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2 分/题共 30 分)1下列长度中接近 1mm 的是()A铅笔芯直径 B一张纸厚度 C指甲的宽度 D新粉笔的长度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C车窗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D路边的树4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D分析与论证5,为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
2、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示,将运动员跑步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的速度是()A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减小再增大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B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丙可能是运动的的,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7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于,冲刺阶段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平均
3、速度比的平均速度大的平均速度比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8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15m,则物体(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0.25m/s D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0.25m/s)9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音调C响度D速度10下列关于对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B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C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D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就是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11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的
4、速度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12下列现象与光的直线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浅底D射击瞄准13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1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 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 点的乙同学的入射角是(),在这一现象中,光线A1
5、B2 C3 D415下列关于光和声音的A光可以在任何介质中 B最快的声速与光速相等说法中,正确的是()C它们的都需要介质D光可以在真空中,但声音不能二、填空题(2 分/题共 36 分)1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9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结果是错误的,它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17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 1.2(填)物理中一张纸的厚度是 1.02102(填)1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19如表所示,是至的T
6、13 次特快列车时刻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北京到的时间是h,其平均速度是km/h站自起公里到达站时20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了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一次所在的小组拍下的,由此可以判断小球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小球在 A、C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在AC 过,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为m/s21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22下列事例中:(1)阳光下,能灶能把水烧开;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通过光纤传递图象信息;红绿灯是控制交通的信号属于光能量的是;属于光信息的是23完成下列换算:(1)19km/h=
7、m/s(2)26m/s=km/h24说说下列物体具形式的能量(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能名数刻北京019:09济南49722:39上海146309:09(2)正在发光的白炽电灯具有内能和能四、计算题(62=12 分)25一列队伍长 50m,跑步速度是 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为 100m 的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62010 年暑假,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他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在经过的公路交通“标志牌”时,马上根据“标志牌”上的 19km 和 40 的物理意义,算出了在不交通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请你和(1)“标志牌”上的 19km 和 40 的物
8、理意义是什么?(2)在不交通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五、实验探究题(共 16 分)27,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 A 的长度(1)图(a)中,物体A 长度为cm(2)图(b)中,物体 A 长度为cm29(1),将正在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球的作用是本实验实验探究方法是29 在 探 究 “ 光 反 射 时 的 规 律 ” 实 验 中 , 某 小 组 实 验 步 骤 如 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 O 点,经
9、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 和反射光线 OF 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角rD、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两侧该实验中硬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由实验步骤C 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 FO 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反射时光路是的一、选择题(每一个小题有 1-2 个正确,多选均不得
10、分,少选得 1 分)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30在 2009奥运传递活动中,现场某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C乙火炬一定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31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 4:3,速度之比为 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9B9:9C2:1D1:232P、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2m 的两点,甲从 P 点、乙从 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 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 3s,甲、乙相距 9mC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 6mD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 4m
11、33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34下列诗句或典故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辨其人”声音的音色B“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C“坐地日行八”运动和的相对性D“凿壁偷光”光的反射现象二、综合题3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面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 EO 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1)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在
12、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2)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使用硬纸板除了能够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还能起到的作用是八、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6 分)36一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了他匀速通过长 1600m 的隧道的时间为 40s则火车的运行速度为多少?若这列火车长 200m,则整个火车在隧道中的运行时间为多少?若这辆火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完全通过另一隧道的时间为 1min,则这一隧道的长度为多少?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04036060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与试题一、单选题:(2 分/题共 30 分)1下列长度中接近 1mm 的是()A铅笔芯直径 B一张纸厚度
