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易经》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易经》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易经》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易经》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易经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摘要“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最根本的部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个人要求自胜自立, 对群体则勉励穷则思变、改革图强, 倡导“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以及建设具有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时期,应该积极培育“自强不息”这个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精神。关键词中华传统 ;自强不息;伦理精神 易经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基本典籍

2、之一,是记录周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蕴涵着丰富的自强不息、居安思危、谦虚、诚信等关于做人、做事的伦理教化的精神。其最根本、最源头、最具特色的是“自强不息”,它表达了中华民族关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特质。今天,我们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以及建设具有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培育“自强不息”这个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精神。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基本内涵“自强”是不依赖、仰赖别人,自尊、自重、自立、自胜之意。“不息”是周而复始、永不懈怠之意。自强不息不仅是公民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 而且是始终地贯

3、穿和渗透于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精神。作为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既是个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 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个人要求自胜自立, 对群体则勉励穷则思变、改革图强, 倡导“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它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锲而不舍、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知难而进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渊源。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而著称于世。“盘古开天地” 的气魄,“女娲补天” 的艰辛,“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坚毅,“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的执着, 无一不凝结着中华民

4、族一往无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 无一不是对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二,奋发进取, 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刚健有为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精神实质。它强调发挥行为主体自身的能动作用, 努力向上, 奋发图强。周易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诗经上说:“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自求多福”;汤之盘铭所刻“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孟子也说“自弃者, 不可与有为也”;唐人李咸用送人诗说:“眼前多少难甘事, 自古男儿当自强”;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载“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做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这些从

5、一方面说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包含着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进取、坚贞刚毅的内容, 也从另一方面透射出自强不息精神的奋发进取、刚健有为的精神实质。第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革故鼎新即革新、创新、除旧布新之意, 这是从动态的角度去界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革新、创新的过程, 它蕴涵着与时俱进、与时偕行的基本要求。周易系辞上传中“化而载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 、离骚“路曼曼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等都说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内涵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内容。江泽民也说:“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

6、神的民族。创新精神, 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着的重要动力。”1革故鼎新、除旧布新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升华,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核心内容。第四,放眼世界, 追求真理。放眼世界, 开拓思路, 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追求真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基本要求。积极进取的创造活动要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为前提。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格物致知之举,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好学、孜孜以求、追求真理的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善于向其他少数民族学习,而且善于向周边国家学习。尤其是近代以来, 自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主张放眼看世界始,学习西方以改变落后的中国, 已成为当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中国人的共识。这

7、表明自强不息不是固步自封,“学习外国, 自强不息”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改革开放,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2可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包含着放眼世界、不断学习、追求真理的基本要求。二、“自强不息”是最根本的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精神周易“天、地、人三才”观告诉我们,人之所以居于中心地位,是因为人具有了卓越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非常强调人为的作用,要求人们要有自强不息的乐观态度,以大自然赋予自己的才能而有所作为,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乾象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中。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象说“天行健,君子以自

8、强不息”。上卦和下卦都是乾,乾为刚健,引申出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这句话统驭了周易的全部刚健自强的精神实质。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推崇柔静的文化,但柔静无为的文化创造不出内涵丰富、包罗宏富的中华文化成果。老子“贵柔”,提出了“柔弱胜刚强”,意在以柔胜刚,柔只是手段,胜刚强才是最终的目的。张岱年曾指出:主静阴柔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于从属地位,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4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该像天一样,刚强不屈,不断进取,奋发有为。孔子也赞扬“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刚毅与有为是密不可分的。凡是志向远大、

9、品德高尚的人都应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5孔子反对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他提倡的生活态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孟子也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就得历经苦难,在挫折中不断奋斗、不断磨练。为此,他写下了激励人们斗志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这种刚强坚韧、百折不挠的精神,对培养民族气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历史上,广大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都有着不

10、同的体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大禹临危受命,负责治水。他率领民众,与洪水做斗争,历时13年,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刚健自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鞭策着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为追思先贤、激励后人,1947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决定以农历六月六日大禹诞辰为工程师节。而在物欲张扬的今天,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人应当立志高远,积极进取,敢于面对现实,善于化解矛盾,勇于迎接挑战,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妄

11、自菲薄。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灾难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难险阻正是刚健自强精神的体现。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这种刚健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才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才能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弘扬“自强不息”的伦理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所谓“自强不息”,即人活着,就应该奋斗进取,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己的创造极限,不断否定和超越其现实生存境况,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今天,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多种文化交汇、多种矛盾聚集,机遇与挑战、危机与整合构成我们的现实生存境遇。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积极培育“自强不息”的伦理思想,坚持超越自我、进取创新的精神,这就是它的当代价值。弘扬“自

