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第六版(2014)课件_第1页
新生儿复苏第六版(2014)课件_第2页
新生儿复苏第六版(2014)课件_第3页
新生儿复苏第六版(2014)课件_第4页
新生儿复苏第六版(201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复苏概述和复苏原则课程内容:出生时的生理变化复苏流程图需要复苏的危险因素所需的设备和人员哪些新生儿需要复苏大部分新生儿是有活力的约10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仅1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进一步的复苏手段 (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和/或用药) 才能存活胎儿生理出生前血液经动脉导管分流并绕开肺脏胎儿期肺动脉收缩肺血流少血液经动脉导管分流出生后肺和血液循环的变化肺扩张充气肺泡内液体被吸收肺动脉扩张肺血流增加血氧水平升高动脉导管收缩血液流经肺以获得氧气出生后肺和血液循环的变化1-8正常的过渡肺泡内液体被吸收脐动静脉血管收缩致使体循环压力上升肺内血管扩张生后数秒钟内发生以下变化: 窒息新生儿的

2、表现肌张力低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急促紫绀肌张力好伴紫绀肌张力差伴紫绀继发性呼吸暂停如果缺氧继续,引发继发性呼吸暂停,伴心率和血压下降继发性呼吸暂停不能被触觉刺激逆转,必须给予辅助通气 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Heart rateRespirationsBlood pressure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2010年美国儿科学会和心脏协会制定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对2005年制定的流程图进行了修改 (Pediatrics 2010; 126: e1400-e1413),现将2010和2005年两个流程图进行比较:2005年流程图2005年流程图简化 2010年流程图2

3、010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的主要修改快速评估由4项变为3项,去掉了羊水胎粪污染评估一项。初步复苏后如心率、呼吸正常,仅有紫绀,不再常压给氧,如持续紫绀或呼吸困难给清理气道,监测氧饱和度,考虑给CPAP。2010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 的主要修改初步复苏后如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或心率100次/min给正压人工呼吸,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脉搏和氧饱和度。正压通气后如心率100次/min,矫正通气步骤,如100次/min? 决定是否需要复苏 决定是否需要气管内 吸引胎粪 1-28初步复苏保暖摆正体位,清理气道*擦干全身,给予刺激*羊水粪染且无活力的新生儿此时考虑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正压通气正压

4、通气30秒,如心率100次/min,检查通气操作是否正确有效,并进行矫正。胸外按压正压通气30秒,如心率60次/min,在继续正压通气的同时给予胸外按压。为保证正压通气与胸外按压的有效配合,建议气管插管正压通气。药物如果充分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仍 100次/分。反之为无活力(具备1条即可)。 如有活力:不需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可用吸引球或大孔吸管清理口腔和鼻腔 处理胎粪2-522-53羊水内有胎粪污染新生儿无活力,应立即气管插 管吸引胎粪供氧,监测心率插入喉镜,用12F或14F的吸引管清理口腔和咽喉壁,看清楚声门。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连接胎粪吸引管与吸引器数秒内边吸引边慢慢撤出气管导管(计数

5、:1一千,2一千,3一千等)必要时可重复吸引,如心率减慢提示必须进行下一步骤清理气道(必要时) 羊水内无胎粪污染用吸球或吸管(1214F)先口咽后鼻(M在N之前)清理分泌物。过大、过深的吸引,出生后数分钟刺激咽喉壁可发生迷走神经反应,引起严重的心动过缓和呼吸暂停。吸引时间应10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mmHg(13.3kPa)。全身擦干清理呼吸道在前,擦干在后拿走湿毛巾重新摆正体位用手拍打或手指轻弹足底1-2次或摩擦背部1-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 触觉刺激2-58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刺激形式拍打背部或臀部挤压肋骨将大腿压向腹部扩张肛门括约肌热敷、冷敷、热浴、冷浴摇动对没有呼吸的新生儿持续应用触觉

