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填空题1、地球动力总的来讲可归纳为五大系统:重力_、_膨胀收缩与脉动_、 地幔分异与对流、地球自转及星际作用等。2、 中国主要的大地构造学派和代表人物:_地质力学说李四光、 地洼学说一一陈国达_、断块构造学说一一张文佑_、波浪状 镶嵌构造说一一张伯声、多旋回说一一黄汲清。3、地槽系的二级构造单元是 中间地块和地槽,三级构造 单元是地向斜和_地背斜_。4、地台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有 地盾_、 地轴、台坳、台隆和台褶带等。5、地槽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二个阶段:沉降阶段以强烈下降为主, 上升阶段以强烈上升、_褶皱一为特征。6、大陆漂移说起源于英国哲学家 _弗兰西斯培根(Bacon
2、)在1962年提出的大西洋两岸海岸线吻合的原始观点,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魏格纳(Wegener,Alfred Lothar在1912年创 立的,其代表性著作是大陆的生成和海陆的起源。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是地幔对流。7、 大洋底部主要由大路边缘、深海沟和 大洋盆地 三大地形 单元构成,大洋中脊向大洋两侧岩浆岩的年龄具有逐渐增大的特征。8根据板块的边界性质、特征和板块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板块的边 界类型可分为离散型_、_汇聚型和转换断层型三种基本 类型。9、皮勒雄(Le Pichon, 1968)将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欧亚板块_、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_、印度洋板块(印度
3、-澳大利亚板块)、 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10、 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以前的板块构造称为始板块构造,_罗迪尼 亚超大陆_形成以后至潘基亚超级大陆形成之前的板块构造称为古 板块构造,_潘基亚超级大陆形成之后的板块构造称为现代板块 构造。11、地幔柱起源于核幔边界的D”层(?),可分为地幔热 柱_和地幔冷柱,地幔热柱构造体系包括 热点_、大陆裂谷和 大洋扩张三个构造体系。12、正反转构造是指盆地经历先拉张后挤压的应力作用过程, 负反转构造是指盆地经历先挤压后拉张的应力作用过程。13、 中国的古板块可划分为 华北板块 、扬子板块和塔里木板 块(西域板块),中国的造山带可划分为 天山-兴蒙造山带 、 大
4、-秦-祁-阿-昆造山系、青藏-滇西造山系、华夏-西太平洋造山系。14、中国侏罗纪以来的主要的含油气盆地有 柴达木盆地_、_塔里木 盆地_、准葛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南阳 盆地、江汉盆地、河西走廊盆地等。(课本P292)15、华夏-西太平洋造山系包括右江造山带_、_南岭造山带、 绍兴-十万大山造山带、东南沿海造山带、乌苏里造山带、完达山造 山带和台湾造山带。16、 青藏-滇西造山带包括 三江造山带 、念青唐古拉造山带、 北喜马拉雅造山带、 唐古拉造山带 。17、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的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并入了亚洲大陆, 构造亚洲大陆的东南部。中国大陆的陆内发生了多次构造变形,
5、形成 了不同时期的构造体系,包括印支构造体系、燕山构造体系_、 四川构造体系、华北构造体系、喜马拉雅构造体系和新构造体系。18、中国始板块主要有华北始板块_、西域始板块、扬子始板块; 中国的古板块主要有华北古板块、扬子古板块和 _塔里木古板块_。19、立交桥式结构是指 _地壳、上地幔(?)与浅层构造线方向 的不一致现象。20、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的盆地有走滑拉分盆地和滑脱型盆地两 个主要类型。21、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主要有 重力作用模式_、热力作用模式和 应力作用模式。22、一个超级地幔柱又可分为二级地幔柱一一 热地幔亚柱和三 级地幔柱 _幔枝构造。23、 青藏-滇西造山系由北向南有 可可西里-金