12、强不息”的伦理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偏离轨道的校正虽然早在先秦时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就被人们认识,但是,在后来历史发展的许多阶段,却总发生偏离。很多封建统治阶级的共同特点是害怕人民强大而危及统治,正因此,封建社会后半程“重文轻武”思想逐渐形成,“文弱之风”到处弥漫。特别是两宋以来,中国文化虽然进入繁盛期,却更加缺乏了“刚健”成分。宋明儒者只强调一个“心”字,致使读书者个个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正如清初大思想家颜元对其讥讽的那样:“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两千年长期封闭的封建思想塑造了巨大的忍耐性(乃至奴性)的民族特点。8宋明两朝之所以都被外族灭亡,与长期以来严

13、重偏离了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晚清时期这种趋势发展到了极致,很多资料反映了当时的国民呆板木讷、顺从麻木的状况,“东亚病夫”正是鄙夷当时中国人的称谓。张岱年先生指出“柔静之结果,一切都成病态的”9。过于“柔静”的中国文化在封建末期已经病态百出,当时的西方列强正处在野性十足的发展阶段,清王朝与之相遇,自然不堪一击。20 世纪,经历了几次革命,民族精神严重偏离的状况得到改观。然而,撑起民族脊梁的只是中华民族的少数精英,要想彻底肃清封建遗毒,完全改变亿万人民的整体精神面貌,还需做长远规划。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由于过分强调物质致使很多人失去了精神航向,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树

14、立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自强不息,以有效纠正历史遗留的文化精神偏离问题。(二)弘扬“自强不息”精神是医治现代性发展机制的副作用的良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以资本为物质支柱、现代形而上学为精神支柱”的现代性发展机制是促进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人均物质财富十分有限。在突出竞争的现代世界,落后就受制于人。正是基于这种原因,20 世纪后期,中国才积极采取了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本真正发挥了应有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发展机制既可以促进物质财富突飞猛进地增长,也会造成巨大的贫富分化和深层的人文精神危机。19 世纪,马克思建构的理论在很大程度

15、上是针对资本运转所带来的副作用,正因为他发现资本“使任何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关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10所以才寻找医治的办法。面对物欲横流、金钱至上、迷失精神方向等现代性发展带来的问题,可以到千年传承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良方,加强“反求诸己”的“向内看”的教育,把“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精神航向。因为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良性竞争容易使人和谐相处,恶性竞争容易造成互相倾轧。“自强不息”所突出的正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而非通过贬低压榨别人来求发展,这种“自强”的精神容易形成良性竞争。(三

16、)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针对当代青少年传统美德缺失的对症下药现代性发展机制又带来了诸多问题,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又出现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问题。首先,当今时代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陷入了误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全国的数字约为1.5 亿”。11在独生子女时代,很多家庭望子成龙,在具体做法上却对孩子百般溺爱,处处越俎代庖。这种教育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自强自立。其次,目前的学校教育缺乏培育自强自立精神的教育途径。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左右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如何改变新一代独生子女普遍意志力脆弱、身体素质差的实际状况,没有构建起培

17、养受挫能力、拼打能力的切实有效实践途径。最后,社会大环境的一些负面因素影响着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价值观。在商品经济大潮影响下,许多青少年将“等价交换原则”引申为一切行为的原则,凡事以利益衡量,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极其现实的“功利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当代青少年,只有将精神文化教育提高到应有的位置,才能抵制“独生子女现象”、“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这要求必须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指引,培养新一代自强自立、勇于拼搏的精神。(四)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华民族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和谐并不拒绝矛盾,不否认竞争,而是更加强调如

18、何和谐地竞争,在和谐中求发展。培养“自强不息”精神,正是和谐地竞争、在和谐中求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人要立足于世,必须不断向前发展。而要发展,首先要强壮自己,否则无以自立。强大自己有很多途径,通过欺压、掠夺和占有的方式而发展起来的“强”,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强”,社会上这种现象越多,不和谐因素就越多。而“自强不息”精神所强调的是“自强”,是通过自身生生不息的不懈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强”,只有这种将侧重点放在与自己过去相比较的“历时态”的“强”,才更有利于和谐发展。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机制,将这种文化精神付诸教育实践,使人人都具有“自强”的精神,才更利于社会和谐。参考文献:1江泽民.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199908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