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吸机临床应用 第1页一:目标呼吸机是进行机械通气一个伎俩,它能维持呼吸 道通畅、改进通气、纠正缺氧、预防二氧化碳在体内蓄 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生命支持,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 础疾病所致呼吸功效衰竭,创造条件从疾病过程中恢 复。 第2页二:呼吸机治疗作用 1、改进通气功效、维持呼吸道内气体流动:2、改进换气功效: 气道内正压可使部分萎陷肺泡扩张,增加气体交换面积,改进通气;利用特殊通气方式,如呼气末延长、呼气末屏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等,改变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降低分流。 3、降低呼吸功: 呼吸机替换呼吸肌做功,降低了呼吸肌负荷,使氧耗量降低,有利于呼吸肌疲劳恢复。 第3页三、适应证(一)

2、预防性通气治疗:1有发生呼吸衰竭高度危险性患者长时间休克;严重头部创伤;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腹部手术后;术后严重败血症;重大创伤后发生严重衰竭患者。2减轻心血管系统负荷心脏术后;心脏贮备功效降低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大手术后。第4页(二)治疗性通气治疗:肺泡低通气:见于心肺复苏后、麻醉药品过 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低氧血症: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且对其它治疗无效时、严重肺挫伤;部分COPD患者;全身多器官功效衰竭(MOF)伴肺炎或ARDS;连枷胸;呼吸肌衰竭。 第5页血气分析可为通气治疗提供必要佐证:如PaCO2升高(7.

3、33kPa)为通气治疗直接指证。COPD患者因可耐受较高PaCO2水平,普通当PaCO2高于9.3310.7kPa,且保守治疗无效,才考虑机械通气治疗。pH也为通气治疗指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当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伴pH低于7.25时,应接收机械通气治疗。第6页项目正 常 值机械通气指证1潮气量(VT),ml/kg5852肺活量(VC),ml/kg6575153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ml/kg5060104功效残气量(FRC)占预计值百分比,(%)80100356最大吸气力(MIF),kPa(cmH2O)7.每分通气量( E),L/min7.84 9.81(80100)5610机械通气

4、肺功效指标第7页7死腔百分比(VD/VT),%2540608PaCO2,kPa(mmHg)4.85.87(3644)7.33(55)9PaO2,kPa(mmHg)10.013.3(75100)46.67(350)11PaO2/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kPa(mmHg)46.6760.0(350450)20第8页四、禁忌证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泡;大咯血;急性心肌梗死;出血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之前。第9页呼吸机工作原理和分类第10页(一)常频呼吸机 1、压力转换型通气机 :以气道压力作为切换参数。 2、容积转换型通气机: 以容量作为切换参数。 3、时间转换型通气机: 以时间作

5、为切换参数。 第11页(二)高频呼吸机 1、高频正压通气(HFPPV) 频率为60100次/min,吸气时间百分率30,潮气量小于正常。 2、高频喷射通气(HFJV)频率在100500次/mln,潮气量为13倍生理无效腔。 3、高频振荡通气(HFOV)频率为900次/min以上,可达3000次/min,普通认为1000次以下已足够应用。潮气量1倍生理无效腔。也可使用高频振荡,产生呼吸道内震荡拍击,有利于排痰。 第12页呼吸机调整第13页 呼吸机治疗是非生理性,为了降低它对呼吸及循环不良影响,需要依据不一样病理状态所致呼吸动力学改变,合理选择备项参数。 1、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乘积所决定

6、。 2、潮气量和频率 :3、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比值: 普通将吸气时间定为1,肺气肿时以1:21:2.5为宜,限制性疾病时则为1:1或1:1.5,心功效不全时1:1.5,ARDS时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将呼气时间定为1)。 第14页4、通气压力 它是近端呼吸道开口压,由潮气量、气道阻力和胸肺顺应性决定,不能反应肺泡内压。普通为1.471.96kPa(1520cmH2O),5、触发灵敏:度触发灵敏度取决于所需吸气强度。 6、吸气流量及形态:通常成人吸气流量定在4060L/min,但病人呼吸频数(25次/min时则需加大。呼吸机送气形态:通常为匀速,递升形、递降形等。7、氧浓度:

7、 呼吸机采取空气与氧混合装置,经过调整可决定吸入气氧浓度。注意预防氧中毒。第15页机械通气对生理功效影响第16页一、对呼吸生理影响1:增加肺泡通气量2:肺内气体分布 3:对通气/血流(V/Q)百分比影响 4:对呼吸动力影响1)增加肺顺应性2)降低气道阻力 3)降低呼吸功 第17页二、对循环系统影响:自主呼吸时,吸气期间胸内负压增大,中心静脉压下降,使周围静脉与中心静脉之间压力差增大,促使静脉回流及心脏充盈。机械通气时,胸膜腔及肺内成为正压,造成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三、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四、对肾功效影响:第18页机械通气模式第19页1: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po