6、沙江缝合带、_班公错-怒江_缝合带、雅鲁藏布江_缝合带等。24、中国中央造山带内出露的超高压变质岩主要分布于 柴北缘、 北秦岭、大别、苏鲁 和阿尔金山南缘等地。25、构造事件(构造运动)是指构造阶段中所产生的 汇聚事件, 一般以不整合面为标志,一般以构造事件发生最强烈、 最典 型的地方来命名。26、祁连构造运动、海西构造运动与欧洲的 _加里东构造运动、天山构造运动相当;四川构造事件发生于白垩纪 -古新世,华北构造 事件发生于始新世-渐新世。三、填空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沉积建造反映的是沉积岩系形成的(a ):大地构造环境b.沉积环境c.生态环境d.地质灾害环境地槽中发育的沉积建造(组合)性质为
7、( a )课本P60活动b.稳定c.视位置而定d.视时代而定d )课本P60b.硅质岩+火山岩d.浊积岩(a )组成。课本P163b.滨浅海快速沉积岩d.前述3种)课本59b.岩浆活动强烈d.三者都是):课本61b.基底+盖层d.三者都是复理石建造的岩石组成为(a.浊积岩+碳酸岩c.浊积岩+火山岩磨拉石沉积建造主要由(a.陆相快速沉积岩c.深海重力流沉积岩地槽的基本特征是( da.活动类型沉积组合c.变形变质强烈地台的基本特征是(da.稳定的沉积组合c.近等轴形的平面样式磨拉石沉积建造的出现表明地槽( d ):课本60a.开始发育b.成熟c.开始构造回返d.正在转化为造山带祁连造山运动发育于(
8、 a )课本279a.早古生代末b.晚古生代末 c.中生代末d.新生代末构造阶段的本质含义是(b )课本186a.外动力作用事件b.活动区变为稳定区的过程c.沉降事件d.抬升事件岩石圈的水平运动面是(da软流圈c.(地)核(地)幔边界岩石圈划分成两类,具体是(a.大陆岩石圈+洋中脊岩石圈c.大洋岩石圈+大陆岩石圈岩石圈不包括以下那个单元(a地壳b.上地幔 c.软流圈板块边缘有几种类型(c)? ?莫霍面d.现在还未查明c ) ?大洋岩石圈+克拉通d.大陆岩石圈+高原岩石圈c )d.地球表层沉积物)a.1b.2c.3d.4碰撞造山带属(b )a.离散板块边缘转换断层型板块边缘地幔柱描述的是(d )
9、a.地壳运动b.岩石圈运动以下那个特征描述与被动大陆边缘特征不符(a)位于板块内部c)可被冰川沉积覆盖汇聚板块边缘d.视具体情况而定软流圈运动d.下地幔运动d )a)双峰模式c)发育源于地幔的岩浆b)以大陆岩石圈为基底d)处处发育火山岩c ) ?b)碱性d)三者都是在被动大陆边缘内,以下那个单元标定了陆壳与洋壳的分界线(d )a)陆棚b)大陆架c)陆坡d)陆隆现代板块构造格局形成于(b )a)石炭纪b) Pangea裂解以后c)冈瓦那古陆裂解过程d)古生代20弧前盆地发育于海沟、岩浆弧之间,它直接发育于什么构造单元 之上(b )课本P146a)大洋岩石圈b)大陆岩石圈c)增生楔d)岩浆弧21活
10、动陆缘与大陆裂谷火山活动特征的主要区别是(b)a)火山喷发方式b)岩石组合性质c)是否呈线性分布d)喷发的持续性22那种变质类型不出现在岩浆弧地区(b )a)绿片岩相-低温区域变质相b)角闪岩相造山带c)兰片岩相大洋板块俯冲带的标志d)榴辉岩相高压至超高压区域 变质相23.双变质带是(c )a)两个同类型变质带并列b)咼温低压变质带+咼压低温变质带c)咼温咼压变质带+咼温低压变质带d)时代不同但相邻的两个不同类型变质带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仿古建筑施工合同
-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 房地产买卖预付定金合同
- 以租代购收车合同协议书
- 招投标代理服务合同
- 广告位场地租赁合同
- 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合同
- 铝塑板购销合同文库
- 扶贫车间合同协议
- 脑瘫康复协议合同书
- 小鹏P7+用户调研报告
- 重庆市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绘本故事《小鲤鱼跳龙门》课件
- 直播间搭建培训
- 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冻结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 2025年重庆三支一扶招募46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健身会籍顾问
- 电力系统分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东北电力大学
- 2025年中航证券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闸门运行工(高级)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汇编专题13 材料分析题(中国史部分)-教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