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专业知识01教案_第1页
皮肤专业知识01教案_第2页
皮肤专业知识01教案_第3页
皮肤专业知识01教案_第4页
皮肤专业知识01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一章 专业知识本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人体皮肤的相关知识,包括皮肤的构造、特点、功 能和类型等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 目的是让学员掌握人体皮肤的特 征,学会辨别客户皮肤的类型及针对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护肤第一节 细胞学细胞是所有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由细胞所组成, 而每一部分细胞的大小、形状、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细胞的分工很精细,从人体的皮肤来 看,健康、精力旺盛、新陈代谢活跃的细胞能赐予皮肤年轻、饱满,充满生气和质感。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一、细胞的构成细胞膜细胞的最外层,由脂类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呈半透明状,薄

2、而有弹性, 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 内的废物也可以通过细胞膜排出。 细胞膜保持了细胞的完整性, 它具有一 定的自我修补能力,轻度破损可自行修复,严重破坏则会导致死亡。 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细胞质是细胞的原浆,能提供细胞所赖以生长繁殖及自我修复所需的营养。细 胞质包括细胞器、基质和包含物。(1)细胞器分为: 线粒体呈杆状、线状、颗粒状。营养物质在此进行氧化,产生生命活动所 需的能量。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转换,细胞通过合成ATP(三磷腺苷)为细胞提供能量,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95% 由线粒体提供。中心体是位于细胞核附近的圆

3、形实体,与细胞的分裂繁殖有关。 溶酶体有极强的消化分解物质的能力,如同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细胞内的 另一种膜性细胞器,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对细胞内外的物质进 行消化和转换,专门负责过滤毒素和有害物质,通常的理解为细胞 过滤器。(2)基质:是不定型的胶状物质,细胞器和包含物悬浮其中。(3)包含物:含有蛋白质、脂滴、糖元、色素颗粒、液泡等。细胞核是细胞的中心,成椭圆形,负责细胞的分裂而达成生长繁殖的目的,并 决定了细胞的性质。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质 和染色体。核膜:包在细胞核外的半透明膜,它保持了细胞核的完整性,有选择渗透的作用。 核仁:核内团块状物质,它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4、核质:核内的膜状物质染色体:核内嗜碱性的小颗粒,和遗传有关核酸: 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核的主要成份。RNA 核糖核酸,主要位于核仁内。DNA 、 RNA 功能:蕴藏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生长、分化、繁殖等活 动。细胞的功能1细胞新陈代谢: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不断自我更新。一方面,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摄 取营养物质、水、 O2 等,将其分解成供自身需要的物质,进行自我建造,完成生长、 繁殖和自身修补;另一方面,细胞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释放能量,来满足人体各种 生命活动需要。代谢产生的废物将被排到周围环境中去。2 细胞的生长:人体的生长是以细胞的生长为基础。细胞不断摄取营养,进行

5、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自 身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细胞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摄入充足 的营养物质、 O2和 H2O 等,并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和 CO 2等。若上述条件不能满足, 细胞生长会受影响,甚至遭到破坏,皮肤细胞也是如此。所以注意合理营养进食,多 饮水,配合适当按摩为细胞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有益于皮肤健康、延缓衰老。3 细胞的繁殖:细胞生长成熟后, 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通过细胞的不断繁殖, 人的生命才得以很好的延续。第二节 皮肤的特点、构造及功能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的器官,它与体内又有紧密联系,因 此,体外和体内环境中的变化

6、都可能通过皮肤反映出来。一、 皮肤的特点正常健康的皮肤应是微酸、 微湿、柔软、细嫩、结实而富有弹性, 并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它具有三个特点: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外界接触最为广泛。2、皮肤是活的细胞组织。3、皮肤具有自愈的功能。二、皮肤的构造皮肤的总体构造1、皮肤重量及厚度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 5%15%,是人体中除了骨铭、血液外,重量最重的组织。皮 肤总面积约 2 平方米,厚度约 4 毫米(不包括皮下脂肪层) ,因人因部位而异。手、脚 掌皮肤最厚;眼睑、外阴、乳房等处皮肤最薄。皮肤厚的地方,通常都是负重、持重、 易与外界接触及摩擦之处,起保护作用。较薄的皮肤则是为使里面器官活动灵活或者

7、具 有对触觉的敏感度。2、皮肤表面形态皮肤表面呈鳞片状。由于皮沟、皮丘、毛孔形成皮肤表面纹理。皮沟和皮丘既可增加 皮肤的表面积,又能缓解外界种种作用力对皮肤的伤害,这些都是皮肤防卫功能的一种表现。3、肤色人体的肤色因人种、年龄、部位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其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 黑色素夥粒的多少是决定性因素: 跟遗传、环境、气候等有密切关系。黑色素是一种非常细小的棕褐色或黑褐色颗粒, 是皮肤“发黑”的主要原因。黑色素的多少、分布和疏密决定皮肤的“黑度” 。黑种 人的黑色素几乎密集分布于表面各层, 而黄种人与白种人则主要存在于表皮最下层即 基底层内。白种人的黑色素颗粒比黄种人更少。黑色素是一种保护

