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1.gif)
![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2.gif)
![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3.gif)
![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4.gif)
![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474e8e29bd07fb3ae8bbda46a839fa3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波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电化学传感及高灵敏快速检测二、推荐单位: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南民族大学三、项目简介:1.科学技术领域:食品 (食品包装与储藏技术)2. 主要科技内容:围绕食品接触材料中酚类化合物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检测开展工作。首先,以聚离子液体、离子液体-碳纳米复合材料、碳纳米材料耦合生物酶等构建电化学传感界面,结合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质谱、光谱学技术表征界面形貌及传感特性,研究酚类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响应机理,实现了食品包装材料中酚类化合物的电化学传感及检测;其次,结合快速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构建了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新技术,并用于食品
2、罐内壁涂料及罐装食品测定。3. 技术经济指标:1) 电化学传感技术基于3-丁基-1-3-(N-吡咯)丙基咪唑/单壁碳纳米管、1,3-二(4-氨基-吡啶)丙烷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丝肽-石墨烯、聚赖氨酸-单壁碳纳米管、聚赖氨酸-氧化石墨烯负载酪氨酸酶、聚1-3-(N-吡咯)丙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膜构建6种双酚A电化学传感界面,建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高灵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双酚A电化学响应显著增强,线性范围为1 10-9 5 10-5 mol L-1,检测限达3.5 10-10 mol L-1,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一致,表明准确可靠;2) 快速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
3、液相色谱结合固相萃取浓缩技术建立了食品罐中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05 10 mg L-1,检出限20 g kg-1,加标回收率为87.5% 95.8%,RSD4.3%;以碳酸钠溶液为提取剂,建立了热敏纸中双酚A水相快速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结果表明,以100 g L-1碳酸钠溶液提取10 min,效率最高,检出限为5 mg kg-1,加标回收率在98.0% 100%之间,RSD2%。3)行业标准制定了部分食品接触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纸以及再生纤维制品中双酚-二缩水甘油醚及其羟基和氯化衍生物、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4.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推广及应用情况说
4、明:1) 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2项;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2) 推广及应用项目成果经近20家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双酚A电化学传感检测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等优点,特别适合于企业对双酚A进行现场快速检测筛分,可降低企业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有助于企业提高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酚-二缩水甘油醚方法具有科学性高、准确度好等优势,已被口岸检验部门作为执法标准,对进出口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主要科技创新:1、制备1-3-(N-吡咯)丙基-3-丁基咪唑
5、四氟硼酸盐新型离子液体,经电位阶跃聚合至玻碳电极表面,双酚A峰电流与浓度在0.0110.0 mol L-1间成线性,检出限为0.008 mol L-1。(Microchimica Acta, 2014, 181: 565;)2、制备丝肽-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经硼氢化钠还原后负载酪氨酸酶至玻碳电极表面,酚类化合物的在该电极上线性响应范围最宽可达0.001521.12 mol L-1;检测限分别最低为0.23 nmol L-1。(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3, 44: 85)3、合成1,3-二(4-氨基-吡啶)丙烷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并制备其备离子液体功
6、能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以其负载酪氨酸酶至玻碳电极表面,用于双酚A安培传感,其线性范围为1.010-9 3.810-5 mol L-1,检出限达3.510-10 mol L-1。(Electrochimica Acta, 2013, 95: 71; ZL201310321215.9)4、制备3-丁基-1-3-(N-吡咯)丙基 咪唑四氟硼酸盐新型离子液体,获得3-丁基-1-3-(N-吡咯)丙基 咪唑-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至玻碳电极表面以构建电化学传感界面,能显著增强双酚A电化学响应,线性范围为0.005 30.0 mol L-1,检测限为1.010-9 mol L-1 。(Electroc
7、himica Acta, 2013,111: 49)5、制备聚赖氨酸-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以其负载酪氨酸酶至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双酚A安培传感器,线性响应范围为0.004 11.5 mol L-1,检测限为0.97 nmol L-1。(Microchim Acta, 2013, 180: 989)6、合成聚赖氨酸-石墨烯复合材料,以其负载酪氨酸酶至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双酚A安培传感器,线性响应范围为0.028.0 mol L-1,检测限为0.01 mol L-1。(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 Letters, 2014,6: 319)7、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固相萃取浓
8、缩技术测定食品罐涂层中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线性范围为0.0510 mg L-1,检出限达20 g kg-1,加标回收率为87.5% 95.8%,RSD4.3% (分析化学,2014,42(3):403、分析测试学报2013,32(12):1502);基于该方法,制定了部分食品接触材料如高分子材料、纸以及再生纤维制品中双酚-二缩水甘油醚及其羟基和氯化衍生物、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标准SN/T 3551-2013、标准SN/T 2819-2011);以碳酸钠溶液作为提取剂,建立了热敏纸中双酚A快速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结果表明,以100 g L-1碳酸钠溶液提取10 min
9、,效率最高,检出限为5 mg kg-1,加标回收率在98.0%100%之间,RSD2%。(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3, 49: 1070)五、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排名姓名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曾获国家、省市科技奖励情况1马明高级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全面主持项目的设计、申请、研发实施、应用技术研究及开发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项目的思路并撰写项目申请书;2、组织成立项目科研小组;3、设计、研制项目中的新型免疫电化学传感器,并进行了相关表征工作;4、组织实施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开发工作;5、撰写或作为主要参与人撰写项目产出的研究论文(1-5,7-8,1
10、0)和专利1;6、主持完成了项目的验收和鉴定工作。主持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70%。201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4);2015年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1项(排名4);2011年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1项(排名3);2012年度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3)2李春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负责项目的电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整理及论文撰写和专利申报,撰写或作为主要参与人撰写项目产出的研究论文和专利(论文1-7和专利1、2),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工作时间60%。201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
11、一3肖道清高级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制定,撰写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项目产生的论文(8、10)和标准(1、2),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60%。201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排名第5)4王炎英实验师中南民族大学负责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性能测试及实验数据处理,作为主要完成人申报项目产生的专利2,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40%无5李锦花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双酚A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方法验证工作,撰写论文9,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40%。201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3)6肖玲艳工程师宁