6、刺激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评估:呼吸、心率初步复苏30秒(除非需要气管插管,吸引胎粪时,初步复苏的时间可以延长)如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或心率100次/min,进行正压通气。如果持续发绀,应连接脉搏氧饱和度仪,进行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复苏期间,推荐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放在新生儿的右手或腕部以检测导管前的氧饱和度为最迅速获得信号,传感器应先连接新生儿,后连接仪器 出生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值 1min 6065 2min 6570 3min 7075 4min 7580 5min 8085 10min 8595呼吸困难和/或持续紫绀的处理2010指南不再评估肤色。如有呼吸困难和/或持续中心性紫绀或氧

7、饱和度监测有低氧血症,可常压给氧或给CPAP,特别是早产儿。CPAP可经气流充气式气囊或T-组合复苏器给予。常压给氧持续中心性青紫时可应用常压给氧,可用:气流充气式气囊和面罩吸氧导管氧气面罩自动充气式气囊不能用于常压给氧中心性青紫和手足发绀进行常压给氧加温湿化(如果给氧时间超过数分钟)流量约为 5 L/min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下给氧,一旦达到目标值则停止给氧通过气流充气式气囊和面罩进行常压给氧通过氧气管常压给氧通过氧气面罩常压给氧何时停止常压给氧?新生儿无中心性发绀或氧饱和度在85%90%以上,逐渐减少氧气量的供应直到新生儿在不吸氧的情况下能维持学氧饱和度目标值。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和经皮氧饱和

8、度调整氧水平至正常第 2 课结束第三课正压通气复苏装置的应用正压通气复苏装置的应用课程内容何时给予正压通气正压通气时给氧浓度的调节评价通气效果复苏装置的类型各种装置的操作方法正确安放面罩复苏装置的检查正压通气的指征无呼吸 或 喘息样呼吸心率100 次/minFiO2100%常压给氧时,SPO2小于目标值肺的有效通气是危重新生儿心肺复苏步骤中最重要的、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步骤。正压通气装置的类型自动充气式气囊气流充气式气囊T-组合复苏器自动充气式气囊优点:挤压后总是重新充盈总是处于膨胀状态减压阀使之不易出现过度充气自动充气气囊缺点: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需要储氧器才可供给高浓度氧不能给予CPA

9、P,无特殊瓣膜不能提供 PEEP因无气源也可工作,所以要注意检查氧气是否连接好为得到有效通气,面罩必须紧贴婴儿面部自动充气式气囊不加储氧器,可得到40%浓度的氧,加储氧器得100(袋状),90(管状)氧。气流充气式气囊优点:可提供 21% 100% 的氧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易确定面罩与面部接触是否紧密气流充气式气囊缺点:需要压缩气源 必须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紧密,才能使气囊充盈需气源使气囊充盈通常没有减压阀利用一个流量控制阀门调节压力/充气T-pieceT组合复苏器(T-piece)优点:单手操作预设压力控制(预设PIP和PEEP)可更稳定的提供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可延长供气时间T-组合复苏器缺点

10、:需要压缩气源必须保持面罩与面部接触紧密才可以使肺膨胀使用过程中不易改变压力复苏设备:安全装置 每一个复苏设备必须具有:压力表和流量控制阀和/或减压阀安全装置: 具有减压阀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安全装置: 气流充气式气囊有一个流量控制阀,调节它可以得到需要的峰压和呼气末正压 (PEEP)。正压通气时氧浓度调节近年来国际上做了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足月新生儿复苏用空气死亡率低于用100%氧,因此,2010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足月儿复苏用空气。如果复苏开始用空气,90秒没有改善,氧浓度应当加到100%。胸外心脏按压时应升为100%推荐正压通气时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 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 脉搏氧饱和度测

