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附录中华文化精神-李白及其侠文化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附录中华文化精神-李白及其侠文化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附录中华文化精神-李白及其侠文化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白及其侠文化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李白及其侠文化的意义。李白崇尚侠义精神的体现(重点)李白任侠精神的深层含义(难点)李白及其侠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听老师的专题讲解以及对李白相关篇目的学习提升阅读兴趣,并明确新时代的侠义精神的内涵:如今的侠义精神已演变成一种公民意识,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建设和谐社会 的内在体现。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过哪些李白的诗歌呢?请大家想一下,李白给大家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呢?以往的李白留给我们的是豪放不羁的、飘逸的、一掷千金、自由浪漫的形象。但今天我们要讲的确是作为侠客的李白。二、展示了解学习李白及其侠义精神的意义。1.能够更加完善、全面地了解

2、李白,从而更好地去解读李白的文学作品。(直接意义)2.在听老师讲解、自己思考、读相关篇目、回答相关问题、写自己学习感受的过程中培养阅读、写作等兴趣来达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主要意义)3.有助于同学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的形成,通过侠义精神的现代意义的解读,更好地明确作为学生的职责、作为一个公民的职责,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长远的意义)三、李白崇尚侠义精神的体现(重点) 一).何为侠义精神? 辞海中对于“侠”的定义是:“侠旧称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辞源对“侠”的定义是:“侠客,指急人之所难,出言必信,见义勇为的人。 侠的起源最早来源于墨家:牺牲一点个人的利益,去为他人谋

3、福利,这是比较早的侠义精神的体现。 法家具体论述“侠”的概念,韩非子在韩非子五蠹中叙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它已经成了一种伦理,一种文化,已经上升为一种“侠”,一种精神,甚至成为一种民族的象征,一种独特的集体潜意识的人格崇拜,一种追求人格完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 最早的关于侠的文学源头: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司马迁认为:侠是言行不合乎社会主流,言必信,行必果,不过分的爱惜自己的身体,救了别人的生命之后不夸耀自己,通俗来讲也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 总结一下古人所谓的侠义精神指的是:重承诺、轻生死,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等行为。一种民族的象征,一种独特的集体潜意识的人格崇拜,一种追求人格完美的

4、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李白是否具有侠义精神呢?何以体现呢?由魏颢李翰林集序中记载。魏颢为何人?李翰林集序是何书?新旧唐书等史书记载。李白在自己写的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说“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年轻时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东游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周济落魄公子。随着入世渐深,他“轻财好施”“存交重义”的行为被傲岸不羁,抗争叛逆的精神所取代,这是他对战国时代和侠义精神和“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深化。写游侠诗。如侠客行、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幽州胡马客、结客少年场行、秦女休行以上诗句都体现了侠义精神。可见,侠客的侠义之心,武人的粗豪之气已是深深地

5、贯注在他的血脉之中。李白诗中侠客武士的那种粗豪、刚猛、直率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李白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欢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

6、,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李白崇任侠精神的深层含义1.首先, 李白的侠义精神反映的并不是惩一己私忿, 而是渴望纵横天下一展雄才的抱负。李白生长蜀中, 少时曾随蜀中当时著名人物赵蕤学习, 在他身上这种王霸之道和纵横之术表现十分明显, 刘全白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说他“性倜傥, 好纵横之术、 新唐书 文艺传 说他 “ 喜纵横术 , 崔宗之赠李十二白 也说李白 “ 清论既抵掌, 玄谈又

7、倾倒。分明楚汉事, 历历王霸道 。李白笔下的不少侠士也就有了纵横家王霸之气不可一世的味道, 如 侠客行 中的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少年行 “ 呼卢百万终不惜, 报仇千里如咫尺 , 临江王节士歌 的 “ 壮士忿, 雄风击。安得倚天剑, 跨海斩长鲸,从这些诗句中我们都能感觉到李白那不可一世的纵横家意味。从这里见出李白和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张仪的相似处, 李白纵横家色彩可见一斑, 而这种气魄显然和李白身上的豪侠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2.其次, 李白的任侠反映的是渴望靖边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唐朝混一宇内, 四夷臣服, 看似四海升平, 实际是边患不断, 特别是北方边境

