6页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教学
11、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支,学校买了3盒让学生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问题:(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支彩笔?问:如果买了13盒,怎样列式?2413(出示例1)主动探索1教学例1。(1)讨论2413的算法(2)汇报交流(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2练习(1)第7页做一做(2)练习二第1题。练习后,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反馈练习练习二第
12、2题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2 4 1 3 7 2 243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零不写) 3 1 2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教学内容:第7页例2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教学难点: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计算3 7 4 1 5 2 1 22 1 1 5 2 4 4 6 问:先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再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然后再怎样?出示口算卡
13、片口算。出示 2 1 2 4问:这道题是用一位数乘几位数?先用4去乘被乘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再乘哪一位上的数?最后乘哪一位上的数?212乘4得多少?二、运用迁移,探索新知出示例2(1)学生独立试做,寻找算法(2)请某位学生说算法,其它学生作补充。(3)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4)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启发学生发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中的相同点。)讨论例1和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第7页例2的做一做练习二的第3题练习二的第5题板书: 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 21234=72081 2 3 4 8 4 83 6 7 2
14、 0 8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教学内容:第11页例3、4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领悟知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个牌子写着“门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学进入博物馆参观展览。(1)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如:7名同学参观展览,门票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式:487,并说出怎样计算?2改变情景,引出新课。改变条件:一共进72人。学生根据新情景提出问题。
15、(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并板书:4872(2)小组研究计算方法。(3)小组汇报(4)教师根据情况总结,重点指出以下两个方面:计算方法与前面的相同,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不同的是4872需要连续进位,要特别注意。(5)练习: 6 8 3 7 4 5 3 4 8 2 4 6学习例4出示例题(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口头列出算式。(2)让学生独立试做。(3)请一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一说算理。(4)其他学生补充完整,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5)练习 2 1 5 3 0 9 3 2 2 5二、巩固反馈,深化知识第11页的做一做。判断(1) 5 7 (2) 3 0 6 (3) 1 9 3
16、 (4)4 0 3 3 5 3 5 3 6 3 52 5 5 1 5 3 0 1 1 5 8 2 1 5 1 7 1 1 2 0 4 3 7 9 1 6 1 2 1 9 6 5 1 3 5 7 0 4 9 4 8 1 6 3 3 5板书: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4 87 2=3 4 5 6 1 1 45 9=6 7 2 6(分) 4 8 1 1 4 7 2 5 9 9 6 1 0 2 63 3 6 5 7 03 4 5 6 6 7 2 6 答:要用6726分。被乘数、乘数末尾零的乘法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14-15页例5-例7。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
17、有0的简便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熟练计算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243820452207300640058602330 2.笔算: (1)3604 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灯片: 360360 4 4 1440 1440 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2)任选一种算法计算下题: 26003= 26002600 3 3 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方法? 二、新课。 1.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8、前面我们学会了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36024= (2)学生审题,找出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说说写竖式时“6”要和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讨论:(灯片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 360 360 24 24 1440 144 720 72 8640 8640 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你们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60 24 144 72 8640 (6)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014
19、(7)小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数0前面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教学例626530 (1)出示例6,审题。 (2)引导学生试算:这道题与例5有所不同,你们敢不敢自己先试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并提示:写竖式时,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3要和被乘数的什么位对齐? (4)指名说出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板书: 265 30 7950 (5)阅读课本14页,把书上例5、例6的简便算法与一般算法进行比较,并要求学生学会书上竖式书写的格式。(6)练习:课本14页做一做的35024、7360、18650 (7)小结:乘数末尾
20、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与被乘数相乘,然后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教学例7 计算45020。 (1)出示例7,让学生审题后观察,把例7与例5、例6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讨论: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乘完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要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你能算吗?请算一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450 20 9000 (4)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把自己的算法与例7对照。
21、(5)质疑。学生提问(略)。教师引疑:45020被乘数和乘数末尾一共有两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3个0呢?(6)引导学生归纳法则。(7)出示法则: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5页做一做。(1)第1题 : 23040 1506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口述怎样算。) (2)第2题:下面的计算方法对吗?说出自己的看法?230 230 40 40 9200 000 920 9200 2.下面各题已算出0前面的数,请你想一想,每一题应该添上几个“0”? 78(2)6100 50 90 39
