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统编)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江县实验小学御河校区 吴欣怡教学目标: 1、阅读例文,学习作者仔细、长期观察事物。 2、了解杨梅树、杨梅果外形、颜色、味道的特点,揣摩领会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感受杨梅特点的方式。3、运用所学方法练习写作。教学重点 、难点:1、了解杨梅外形、颜色、味道的特点,揣摩领会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感受杨梅特点的方式。2、运用所学方法练习写作。教学过程:课前游戏:师:孩子们,我们来玩点儿什么吧。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找不同,玩过吗?生:玩过玩过师:好,那就开始吧!(出示第一幅图片)你来!生:耳朵的颜色不同。眼睛不同。尾巴不同。师:对!耳朵的确不同。嗯。眼睛也不同。是呀,尾巴就是明显不同。一下子

2、找出了这么多不同,你是火眼金睛吧。师:再来!继续!(出示第二幅图片)生:旗子的形状不同,旗子顶端的形状也不同,左边的是圆形,右边的是方形。帽子顶端的球颜色不同。衣服上的图案不同,一个是心形,一个是五角星。右边车里比左边车里多了一件东西。鞋子颜色不同,左边是白色,右边是黄色。师:你也是火眼金睛!观察得真仔细!这么难找的不同都被你发现了。对呀,衣服上的图案不同呢。厉害!你又发现了一处不同。嗯,鞋子的颜色也不同。师:看来!难不倒你们哪!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孩子聪明又细心,今天一见,果然名副其实。掌声送给自己!生:师:好了,开始上课吧!导入。揭示课题。师:(出示杨梅图片)孩子们,看!这是生:杨梅师:有位名

3、叫王鲁彦的作家,他的故乡江南盛产杨梅。他离开故乡多年,难忘故乡,难忘故乡的杨梅。(课件)于是,他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我爱故乡的杨梅)2、简介习作例文。师:这是一篇习作例文。(板书:习作例文)习作例文就是供大家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描写杨梅的。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师:翻到语文书第70页,(课件)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观察描写了杨梅的什么?生:(自由朗读)师:作者观察描写了杨梅的什么?你说生:外形、颜色、味道。师:外形、颜色、味道,这都是在写杨梅果。(板书:杨梅果)师:除了观察描写杨梅果,还有生:杨梅树。(板书:杨梅树)师指着板书小

4、结:也就是说,这篇例文主要观察描写了(杨梅树)和(杨梅果)。三、赏析杨梅树。1、弄清作者重在观察描写枝条和叶子。师:我们先来看看杨梅树吧,江南烟雨中的杨梅树是这样的(师读)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师:美吗?生:美。师:美在(师生接读)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师小结:看来,作者重点观察描写了杨梅树的(枝条)和(叶子)。(板书:枝条、叶子)体会作者仔细观察描写杨梅枝条的颜色和叶子的形状。师:枝条怎样的?生:四季常绿。师:这是在写枝条的生:颜色。师:叶子呢?生:狭长的。师:这是在

5、写叶子的生:形状。师:叶子狭长,枝条四季常绿,作者为什么把杨梅树了解得这么清楚?生:仔细观察、天天在看、认真地看师:对!因为作者仔细观察了(板书:仔细观察)师小结: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对事物有更多了解。赏析杨梅果。1、理清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师:作者仔细观察,发现杨梅树这么美。我想,结出的杨梅果一定很可口。(出示问题)默读例文46自然段,看看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写杨梅果的呢?你说!生:外形、颜色、味道。师:对!作者观察描写了杨梅果的外形、颜色、味道。(板书:外形、颜色、味道)2、赏析写杨梅果外形的部分。(1)了解外形特点,弄清从哪几方面写外形。师:先来看看杨梅果的外形吧。(课件出示第

6、四自然段和只有外形的两行表格)读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完成这个表格。谁来读?好,你来!生: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杨梅特 点观察方式外形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看、触师:杨梅果外形的特点是生: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表格出示)师:杨梅果外形的特点是这样的,读生: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师:圆圆的,这是在写杨梅的生:形状。(课件出示)师:和桂圆一样大小,在写生:大小。(课件出示)师:还写了生:小刺。(课件出示)师小结:看来,作者主要

