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草 原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草 原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草 原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草 原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草 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草 原1.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2.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3.揣摩文中在写景中融入作者感受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试写与人惜别的经历。重点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体会“蒙汉情深”,读出自己的感受。难点体会学习作者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1.字词教学本课共有8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找规律、猜字谜等方法来识记。如“蹄、腐、裳、虹”都是形声字,就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毯”字则用猜字谜来记:一堆毛,两团火,睡在上面很暖和。生字的书写按结构进行归类,“陈、虹、蹄、

2、稍”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注意“稍”右边“月”的撇变竖;“毯、腐”这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中,强调“毯”的最后一笔为点。2.阅读理解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喜迎远客的热闹场景,敬酒联欢的开心场面。学生在想象中披文入情,既习得了阅读方法,又品味了语言,深切地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3.表达运用学生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领略草原的秀美景色,体会作者的感受,例: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

3、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上面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先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进行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1.预习提纲(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2)搜集古今文人描写草原的诗词、文章。(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4)再读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毯、线条、柔美”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3.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光美。一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配视频,内容为草原风光,时长约1分钟。思考: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地方?2.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诗词方面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叫蒙古包,他们喜欢喝奶茶,吃奶豆腐和手抓羊肉,擅长套马、摔跤。描写草原的民歌有敕勒川等。)3.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老舍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草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

5、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内蒙古大草原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了解有关草原的资料,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对草原充满了无限向往,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基调。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1.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认读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学生齐读。(2)这里还有一组词语,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好客 同行 似乎 蒙古包学生回答:这些词语都含有多音字。

6、“好客”中的“好”读作“ho”;“同行”中的“行”读作“xn”;“似乎”中的“似”读作“s”;“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n”。(点击课件,“好”“行”“似”“蒙”变红色)2.课件出示文中的两个长句: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B.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师: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生1:我觉得草原的景色很美,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骏马在尽情驰骋。生2:草原人民热情好客,为欢迎客人,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唱歌、跳舞,蒙汉两族人民

7、情谊深厚。【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生字词较多,只有读好生字词和长句,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检查预习情况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让教师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读课文时你能想到哪些画面?【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如果我们抓住了课文的思路,也就抓住了组织阅读教学的准绳、筋骨和架子。初读重在整体感知,我通过边读边思考“你能想到哪些画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课文的大体情节,理清作者的写作顺

8、序。四、品读共赏,感悟美景1.自主研读,勾画批注。(哪几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几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的?)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还可以做批注。学生默读,老师巡视,可以给出评价如“这个同学圈出了词语,并写上了自己的感受”“那个同学用波浪线画出了重点语句,还做了批注”。2.朗读课文,想象美景。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1)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读句子,哪一句直接写了

9、草原景色?根据读的内容你想象到了什么?哪一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前一句写的是草原景色,(学生可根据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想象,把想象到的美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后一句写的是作者的感受。去掉后一句,对比朗读,体会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作者的感受是作者看到美景后自然的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去掉后表达效果没有原文好。教师归纳学法:我们都要像这样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2)学生交流。示例一:课件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请学生说说读了这个句子后的体会。生1: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的样子

10、,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生2: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品“绣”字之妙。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为巧妙?(点击课件,“绣”字变红色)生:“绣”字用得妙,羊群本来在吃草而随意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并且图案在不断变化,真是美极了!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生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生2:这种景象还像碧绿的湖面上盛开着朵朵白莲花。指导学生读出自己

11、的感受。师小结:绿色与白色的搭配,这是一幅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指导书写“毯”字。师范写“毯”字,谈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反馈评价。生自主练习半包围结构的生字“腐、羞”,再交流写法,练习书写。示例二: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渲染”“勾勒”。请学过中国画的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渲染”和“勾勒”。(点击课件,“渲染”变绿色,“勾勒”变黑色。)课件出示分别用“渲染”“勾勒”两种画法的中国画,学生进行对比,想想课文中“渲染”这个词好在哪儿?这个句子里,还有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12、?(翠色欲流,点击课件,“翠色欲流”变翠绿色)“翠”比“绿”好在哪儿?生1:“翠”字让人感觉特别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生2:感觉“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这句话,想象一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草原绿油油的,绿得发亮,看起来就像要流出来似的。草原还很辽阔,就像与云天相接,仿佛绿色都渲染到了云层里。生2:草原的颜色非常有层次,前面是浅绿,由浅及深,并且草原一望无际,就像与天空交接在一起,把那种绿色渲染到云朵里。请学生带着想象读这句话。(指名读、评价读、齐读)教师归纳读书方法:我们读书就要这样

13、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意思。【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感悟怎样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品味“清鲜”“绣”“翠”等字词的巧妙之处,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归纳出读书的方法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帮助学生读懂课文。3.仿写句式,训练表达。(1)引出描写感受的句子。课件出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配图:草原风光图,图上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洁白的羊群,四面有小丘)师: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

14、草原画卷呀!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赋予了草原生命的活力。置身于此情此景,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全班齐读)(2)想一想,如果老舍先生坐下低吟小诗,他会吟些什么内容呢?(3)仿写感受。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完成句式训练。课件出示:这种境界,既_,又_,既_,又_。(4)学生交流自己写的句子。生1:这种境界,我既想坐在小山丘上看着悠闲散步的牛羊,又想在草原上奔跑,既想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沐浴温暖的阳光,又想骑马尽情地奔驰。生2:这种境界,我既想静坐,又想高歌,既想独享美景,又想拍下来给我的伙伴们欣赏。【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要读写结合。读、写是语文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