22、0 549 3.课本17页练习四第1、2、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做完后集体核对。 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另外还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 五.作业:课本17页练习四第3、4题。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教学内容:第16页的例8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巩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简便算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教
23、学过程:一、复习沟通口算比赛:530= 10010= 860= 570=3006= 4020= 1820= 3050=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出示例8,学生独立口算。学生完成后,说一说这些题怎样计算简便?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以第一题为例)(1)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末尾再添写两个0,得4000。(2)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这样在4的后面就有1个0,再添上80和50后面的2个0,就可以知道4的后面有3个0,得4000。教师再出示更大数目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700030= 36050= 800300=300400= 600400
24、= 2400400= 让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并通过讨论找到最简便的口算方法教师总结用整十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第16页“做一做”练习四611题板书: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估算8050= 1240=40020= 1450=70030= 36050= 800300=300400= 600400= 2400400=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教学内容:第2021页例9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会写、会用“。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教学过程: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5、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1)教师出示数据。(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208 200 987 1000927 900 892 900517 500 671 700400 152 400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1)学生讨论汇报。(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
26、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学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反馈练习,巩固方法。做第20页的“做一做”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2)教师总结。(3)学生看书。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做练习五的第1题。五、课堂作业(1)当5 606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27、。(2)当4 894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485 16498 2510 40938 76560 板书: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208200 9871000927900 892900517500 671700439400 152400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教学内容:第16页的例8教学目的: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求下面各数的
28、近似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3509 1408 3492 78523二、结合实际,探究新知结合实际说明估算的用处,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估算。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怎样进行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将三年级各班人数列表,让学生估算三年级大约有几百人?一班二班三班四班五班总人数5152495350(这里可以绫孬地的实际情况,列举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出示例10一个枣园收小枣816千克,收的大枣的重量是小枣的3倍,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1)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直接估算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这样想:大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00,
29、所以就用80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00千克。小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20,所以就用82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60千克。也有可能把816看成810,然后乘3,得2430的。(2)小组讨论,看哪种估算方法更快?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第一种估算方法更快。(3)学生讨论这种估算该怎样列式解答。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8003 2400(千克) 81638003=2400(千克) 8163 2400(千克)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4)用题目所给的准确数实际乘一下,比较估算的结果2400与准确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与2448非常接近,2448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
30、400。(5)教师小结。 首先根据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然后与乘数相乘,相乘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其次再强调要用“”和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学习例11(1)出示题目。(2)读题理解题意,直接根据例10的知识解答。(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注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4)利用准确数实际相乘进行检验,比较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相乘的结果是否接近。反馈练习,巩固方法。第22页做一做。师生总结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被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相乘。(2)乘得的积与横式之间要用“”, 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三、巩固反馈,
31、强化知识例11后的做一做。练习五的第4、6、7、8题。板书: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8163 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29592700(米) 答:王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教学内容:第25页例1、26页例2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理解数量关系1学习例1(1)出
32、示例1画面。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2)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列式计算。(3)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4)小结: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他们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5)讨论: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6)做一做:举出生活中符合例1所说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学习例2(1)出示例2画面,提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小结:每棵树收多少苹果叫单产量,把有多少棵树叫数量,一共收多少苹果叫总产量。(4)讨论: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可以找出什么数量关系?(板书:单产量数量=总产量(5)做一做二、巩固深化,应