13、C指甲的宽度 D新粉笔的长度【考点】63:长度的估测【解答】解:A、铅笔芯的直径较小,在 1mm 左右符合题意;B、一般纸张的厚度在 75m=0.075mm 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指甲的宽度在 1cm=10mm 左右不符合题意; D、一支新粉笔的长度在 9cm=90mm 左右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 10cm 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一步的步幅在 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 3m 左右,分子的直径在 0.1nm 左右,地球的
14、半径在 6400km左右等等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考点】51:机械运动)【解答】解: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B、河水,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属于机械运动;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掌握和了解,比较简单3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铁轨C车窗B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D路边的树【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53:
15、运动和的相对性【解答】解:人是的,说明人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选择车窗为参照物,因为人和车窗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运动状态的判断能力,需要根据参照物来进行解释才可以4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考点】2Q:物理学方法D分析与论证【解答】解:“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所以选项A、C、D 都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作用,并抓住“可能”这个词语5,为探
16、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如示,将运动员跑步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的速度是()A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减小再增大【考点】69:速度与物体运动【解答】解:计时是以A 图开始,到 B 图时,路程为 20 米,时间为 2 秒;从 B 图到 C 图,路程 20 米,时间为 42s=2s;从 C 图到 D 图,路程 20 米,时间 64s=2s故可知,三段路程都是 20 米,时间都是 2 秒所以速度是保持不变的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
17、信息获取题,通过题目给予的信息,从中找出对解题有用的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B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丙可能是运动的的,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解答】解:A、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正确;的物体是没有的,故 AB、说地球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故 B 错误;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的,说明甲乙相对;以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说明甲丙是相对运动的;因此丙以乙为参照物时一定也是运动的
18、,故 C 错误;D、运动和错误是相对的,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时,必须选择参照物,故 D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解答时要注意通过观察到的运动和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于,冲刺阶段加速追赶,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的平均速度比的平均速度大的平均速度比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考点】6A:速度的计算;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答】解: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
19、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比较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二者相同,平均速度就相同9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15m,则物体(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0.25m/s D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0.25m/s【考点】6A:速度的计算;6C: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物体的速度:)v= =0.25m/s,说明该物体每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 0.25m/s;在这一分钟内,可以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在 1min 内,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选C【点评】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分析物体的速度快慢是否变化,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变
20、化的9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音调C响度D速度【考点】9C:音调【解答】解:由于声带的特点不同,所以女高音的振动快,音调高男低音振动慢,音调低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调定义的掌握情况物理和生活联系很紧密,所以平时需要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10下列关于对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B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C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D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就是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考点】E2:能量的相互转化;E1: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解答】解:A、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故
21、A 正确;B、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所以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故B 正确;C、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故C 正确;D、使用各种家用电器,就是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故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的来源以及能量的利用的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11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考点】9O:声音的综合利用
22、【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速度不同,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声音的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故本选项说法不太确切;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错误;,但声不能真空中,故本选项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大型工厂开工时,机器振动,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中考、高考期间学生的情绪,因此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停工,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本选项正确;D、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或者是对人们要听到的产生干扰都叫噪声,所以不一定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无规律的难听刺耳;从
