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时差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时差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时差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地球的运动-时差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的运动时差教学设计四川省达川中学 王明军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一主线,其中第三节前几课主要讲述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几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讲述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另外一个地理现象时差。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时差,不同的经度地方时不同。同时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等的学习提供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

2、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地方时的含义,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的演示和参与演示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读图、画图、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提高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欲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时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探究

3、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思维方法。3、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地方时概念的理解,地方时的规律教学难点:地方时的计算二、教法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演示法,读图分析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不易理解,例如,我们平时讲的早晚和这里地方时的东早西晚中的早晚是不相同的,通过演示地球仪,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通过教师一系列的精心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

4、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已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教材内容抽象,语言专业性强,图形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不够,因而学习难度较大。2、学法设计: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地球运动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

5、象,通过演示地球仪来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帮助强化记忆。四、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用地球仪自转展示昼夜交替的现象)复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通过演示,同学们一起回答什么是晨线,什么是昏线。这样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习起来比较熟悉,不陌生。 2、讲授新课: 一、 地方时的含义学生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16页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会有时差的产生(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晨昏线将全球分成了昼半球和夜半球。在赤道上找三个点A、B、C。通过观察我们发现A点在昼半球已经日出、B点在晨昏线上正在日出、C点在夜半球还未日出。通过教师一系列

6、的引导,引导学生了解地方时的概念,得出时间有早晚之分,同一纬度,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概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1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教师问: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地理现象?学生答: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教师总结:所以时差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地理意义,同一纬度地区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时间要早,就是东早西晚。教师要着重强调这里的早晚是针对同一纬度的两个地区,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早晚时同一个地区的两个时间比较,这两个是不一样的。(过渡:我们学习了地方时的概念,那么地方时有什么样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地方时的规律)

7、2、地方时的规律(播放多媒体,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同时进一步巩固晨昏线,以东经90为正午12点,组成经线圈的另外一条经线时间为0点或者24点)当地球在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每转过15就增加1小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能够很直观的认识东早西晚的含义。“早”(时刻大)、晚(时刻小)。教师进一步总结: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这为后面的计算奠定基础)。过渡:当我们知道一个地方的地方时,要求另外一个地方的地方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这里主要以教师画图讲解为准)3、地方时的计算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出经度的划分(这部分

8、内容在初中讲过,可以和学生一起作图,加强与学生互动)教师提示:求地方时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算经度差(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随机举几个例子,可以举两个同在东经度、同在西经度或者一个在东经度一个在西经度,同学们算出经度差。叫同学们观察算法)学生讨论、回答:两个地点同在东经度或者西经度,算经度差用减法;一个在东经度一个在西经度,算经度差用加法。教师总结:算经度差,用“同减异加”。第二步:换将前面算的经度差换算成时差(依据: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回到前面讲的内容,进一步强化记忆。教师将前面算的经度差转化成时差。具体算法就是:经度差15第三步:求所求地方时=已知

9、地方时+/-时差教师问:+、怎么取呢?学生答:所求的在已经的东边用“+”、所求的在已经的西边用“”。教师总结:东加西减。下面做一些练习,巩固上面的算法和公式。(1) 已知 120E 地方时为 3月2日的1800,则: 70E 的地方时为_ _3月2日1440 。160W 的地方时为_ 3月1日2320 。 (2) 已知120W 地方时为4月1日 02:00,则: 60W 的地方时为_ 4月1日06:00 。(结合练习,按照上面的步骤,教师一步步的演算引导,启发学生,使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得知识、得出结论)(过渡:前面我们讲述的是已知两地的经度求地方时,反过来我们已

10、知两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经度)(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1、当150E为8点,6点在哪儿?2、当120W为9点,15点在哪儿?3、当30E为8点,5点在哪儿?(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进行课堂探究)(与同学互动,抽学生起来回答)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指出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教师总结:所求经度=已知经度+/-时差/15(+、同样是东加西减,所求的在已知的东边用加法,所求的在已经的西边用减法)(过渡:在地方时计算的过程中往往是以光照图的形式出现)下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弧EF是 晨 线。 (2) A点的经度是 90E,在 6 时。 (3) C点的经度是 30E,在 2 时。 (4) B点所在经线是 180,在 12 时。(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最后,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四川和上海纬度大致相当,当上海已经日出了,而四川还处于夜晚。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弄清东早西晚的含义。(最后总结新课)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地球运动时差一、地方时的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刻。二、地方时的规律 1、地方时东早西晚2、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3、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三、地方时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