12、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应用技术开发和数据处理工作,辅助撰写论文1、9、10,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40%。无7陈丹超高级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协调科研工作人员的研究时间安排,负责完成部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2011年度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排名1);2011年度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排名3);2012年度浙江省(排名3)201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1)8陈有为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应用技术开发
13、,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201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7)9俞雄飞高级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应用技术开发,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无10黄姣高级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应用技术开发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技术开发工作,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无11石守江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开发,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无12许海峰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开发,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201
14、5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6)13王夏天工程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部分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开发,参与本项目的科研工作时间占总时间20%。无六、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排名单位名称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支撑作用情况1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主持本项目的申报、研究和结题验收材料整理工作,对本项目的研发提供研究平台,为本项目设计开发和建立的检测方法提供技术平台和验证工作,确保本项目的整体研发工作在本单位可无障碍实施,负责本项目的推广应用工作。2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为本项目的开展和顺利完成给予了大力支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项目所在的分析化学湖北省重
15、点学科、国家民委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催化材料科学重点实验提供了财力物力资助,使本项目具有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和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学校还从各个方面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帮助,使他们能安心从事研究工作,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七、经济(社会)效益1.直接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单位名称年年年销售收入税收利润销售收入税收利润销售收入税收利润合 计2.社会效益本项目研制多种双酚A可弃式免疫电化学传感器,并开发建立了免疫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部分食品接触材料中溶出双酚A的检测方法;建立了部分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和标准。项目共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
16、,获得发明专利2项,制定检验检疫行业标准2项,在国家质检总局项目验收会上,验收专家认为本项目具有显著创新性。项目研制的方法和标准已经在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和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推广应用,建立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酚类物质的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适合在食品接触材料生产企业和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提高食品接触材料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和控制能力。此外,本项目在保障人民食品包装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作为支撑科研项目培养工程师2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名,合作方培养研究生6名。应用单位中已经累计为企业(机构)节
17、约双酚A检测成本548万余元;服务进出口食品接触材料货值2亿元。八.推广应用情况应用单位名称起止时间单位联系人电话推广应用量(情况)销售收入(万元)税收(万元)宁波家联塑料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 07月 01日 周义刚于食品接触材料原料和产品中双酚A的快速筛分检测1000宁波冠星日用品有限公司2013年 12月 01日 徐臻强食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预检480余姚市智丽金属制品有限公司2013年 11月 01日 诸雨婷食品接触材料产品质量预检180宁波江东绿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 09月 01日 潘坚淼食品接触材料双酚A检测430常州进出口工业级消费品安全检测中
18、心2013年 08月 01日 刘君峰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及酚类化合物快速检测和检验300宁波华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3年 09月 01日 周昆食品接触材料双酚A检测430宁波银瑞有机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 09月 01日 毛益波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溶出酚类化合物检测360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危险品检测技术中心2013年 12月 01日 商杰品接触材料中酚类化合物检测检验400宁波中盛产品检测有限公司2013年 05月 01日 石岩品接触材料酚类化合物检测3000九、代表性论文论著及作者作者论文专著名称/刊物年卷
19、页码(X年X卷X页)SCI他引次数他引总次数Ming Ma, Xiaojing Tu, Guoqing Zhan, et. al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bisphenol A based on a nanoporous polymeric ionic liquid Interface/ Microchimica Acta2014,181:565-57211Ying Qu, Ming Ma, ZhengguoWang, et. alSensitive amperometric biosensor for phenolic compounds based on gra
20、phenesilk peptide/tyrosinase composite nanointerface/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3,44:85-881213Rui Li , Changxian Liu, Ming Ma, et. alSynthesis of 1,3-di(4-amino-1-pyridinium)propane ionic liquid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hemoglobin/ El
21、ectrochimica Acta2013,95:71-7977Xuemin Chen, Tongqing Ren, Ming Ma, et. alVoltammetric sensing of bisphenol A based on a single-walled carbonnanotubes/poly3-butyl-1-3-(N-pyrrolyl)propyl imidazolium ionicliquid composite film modified electrode/ Electrochimica Acta2013,111:49-561212Miao Han, Ying Qu,
22、 Shiqin Chen, et. alAmperometric biosensor for bisphenol A based on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a nanocomposite made from polylysine,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yrosinase/ Microchim Acta2013,180:989-99633Yanhui Ma, Guoqing Zhan, Ming Ma, Xian Wang, Chunya Li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of hemoglobin in a biocompatible electrochemical system/2012, 84: 61022Xuemin Chen,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中介加盟合同模板
- 钢材销售运输合同范本
- 办学合同协议
- 针对个人自行采购合同模板
- 农机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项目承包合同协议书
- 口译翻译合同-纯人工翻译
- 医疗器械三方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进口货物运输预约保险合同
- 水电材料购销简单合同范本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024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和编码规范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