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_第1页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_第2页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_第3页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_第4页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摘要:“回与“次作为现代汉语中语义最为单纯而且意义相近的两个动量词,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在搭配上,有些前置词语一般只能与动量词“次组合使用,在修饰名词性词语时,在语义和适用对象方面皆存有一定差异;在重叠方式上,动量词“次能以各种形式重叠使用,而“回在重叠方式上一般受到某种限制;在语用方面,“次远远超过了“回的出现频率,并且“回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作品或场合中,“次那么没有这种局限。在详细运用中,可以在把握其根本用法、根本句法格式的根底上,区分其相异的用法。然而,由于“次与“回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区别,加之“回有渐渐被“次所替代的趋势,为了防止语言表

2、达的负担,在实际运用中,只须简明扼要地将它们的异同点区分开来就行,而无须深究。关键词:动量词;差异;运用“回、“次是现代汉语乃至近代汉语里最为常见的两个动量词,自元代开场二者就是一对近义词,到现代,二者差不多开展成了一对等义词: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是在语言交际中,有时候又不能互换。所以,假如不弄清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无法在语言理论中准确使用这一对近义动量词。一、现代汉语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回“次是现代汉语中语义最为单纯的两个动量词,既不表达事件的详细特征,也不包含主观量的情态特征或时间量度特征,1仅仅起着单纯计数的作用。因此适用范围极为广泛,能用于称量所有的有量动词。根据对大约1.

3、15亿字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发现动量词“回“次之间的差异主要表如今如下:一搭配上的差异1.有些前置词语一般只能与动量词“次组合使用:首、本、各、多、屡:1在这本诗集中首次发现一首名叫?国际歌?的诗。戴厚英?我的旅途?。2在本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3一般的意见认为,在最初识记时,各次识记的分布应密些。方富熹?儿童的心理世界论儿童的心理开展与教育?。4这学期他屡次逃课。5他的脚步很轻,近乎于蹑手蹑脚,因此虽屡次摸至帐前但未惊动屋里人。王朔?我是你爸爸?。动量词“次能与“首“本“各“多“屡等词语组合使用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但是动量词“回却不能或很少能与它们组合使用。这可能与动量词“回口语性

4、强这一特点有关。以上组合,除“屡次外,其它组合形式皆主要见于书面语中,一样的意思在口语中一般地会换一种表达形式,如例1“首次发现在口语中一般会说成“第一次回发现,例2“本次比赛口语中会说成“这次回比赛,例3“各次识记在口语中会说成“每一次回识记,例5“屡次摸至帐前在口语中会说成“好几次回摸至帐前。可见,二者在搭配使用上的差异主要表如今书面语中,口语中似乎没有这种区别。2.修饰名词性词语时,二者有较大的差异。动量词“回“次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计量动作行为,不过,有时候也可以用于计量名词性的词语,用在名词性词语前作定语。在这种用法中,二者在语义和适用对象方面都有差异。次:计量可以重复出现的事情:一次时

5、机/两次会议/三次事故/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得了无数次成功/几次失败他都没有灰心回:1计量事情:怎么一回事/有那么一回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你们俩说的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2计量章回小说中的一章或书中的一个段落:?红楼梦?一共有一百二十回/?西游记?第二十回/今晚说了两回书修饰名词性词语时,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可以计量事情,不同点一是语义侧重点不同。“次用于计量事情时侧重于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而“回那么侧重于表示事情的段落,相当于“件。二是适用对象和组合方式不同。“次不能直接用于由独“事字构成的词语前面,比方不能说“一次事“那次事;而“回那么相反,一般只能用于“事字前,构成“回事的形式。三是“回可以作章

6、回小说或评书的一个单位,而“次那么没有这种用法。二重叠方式的差异动量词的特点之一是能重叠使用。动量词“回“次都能以“一aa形式出现,如:他们一次次背着冬梅去医院,一点一点地积攒着钱。丁抖一个日本遗孤和她中国的父母?一次次的采访,其实就是一回回接触社会,熟悉人事并理解自己的过程。徐光春?走过长弄堂?不过,动量词“一回回出现的频率很低。在现代汉语语料库里找到“一次次的用例687处,而“一回回的用例只有8处,其中有4处是与“一次次在同一句中以对举形式出现的,有1处是指章回小说,另3处皆出现于诗歌语言的环境中,可见,“一回回的使用主要是出于修辞效果的需要。另外,“次还可以大量地以数量构造重叠的形式使用

7、,如:1学校指导逼着我一次一次检查。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2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伍惠珍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了。张清渝?跨越大海的爱?3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去看一部法国电影。潘虹?虹独语?而“回那么较少或不能以这种形式出现。通过在1.15亿字包括报纸、文摘、杂志、散文、小说、戏剧、应用文等各类体裁的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中,仅仅找到“一回一回的用例2处、“一回又一回的用例3处,且未发现“一回又一回地的的用例。我们的语感也能证明这一点:如我们可以说“他一次又一次地问我借钱,我都烦死了,却不大能说“他一回又一回地问我借钱。总之,动量词“次能以各种形式重叠着使用,而动量词“回除非是出于特殊的需求目的,一般都不