8、性色素,具有保护 皮肤的功能(保护皮肤内部组织免受紫外线伤害) 。 血红素: 皮肤血管中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使皮肤“黑里透红”或“白 里透红”,血管较少、较深或血管收缩,供血减少之处皮肤会发白,反之则会发红。 红脸的原因一是因为面部血管丰富, 二是由于这些血管对各种刺激, 特别是精神和心 理刺激很敏感很易扩张。 如果扩张血管里的血液运行不畅甚至淤滞以及含氧量低均会 使该处皮肤呈蓝红色甚至青紫色,医学上称“发绀”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 A 的前体物质,主要存在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如掌趾,使皮肤呈黄色。组 织中因有的颜色为黄色,主要是由于皮肤中含有胡萝卜素。皮脸解剖学上的差异:主

9、要是皮夫的厚薄,特别是角质层和颗粒层的厚薄,颗粒层厚,透光性差,皮肤颜色4、组成成份皮肤主要是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水和蛋白质占了较大比例,有人形容皮肤就像浸在水里的胶状物。( 1) 水分:约占 50%72%。越往皮肤深层,水分含量越高,成人每天需要饮 68 杯水,皮肤缺水会造成皮肤很大的损害,主要见于: 阳光暴晒、食物中 含水量极少;身体内部失调;错误的清洁保养。( 2) 蛋白质:占 25%,提供皮肤充足的氨基酸、纤维蛋白和弹力素。( 3) 脂肪酸和无机盐:约占 3%,虽含量少,但对皮肤起重要的作用,如构成角质 素的无机盐有硫、 氧、磷、碳、氮、氢,其中硫的含量最高, 起着最

10、重要的作用。5、皮肤的 PH 值PH 值是氢游子浓度的符号,乃酸碱度判定的标准。PH值从0到14,酸碱平衡之中性点为 7;PH值在7以下的属酸性, PH值愈低,酸 度愈大; PH值从 7到14的属碱性, PH值愈高,碱度也愈大。在健康的情况下,人体内流动的体液是呈弱碱性的,如血液,淋巴液等。而皮肤的分 泌物(如汗液、皮脂等)则呈弱酸性。皮肤的 PH值在,其中油性皮肤的 PH 值为,中性 皮肤的 PH 值为,干性皮肤的 PH 值为。正常的皮肤偏弱酸性是因为皮肤表面有一层酸性保护膜(皮脂膜) ,酸性保护膜是由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水分经乳化以后在皮肤表面构成的一层微酸性膜体结 构,可以保护

11、、滋润、柔软肌肤,并可抵御细菌,但其最怕两样东西:碱和高温。三、皮肤的功能? 保护功能保护功能是皮肤生理作用中最重要的一环1、对机械性损伤的防护纤维组织的抗拉性及弹性,对长期机械性作用可产生保护性增生,如胼胝的形成。皮下脂肪有软垫作用,对来自外界的 挤压及冲撞有缓冲作用。2 、对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如黑色素能反射和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发挥紫外线过滤器的作用,使内部器官和组织免受损伤。3 、对化学性损伤的防护 表面角质及角质蛋白, 对弱酸和碱性损害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对生物性损伤的防护 皮脂膜分泌的皮脂在脂酶作用下被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对某些细菌及真菌有抑制作用。5、屏障作用( 1) 防止体内营养物质

12、的丧失:角质层具有半透膜的特性, 皮肤或体内的营养物质、 电解质及水不能透过角质 层,从而可防止这些物质不易流失。( 2) 限制体外物质透入:外界有害物质或药物有时可通过角质细胞或其间隙以及毛囊、 皮脂腺和汗腺导 管而透入皮肤,角质层愈厚,对透入的限制作用会愈大。? 体温调节作用在外界温度不断变化下,人体可以进行自主性调节,主要调节形式是皮肤浅层血管 的舒缩及汗液的蒸发。当外界温度高时,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加大热的辐 射、对流及传导,使体温降低,同时汗液分泌增加,带走较多的热量;反之温度降低时,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分泌排泄作用皮脂腺分泌油脂,滋润皮肤、毛发,并防止水分蒸

13、发。汗腺分泌汗液,帮助肾脏排泄 1/3 的尿素尿酸,也排泄体内的部分新陈代谢产物及酒精、铅等,如发汗疗法。? 吸收作用表皮能从外界吸收各种物质,通过三种吸收途径吸收:1 营养物质渗透通过角质层细胞膜,进入角质细胞内。2 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质有少量可通过毛孔、汗孔而被吸收。3 少量营养物质通过表面细胞间隙渗透进入真皮层。? 知觉作用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后,引起神经冲动,通过不同途径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 冷、温、热、痛觉、压觉及痒觉,还可以由不同感受器或神经未梢的共同感知,经大脑 综合分析后产生多种微妙的复合感觉,如潮湿、干燥、平滑、粗糙、柔软及坚硬等。这 些感觉有时经过大脑判断其性质, 做出有利

