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济平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济平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济平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济平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济平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济平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癌变是细胞分化的必然结果,因为分化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病毒致癌时,是由于病毒将致癌基因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使细胞发生癌变 C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是由于原癌基因能够使细胞优先获得营养 D用药物抑制癌细胞扩散时,药物的作用机理应当是使抑癌基因恢复功能参考答案:B2.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无机盐、水、维生素

2、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NaCl、水参考答案:C3.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参考答案:A4. 研究者采用光合细菌与嗜热菌,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可得原

3、生质体B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细菌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取样后用低渗溶液可对去壁的细菌比例进行鉴定参考答案:A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它实际上就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部分。当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先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除去细胞壁,分离出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获得原生质体后就可以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A答案与题意不符。故选A5.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

4、、纯合子各占3/8、1/4B. 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C. 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D. 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项对,方法一得到的重组类型占15/83/8,纯合子占1/21/21/4;B项错,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比例为1,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1/4;C项错,方法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二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错,方法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纯合二倍体,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考点: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

5、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6. 科研人员从地衣芽孢杆菌中分离出一种耐高温的淀粉酶,并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曲线为该酶在各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为该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B. 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C. 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D. 曲线35数据点是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得的参考答案:D曲线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A项正确;曲线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

6、在70之后迅速下降,B项正确;在60?70的范围内,该酶的活性较高,且热稳定性较好,是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C项正确;曲线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80时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D项错误。7.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参考答案:C8. 某研究

7、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B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C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D将数量相等的甲、乙细胞分别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甲细胞数量比乙细胞数量多参考答案:答案:A9.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当补充钾盐 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Na+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 D肾

8、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参考答案:答案:B10. 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参考答案:D 1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无贡献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将植物种子培育成新的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参考答案:C【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

9、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2、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保持着全能性。【详解】A、细胞的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A错误;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B错误;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D、植物种子不属于一个细胞,将其培育成新的植株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C。12.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

10、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 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 C这两者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 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必需的参考答案:答案:C13.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碱基序列改变C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BB,则该植株产生的突变体的基因型只能为BbDX射线照射不仅会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参考答案:D【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

11、构的改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中碱基对改变,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使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某一片段,倒位是指同一条染色体上染色体片段的发生180旋转;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及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是基因重组,A错误;B、碱基序列的改变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B错误;C、

12、如果植株的基因型为BB,则该植株产生的突变体的基因型可能是Bb,C错误;D、X射线照射不仅会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故选:D14.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不同B.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C.过程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没有变化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参考答案:D15. 如图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其中二硫键“SS”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的一种化学键。(SHSHSS2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该蛋白

13、质时生成(n2)个水分子 B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碱基数不超过6nC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2)个氧原子 D该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增加了(2n4)个氢原子参考答案:A16. 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使蛋白原形成糖蛋白,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下列结构中的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参考答案:B1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 都需要用碱性染料染色B.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与斐林试剂使用方法类似,均为混合后使用且应现用现配C.二氧化碳可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用苏丹III染液

14、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应用酒精洗去浮色参考答案:C18. 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且正常触角(A)对棒型触角(a)为显性。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为 亲本:白 正常(父本)白 棒(母本)雄子代:都是黄 正常雌子代:都是白 正常 AccAA(父)CcAa(母) BccAA(父)CCaa(母) CccAa(父)CcAa (母) D CcAA(父)Ccaa(母)参考答案:B19. 某兴趣小组对不同氧浓度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及产物展开了研究,如图为测得的实验数据。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

15、只进行无氧呼吸B. 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不同C. 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 a、b、C、d四种氧浓度下,酵母菌都能产生H和ATP参考答案:C氧浓度为a时, CO2的产生量与酒精的产生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氧浓度为b时,CO2的产生量与酒精的产生量不等,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酒精的产生量为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项正确;氧浓度为c时,CO2的产生量为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6mol,依据如下的细胞呼吸的相关反应式可推知: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消耗葡萄糖为3mol,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