8、, 当时面临着突厥、北狄、契丹、室韦、靺鞨等诸多少数民族的长时期侵扰, 李白的 子夜吴歌四首 其三写道: “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关山月 写道: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李白的任侠诗篇很多就是这种消除边患使海内清平的爱国精神的反映。再如 塞下曲六首 其一: “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再如 从军行 : “ 从军玉门道, 逐虏金微山。愿斩单于头, 长驱静铁关。从这些诗里, 我们都看得出李白重视武功的豪侠之气。而李白在晚年跟从李璘军队北伐, 在去世那年, 身在病中, 闻知李光弼出征

9、东南, 依然向往投军报国, 由此可见李白扫清边患渴望立功的迫切心情, 这种一以贯之的精神, 和他身上的侠义之气显然是一致的。3.最后, 李白的任侠反映的是自己渴望振兴家族的雄心。唐代是个十分注重家族郡望的朝代, 家族的显赫与否, 往往和一个人的仕途有极大之关系。李阳冰 草堂集序 写道:“李白, 字太白, 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中叶非罪, 谪居条支, 易姓与名。神龙之始, 逃归于蜀。从这里可以看出李白家世出身本来也是十分显赫的, 但到李白时候, 家业已经衰落了, 李白自己在 与韩荆州书 中也说是: “ 白陇西布衣, 流落楚汉。但在唐代这个非常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 出生寒门显然并非什么值

10、得骄傲的事, 而李姓又是唐代极为骄傲的大姓, 李白家族寒微, 显然非其所愿, 李白的任侠诗篇就强烈反映了希望凭个人之力重振门风的愿望。他的 赠张相镐二首 其二就有明显表现, 他先说自己 “ 本家陇西人, 先为汉边将。功盖略天地, 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 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 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 百代犹神王 , 可见他于自己家世还是很自傲的, 也能让人感觉得出李白对重振家业的迫切愿望, 但该如何重振雄风呢? 诗中接着说道: “ 抚剑夜吟啸, 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 澄清洛阳水, 以一种充满豪侠的语气反映出了自己要以实际的功业来振兴家族。总结: 李白诗篇所歌咏之侠客及自身侠义精神的体

11、现, 较之以前的游侠, 其境界无疑有了明显的升华。 这些侠士既有早期侠客的个人精神在里面, 又有以国事为重的保家卫国的慷慨情怀, 同时更有一种安邦定国的不凡抱负。李白这种将个人、家族、国家三者结合起来的侠义精神对后来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五、李白及其侠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李白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对后来文人的精神是有极大影响的。1.人物:谭嗣同, 秋瑾, 这些豪杰的精神无疑和李白的侠义精神一脉相承。2.文学作品:在唐传奇的推动之下, 使得侠义小说后来成了中国小说殿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种。金庸, 他作品中“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的主题、功成身退的主人公形象、“倚天剑 等诸多意象, 都在李白的作品能够找到源

12、头。而对李白 侠客行一书中他创作侠客行的依据,从这些, 我们都看得出来李白侠义精神及其作品的深远影响。六、现代社会赋予侠义精神的新的含义如今的侠义精神已演变成一种公民意识,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建设和谐社会 的内在体现。侠义行为不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而是从心底觉得自己想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侠义精神”不是对于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个人英雄的自我陶醉,而是民间力量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努力补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历来对英雄主义有着极深的崇拜,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叫作“侠义”的东西,现实主义的蒙蔽或许能让这种豪情一时消减,但这种“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精神不会消失。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唤醒中国人骨子里那种“侠义精神”的知觉,我们不缺少这种精神,缺少的是重新唤醒这种精神的良知。思考:作为学生的我们如果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做才是符合新时代侠义精神的求:1.遇到同学被校园欺凌。2.你身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或其亲属患了重病需要大量的钱。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