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干谒诗课件26张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干谒诗课件26张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干谒诗课件26张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干谒诗课件26张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干谒诗课件2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文人的自荐信干谒诗: 高三语文复习诗例一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典故:居大不易)一种特殊的诗歌题材-干谒诗干: 求、求取谒:拜谒、拜见。干谒(gny):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 。干谒诗是炫耀与谦虚,恭维与尊严的结合与平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片冰心在玉壶不卑不亢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

2、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馀 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犹抱琵琶半遮面委婉含蓄上李邕 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豪迈典故: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3、。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藏在深山待人识不卑不亢(19年2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释】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

4、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释】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裴(pi)侍郎:即裴瓒(zn)。 朱门:权贵之门。 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垂纶(ln):钓鱼。 地:见地,缘由。 等闲:平白无故。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释】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裴(pi)侍郎:即裴瓒(zn)。 朱门:权贵之门。 孔门:孔子

5、儒家之门。 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垂纶(ln):钓鱼。 地:见地,缘由。 等闲:平白无故。一、看标题 “投”意为“投赠”“投递”,而“裴侍郎”指裴瓒,曾任礼部侍郎,现在长沙任职。 其中,“投”字颇具干谒诗的特点。其他诗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赠”二、看作者 杜荀鹤生活在逐渐走向衰弱的晚唐时期,他一生经历了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五朝。杜荀鹤写了大量的干谒诗,也就是说他在科举求仕的路上走了很长的路。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此

6、身虽贱”道出了诗人杜荀鹤的出身之低微。“道”可以理解为“孔门之道”或通往“孔门”的原则。 据唐才子传所述,杜荀鹤是杜牧出妾之子,所谓“出妾”,就是被杜牧休了的妾,可见其地位之低。从晚唐时期科举考试行卷已经发展成为公开的贿赂,进士科的考试基本被公卿子弟把持,杜荀鹤因出身低微而无由登第。三,看诗文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朱门”是借贵族府第的红漆大门来代指权贵之家。“孔门”意为孔子门下,这里指儒家。 两句作为诗歌的开头,大有表明心志之意。表达了自己不同于世俗之人的理

7、想追求,这也正是诗人高标心志的体现。三,看诗文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望”,期望。“至公”是诗人对裴侍郎的尊称。“朝士”是一般的世俗权贵。 诗人列举了求仕之道的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正常渠道进入仕途,另一种是通过拉关系来博得考官的欢心,以求仕进。晚唐的进士科考试大多是第二种,即所谓“行卷”,而实际可能就是贿赂。三,看诗文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

8、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垂纶”,理解是“姜太公渭滨垂钓”,一方面含有隐居、独守、追求人格独立的含义,另一方面也有等待人赏识提拔之意。 “渔乡思”意思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下一句中“雁”是信使。 上句说诗人追求世俗的仕进,但机会没有到来之前,诗人宁愿保持孤高品格。 下句说自己还是希望等到鸿雁传来好消息,“吹木风传”“雁夜魂”把诗人等待的迫切写到极致。三,看诗文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受恩”意思是接受恩惠,“须有地”的“地”在这里指“根据”,“等闲”意思是“随便”

9、“平常”。 最后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接受别人恩惠的态度,自己接受那种有原则的恩惠,不接受随便的恩惠,也就是说诗人接受恩惠也要符合原则立场。三,看诗文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1,首联写自己虽然出身微贱,但心存道义,我并非来攀附权贵,只崇敬儒家之学问。(你也是心存道义之人。)2,颈联只希望您读读我的文章,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谈谈著作方面的事情。(希望您秉公阅卷,不求特别推荐)3,颈联写雨中纶线低垂凝结渔乡之思(姜太公垂钓典故),写夜里风吹树木之声和雁鸣之声,表达鸿鹄之志。4,尾联直抒胸臆,进一步强调男子汉有自己的原则,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不接受等闲之辈的恩惠。 总之这首诗考生向主考官表达绝不求情

10、请托之志,但是,仔细想想,给主考官投诗本身已有请托之意,所以细品之下很有意思。三,看诗文这是一首投奔他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的一首自荐性质的诗歌。这首自荐诗歌,言辞恳切,不狂傲;又不卑不亢,没有谄媚之态。既表达了对裴侍郎的崇敬之情,又树立自己道品高洁,志向高远的形象。【总结】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

11、报。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D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12、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15.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答案】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干谒诗规律总结常见标题标题中往往含有“奉呈”“奉赠”“投赠”“献”“上”显贵的官名(姓)等字眼。常见意象诗风不同,意象不定。常见情感1,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2,积极入仕的急切心理

13、。3,对推荐者的赞美。4,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5,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理。6,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常用技法1,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地,飞鸟、良马比喻知己。2,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之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3,双关。干谒诗大都具有表里双关意蕴,其表层意思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象;而里层意蕴则取自象征性的意象。4,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达对显贵的赞美。完成干谒诗配套练习,并复习相关内容。【作业】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注】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袍,官袍。烟霄:喻显赫地位。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15全诗表达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