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少年心事当拿云第二课新 诗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特点:形式自由,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强烈。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对比阅读任务:自由朗读。思考,这两首诗歌题目的用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动作:立和大自然同样伟岸的精神,和宇宙星球平等的视角,显得大气与自信。位置:地球边上顶天立地、卓然站立的豪情放号号ho 拖声音大声叫唤:呼号、号叫、怒号 大声哭:号哭、哀号号ho 号令:发号施令 号角、冲锋号呐喊,癫狂峨日朵雪峰之侧“侧”字怎么理解雪峰之侧:半山腰二、

2、有感情朗读三、知人论世识作者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识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

3、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 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简介 王昌耀 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其间曾两度回国。1953年“停战协定”签字前十余日,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的诗等。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

4、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识作者四、“象”由情生作品意象意象特点意象的含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怒涌的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滚滚的洪涛、我、力大自然的雄奇、壮阔、瑰丽、博大、气势磅礴雪峰、落日、山海、石砾、巨石罅隙、锈蚀岩壁、雄鹰、雪豹、蜘蛛雄浑、壮美、崇高、紧张弱小、可怜、默享洪涛 国内:五四运动的巨大声势 国外:大工业生产的世界潮流雄鹰、雪豹:看似强大的外在形象。蜘蛛:坚韧的内在、意志、心灵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破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这首诗歌呼唤“大

5、破坏、大创造”,这正是诗人身上那种“五四”精神的表现。所谓“大破坏”,就是反帝反封建,所谓“大创造”建设民主与科学的新中国。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五、比较表现手法这两首诗歌是如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相同点: 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立: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峨:“雄鹰”“雪豹”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象征着渺小却坚韧的生命,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排比。增强气势,长于抒情。2.反复。“力呦!力哟!”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发对”力“的赞叹。3.句式

6、自由,节奏鲜明。句式长短交错,随着情感变化而变化,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4.叹号的使用。5.想象峨日朵雪峰之侧视听合一: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坚持绝非易事。2. 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与低矮。 我们需要把抒情主人公放在诗歌中,做具体的分析,这属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分析,那么大家想一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与什么相关呢?人物形象描写情节环境意象创作背景六、抒情主人公比较:文中的“我“究竟是怎样的形象? 下面同学们将这些方法自觉运用到两首诗歌中,做一个对比,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他们的这些因素都是怎样的呢,请在书上做圈点批注,能有效地帮助你理解分析。无

7、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前两句写了“白云”“北冰洋”两种意象,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中两句写了“我”看到的场景,得是一个怎样的我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巨大的“我”诗中有很多“啊”“呦”,想想这和“我”的形象有没有关系?“啊”是一种感慨一种惊叹,发自内心的一种对自由的追寻式的慨叹“呦”字既符合诗歌押韵的特点,又带着民歌的特点。对应“我”“放号”的形象;集中对力的赞颂立在地球边上放

8、号所以,这首诗塑造的是巨人站在地球边上发出怒号呐喊的形象,目的是歌颂一种伟力。这是我们在诗歌内部综合分析其描写、情节、环境、意象四个方面看到的“我”的形象,而要更全面的解读人物形象还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探究“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1919年9、10月间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提供的背景,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时期,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五四精神张扬的是对自我的追寻,所以在诗中出现了想象之下的放大的巨人的自我,在诗中看到了对自我的确认,对自我的歌号,这首诗雄浑豪放宏朗也正像五四运动一样轰轰烈烈。接下来同样的方法,大家解构一下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仔细探究一下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9、5.峨日朵雪峰之侧中主人公有怎样的愿望?而现实又是什么?学法迁移愿望:雄鹰、雪豹现实:小的可怜的蜘蛛“我”希望获得 力量与鼓舞天上的英雄雪原的猛兽蜘蛛又代表着什么?又给我带来了什么 渺小、生命温暖和快慰热爱生命赞颂强大生命力所以,这首诗塑造的是在攀登过程中彷徨惊恐而又决绝坚韧热爱生命的登山勇士形象,目的是赞颂强大的生命力。作者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首诗塑造一个这样的人物形象?攀登过程中彷徨惊恐 1962“大跃进”自然灾害时期热爱生命,赞颂生命力1983“改革开放” 思想解放跨入“人”的时代探寻英雄礼赞人的精神总结: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919五四时期青年人高歌猛进渴盼自我峨日朵雪峰之侧 1962困难时期渴盼英雄 1983开放时期礼赞人的生命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不同时期的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追寻与感悟,从纵向来看我们代代青年也在一步步由年轻狂热走向成熟稳重。七、写下阅读感受以“我看见”开头,仿造例句,想象描摹立峨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示例:我看见一个卓然独立深秋橘子洲头的革命青年,放眼壮丽生机的秋景,回忆峥嵘岁月,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