33、用数量关系1练习六第1题。(先说数量关系,再进行解答)练习六第2、3题,自编后交流。练习六第4题。板书: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53=75 1504=600 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教学内容:第27页例3和第28页例4。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推导出速度、时间、路程和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悟出数量关系1教学例3。(1)从做中体会数量关系。课堂汇报:
34、你每分钟走多少米?从你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少分?学生根据汇报的情况,提出问题。学生列式解答。班内交流各自的情况,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进行板书。(2)从实际生活中,理解数量关系。出示例题:汽车如果每小时行45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列式计算。讨论交流,悟出数量关系以上各题有什么相同点?(3)小结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4)讨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5)做一做2,学习例4(1)学生汇报课前每分钟做口算题的情况,问:5分钟你能做多少道题?学生列式。(2)出示例4,学生独立解答(3)小结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概念。(4)讨论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板书)二、巩固深化,应
35、用数量关系1练习六的第5题。先说数量关系,再解答。2第6、7、8、9题。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口算除法(一)教学内容:第36页例1、2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通过操作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口算:303 363 6006 2402 802 484 9003 8404二、操作交流,探讨算法1创设情景,研究例1。(1)全班有42位同学平均分成3组做游戏,每组
36、有几位同学?怎样列式?(2)怎样口算呢?小组合用42根小棒代表42个同学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每组有几个人?(3)小组互相交流分的方法。(4)教师评价分的情况。(5)教师演示分的过程。(6)小组交流怎样口算。并汇报。(7)教师小结方法。(8)做一做。2运用迁移,学习例2。(1)出示例2,指名列式。(2)小组合作运用旧知识研究4203的口算方法。(3)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口算方法。(5)做一做。三、巩固与思考1练习八第1题,先说再做。2第2提,先做再说。3第3、4、5题。板书:口算除法(一)423=14 4203=140想: 303=10 423=14123=4 4203=1010+4=14
37、口算除法(二)用整十数除教学内容:第37页例3、4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整百整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并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整百整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讨,悟出方法1创设情景,学习例3。(1)出示例3的条件,问:你认为编成几队几合理有美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研究。(2)先研究6010,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讨论怎样口算。(3)小组交流口算方法。(4)小结方法。(5)讨论6030、6020的口算方法,说一说怎样想的?(6)总结:以上三道题都是看几个几十是60,那么
38、几十除60就是几。(7)做一做。2运用迁移,学习例4。(1)出示例4,学生列出算式,分组讨论算法。(2)小组汇报结果。(3)做一做,说想法。二、练习与质疑1练习八第6题,先算再说关系。2第7、8题。3第9、10题。板书:口算除法(二)用整十数除 6010=6 15050=3 想:6个10是60 想:3个50是15060除以10得6 15050=3 6020=3 3个20是60 ,60除以20得3。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4142页例1、2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的写法,为教学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的能
39、力。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确定商的位置及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确定商的位置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1口算6030 12040 72090207 358 6004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 )200 40( )2703笔算,再说说想法。6088 23674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下面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1出示例题:我们学校选拔了60名同学去参观航空模型展览,结合实际,你想多少人编成一队既合理又美观,能编成几队?(1)小组研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口算的?选取两个切合实际的算式板书:6020=3(队) 6030=
40、2(队) 刚才我们口算出结果,怎样用竖式进行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3)让学生选取其中一个用竖式做。(4)结合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总结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书写格式。(5)做一做。学生完成后说说商应该次写在什么位上,以及竖式的书写格式。2教学例2。出示20030=(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算法。(4)做一做第1题。先说一说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做完后说说怎样想出商几的以及竖式的书写格式。3例题以及练习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课题)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做一做第2题。三、综合练习,加深认识练习九14题用
41、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例1:6020=3(队) 6030=2(队) 3 220)60 30)60 60 60 0 0 答:可以编成3队。 答:可以编成2队。用接近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45页例3、4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9)70 20)69 60)5102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20( )84 30( )1603在下面 里填上或。324 12
42、0 436 2604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十。34 41 73 52二、独立试做,提炼方法1教学例3。把复习题中的20)69 改成6923=(1)让学生独立思考这道题:你想怎样试商?(遇到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3)师生总结试商的方法。(4)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5)让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练习题,除数个位上地数分别是几?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6)教师总结方法。2学习例4。出示例题:43062= (1)让学生根据刚才试商的方法独立完成。做完后比较例4与例3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情况。(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试商方法。(4)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三、应用