8、能重叠着使用。三语用方面的差异1.出现频率差异很大。动量词“次在现代汉语中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动量词。据刘街生对近三千个专用动量词用例的统计考察,动量词“次的出现频率占了40%,而“回只占总用例的大约6%多一点。12.使用语体方面,动量词“回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作品或场合中,动量词“次那么没有这种限制,各种场合都可以大量地使用。通过对近15万字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作品的考察,未找到动量词“回的一处用例,而动量词“次那么出现了201次。再如政论性的作品?邓小平文逊,该书中动量词“次共出现了198次,而动量词“回仅出现了6次,且全部用于修饰名词“事,以“回事的固定形式出现,没有一处用于计量动作

9、行为的用例。我们的语感也是这样:“次既可大量用于书面语中,亦可在口语中大量使用;而“回那么一般用于口语中。二、现代汉语动量词“回“次的运用根据对大量语料的考察,并结合一般人习惯性的语感,可以做出如下小结:除了与名词性词语组合使用的情况外,现代汉语中用动量词“回的地方都可以换成动量词“次,而用“次的地方那么不一定能换成动量词“回。二者的差异主要表如今与某些词语的搭配、重叠及使用语境方面;在语义、适用对象、句法位置和功能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鉴于这种语言事实,动量词“回“次在详细运用中应当注意如下问题。一从语义出发,把握动量词“回“次的根本用法表达的语义要求是准确选用动量词的首要根据,假如没有详细

10、的语义要求,那么同一种动作行为可选用不同的动量词来计量。比方:“看了一,在没有详细语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括号的动量词有“次“回“下“遍“潮“会“番“通“年“天“分钟等。特殊的语义需求来自详细的语言环境,所以,正如“名量词的选用必须进入语境2一样,动量词的教学也必须放到详细的语境中去。根据详细语言环境的详细要求,选用适当的动量词。动量词“次“回在语义上都是单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所以假如详细语境需要单纯计量动作行为的次数时,就可选用动量词“回或“次。二从用法出发,把握两个动量词的根本句法格式1.几乎所有的动量词都有两种根本的句法格式:其一,动词+数词+量词,如:看一次回/去一次回/找一次

11、回/打一次回假如同一句中有宾语,宾语又有两种位置:1位于动量词后面,如:去了一次(回)北京/买一次回菜/捐一次回款2位于数量构造前面,如:看他一次回/打了他三次回/捐款一次回现代汉语中,假如同一句中既有动量词又有宾语,除宾语是人称代词的情况外,动量词一般都位于动宾之间3。记住这个规律,动量词与宾语的位置先后问题就根本上解决了。诸如“捐款一次回之类的表达形式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比拟少用,它是汉语文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印记,而在语言理论中,更应注重普遍的现象和规律。其二,数词+量词+动词,如:一次回也没去/头一次回访问日本一次回买了三本书现代汉语中,动量词以位于动词后面最为常见,故最重要的是掌

12、握“动+数+量的各种用法。2.与其它动量词不同的是,“回“次还有表示时间的用法,根本格式是“有一次回、“这那次回,如:有一次,记者采访我,让我谈攻读博士学位的体会。有一回在西湖边闲步,碰着一鱼挑,他兜卖混鱼。俞平伯?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这次我输惨了。怎么样,这回该满意了吧?宋学武?干草?在这类用法中,动量词“次“回与数词指代词组成的动量构造更倾向于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三从二者的差异出发,分清“回与“次相异的用法1.在某些词语的后面只能用“次不能用“回。这些词语主要有“首“本“各“多“屡等。2.以重叠形式出现的一般是动量词“次。3.修饰名词性词语时,适用对象有些差异:“回用于计量事情时,一般用于

13、“一回事格式中,如:怎么一回事/是这么一回事/没那回事;“次那么不能直接位于由独“事字前,即不能构成“一次事的形式。4.在一些固定用语中,二者不能互换。如“一回生,二回熟,“七次量衣一次裁等,这类表达形式是古代汉语直接流传下来的,其中的“回“次不能互换。不过这类固定用法,可只记住几个比拟常用的熟语即可,不用作过多的深究。三、余论现代汉语中,动量词“回“次这对近义词的并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言表达的负担,按照语言经济性的原那么,开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有一个会退出语言交际的舞台。根据对汉语动量词“回“次历时开展过程及规律的考察分析,结合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事实,预测二者的开展趋势是动量词“回渐渐

14、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假如没有其它情态、色彩等附加语义的要求、只需要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那么,直接选用动量词“次就一般没错。修饰名词时,除了“回事和小说的单位外,其它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动量词“次称量。动量词“次与“回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区别。有些学者硬要在语义上解释二者的差异,结果是越解释越糊涂。如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它们的词义着重点和应用范围又有区别。次有强调动作可以重复出现的意思,如第三次摇铃几次松开了眉头又一次访问日本;而回那么不强调动作的重复,而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如来过两回头一回访问日本。以上用例中的次不宜用回交换。4其实,郭先生所列举用例中的“次“回都可以互换,且其所说的语义上的区别更是难以理解,比方“几次松开了眉头怎么就是“强调动作可以重复出现而不是“强调动作的次数,难道将“次换成“回说成“几回松开了眉头就不能强调动作可以重复出现?对于这种解释别说是外国人,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也觉得难以理解。所以,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