11、定仪 脉搏氧饱和度仪新的脉氧仪专为新生儿设计的传感器,可在出生后12min内提供可靠的读数。脉氧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动脉导管前位置。 早产儿复苏的给氧建议32周的早产儿用空气复苏不能达到要求的氧饱和度。 2010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应用空氧混合仪并在脉搏氧饱和度的指导下调整给氧浓度。 早产儿复苏的给氧建议开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在空气和100%氧之间(建议浓度为30-40%)。复苏时用空氧混合仪和脉搏氧饱和度仪,在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下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逐渐增加到目标值(见下表)。当氧饱和度超过95%时,停止给氧。1-94生后动脉导管前氧饱和度标准 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10min的目标值 1 m

12、in 60%65% 2 min 65%70% 3 min 70%75% 4 min 75%80% 5 min 80%85% 10min 85%95% 空氧混合仪2011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建议:如暂时无空气-氧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袋(氧浓度为40%)进行正压通气(如下图)。正压通气的压力如果监测压力,早产儿吸气峰压2025cmH2O可以有效,在某些足月儿可能需要30cmH2O。如不监测压力,则最小的吸气峰压应当以达到使胸壁运动和心率增加为标准。如果没有获得心率或胸壁运动的迅速改善,要提高压力。3-98自动充气式气囊: 压力挤压气囊的力量面罩与新生儿面部之间有无漏气减压阀

13、开放的设定压力提供的压力由以下三方面决定 正压通气频率:每分钟4060次呼吸 通气手法: 2000 AAP/AHA大声记数以保证每分钟4060次呼吸面罩-面部密闭气流充气式气囊只有在密闭情况下才能充气自动充气式气囊只有在密闭情况下才能使肺膨胀堵住T-组合复苏器的PEEP帽,只有在密闭情况下才能使肺膨胀密闭是获得有效正压的基础。气囊和面罩: 安放面罩必须覆盖下颌尖口鼻在面部放置面罩不要在面部用力向下挤压面罩不要把手或手指支撑在婴儿眼睛上不要按压喉部(气管) 为了面罩与面部更好的密闭:轻轻地下压面罩可以轻柔地把下颌向上推向面罩准备复苏装备准备工作选择、组装、测试设备:面罩、T组合复苏器、空氧混合仪

14、、脉氧仪复苏囊、摆正婴儿头部位置、确认气道通畅操作者站在婴儿侧面或头侧位置胸廓抬动;可闻呼吸音有效通气的表现心率、肤色/氧饱和度等改善有效通气的表现:婴儿情况无改善,心率100次/min,胸廓无适当扩张可能原因密闭不够气道阻塞压力不够胸廓运动不充分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原因 措施密闭不够 重新放置面罩,将下颌向前抬气道阻塞 重新摆正头部位置 检查口咽分泌物,如有则吸引 通气时使婴儿口稍张开压力不够 增加压力直到有可觉察到的胸廓运动 考虑气管插管矫正通气步骤:MRSOPA开始510次PPV无有效通气表现 需进行MRSOPA矫正通气步骤的6步记忆法MRSOPA M-Mask 调整面罩保证与面部的良好密

15、闭 R-Reposition airway 摆正头位成鼻吸气位 S-Suction 必要时吸口鼻的分泌物 O-Open mouth 稍张口并下颌向前移动 P-Increase Pressure 增加压力使胸廓上抬 A-Airway考虑气道的选择(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矫正通气步骤:MRSOPAM 心率肤色转红润、强调脉博氧饱和度仪监测心率的准确性自主呼吸肌张力改善矫正通气步骤:MRSOPA 调整面罩 重新摆正体位 吸引口鼻 轻微张口 增加压力 气管插管/喉罩气道MRSOPA新生儿无改善30秒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60 次/min,应在正压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持续正压人工通气-置胃管胃胀气可

