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l李清香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l李清香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l李清香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l李清香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一单元-l李清香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第十一中学教师研究课教学设计学科语文课题“我”祝福的叙述视角探究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李清香授课班级37中高二8班授课时间2023/10/15教学流程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教学目标】 1.明确小说的叙述视角,探究小说叙述者身份的意义,理解第一人叙述视角的作用。2.学习分析小说叙事视角的方法。3.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学会写作中叙事者的选择。【教学重难点】 探究小说中叙述者身份的意义,理解第一人叙述视角的作用。一、课堂导入1.回顾高考题2023 年语文高考全国 I 卷考了赵长天的小说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小说人物“他

2、”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每 点2分)师:这个题目出现以后,让语文教学界一度处于失语的状态,平时我们娴熟的“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这里统统回避;从情节、人物和主旨角度解题的一套成熟的模式,这里全成了摆设。因为,命题者引进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一个较为陌生的理论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和命题。2.引入孔乙己师:同学们,我们最近学习了小说,小说,主要是叙述故事,以叙述来塑造人物、创造世界。既然要叙述故事,就一定有一个叙述视角选择和确定问题。所谓叙述视角,就是故事里所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想到的。

3、根据叙述视角的限制可以分为第一人称视角、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三种,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是以哪一种视角叙述的?孔乙己通过“我”:一个咸亨酒店里专门负责温酒的小伙计对二十年前的故事进行叙述,“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而且还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者。那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祝福同样的,祝福也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除此之外,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共花了7年时间,一共25篇,如果全读你会发现越到后期,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越多,而祝福就是一个转折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祝福以“我”为叙述者有什么妙处?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们需要分解以下“我”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我”就能

4、做个叙述者呢?答案在书上,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二、置疑激思1、我是个怎么样的人?文本依据1-7段:1.和鲁四老爷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侧面)7.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正面)分析1:鲁四老爷是当是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鲁镇的人也是个个崇尚礼教,相信鬼神,我是读过书的,又出过门,见过新世界,是一个不同于鲁镇其他人的人。结论1: 我是个识字的人、出过门、思想进步的人。这样,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才能开始。如果我不识字,祥林嫂不会来问我问题,如果不是出过门,就不会有关于灵魂的拷问的一段话,这是小说创作技巧上的妙处。分析2

5、除了这里文中还有那些内容?大家看到第4-15段读了这段,思考一下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开始的答案是什么?也许有罢探究一下回答前我的心理活动(第10段)我很悚然.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我本来不相信魂灵但出于为她起见,又用谎话骗了祥林嫂,如果鲁镇的人这样说不会内疚,但我会不安。结论2:善良,有同情心,我说谎的动机是帮助祥林嫂解除痛苦。我们刚才读了,这段对话中,我的答案最后又变成了什么?最后我的心理状

6、态又发生了有变化。16、17、18段从文字探究里我们马上就可以感觉到,其实我还是个软弱的人。我本来认为我和鲁镇的人不同,然而一到关键时刻,到了非常深沉的问题的时候,我和鲁镇旧的东西还有脱离不开的关系。结论三:逃避,退缩,世故圆滑,软弱无力教师小结:读到这,我是什么样的人已经知道了。 “我”的特点:1.思想进步2.善良,有同情心3.软弱,退缩,圆滑世故所以“我”的形象是复杂的矛盾的,“我”对祥林嫂的坎坷命运和悲剧结局, 是深感同情和悲哀的, 特别是对鲁镇封建迷信和礼教对祥林嫂不动声色的“谋杀”,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但是作为一个现代小知识分子, “我”与祥林嫂这样的底层民众是一种什么样的关

7、系? “我”应当怎样唤醒和救助千千万万个祥林嫂? 叙述者“我”其实也是很感茫然的。“我”无法回答祥林嫂那些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也许正是因为“我”那些模棱两可的回答, 加速了祥林嫂的死去, 为什么以我为叙述者呢?既然我是这样的形象,那作者为什么以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来作为叙述者呢?读了小说,我们来探究一下,在鲁镇这个圈层了,如果祥林嫂是中心人物,紧挨着他的是哪些人?鲁四老爷、鲁四婶、婆婆、小叔子、卫老婆子、大伯、柳妈这群人自私自利,代表了万恶的旧社会,其次还有谁?鲁镇人(无名人士)在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杀人团,他们麻木无知,还有谁在参与她的故事?“我”“我”是有良知,革新的知识分子,但因自身的局限性而无

8、法救民。整个文本之外还有谁在讲述着祥林嫂的故事?读者、作者结论1:所以与之相比小说中的其他人都对祥林嫂抱着漠然麻木的态度。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增添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点拨】鲁迅就是鲁迅,如果只写到我说不清就停止了,鲁迅祝福的主题还没有被完全解释出来。32段,是关于我的心理状态舒畅【总结】连小说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最后也变得麻木,知识分子决定走,去吃鱼翅,不正显示出一个现代小知识分子面对苦难的民众表现出的无奈和逃避吗? 20 年代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其实离底层民众还很遥远, 不要说去唤醒和救助民众了, 就连回答民众的问题都很困难, 因为他们自己也找不到

9、前行的道路。可以这样说,如果小说中其他人构成了无意识杀人团,他们在无形之中促成了祥林嫂的悲剧的诞生,而叙述者“我”也许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实际上读到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叙述者“我”并不是作者本人,但这里的“我”对应付责任逃避的自我批评,寄托了鲁迅先生对知识分子的批评。知识分子不能自暴自弃,要振作起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担起知识分子该担的责任。结论2所以让“我”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有力展现人物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展开自我批评。【点拨】如果到这就结束了,主题还不够深。小说里仅有我个人的自我批评吗?请同学们看到第112段:如果说前一段是反思批判自我的问题,那么这一段是在反思谁的问

10、题?反思世人的一个问题,他们把祥林嫂视为玩物,加以嘲笑和诋毁,等他们看完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就只是遗忘。结论3:通过我的视角反思了世人,反思了社会。三、教师总结祥林嫂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人肉宴席的最底层,在鲁镇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充当活得有趣的人们的玩物,一旦被看得厌倦,也便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力。“我”这个叙述者尽管有缺点,但是我反思自己,反思社会,这是人生寻路者的形象,这也是鲁迅先生小说作品以一贯之的主题文学即人生。在这篇文章里,他的文学探讨社会的发展,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今天我们略有涉猎。我想鲁迅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鲁迅有篇夜颂,爱夜的人,自然有看夜的眼睛和听夜的耳朵,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只要有黑暗在,就有战斗着的鲁迅在。我想,我们的人生路少不了鲁迅的陪伴。拓展训练好,从叙述视角的角度讲了这么多我们【读写共生】以鲁四老爷、柳妈、卫老婆子或“我”中选一个人物,为死去的祥林嫂写几句话。具体要求:请大家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我是,听说祥林嫂去世了,我感到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