8、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IPPV)2:控制通气(control mode ventilation,CMV)3:辅助/控制通气(asist/control mode ventilation,AMV)4:间歇正压呼吸(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IPPB)5:同时间歇强制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第20页6:非同时间歇强制通气(non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9、,NIMV)7:呼气未正压呼吸(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breathing PEEP)9:吸气未正压呼吸( 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EIPPB)10:扩展型强制每分钟通气(extended mandatory minute ventilation,EMMV)第21页一、控制通气控制通气(CMV)是指呼吸机完全取代患者自主呼吸,并提供全部通气量工作方式。 二、辅助/控制通气辅助/控制通气(AMV)是指在自主呼吸基础上,呼吸机再补充自主呼吸通气量不足。 三、间歇强制通气(IMV)呼吸机在一定预

10、定间隙期间,自动释出预定潮气量,患者也可自主呼吸,决定自己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非同时间歇强制通气(NIMV)同时间歇强制通气(SIMV) 第22页四、自主通气有NIMV或SIMV呼吸机,如将机械通气频率调为 0,则允许患者自行呼吸而无正压通气。 自主呼吸时加用PEEP,则为CPAP,有呼吸机上 把这一装置标为CPAP,PEEP为OkPa,则能自主 呼吸。五、扩展型强制每分钟通气(EMMV)第23页机械通气监护 第24页一、机械通气监护 (一)呼吸机运转监护: 定容型呼吸机,应观察输入压力改变。在每分 钟通气量不变时如压力增加,表示呼吸道或管道 阻塞或肺部病变加重;压力减低,表示有漏气或 肺部病

11、变好转。 定压型呼吸机,需监测潮气量或每分钟通气量。第25页(二)临床观察 普通情况: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患者可有烦 躁、意识障碍、惊厥等症状; 肺部检验:机械通气时,两侧胸廓活动应对称, 呼吸音应一致; 循环系统: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和心电图改变。 如病情恶化,表现为肢体潮冷、血压下降和尿量 降低;呼吸机输入压力过高,血压也可下降;病 情好转时则血压稳定、肢体温暖,尿量超出每小 时0.5ml/kg。第26页(三)肺功效监护 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开始后30min应作首次血气 分析,尽可能应用较低吸氧浓度,而使PaO2 维持在8.0kPa(60mmHg); PaCO2为观察通气指标,但不急于使P

12、aCO2 恢复至正常,最好维持在5.336.67kPa(40 50mmHg)。 呼出气监护:有些呼吸机有CO2分析仪,可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以间接了解体内二氧化 碳改变(正常人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约5%)。第27页 呼吸功效监护:机械时需监测潮气量、肺部顺应 性、吸气峰压、气道阻力、吸氧浓度等,应用现 代呼吸机可在床边快速读出这些指标。 胸部X线片:可帮助确定插管位置、发觉肺水肿 及并发症(气胸、皮下气肿等)、发觉肺部感染、 肺不张等,胸部创伤,应常规摄胸部X线片; 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心输出量以监护血容量及 选择最正确PEEP,并可测定肺动脉楔压。第28页呼吸机停用第29页一、停用呼吸机标

13、准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病情改进、呼吸功效逐步恢复, 需考虑停用呼吸机,符合下述标准者可停用。 基础疾病或创伤已稳定或得到显著改进; 败血症已得到控制; 心血管功效需基本稳定,心脏指数大于2L/(minm2); 每分钟通气量应小于180ml/(kgmin); 吸氧浓度小于40%时,PaO2大于8.0kPa(60mmHg); PEEP1.96kPa(10cmH2O):如大于1.96kPa则不 可能成功地停用呼吸机。第30页二、停用呼吸机方法(一)短暂停机试验法:开始停用呼吸机时,每日停用35次,每次510min。如无异常逐步增加停用次数和时间,直到完全停用。(二)IMV法:IMV是为停用呼吸机而设计

14、。经过逐渐降低IMV频率,使自主呼吸次数增加。增加患者呼吸肌肉活动,使患者在体力及精神上得到支持。待IMV频率降至2次/min时,且患者呼吸平稳、血气大致正常,即可停用呼吸机。第31页(三)T管法:在气管套管上连接一个T形管,可确保局部氧环境稳定,气源流量10L/min,贮气管最少有120ml容量,即可确保50%吸氧浓度。用于机械通气吸氧浓度已降到40%以下患者第32页拔管第33页停用呼吸机之后,可继续让患者经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吸入含一定氧浓度湿化、加温气体,同时观察普通情况、血气以证实患者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即可拔管。对停用呼吸机无困难者只需观察1h左右,长久通气治疗者,停用呼吸机后最少观察24h以上。第34页(一)拔除气管插管拔管之前需对患者作适当解释。患者取半坐位,先用简易呼吸器给予人工呼吸,使患者肺部充分扩张,同时吸氧。然后吸引气道、口腔内分泌物,尤其要吸引套囊周围分泌物。再抽尽套囊内气体,即可快速拔管。拔管后马上让患者咳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选择拔管时间,普通应在早晨,方便监护患者。有些患者拔管之后可出现喉部水肿,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可发觉患者在吸气时,胸骨上窝及气管和软组织发生回缩,伴吸气性哮鸣音。第35页如发生喉部水肿这类情况首先保守治疗。吸入冷湿化气体;患者取坐位;肾上腺素(1)0.25到0.5ml,加入3ml生理盐水,用面罩湿化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