16、以抬升膈肌,妨碍肺的充分扩张引起胃返流和吸入持续面罩正压通气超过2分钟,经口插入胃管以减轻胃胀气插入胃管物品8F 胃管20-mL 注射器经口插入胃管正确测量长度经口插入胃管: 方法从口而不是鼻插入胃管 (恢复通气)连接 20-mL 注射器,轻轻抽吸取下注射器,保持胃管口开放用胶带把胃管固定在婴儿面颊部小 结正压通气指针、压力、频率正压通气时给氧浓度及调节通气效果评价矫正通气步骤复苏装置的类型、操作方法及检查正确安放面罩和胃管谢谢!第四课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课程内容:胸外按压的指征胸外按压的方法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的配合终止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指征经过30秒有效的正压通气,心率仍低于60次/分,在进行

17、正压通气的同时,进行胸外按压。为保证与胸外按压有效配合,应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4-122为什么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暂时性增进循环 必须与通气同时进行什么是胸外按压?压迫脊柱上方的心脏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使血液循环至重要器官,包括大脑心脏位置胸外按压:按压位置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即胸骨下三分之一避开剑突 2000 AAP/AHA胸外按压的解剖标志胸部按压: 需要两个人一人按压胸部另一人继续正压通气胸外按压的方法胸外按压术的比较拇指法(首选)不易疲劳更好地控制按压深度双指法对于小手更加合适方便脐静脉给药胸外按压:拇指法用拇指按压胸骨其他手指支撑背部 胸外按压:拇指法在按压胸骨的过程中

18、施压,撤去压力时让胸廓弹回并且通气拇指法胸外按压:双指法用一只手的中指与食指或无名指的指尖按压胸骨另一只手托住背部胸外按压:按压的力度与深度按压胸骨的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胸外按压:手法下压的持续时间应稍短于放松的时间正确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指不离开胸部)胸外按压:与通气相配合 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率2010年指南仍推荐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率为3:1,因为通气障碍几乎总是首要的原因,没有证据改变当前应用的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3:1的比例。如果已知心跳停止是由心脏原因引起,可考虑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的较高的比例(15:2)。 4-138胸外按压:与通气相配合一个周期包括3次按压和1次呼

19、吸,历时两秒。每分钟呼吸频率30次,按压频率90次,这相当于每分钟有120个“动作”。1-2-3-吸胸外按压:并发症肝脏受损肋骨骨折胸外按压:停止按压在按压与通气进行30秒后,停下来测定心率。 应用肾上腺素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同时进行30秒,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应用药物肾上腺素。第4课结束第五课:气管插管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Slide Presentation Kit气管插管课程内容:气管插管的指征设备的选择和准备工作应用喉镜插入气管导管确定导管位置经过气管导管吸引胎粪使用气管导管进行正压通气气管插管的指征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无活力时,通过气管导管吸引

20、胎粪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数分钟不能改善通气或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无效者有利于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更好的配合 静脉途径未建立前,通过气管导管给肾上腺素气管插管的特殊指征极度早产给表面活性物质怀疑膈疝每次分娩如需插管都应有一位有插管经验的人到场气管插管的替代方法喉罩气道 气管插管的器械和用品器械应保持清洁,防止污染气管导管的特征无菌,一次性使用管径一致(管端无缩窄)cm标记和声带线有助于辨认导管位置无肩 选择适当的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的大小依新生儿体重孕周而定导管剪短 至 13 to 15 cm探针(可选) 导管内径(mm)新生儿体重(g)妊娠周数(w) 2.5 1,000 3,000 38准备喉镜物品

21、首先选择适当型号的镜片 早产儿用0号 足月儿用1号检查喉镜光源调节吸引器的吸引压力到100mmHg连接10F(或10 F以上)吸引管和导管,使其能吸出口鼻内的分泌物如需在气管内保留气管导管,经导管内吸引,则准备较小号的吸引管准备插管准备复苏装置和面罩打开氧气。取听诊器。剪胶布及准备固定气管导管。 插管的辅助工作助手的工作准备好器械摆好婴儿位置,固定头部常压给氧吸引给插管者递送导管如插管者需要,压环状软骨插管的辅助工作助手的工作两次插管的尝试之间给正压人工呼吸连接气管导管与复苏装置连接CO2 监测器听诊心率评估是否有改善注意 CO2 监测器 的颜色改变听诊心音,观察胸廓运动固定导管气管插管:上部