23、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都属于噪声12下列现象与光的直线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浅底D射击瞄准【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解答】解:A、立竿见影,即的形成是光沿直线题意的应用,故A 不符合B、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故B 不符合题意C、浅底意思是透明而清浅见底的,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看到鱼和池底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 符合题意D、射击瞄准要利用光的直线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沿直线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
24、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考点】A3:光直线的应用【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成像的物体是蜡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1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 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 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 点的乙同学的入射角是(),在这一现象中,光线A1 B2 C3 D4【考点】A9:作光的反射光路图【解答】解:由图可知,NN1 是法线,坐在A 点的甲同学通过平
25、面镜看到了坐在B 点的乙同学BO 是入射光线,则2 是入射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确定入射角,知道入射角的概念,分析图示情景即可正确解题15下列关于光和声音的A光可以在任何介质中 B最快的声速与光速相等说法中,正确的是()C它们的都需要介质D光可以在真空中【考点】A4:光的【解答】解:,但声音不能速度与光年ACD、光的在真空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而声音的需要介质,不能,故AB 错误、D 正确;B、光的故选A速度远大于声音的速度,故 B 错误【点评】知道声音、光的条件和速度大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2 分/题共 36 分)16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结果如下:1
26、4.72cm,14.71cm,14.92cm,14.73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其中有一次记作 14.72cm结果是错误的,它是 14.92cm,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考点】64:长度的测量【解答】解:(1)从测量结果看,倒数第二位的值是 1mm;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2)观察五次测量结果,14.92cm 的准确值与其他四次不同,因此是错误的;(3)物理书长度的平均值为:14.72cm故为:1mm;14.92cm;14.72cm【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数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17一个成
27、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 1.2 m/s(填)物理中一张纸的厚度是 1.02102 cm(填)【考点】63:长度的估测;69:速度与物体运动【解答】解:(1)人的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 100m90s=1.1m/s,则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 1.2m/s 的这种说法,是合理正确的(2)经测量物理的厚度为 1.12 厘米,页数为 99 张,则物理中一张纸厚度为 1.12cm99=1.13102 cm,由此可知物理102 cm,是合理正确的中一张纸的厚度是 1.02故为:m/s、cm【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某一物理量不同,其大小也不同的认识,要求同学们通过生产和生活的切身体验,从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
28、律,能体会出数值一定不同时在生活现象和生活的产生的差距1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 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考点】6B:运动快慢的比较【解答】解:百米赛跑时,观众看到谁跑面,谁跑得最快,是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终点计时员是利用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故为: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点评】(1)掌握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采用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9如表所示,是至的T13 次特快列
29、车时刻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从北京到的时间是 14h,其平均速度是 104.5km/h站名自起公里数到达站时刻北京019:09【考点】6A:速度的计算;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由图表可知:t=14h,s=1463km所以,故为:14,104.5【点评】要求学生学会读图和分析图表数据得到有用的信息20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了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 0.2s一次所在的小组拍下的,由此可以判断小球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一直变大 (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小球在 A、C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在AC 过,小球下落的平均速
30、度为 0.16m/s【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断变大,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一直变大在AC 过,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为:=0.16m/sv= =故为:一直变大;0.16【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力与图象的含义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属于中档题21如图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 沿直线济南49722:39上海146309:09【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解答】解: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直线的,所以从放映机镜头出来的光沿直线到达银幕,形成画面故为:沿直线【点评】此类问题要结合光的直线进行分析解答此题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
31、密切,体现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特点22下列事例中:(1)阳光下,能灶能把水烧开;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通过光纤传递图象信息;红绿灯是控制交通的信号属于光能量的是 (1)(2) ;属于光【考点】A5:光线信息的是 (3)(4) 【解答】解:(1)阳光下,量;能灶能把水烧开,使水的内能增加,是光传递能(2)激光能在钢板上打孔,使钢板的能量发生变化,是光传递能量;(3)通过光纤传递图象信息,使获得信息,是光传递信息;(4)红绿灯是控制交通的信号,通过红绿灯可获得交通信息,是光传递信息故为:(1)(2);(3)(4)【点评】此题考查光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重在把握它们的区别23完成下列换算:(1
32、)19km/h= 5m/s(2)26m/s= 93.6km/h【考点】2S:物理量的及换算【解答】解:(1)因为 1km/h=m/s,所以 19km/h=19m/s=5m/s;(2)因为 1m/s=3.6km/h,所以 26m/s=263.6km/h=93.6km/h故为:(1)5;(2)93.6【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换算24说说下列物体具形式的能量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 动能和重力势能(或机械能) 能正在发光的白炽电灯具有内能和 光能【考点】E1: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解答】解:(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动能和
33、重力势能(或机械能);(2)正在发光的白炽电灯具有内能和光能故为:(1)动能和重力势能(或机械能);(2)光【点评】此题考查了对能量形式的掌握,是基础性题目四、计算题(62=12 分)25一列队伍长 50m,跑步速度是 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为 100m 的桥,需要的时间是多少?【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队伍过桥经过的距离:s=s 队+s 桥=50m+100m=150m,由v= ,需要的时间:=60st= =答:50m 的队伍全部通过一长 100m 的桥,需要 60s【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队走路程的计算,这也是本题的重点2
34、62010 年暑假,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他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在经过的公路交通“标志牌”时,马上根据“标志牌”上的 19km 和 40 的物理意义,算出了在不交通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请你和(1)“标志牌”上的 19km 和 40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在不交通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1)由“标志牌”可知,19km 是指从“标志牌”到上桥还有 19km 的路程,40 是指车允许的最大速度为 40km/h;(2)由v=,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0.45h=27min;t= =答:(1
