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控制策略_第1页
常规控制策略_第2页
常规控制策略_第3页
常规控制策略_第4页
常规控制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常规控制策略第一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本章的基本内容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数据采集装置得到的输入信号和给定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再应用合适的控制策略得到控制输出信号。控制器是控制系统工作的核心,而控制策略是决定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性能的关键。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些常规控制方法,包括:连续控制律的离散化设计、数字PID控制、最少拍设计和纯滞后系统控制技术等。第二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3本章的基本内容5.1 连续控制律的离散化设计5.2 数字PID控制5.3 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5.4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5.5 数字

2、控制器D(z)的程序实现第三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45.1 连续控制律的离散化设计 离散化设计方法就是根据连续控制律传递函数D(s)设计等效离散控制器D(z)。“等效”是指D(s)与D(z)在如脉冲响应、阶跃响应、频率特性和稳态增益等特性方面相近。离散化方法很多,不同的离散化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离散后的脉冲传递函数与原传递函数在上述几种特性方面接近的程度也不一致。下面介绍几种工程上常用的近似离散化方法。第四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55.1.1 一阶后向差分变换 一阶后向差分变换是用一阶后向差分近似替代微分作用。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可将 Z=esT 写成

3、以下形式第五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6(2)主要特性 s平面与z平面映射关系s左半平面(0)映射到z平面为圆心(12,0),半径12的小圆内部。映射一一对应,频率无混叠若D(s)稳定,则D(z)一定稳定串联特性,变换前后稳态增益不变,s0时z1。T较大时,离散后失真大。图5-1 一阶向后差分法的映射关系 (3) 应用 由于这种变换的映射关系有畸变,变换精度较低。所以,工程应用受到限制,用得较少。T0时失真小,可使用。另外,在一些复杂系统仿真时使用。第六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75.1.2 一阶前向差分变换 前向差分法实质是将连续域中的微分用一阶向前差

4、分替换: 假设控制器为采用前向差分近似可得上式两边求Z变换后可推导出数字控制器为第七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一阶向前差分法(2)主要特性 s平面与z平面映射关系 映射一一对应,无混叠若D(s)稳定,则D(z)不一定稳定:z域单位圆对应s域一个圆,不是全部左半平面图5-2 一阶向前差分法的映射关系平移放大关系第八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9(3) 应用: 由于这种变换不能保证D(z)一定稳定,所 以应用较少。方法使用简单方便,如若采样周期较小,亦可使用。 如图5-2所示。只有当D(s)的所有极点位于左半平面以点(-1/T, 0)为圆心,1/T为半径的圆

5、内,离散化后D(z)的极点才位于z平面单位圆内。 稳态增益不变第九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前向差分变换:亦可以利用泰勒级数展开近似求得第十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5.1.3双线性变换法(突斯汀Tustin变换) 双线性变换或塔斯廷(Tustin)近似第十一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2双线性变换法(1)主要特性 s平面与z平面映射关系当=0(s平面虚轴)映射为z平面的单位圆周。当 0(s右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外 。当m。 第七十五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稳定性要求: 在最少拍系统中,不但

6、要保证输出量在采样点上的稳定,而且要保证控制变量收敛,方能使闭环系统在物理上真正稳定。 由采样控制系统结构图5-11可知 如果被控对象 中包含 因子以及单位圆上(z=1除外)和圆外的零点时,有限拍控制器可能无法实现。 因此必须对前面的理想最小拍设计方法进行改进! 第七十六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77第七十七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设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G(z)有:G1(z)是G(z)中不含单位圆上或圆外的零、极点部分。式中: 可以看出,为了避免使G(z)在单位圆外或圆上的零点、极点与D(z)的零点、极点对消,同时又能实现对系统的补偿,选择系统的闭环脉冲

7、传递函数时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 由式5.3.3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的设计第七十八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z)的零点 的选择由式 F2(z)是关于z-1的多项式,且不含G(z)中的不稳定零点。为了使(z)能够实现,F2(z)应具有以下形式: F2(z)=f21z-1+f22z-2+f2nz-n 知,(z)的零点中,必须包含G(z)在z平面单位圆外或圆上(z=1除外)的所有零点,以及纯滞后部分,即有第七十九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e(z)的零点的选择由式 上式中,F1(z)是关于z-1的多项式,且不含G(z)中的不稳定极点ai。为了使e(z)能够实现

8、,F1(z)应具有以下形式 F1(z)=1+f11z-1+f12z-2+f1mz-m 必须包含G(z)在z平面单位圆外或圆上(z=1除外)的所有极点e(z)的零点中, ,即有 (因为: e(z), (z)的分母相同,化简后,只剩下各自的零点部分,而 G(z) 的零极点位置对换)第八十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设计的最少拍控制系统,只保证了在最少的几个采样周期后系统的响应在采样点时是稳态误差为零,而不能保证任意两个采样点之间的稳态误差为零。这种控制系统输出信号y(t)有纹波存在,故称为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上式的控制器为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 y(t)的纹波在