16、1569mol,消耗的葡萄糖为9/63/2 mol,因此有3/2(3/23)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项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均能产生H和ATP ,D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就会产生6mol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会产生2mol CO2,同时产生2mol C2H5OH;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CO2的产生量大于酒精的产生量。据此采取对比法,找出曲线中“不同氧浓度条件下CO2的产生量与酒精的产生量”的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

17、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20.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医学界已指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参考答案:C21.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和增殖方式是 ( )A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

18、外界条件;减数分裂B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有丝分裂C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减数分裂D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有丝分裂参考答案:B2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其内有各种营养物质和光合色素B.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其膜上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所有酶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能够合成多种水解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D.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与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有关参考答案: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A错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其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B错误;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内

19、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C错误;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与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有关,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D正确。23.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实例中,不需要载体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的是A.植物根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NO3-、K+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维生素DC.肾小管上皮细胞向原尿中分泌K+、NH4+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参考答案:D24. 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A中合成ATP的部位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B. 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C. 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 D. 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

20、的生命活动参考答案:C图中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生成了ATP和H,反应发生在基粒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将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正确;A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C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错误;ATP中的能量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中能量的的转化和利用25.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不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D26. 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7:1:3:1,研究表明,该

21、豌豆的某种花粉致死,则致死花粉的基因型为( )A. Yr B. YR C. yr D. yR参考答案:A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理论上应该是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绿色皱粒(yyrr)=9:3:3:1,而实际比例是7:1:3:1,表明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中各有两份致死,说明致死的配子是Yr,故选A。27. 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22、A050min,细胞内无半乳糖苷酶基因B50100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参考答案:D28. 图2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 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e 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参考答案:A29. 你发现一种植物可以在没有固定态氮条件生长,但当你加入一些氯霉素在培养基中后,该植物就不能在无氮源培养基中生长

23、了。这时你如果加入一些硝酸钠,植物恢复生长。这种植物可能是 A满江红 B大豆 C小叶苔 D都可能参考答案:D30. 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增后减参考答案:C31. 下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对这些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丙3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甲、乙两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丙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C.甲、丙细胞具有细胞壁,乙细胞没有细胞壁D.甲、乙、丙细胞内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参考答案:C

24、32.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中不可能有 AABC和aBC BABc和abC CaBC和Abc DABC和abc参考答案:A33. 玉米叶片的某些细胞含有一种个体较大但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在这种叶绿体中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C3的还原 B水在光下分解 C生成ATP D合成糖原参考答案:A34. 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

25、乙参考答案:B35. 如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所示的阶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B图中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图中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图中合成后,直接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参考答案:A36.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下列图示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D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体积变化不大,A项错误;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细胞液色素浓度升高, B项、C项错误;液泡体积逐渐减小,D项正确。37. 下列有关生物

26、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参考答案:C38. 若下图a、b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组胞2的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

27、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图b有关,也可能与图a有关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图a所示的是细胞l产牛的信息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到达细胞2并发挥作用,这是激素在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细胞2为靶细胞。图b所示的是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从中还可分析出兴奋只能由细胞3传递至细胞4。A项中,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可识别信息,是正确的。B项神经调节的速度比激素调节快速。C项中,若细胞l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垂体细胞,不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项中在体温调节中既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39.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

28、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2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781823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B40.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细胞衰老不同,细胞分化可使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B. 在减间期,精原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加,代谢速率增强C. 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时细胞核始终存在,DNA需进行复制D. 衰老的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胞核

29、体积变大参考答案:C【分析】无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的形态也发生变化,A错误;在分裂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B错误;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分裂过程细胞核始终存在,DNA需进行复制,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点: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均无细胞核。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 (8分)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 单克隆抗体的制

30、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可见细胞的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为细胞 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x时都不能生长。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较为简便的筛选方法是 。(2)若a、b表示两种植物体细胞,则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 ,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则d细胞特点是 。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 的特点。生产上一般不能通过直接培养效应B细胞的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原因是 。(4)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顺序是 (2分)参考答案:答案:(1)大于800lx光照(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