35、)19km 是指从“标志牌”到上桥还有 19km 的路程,40 是指车允许的最大速度为 40km/h;(2)从“标志牌”到上桥的最短时间为 27 分钟;【点评】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正确应用物理公式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五、实验探究题(共 16 分)27,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 A 的长度(1)图(a)中,物体 A 长度为 2.4cm(2)图(b)中,物体 A 长度为 2.40cm【考点】64:长度的测量【解答】解:(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刻度尺 A 的精确程度高;(2)读数时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6、图(a)中,物体 A 长度为 2.4cm;图(b)中物体A 长度为 2.40cm故为:2.4;2.4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29(1),将正在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看到的现象是 小球被多次弹开 此现象说明 音叉时在振动 球的作用是 放大音叉的振动 本实验实验探究方法是 转换法 【考点】91:声音的产生【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为了观察到它的振动,放一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通过小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将小球紧靠的音叉,可以看到此现象说明故为:
37、(1)小球被多次弹开;(2)音叉时在振动;(3)放大音叉的振动;(4)转换法【点评】将不容易直接观察的音叉振动转换成容易观察的小球被多次弹开,采用的是转换法29 在 探 究 “ 光 反 射 时 的 规 律 ” 实 验 中 , 某 小 组 实 验 步 骤 如 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 和反射光线 OF 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
38、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角rD、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 两侧该实验中硬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 在同一平面内 由实验步骤C 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 FO 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的【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1)使光线按照不同角度沿纸板射向镜面 O 点,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始终分居法线两侧;(2)使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 O 点,然后把硬纸板 N
39、OF 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分别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可以发现: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如果将光源沿FO 射入一条入射光线,会观察到反射光线会沿 OE 的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故为:(1)分居法线;(2)在同一平面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可逆【点评】实验题是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一、选择题(每一个小题有 1-2 个正确,多选均不得分,少选得 1 分)30在 2009奥运传递活动中,现场某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根
40、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C乙火炬一定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考点】53:运动和的相对性【解答】解:因为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上面的国旗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如果乙不动,那么火焰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火焰的方向明显和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向右运动,火焰只会更加向所以,乙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上图的情况故选:D【点评】运动和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31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 4:3,速度之
41、比为 3:2,则两物体行驶时间之比为()A9:9B9:9C2:1D1:2【考点】69: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答】解:v= ,t= ,=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32P、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2m 的两点,甲从 P 点、乙从 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 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 3s,甲、乙相距 9mC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 6m【考点】69:速度与物体运动【解答】解:D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 4mA、由左图(甲的图象)知,当时间为 4s 时,路程为 12m,速度 v 甲=
42、3m/s;=由右图(乙的图象)知,当时间为 6s 时,路程为 12m,速度 v 乙=2m/s,=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 错误;B、由题意可作图如下:3s 后,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 甲=v 甲t=3m/s3s=9m,s 乙=v 乙t=2m/s3s=6m,则 3 秒后甲、乙的距离为s=s 甲+s 乙s0=9m+6m12m=3m,故 B 错误;C、由图象知,乙到达P 点时(即乙通过的路程为 12m),用时 6s,此时甲行走的路程为s 甲=v 甲t=3m/s6s=19m,则甲离Q 点距离:s=s 甲s0=19m12m=6m,故C 正确;D、由图象知,甲到达Q 点时(即甲通过的路程为 12m
43、),用时 4s,此时乙行走的路程为s 乙=v 乙t=2m/s4s=9m,则乙离P 点距离s=s0s 乙=12m9m=4m,故 D 正确故选CD【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有关的知识和对图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从图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运用速度的公式求出题目中的量33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考点】A6:光的反射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解答】解:晚上学习的时候,铺在写字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实际上这些刺眼的亮光并非玻璃本身发出的,而是玻璃表面反射台灯发出的光所致这些光之所以刺眼,是由于人感受到的反射光太强,一般这是由于台灯可能正好在人的正前方,从而有较强的反射光朝人反射可见如将台灯移至人的侧旁,即可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而对于通常以右手写字的人来说,则应将台灯移至其左臂外侧最好(因为如果台灯在右臂外侧时,则在写字时右手的会落在人正前方的台面上,影响看书和写字)如用左手写字,则本题应是D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这一知识点,此题的情景是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开发合同大全3篇
- 2025版土地租赁期满土地转让中介服务合同3篇
- 桥梁隧道工程-2021年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工程》真题
- 二零二五年度木门行业环保型材料供应链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饰面原材料进口与分销合同3篇
- 2025年亲子遗赠协议草案
- 2025年代理商代理加盟采购合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合资合作收益分配协议
- 2025年企业外包劳务协议
- 2025年智慧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合同范本6篇
- 废旧物资买卖合同极简版
- 2024年正定县国资产控股运营集团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智能衣服方案
- 李克勤红日标准粤语注音歌词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定稿;共7课时)
-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第1部分:黄草乌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
- 案例分析:美国纽约高楼防火设计课件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一 用户定位与选题
- 工作证明模板下载免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