7、从形状、大小和小刺三方面来观察描写杨梅果的外形。(2)领悟观察方式师:那作者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感知到杨梅果外形特点的?生:观察、看师: 对。是看到的。(板书:看)师:作者不光用眼看的方式去观察杨梅果,你们看这处句子(出示2、3句)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作者还用了什么方式观察感知杨梅果外形的特点?生:摸、触师:对!作者还用舌头触了小刺。(板书;触)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描写杨梅颜色、味道的段落。(1)布置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师:作者用看、触的方式观察感知到了杨梅果的外形特点,杨梅果的颜色、味道又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用了

8、哪些方式呢?接下来,默读例文5、6自然段,拿出学习单,小组合作讨论,完成表格。喜欢杨梅果颜色的就完成关于颜色的表格,喜欢杨梅果味道的就完成关于味道的表格。杨梅特 点观察方式外形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看、触颜色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看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尝(2)汇报交流。师:杨梅果颜色的特点是,这个小组来(实物投影展示)生: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是用了“看”的观察方式。师:对。(出示)杨梅果颜色的特点是,读生: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师:(出示:看)作者是用看的方式观察感知到杨梅果颜色特

9、点的。(板书:看)师:杨梅果的味道,这个小组来(实物投影展示)生: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用了“尝”的观察方式。师:是的,杨梅果的味道是这样的,读生: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生:作者用了尝的观察方式。(出示:尝。板书:尝)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作者用看、尝的方式观察描写了杨梅果的颜色、味道。五、总结方法。1、抓住特点,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师:回顾例文,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果写得这么具体生动呢?因为作者仔细观察,抓住杨梅果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观察时不仅可以看,可以触,可以尝,还可以听,可以闻。(板书:听、闻)2、坚持长期观察。师:观察时光有这些法宝还不够,作者

10、还有一件法宝教给我们。看,你从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出示三个句子)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生:(1)在变,小刺在变,颜色和味道也在变。(2)还可能说刺、颜色、味道是慢慢变化的师:对,这些都是慢慢变化的。你们看划线的词语就提示告诉我们它们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一天两天就能发现的吗?生:不是。是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发现的。师:对。作者教给我们的另一件法宝就是:观察事物不光要仔细观察,还要坚持长期观察。(板书:长期观察)六、迁移运用,微写练习。1、游戏环节,巩固运用。师:同学们今天特别认真,

11、老师带了一份神秘礼物藏在盒子里。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师:谁来闻一闻?摸一摸?好,你来!师:闭上眼睛,闻到味道了吗?生:没有。师:那摸一摸吧。描述一下你摸到的,同学们根据你的描述猜一猜。(可提示要描述准确,才能猜中。)师:不对。不对。恭喜你!答对了!(把石榴拿出来)大家仔细看一看,描述一下吧生:师:(拿青石榴)大家再看一看这个,对比着描述一下吧。生:师:现在,我把石榴掰开,再仔细看一看,描述一下吧生: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摸,看的方式观察认识了石榴:它圆圆的,表面光滑,和拳头差不多大小,头顶像戴了一顶小皇冠,又像是一个火山口。没有成熟的石榴是绿色的,成熟了的石榴黄中带红。掰开石榴,一颗颗红色的石榴籽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石榴籽之间都有膜隔开了。没有成熟的石榴籽是灰白色的。师:光是看和摸还不能彻底认识了解石榴,那就尝一尝吧,描述一下:生:师:现在,通过尝的方式知道了没有成熟的石榴很酸,成熟了的石榴甜甜的师:好了,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用摸、看、尝等方式观察认识了石榴,收获颇多。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生活中也要运用这些方式长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果 能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就更好了。2、学生习作。师: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写吧。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请你读!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自己带的水果,抓住它的特点,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描写:(1)外形;(2)颜色;(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