43、方法,进行练习1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做出来。2第2题。3第3、4、5题。板书: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例3:6923= 3 例4:43062=658 3 6 23)6 9 6 2)4 3 0 6 9 3 7 2 0 5 8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二)教学内容:第4849页例5、例6。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正确地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重点: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教学难点:试商和调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0( )262 80( )4532在下面的 里填
44、上或。475 250 693 2003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十。29 37 68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1学习例5。(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星期天妈妈带你去新华书店买书,90元能买几本书?你知道吗?(2)学生思考后,请一名同学说给大家听。(3)教师知道书的单价,出示一本科技书29元,90元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钱?学生列出算式,9029,独立解答,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两种试商的过程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会发现什么?比较两种方法那种简便?(4)做第49页上面的做一做。2学习例6。出示27838=(1)让学生独立做,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2)学生汇报交流
45、。(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写出来。(4)做例6下面“做一做”。3让学生认真观察例5、6和做一做中的试商过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充分讨论。4教师小结: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5、6、7、8、9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去掉,同时向前一位进一,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要和除数相乘,如果积比被除数大或余数比除数大,说明试得的商不合适,需要调整商;如果积等于或小于被除数,并且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5对比练习:8932= 8939=(1)写完后小组讨论这两题的试商过程有什么不同?(2)学生汇报交流。6师生总结试商的方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
46、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除数“四舍”后试商,由于除数变小了,商容易偏大,要把商改小,把除数“五入”后来试商,由于除数变大了,商容易偏小,要把商改大。三、应用方法,强化知识做练习十一第14题1第1题,先让学生口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然后再计算。2第2题轻1名学生口答。板书: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例5:9029=33(元) 例6:27838=712 3 7 2 9 )9 0 3 8)2 7 8 8 7 2 6 6 3 1 2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第5253页例7、8教学目的:1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47、,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让学生口算。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2.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256 160 159 1203笔算下面各题。33)7 8 0 38)7 8 0二、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灵活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一道题:1。学习例7。出示7014=(1)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2)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3)小组汇
48、报交流。(4)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5)做第53页上的“做一做”。2教学例8:出示24026=(1)先让学生独立做,遇到问题小组讨论。(2)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3)让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把这题做完。(4)做第53页下面的“做一做”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二、灵活运用方法练习十二第15题第1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第2题同上。第3题,先让学生说出准确的商,再提问你是怎样调商的?板书: 用两位数
49、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例7:7014 =5 例8: 24026=96 5 9 14)7 0 26)2 4 0 7 0 2 3 4 0 6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5758页例9、10。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两位数除商两位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和商都是两位数的除法。通过例题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两位数除商两位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和商都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这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4)7 6 8 8)7 6 82计算:3 2)7 6二、独立试做,猜测验证,探求方法1
50、把复习题2改成例9。板书:76832=(1)先让学生试做,算完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学生汇报交流。(3)讨论那种做法正确。(4)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教师对以下知识点做必要的点拨。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商。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5)比较例9和复习题2,你发现了什么?(6)练习: 4 3)9 8 92学习例10:329339=(1)让学生猜测这题的商是几位数。(2)计算验证,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讲算法,教师梳理点拨。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所讲的情况进行梳理、点拨,重点突出: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被
51、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那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4)做一做: 5 8)2 4 4 03概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1)学生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汇报交流。(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小结。(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5)教师总结。三、反馈练习,强化知识说出每题的商是几位数。14424= 12618= 31224= 41418=172824= 162418= 86732= 321939=2练习十三第1、2题,练习后互相评价练习情况,教师抽查。板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例9:76832=24 例10:329339
52、=84172 4 8 43 2)7 6 8 3 9)3 2 9 3 6 4 3 1 2 1 2 8 1 7 3 1 2 8 1 5 6 0 1 7商是三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第59页例11、12。教学目的:把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推广到两位数除商是三位数的除法,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把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推广到两位数除商是三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熟练计算。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关系1口算。24040= 36090= 28070= 40080= 20050= 54060=2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8)7 2 9 6)7