22、气道解剖气管插管:解剖标志 5-158气管插管: 摆放位置气管插管:左手握持喉镜 气管插管 :第一步:准备插管 稳定新生儿头部在“鼻吸气位“整个过程中应常压给氧气管插管: 第二步:插入喉镜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边滑入将舌头推至口腔左边, 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刚超过舌根,至会厌 软骨谷。气管插管: 第三步: 左移镜片提起整个镜片, 不仅是尖端暴露咽喉区不可用旋转动作 气管插管: 第四步:寻找解剖标记 寻找解剖标记,声带看起来象声门两侧的垂直条纹,或象反向的字母“V” 向下用力压环状软骨有助于看到声门吸出分泌物也有助于改善视野5-164 会厌软骨谷 小指的两个用法气管插管: 第五步:插入气管导管 沿着

23、口腔右侧进入导管,使导管的弯曲在同一平面如声门关闭,等待其开放插入导管顶端,直到导管上的声带线达声门水平。操作时间不超过30秒气管插管: 第六步:撤出喉镜 将导管按在婴儿上腭 ,撤出喉镜如有金属芯,将其从气管导管中撤出,Click on the image to play video通过气管导管吸引胎粪 连接气管导管与胎粪吸引管及吸引器。堵住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用吸引器吸引气管导管,边继续吸引在气管内的胎粪,边慢慢撤出导管。必要时重复插管和吸引直至不再发现胎粪或患儿的心率显示需要正压人工通气。 胎粪吸引管通过气管导管吸引胎粪当撤出气管导管时,导管内吸引时间不要超过35s。 如未发现胎粪,进行复苏

24、。 如再发现胎粪,检查心率 :如无明显的心动过缓 再次插管吸引。如有明显心动过缓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 检查导管位置导管位置正确的指征生命体征改善(心率 . 颜色 . 氧饱和度)CO2 检测器检出 CO2 存在有双肺呼吸音,但胃区有很小或无声音 人工呼吸时胃区不扩张气管插管: 检查导管位置呼气时,雾气凝结在管内壁每次呼吸时胸廓都扩张胸片最后确认导管是否留在气管里。直接观察到导管由声门穿过如管导已在正确位置,应观察到:5-172CO2 检测气管插管: 检查导管位置如存在以下状况,导管很可能未插入气管: 尽管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新生儿仍紫绀及心动过缓 CO2检测器未发现呼出CO2 未听到良好的双

25、肺呼吸音 可见腹部膨胀 听到胃内有嘈杂声 导管内无雾气 每一次正压人工呼吸时无对称性胸廓运动 气管插管:导管在气管内的位置体重 (kg)插入深度(cm 端唇距离) 1* 6-7 27-838-949-10 *新生儿体重 750g,仅需插入6cm 气管插管: X 线确认 正确 不正确避免插管时的低氧血症在气管插管前预先给正压人工呼吸(插管吸引胎粪除外)气管插管时常压给氧插管努力限制在20秒内完成 气管插管的替代装置:喉罩气道 喉罩气道推荐应用喉罩气道,当面罩通气不成功,气管插管不能进行或不成功时,可用喉罩气道。也可用于腭裂、小下颌、大舌等畸形患儿。喉罩气道可作为第二选择的通道,成为体重2000

26、g或胎龄 34周的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替代物。而体重2000 g或胎龄34周者应用尚无经验。 喉罩气道的使用限制此装置不能从气道内吸引胎粪。 当需要施行胸外按压及需要气管内给药时,推荐喉罩气道依据尚不充分。最好不用于高通气压力,因空气可由喉罩周围的空隙中漏出,太大,不宜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喉罩气道如何安放? 1.像拿钢笔一样将气道管握在食指,边圈不充气。 2.张开新生儿口腔,并引导喉罩的背部或平坦部紧靠婴儿口腔顶部(硬腭)。喉罩的背部是不开口的部分。 3.用你的食指引导喉罩沿着婴儿硬腭至喉部直到你感觉有阻力。 4.用你另外一个手保持气道导管的位置,由婴儿口腔撤出手指。喉罩气道如何安放?5.用5ml注