14、于机体的反应, 有的则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 以维护机体的健康。? 外表显示作用皮肤能显示人种、性别及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内心的喜怒哀乐之情:如愤怒时, 皮肤会转红;生肝炎病时,皮肤会发黄;外界某些因素对皮肤不利时,机体可通过皮肤 提供信息,如接触性皮炎等。? 自我呼吸作用皮肤呼吸作用与肺呼吸比例为 O21: 180;CO21:220。皮肤的呼吸作用为皮肤活动 的原动力,皮肤最旺盛的活动时间为晚上十点到零晨二点。第三节 皮肤基本结构皮肤的基本结构 由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一、 表 皮皮肤最外层的保护层,厚约,由内而外共分五层: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无血管,但

15、有丰富的神经末梢。1 基底层:也称生长层, 由单层圆柱形细胞所组成, 主要包含两种细胞: 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 基底细胞:是附在基底膜上的表皮层中唯一可以分裂复制的细胞,并可直接摄取 微血管内的养分,以补充细胞分裂所需营养。当表皮破损时,细胞会 增长、修复而不留疤痕。 黑色素细胞:疏散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含有酪氨酸酶,受外界影响情况下,能 够分泌黑色素,黑色素的多少决定人种和肤色。黑色素具有重要功能:阻挡紫外线,使皮肤深层组织免受伤害。2 有棘层:和基底层合称为生长带, 是新细胞的增长层。 由 48 层有棘多角形细胞所组成, 是表皮中最厚一层。细胞核大,呈椭圆形或圆形,细胞间棘着相连,各细胞间

16、有空隙 储存细胞间质以供给营养。有棘细胞能分解黑色素。3 颗粒层:由 2 4 层梭形或菱形细胞组成,细胞核苍白,处于半死状态,细胞含有很多透明蛋白、角蛋白所构成的颗粒,故称颗粒层。(1)油间质:近表皮部位,细胞能分泌并形成膜样结构的物质,形成天然障壁,常 温下呈封闭状态,目的在于防止水分流失和细菌感染,遇高温(如蒸 气、热敷等)会产生裂隙而易吸收营养物质。(2)晶样角质:晶状颗粒,可折射紫外线,但易受盐、碱和阳光暴晒的损害而失去功能。4 角质层:表皮的最外层,由数层极扁平无核的角化细胞构成,对人体起保护作用。主要成份是角质蛋白,吸水性强。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0%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现

17、象。角质层的厚度因部位而异, 受外力和摩擦的掌趾部易形成茧, 而眼睑部位薄, 皮肤比较娇嫩。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影响。 角质层过厚的话, 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 新陈代谢:基底层分裂复制出新生细胞,到达有棘层形成有棘细胞,有棘细胞再往上推送到达颗粒层,需要 14 天时间(角化过程)。继续向上推送到达角质层,直至脱落,需要14 天时间,整个代谢过程共需 28 天这样一个由新生细胞演变为老化细胞而脱落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作用:1) 保持皮肤的新生循环。2) 制造滋润保护膜: A 、皮脂膜;B、细胞间质。新陈代谢不规律引起皮肤问题:角质薄暗

18、沉无光泽易发红、发热过慢易长黑斑、雀斑过快 易干燥、粗糙干燥易长细纹易脱妆不易上妆易长暗疮真皮与表皮呈波浪式相接,厚约 4mm,是表皮的弹簧垫,给予皮肤结实弹性,有营养补给、分泌、代谢电解质的功能。真皮主要由纤维、基质、细胞组成。1 纤 维: 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网状纤维。胶原纤维由胶原蛋白构成 ,使皮肤柔韧、抗牵拉。弹性纤维有较好弹性,使牵拉后的胶原纤维复原。网状纤维是较幼稚的胶原纤维,与伤口愈合有关。2 基 质: 为纤维母细胞产生的一种无定形的胶样物质,为各细胞间隙填充物。主要成分:为粘多糖、蛋白质、电解质和水。主要功能:补充组织内水份、营养;与纤维构成自然屏障,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各种水溶性物质与电解质的代谢场所。3 细 胞:纤维母细胞产生基质及纤维组织细胞遇异物变吞噬细胞,具免疫功能肥大细胞含肝素、组织胺及慢反应物质与过敏反应有关。4 皮肤附属器: 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皮脂腺、毛发(1)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可供给营养,吸收废物,并可调节体温,天热时血管扩张,天冷时血管收缩。(2) 淋巴管真皮浅层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管,是循环的重要辅助系统,与免疫反应有关。(3)神经皮肤的神经有三种, 即感觉神经纤维、 运动神经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