53、 2 13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7 8)9 7 3二、独立试做,探求方法1由复习题的第2题改编成例11:973078=(1)学生独立试做,遇到问题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算法。(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总结。(3)要知道这题对不对,怎么办?有余数怎么验算?(4)指导学生用乘法验算。(5)做一做。2学习例122 6)5 7 2 5 3)3 0 2 8 3 8)4 3 1 2让学生判断商是几位数,并说说怎样想的。(1)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的位数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2)小组汇报交流。(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4)“做一做”3问:这节课的内容与上节课
54、的有什么不同?三、巩固与思考回答第5题,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第6题。第7题。板书:商是三位数的除法 例11:9 7 3 0 78=1 2 45 87 8)9 7 3 0 7 8 1 9 3 1 5 6 3 7 0 3 1 2 5 8 例12:不用竖式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2 6)5 7 2 5 3)3 0 2 8 3 8 )4 3 1 2 商是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 商是三位数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教学内容:第63页例13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55、,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积算能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1口算。382 5204 45090 4515513 8407 72080 9018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6)4586 89)7209 24)76323.笔算。7)756 3)310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二、独立是做,研究算法1学习例13:出示283527=(1)学生独做。(2)学生说出算法。(3)讨论那种方法正确。(4)教师总结算法:当求出商的百位数以后,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13比除数小,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连系学过的知识想:余下的13个十,被
56、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5)“做一做”。三、综合练习练习十四的15题。第1题,让学生填书后集体订正。第2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第4题,请1名学生口算。为了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特设计算医院练习题诊断。 1 2 97 1)7 2 8 6 5 6)5 4 9 2 7 1 4 9 4 1 8 6 4 5 1 4 2 4 4板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例13:283527=105 1 0 5 2 7)2 8 3 52 7 1 3 5 1 3 5 0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内容:第63页例4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末尾有零的除法,进一步加
57、深学生对两位数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1口算。56040 75050 4816 453 36090 5703 6012 968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5 3)3 7 2 6 2 5)8 9 2 73出示3)4 5 0、6)7 8 2,计算,问:你能发现什么?(板书课题)二、独立试做,研究算法1出示例14:7820 23=(1)学生独立试做。(2)小组交流算法,汇报。(3)学生观察哪种做法正确?为什么?(4)教师小结: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对着那一位写商;如果不
58、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商0。2把被除数改为7830后,让学生试做。(1)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2)汇报做法。(3)教师概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样,也要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4)“做一做”。三、应用方法,强化知识第6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第8题,第9题。第7、10题。板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例14:7820 23=340 783023=34010 3 4 0 3 4 0 2 3)7 8 2 0 2 3)7 8 3 0 6 9 6 9 9 2 9 3 9 2 9 2 0 1 0除法的估算(一)教学内容:第6768页例15、16。教学目的:使
59、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易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进一步了解估算的用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易估算方法。较需难点:能正确地进行估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建立联系903 1604 5608 2709 420072求下面各题的近似数。469(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4820 3490(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二、自主交流,学习知识1出示例15一本故事书有432页,小丽用4个星期看完,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1)读题理解题意,试着估算。(2)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法。(3)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4)教
60、师总结:求被除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同,就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因为所得的商是近似数,所以要用“”。(5)验证自己所求的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差别,通过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意义。(6)68页的“做一做”2迁移类推,学习例16。(1)出示例题,读题、审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34867(2)独立试做,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刚才我们研究的估算除法是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够除的情况,同学们猜测一下还会有什么情况?那你们能用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解决吗?(3)学生汇报估算的方法。(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5)通过两个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剑川石窟的空间特征、社会意义与保护利用研究
- 2025年上网课初中生学习心得感受样本(3篇)
- 2025版小企业劳动合同范本: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预警与应对3篇
- 二零二五版集体劳动合同范本:企业绩效管理3篇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服务合同模板4篇
- 影视行业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2025年度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车库租赁服务合作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版语言培训中心兼职外教劳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碳汇项目树木买卖协议2篇
- 2024届高考英语词汇3500左右
- 量子计算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潜力
- 阿里商旅整体差旅解决方案
- 浙江天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中文
- 企业新春茶话会PPT模板
- GB/T 19185-2008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计算方法
- DIC诊治新进展课件
-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