27、射器将2-4ml空气注入面罩边圈,使其扩张。6.连接正压装置到15-mm接管口上。7.将CO2监护仪装在接管口与正压装置之间。8.像固定气管导管一样固定喉罩第5课结束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Slide Presentation Kit第六课:药物新生儿复苏药物 课程内容: 用药指征 放置脐静脉导管的指征 如何插入脐静脉导管 如何给肾上腺素 何时和如何静脉输液扩充血容量 药物应用指征在新生儿复苏中药物少用。心动过缓通常是肺膨胀不足及严重低血氧所致,建立足够的通气是最重要的纠正方法。但是在足够的100%氧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30秒后心率仍60次/分,应给肾上腺素

28、或扩容或二者皆给。药物-肾上腺素用药指征对严重窒息的新生儿,即使进行了有效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心率仍60次/分,应给肾上腺素。增加心脏收缩的强度和速率-增加心输出量产生外周血管的收缩-升高血压肾上腺素用药途径1.静脉给药 首选2.气管给药静脉给药 首选指南推荐脐静脉给药推荐浓度=1:10000溶液 推荐剂量=0.1-0.3ml/kg(0.01-0.03mg/kg) 推荐准备方法=吸于1ml的注射器中给推荐速度=快速 越快越好通过脐静脉给药静脉给药的最好途径3.5F或5F端孔导管无菌操作 放置脐静脉导管放置脐静脉导管插入导管2-4cm(早产儿更短)抽吸有回血插入过深可损害肝脏 注入药物后,再用

29、0.5-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内的药物气管给药只有当正在建立静脉通路时,才考虑气管内给药。推荐浓度=1:10000溶液 推荐剂量=0.5-1mL/kg(0.05-0.1mg/kg) 推荐准备方法=吸于3ml-5ml的注射器中给药推荐速度=快速 越快越好因进入到气管导管内的液量相对较大,应在给药后给几次正压通气使药物向下分布到整个肺而利于吸收。给肾上腺素后1分钟: 反应不良 (心率 60 次/min) 检查效果: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给肾上腺素低血容量可能对复苏反应不良:低血容量 扩容的指征如新生儿对复苏无反应,并:呈现休克(肤色苍白、脉搏微弱、心率持续低,尽管有效的复苏努力,循环状况无

30、改善)有胎儿失血的历史(如阴道大量出血、胎盘剥离、前置胎盘或胎胎输血等)扩充血容量:剂量和途径推荐溶液=生理盐水 推荐剂量=10 mL/kg(首剂)推荐途径=脐静脉推荐准备工作 = 用大的注射器吸入准确的剂量推荐速度 = 5-10分钟以上 6-195预期的反应: 扩容剂扩容有效的指征心率增加脉搏有力苍白改善血压增加如低血容量持续重复扩容 (剂量 10 mL/kg)纳络酮纳洛酮不推荐作为产房呼吸抑制新生儿开始复苏努力的药物,心率和氧合应当靠支持通气来恢复。6-196 碳酸氢钠在新生儿复苏时一般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6-197第7课:特殊情况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

31、m Slide Presentation Kit7-199特殊情况课程内容:复苏并发的特殊问题复苏后的管理7-200复苏后无改善:3种情况1.正压通气是否肺部得到充分的通气?2.尽管通气有效,是否持续心动过缓或低氧? 3.是否无法建立自主呼吸?对复苏后无改善的新生儿采取的措施取决于他们的表现:7-201正压人工呼吸不能产生充分通气气道机械阻塞胎粪或粘液拴塞后鼻孔闭锁气道畸形 (如Robin综合征)其它少见情况7-202气道机械阻塞 后鼻孔闭锁鼻道阻塞新生儿将严重呼吸困难。后鼻孔闭锁的新生儿哭闹时无紫绀,但当安静闭口时出现紫绀和心动过缓。可用小口径吸引管是否能通过鼻腔进入后咽部检查两侧后鼻孔闭锁

