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的稳定性_第1页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_第2页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_第3页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_第4页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制剂的稳定性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页稳定性概念稳定、安全、有效药剂基础要求。药剂稳定性是指药品在使用之前制备、流通、贮存等一系列过程中质量改变速度和程度。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2页稳定性研究目标意义稳定性是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基础。稳定性是确定新药使用期主要依据。制剂稳定性研究目标:(1) 保障用药安全和疗效可靠。(2) 确保制剂质量恒定。(3) 降低因为制剂质量稳定性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3页中药制剂不稳定种类(一) 化学不稳定性 水解、氧化、聚合、分解等(二) 物理学不稳定性(药品化学结构不变) 如挥发油逸散, 液体制剂乳析、破裂、浑浊、沉淀, 固体制剂吸湿等。(三) 生物

2、学不稳定性 内在原因:酶解 外部原因:微生物污染,致发霉、腐败和分解。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4页药品稳定性包含物理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5页物理稳定性指药品因物理改变而引发稳定性改变 如:片剂硬度崩解度改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6页微生物稳定性指因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使药品变质而引发稳定性改变 如:药剂霉变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7页化学稳定性指药品因受外界原因影响或与制剂中其它组分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引发稳定性改变氧化、水解、还原、光解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8页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原因一、处方原因pH值溶剂基质或赋型剂制剂工艺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9页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原因二、贮藏条件 温度 光线

3、氧气 金属离子 湿度和水分 包装材料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0页不稳定结果产生有毒物质;降低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使用不便,服用剂量不准确;无法供药用(如注射液微细沉淀)。 制剂不稳定性,不但引发外观改变,而且会影响制剂有效性与安全性。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1页提升药品制剂稳定性办法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2页预防药品氧化办法1.光线催化作用需遮光2.温度-在工艺及贮藏中采取低温办法3.氧气浓度影响 通惰性气体N2或CO2,驱逐氧气;同时加抗氧剂保护药品成份4.金属离子影响 加金属离子络合剂,如依地酸二钠5.pH值影响 每升高1个pH值,氧化还原电位增加10倍,故可调最正确pH值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3页留

4、样观察法加速试验法中药制剂稳定性考查方法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4页考查药品在温度、湿度、光线影响下随时间改变规律,为药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确定药品使用期申报新药必须进行稳定性研究中国药典收载了药品稳定性试验指导标准中药制剂稳定性考查目标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5页稳定性考查重点:中药制剂中易发生改变药品成份 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首要任务 :寻找准确、灵敏、专一含量分析方法 中药制剂稳定性考查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6页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方法有明确要求中药新药在申请临床试验时,需报送初步稳定性试验资料及文件资料,包含在临床试验用包装条件下室温留样观察(6个月)和用化学动力

5、学方法进行加速试验(40 2 ,相对湿度75% 5%条件下考查6个月)数据资料 但稳定性判断仍以常温下对各不一样剂型按“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要求考查时间和项目进行考查结果为准。中药制剂稳定性考查项目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7页留样观察法:(长久试验)在药品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为制订药品使用期提供依据室温或分别放置于35或 20-25或33-37恒温箱中特点:试验条件与实际条件一致,其结果能反应实际情况;耗时长,不能及时掌握药品质量改变规律及速度,不利于及时了解与纠正影响制剂稳定性不良原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8页留样观察法(长久试验)-原料药与药品制剂对象:原料药与药品制剂,供试品三批,市售包

6、装条件:252C,相对湿度6010%, 或302,相对 湿度65%5%) 12个月取样:1次/3个月,分别于0、3、6、9、12个月,按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检测结果: 6个月数据新药申报临床研究 12个月数据申报生产 12个月后继续考查确定药品使用期,分别于18 个月、24个月、36个月取样进行检测。将结果与 0月比较以确定药品使用期。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19页加速试验法:在超常条件(高温、高湿、强光或强氧化剂等)下进行试验 ,经过加速药品化学或物理学改变,了解稳定性,预测使用期。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20页加速试验法原料药和制剂试验条件:供试品3批,市售包装,402,相对湿 度75 5%,放置6个月取样时间:每个月取样分析结果检验:如3个月末所测得考查项目指标在所要求范围内,则此产品可暂定使用期为24个月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第21页中药制剂稳定性试验应注意问题1.正确选择稳定性考评指标2.选择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测定方法3.注意适用范围4.稳定性加速试验要求加速过程中反应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