9、采样点上观测不到,要用修正z变换方能计算得出两个采样点之间的输出值,这种纹波称为隐蔽振荡(hidden oscillations) 。第八十一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2第八十二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3第八十三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4第八十四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5第八十五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6 系统输出波形和控制器输出波形如图5-16所示。可以看出系统的输出虽然在采样时刻能够完全跟踪输入信号,但是在两个采样时刻之间却并不能完全跟踪输入信号,而是围绕给定输入上下波动,

10、这就是所谓的“纹波”现象,这类控制系统称为最少拍有纹波控制系统。据此所设计的控制器称为有纹波最少拍控制器,控制器输出值为正负交替的波形。控制器的这种输出,意味着执行机构在采样时刻会出现很大的动作变化,不仅消耗能量,而且会造成机械磨损。第八十六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87最少拍设计注意:最少拍设计是在结构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得到的理想结果。所设计的系统对参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当系统的参数产生漂移,或辩识的参数有误差时,会引起系统性能下降或不稳定。最少拍控制系统实际上是时间最优系统。调节时间 与采样周期T有关,从理论上讲,采样周期越小,调整时间越短。但在工程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因为

11、实际执行机构所能提供的控制作用是有限的。当采样周期很小时,系统的控制作用有可能超出执行机构的范围,对象的饱和特性限制了采样上限频率。所以在最少拍设计时,必须合理选择采样周期的大小。通常,选择采样周期 为对象的惯性时间常数。第八十七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5.3.3 最少拍无波纹系统的设计在上述最少拍系统设计中,实际上只能保证系统在采样点上的稳态误差为零,而在采样点之间的输出响应可能是波动的这种波动通常称为“波纹”。波纹不仅造成采样点之间存在偏差,而且消耗功率,浪费能量,增加机械磨损。最少拍无波纹设计的要求是使系统在典型输入作用下,经过尽可能少的采样周期,达到稳态,且输出在

12、采样点之间没有波纹。第八十八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波纹产生的原因及设计要求: 按照上一节所介绍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系统输出在采样点之间存在着波纹,这是因为控制器输出序列的波动引起的。造成控制器输出波动的原因是控制变量的变换有非零极点,即数字控制器的输出序列经过若干拍(采样周期)后,不为常值或零,而是振荡收敛的。所以要使系统输出 为最少拍无波纹,就必须在有限拍内达到稳态后,系统输出 U(k)为定值或为0。第八十九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要使控制量在稳态过程中为零或常数值,必须使U(z)多项式是关于z-1的有限多项式,因此,此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必

13、须包含G(z)的分子多项式,即(z)包含G(z)的全部零点,不仅包括单位圆上或圆外的零点,还包括单位圆内的零点,即式中由图5-11第九十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无纹波系统的调整时间要增加若干拍,增加的拍数等于G(Z)在单位圆内的零点数。例5.2 控制系统同例5.1,T=1s,针对单位阶跃、速度、加速度输入函数设计最少拍无波纹系统,并且画出控制器和系统输出波形。解:第九十一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解:(1)单位阶跃输入 取(z)=a z 1(1+0.718z 1);包含全部零点; 取e(z)=(1-z 1 )(1+b z 1);阶次与(z)相同, 且

14、考虑输入形式 e(z)=1- (z) 1+(b-1)z 1 b z 2 =1-a z 1 -0.718a z 2 比较系数,解得 a=0.582, b=0.418第九十二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单位速度输入 取(z)=(a0 z-1+a1 z 2)(1+0.718z 1);包含全部零点; 取e(z)=(1-z 1 ) 2 (1+b z 1); 阶次与(z)相同, 且考虑输入形式; e(z)=1- (z)1+(b-2)z-1+(1-2b)z-2+b z-3=1-a0z-1-(0.718a0+a1)z-2+0.718a1 z-3 比较系数,解得 a0=1.408, a1

15、=-0.826, b=0.592第九十三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单位加速度输入 取(z)=(a0 z-1+ a1 z 2+a2 z 3)(1+0.718z 1); 包含全部零点; 取e(z)=(1-z 1 ) 3 (1+b z 1);阶次与(z)相同,且考虑输入形式 e(z)=1- (z) 比较系数,解得 a0=2.335, a1=-2.68, a2=0.926, b=0.665第九十四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针对单位阶跃、速度输入函数设计最少拍无波纹系统,控制器和系统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第九十五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9

