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四版)第14章社会流动_第1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版)第14章社会流动_第2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版)第14章社会流动_第3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版)第14章社会流动_第4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版)第14章社会流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 社会流动 父亲的职业和教育水平同时影响儿子的教育和第一职业。 布劳第十四章 社会流动第一节 社会流动概述第二节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第三节 社会流动的理论解释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第一节 社会流动概述一、什么是社会流动主要是指个人社会位置的变化及个人社会属性的变化。职业地位改变成为社会流动的标志。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一)根据社会流动的方向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二)根据参数基点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三)根据流动原因 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 上向流动与下向流动社会流动的机制:教育筛选机制 人事筛选机制市场筛选机制 政策筛选机制 水平流动 地区内流动与

2、地区间流动大规模的水平流动的出现,往往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有关。 2. 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代内流动: 又称作个人一生中的流动, 参照基点-个人最初的职业。代际流动: 即两代人之间职业和社会地位等的流动,参照基点-父母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或其他地位。3.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 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或由于社会结构某些层面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流动。 非结构性社会流动: 又称作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强调个人的条件、流动欲望和社会背景对社会流动的意义和作用。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从现象上看,社会流动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位置的变动。从本质上说,社会流动促成了社

3、会的发展变化和结构变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1.形成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 2.形成缓解冲突的社会机制。3.形成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4.形成拾遗补缺的社会机制。第二节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一、自然因素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等 ;较缓慢的自然生态的变化,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袭等。 二、人口因素 人口密度、性别年龄比三、社会因素 社会价值观、社会生产力(根本原因)、社会改革与革命教育结构、战争、民族歧视与压迫、社会继替规则(世袭或自致)第三节 社会流动的理论解释一、社会流动率理论二、地位实现模型理论三、社会流动的结构分析理论 (1)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4、 (2)二元经济理论 (3)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四、推拉理论 一、社会流动率理论索罗金发表于1927年的社会流动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系统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索罗金强调对社会流动的定量研究,侧重研究了流动的数量、方向和地区分布等问题。 计算方法是: 社会流动率=流动人数/全部人口索罗金认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社会越发展,社会流动率就越高。高的社会流动率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阀,释放较低阶级的不满 。二、地位实现模型理论布劳与邓肯于1967年出版了美国的职业结构一书,系统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职业地位和职业流动。 首先使用流出率、流入率、联系指数、社会距离流动比等一些参数,描

5、述了职业流动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了影响这些模式和个人成功机会的因素。五个与个人地位实现有关的变量:父亲的教育、父亲的职业、本人的教育、本人的最初职业、本人的目前职业。 个人地位的实现三、社会流动的结构分析理论1.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次要劳动力市场:工资福利低,工作条件差,劳动力流动性大,晋升机会少,在职训练的机会很少或没有;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福利高,工作条件良好,就业稳定与晋升机会多,有广泛的在职训练。次要劳动力市场与主要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有限的工作流动性。导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因素:技能、产业、地理因素。转型期的中国: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分割、城乡分割。2) 二元经济理论以刘易斯的无限

6、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为起点,由乔根森和费景汉与拉尼斯进一步修正发展。二元经济理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条件下,将农业剩余劳动向现代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看成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3)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所谓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惯例或企业与企业组织内雇员所达成的协议运行的,企业组织内雇员由录用、提升、调动、暂时解雇、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构成的运动系统。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该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2)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企业和雇员持续的劳动关系。 (3)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的流动的影响。 四、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

7、ory)是研究流动人口、移民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推拉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之所以迁移、移民之所以搬迁,是因为人们通过搬迁可以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拉力,而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流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前社会流动的政治性与封闭性特征所产生的负功能是明显的:1.价值导向扭曲。 2.公平竞争受到压抑。 3.社会压力加大。 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流动状况a.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流动b.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流动 农民:我国农民的流动愈来愈表现为他们在自然空间中和职业或产业体系中的位置的变化。 工人:我国工人的流动既没有地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