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26 文言文断句题_第1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26 文言文断句题_第2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26 文言文断句题_第3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26 文言文断句题_第4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项对点练26 文言文断句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项对点练26文言文断句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快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逢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仍帅百官表贺,右拾遗、内供奉吴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与防皆绅所引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朋党之祸,有删改)A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

2、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B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C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D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有奏/言绅谋不利于上/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D“绅谋不利于上”作“言”的宾语,是李逢吉上奏所说的内容,故中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C两项。“覆问”的意思是“审察询问”,中间不能断开,“然后”一般放在句首,由此排除B项。故选D。【参考译文】等到敬宗即位

3、,李逢吉和他的党羽对李绅失势拍手称快,但又恐怕敬宗重新任用他,日夜谋划商量,想能够陷害李绅的办法。李逢吉于是让王守澄对皇上说:“陛下所以能被立为皇太子,我全都知道,这都是李逢吉的功劳。像杜元颖、李绅这些人,都是要立深王李察的。”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人接着上奏也这样说。皇上这时十六岁,疑而不信。这时正好李逢吉也有上奏,说李绅不忠于皇上,请予以贬谪。皇上仍再三询问是否属实,然后听从了他的意见。二月初三,贬李绅为端州司马。李逢吉率领百官上表称贺,只有右拾遗、内供奉吴思不参与祝贺。李逢吉发怒,让吴思去做吐蕃告哀使。初六,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庞严和蒋防都是由李绅推荐任职的。2下列对文

4、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相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其术者。(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李林甫专政,有删改)A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B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C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

5、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D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B“奇才异行”是并列短语,中间不应断开;“虽奇才异行”与“不免终老常调”构成转折关系复句,中间应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以巧谄邪险”是介宾短语,在句中修饰“自进者”,两者之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C项。故选B。【参考译文】李林甫严格地遵守各种规则,对于百官的调动与任命,李林甫都按照固定的制度办事,有的人虽然有杰出才能和优异的品行,也不免到老只能按照固定的制度调动或任官;而那些凭借阿谀奉承、歪门邪道追求升官之人,却能从其他门路得到打破常规的重用提拔

6、。李林甫的城府极深,人们无法摸透他的心思。他喜好用好听的话引诱别人,却在背地里中伤人,不露声色。凡是被玄宗优待的人,开始时李林甫亲近结交他们,等他们的地位权势接近自己时,就用计谋除掉他们。就算是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吏,也不能逃脱他的手段。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A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

7、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B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C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D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C“不若是”意为不能像这样去做,“非人也”是否定判断句。“不若是”“非人也”两句结构完整,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尝从群儿戏沙上”,状语后置句,“沙上”作“戏”的状语,而“独端坐以指画沙”的主语应是人,故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综上所述,答案为C。【参考

8、译文】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考中进士。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从师受学后,(老师)教他读孝经,(朱熹)一看,就在书上题写:“不能像这样去做,便不是人。”他曾经和一群儿童在沙土上玩耍,他独自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土上画,看他画的图形,是八卦的图像。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

9、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节选自旧五代史赵光逢传,有删改)A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B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C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D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

10、/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B“擢第”意为“科举考试及第”,连接“光启三年进士”,意为“在光启三年进士及第”,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旅游江表以避患”表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参考译文】赵光逢,字延吉。曾祖父赵植是岭南节度使。祖父赵存约是兴元府推官。父亲赵隐是右仆射。赵光逢与弟弟赵光裔,都凭借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记载:赵光裔,光启三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迁任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任膳部郎中、知制诰,刘季述废黜旧君改立新君之后,赵光裔旅居游历江南以避祸患,岭南人刘隐以很高的礼节对待他,奏明朝廷让他担任副使,于是定居岭外。)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11、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萧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数,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时年三十五。 (节选自南齐书萧子良传)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隆昌

12、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B“加殊礼”是指加给他特殊的礼遇,表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结构相同,表意相关,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参考译文】(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都喜欢佛教,兄弟俩非常友爱。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成就美名。萧子良晋升为太傅,增加班剑卫士为三十人,本官照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皇帝加给他特殊的礼遇,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小步急走,赞拜不用报名,升职督率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水面头向着

13、城门。不久去世,享年三十五岁。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指传主贾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节选自魏书贾思伯传)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

14、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方圆高方”意思完整,意为“方圆面积和高宽”,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结构相同,意思完整,应各自断开,排除D项。故选B。【参考译文】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指传主贾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它们的方圆面积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学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15、分)()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初,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节选自隋书韦鼎传,有删改)A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B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C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D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

16、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B句中的“也”字后应断开,否则文意不通,由此可排除C、D两项。“故”是表结果的连词,应放于句首,其前应断开,排除A项。故选B。【参考译文】韦鼎,字超盛,是京兆杜陵人。当初,韦鼎受聘于周代,曾经与高祖相遇,韦鼎对高祖说:“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比得上的。不久必然会大富贵,大富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明年的今天,我会来献礼效劳。您的相貌不可说,希望您珍重自爱。”等到陈朝被平定,皇上派人驾车召请他,任命他为上仪同三司,待遇非常优厚。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成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

17、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八年,卒于家。赠少保,谥文穆。(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

18、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帝”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后有动词“以为”,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作“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B、D两项。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委”“逐”等,比如“劾”,主语应该是“逢申”,宾语是“基命”,故“基命”后面应停顿,排除A项。故选C。【参考译文】成基命性情宽厚仁慈,每件事情都能顾全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因为密信一事,将要被处以重刑。成基命极力营救,(皇上)不听,他就长时间跪在会极门,说:“祖宗

19、立法,真正的死罪还三次审问上奏,哪有在诏狱被审讯一次就立刻处以极刑的?”从辰时到酉时没有起来。皇帝内心缓解,他们得以被遣送戍边。李逢申起初弹劾成基命,后来他因为大炮爆炸下狱被拟罪戍边,皇帝还认为处罚轻,也因为成基命进言得以按照原来拟定的罪处理。成基命刚做首辅几个月,皇帝打算把朝政委任给周延儒,于是他就被周延儒的党羽排斥。(崇祯)八年,在家中去世。追赠少保,谥号文穆。教师备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正德元年,由巡抚贵州召督漕运兼巡抚江北。A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B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C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D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D“比”意为等到,“比兴工”意为等到开工,句意完整,“工”后应断开,可排除A、B两项。“山石崩”意为山石崩塌,“压死者”是指“被压死的人”,故应在“崩”后断开;根据语意皇帝认为洪钟是“为国缮边”,不适合治罪,“为国缮边”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故选D。【参考译文】等到开工,开凿山丘,山石崩塌,压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