16、6第九十六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5.4 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在一些实际生产过程中(如热工、化工过程),被控对象具有较大的纯滞后时间。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对系统的控制性能极为不利。当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与时间常数Tc之比/Tc0.5时,被称为大纯滞后过程,采用常规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来克服大纯滞后比较困难,通常难以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长期以来,人们对纯滞后对象的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对纯滞后系统的控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大林算法和史密斯预估控制。第九十七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98第九十八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设

17、连续系统中,被控对象具有一阶或二阶惯性环节,即式中,为纯滞后时间,为了计算简单,我们设=NT,N为正整数,即纯滞后时间是采样周期的整数倍。第九十九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 1大林算法的设计原则 设计以大林算法为模型的数字控制器,使闭环系统的特性具有时间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特性,且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相同。即此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第一百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相应的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因此,数字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第一百零一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2第一百零二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3第一

18、百零三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5.4 已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试用大林算法设计数字控制器解:设期望的闭环系统为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并带有个采样周期的纯滞后。则期望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第一百零四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5第一百零五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6控制效果如图第一百零六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7由图可以看出,在过渡过程中,控制量输出序列出现以2T为周期的大幅度上下振动现象,振动的频率是采样频率的1/2。把这种控制量以1/2的采样频率(即二倍采样周期)的振荡现象称为“振铃”现象。振

19、铃现象的存在,会引起系统输出或控制量输出在采样点之间上下波动,这容易使执行机构大幅度动作,从而造成机构磨损,因此应尽量消除振铃现象。振铃现象振荡的幅度用振铃幅度RA来表征。它定义为,数字调节器在单位阶跃作用下,第0拍与第1拍输出之差第一百零七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8产生振铃的原因是数字调节器D(z)中含有左半平面的极点,而且极点离-1越近,振荡幅度越大,而单位圆内右半平面的实数极点会削弱振铃现象。 防止产生振铃的办法是设法消除D(z)在左半平面接近-1的极点。若D(z)在左半平面存在接近-1的极点,则令该结构因子中的z=1,于是振铃极点就消除了。根据终值定理,采用这

20、种处理方法,系统的稳态输出可保持不变。由图5-20可以看出,例5.4中所设计系统具有振铃现象。分析所设计控制律式(5-117),产生振铃的主要原因是存在靠近-1的极点-0.9051,第一百零八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9将控制器极点多项式中 取 ,从而控制器修改为修改控制器D(z)后,系统控制效果如图5-21所示。 可以看出,修改控制器后,振铃现象基本消除,控制效果得到了极大提高。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第一百零九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史密斯(Smith)提出了一种纯滞后控制器,通常被称为Smith补偿器(或

21、Smith预估器)。其基本思想是按照过程的动态特性建立一个模型加入到反馈控制系统中,使被延迟了时刻的被控量超前反映到控制器上,让控制器提前动作,从而可明显改善控制性能,即减少超调量和加快控制过程。加Smith补偿器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5-23。 5.4.2 纯滞后补偿控制系统第一百一十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1第一百一十一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2第一百一十二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3第一百一十三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4Smith补偿器是一种重要的纯滞后控制方法,但在应用中应注意下列情

22、况。一是Smith补偿器对系统受到的负荷干扰无补偿作用;二是Smith补偿器的控制效果严重依赖于被控对象动态模型的精度,特别是纯滞后时间,因此,在模型不匹配或运行条件改变时,控制效果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又在Smith补偿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案。第一百一十四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5第一百一十五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6控制算法的编排 5.5.1 直接型结构(1) 零极型 第一百一十六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7例5.5 设数字控制器 试用直接实现法写出实现D(z)的表达式。解:将D(z)作如下变换

23、从而得到直接法实现时,相应的差分方程表达式为第一百一十七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8直接实现结构方框图如图5-27所示。第一百一十八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9式U(kT)很容易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由式(5-123)可以看出,每计算一次U(kT),需要作m+n次加减法运算,(m+n+1)次乘法运算和(m+n)次数据传递运算。因为本次采样周期的u(k)、e(k),在下一个采样周期则变为u(k-1)、e(k-1);同理,u(k-i)、e(k-j),在下一个采样周期则变为u(k-i-1)、e(k-j-1)。特点: 1. 实现比较简单,不需要做任何变换 2. 存在的缺陷:控制器中任一系数存在误差, 将使 控制器所有的零极点产生相应的变化。 第一百一十九张,PPT共一百二十六页,创作于2022年6月1205.5.2 串接实现法 控制器中某一系数产生误差,只影响相应环节的零点或极点 环节前后顺序不同影响系统总的误差 存储器中的系数与相应环节的零点或极点相对应,实验调试非常方便 第一百二十张,PP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