32、,如吸引管不能通过则有后鼻孔闭锁。可经口插入塑料口腔气道或经口插入气管导管至后咽部(不进气管)。7-203气道机械阻塞 : 咽部气道畸形Robin综合征引起的气道阻塞可插鼻咽导管或患儿俯卧缓解7-204正压人工呼吸不能产生足够的通气肺功能损伤气胸先天性胸腔积液先天性膈疝肺发育不良极度早产先天性肺炎7-205肺功能损伤:气胸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不对称,持续紫绀/心动过缓紧急情况下,可用胸部透照法检查气胸,可用穿刺排气或胸腔内引流点击图像演示录像7-206肺功能损伤: 先天性膈疝怀疑先天性膈疝者不能进行面罩正压人工呼吸,应即刻进行气管插管,并插双腔经口胃管7-207新生儿持续紫绀和心动过缓确保胸廓

33、随呼吸运动听诊双侧呼吸音一致 确定已给100%氧考虑先天性心脏阻滞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少见)先天性心脏病是持续紫绀和心动过缓的少见原因 新生儿持续紫绀和心动过缓更多是由通气不足引起7-208不能开始自主呼吸考虑颅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酸中毒, 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母亲药物的抑制7-209麻醉药对抗剂:盐酸纳洛酮推荐浓度=1.0mg/ml溶液推荐剂量=0.1mg/kg推荐给药途径=静脉给药7-210复苏后护理婴儿需要: 密切监护 (1)体温管理(2)生命体征监测(3)早期发现并发症。预期的护理实验室检查7-211复苏后的问题肺动脉高压肺炎和肺的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压液体管理 惊厥和呼

34、吸暂停低血糖喂养问题体温管理新生儿复苏后要密切监护和管理如下问题: 院外出生或非刚出生新生儿复苏温度控制清理呼吸道 吸球 干净手帕 胸外按压血管通路 外周静脉 骨髓腔药物治疗第7课结束第八课:早产儿复苏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Slide Presentation Kit早产儿复苏课程内容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早产儿复苏需关注的问题:体温维持供氧管理辅助通气减少颅脑损伤复苏后的特殊处理1-216 早产儿复苏有更多的危险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肌力弱造成自主呼吸困难颅脑发育不成熟,易出血 热丢失迅速,体温调控能力弱组织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高氧损害有感染

35、的风险容易出现低血容量早产儿复苏需要做的额外准备增加训练有素的人员,包括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和和脐静脉插管的人员额外的维持体温的措施压缩空气气源空氧混合仪脉搏氧饱和度仪8-217早产儿复苏需关注的问题体温维持复苏用氧辅助通气减少颅脑损伤复苏后的特殊处理8-218 关于早产儿低体温极低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用传统的措施保温仍会发生低体温。许多研究报告显示早产儿低体温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早产儿保温增加室内温度,对孕周28周的新生儿,产房的温度应保持至少260C。预热辐射保温台在复苏台上放置轻便的加温热垫对小早产儿用塑料膜保温8-220 早产儿保温孕周28周或体重1500g的新生儿,生后不擦干,颈部以下放入塑料袋或用塑料薄膜包裹,置于辐射保温台进行复苏。应注意体温监测,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早产儿复苏用氧早产儿容易受到高氧损伤,不能用100%氧复苏。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研究证明空气复苏也不适合早产儿。2010指南推荐早产儿复苏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和空氧混合仪。 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 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空氧混合仪2010指南对早产儿复苏用氧的建议开始正压通气的氧浓度在空气和100%氧之间(建议浓度为30-40%)。复苏时用空氧混合仪和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在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下调整给氧浓度,使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