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榷酒制度_第1页
宋代榷酒制度_第2页
宋代榷酒制度_第3页
宋代榷酒制度_第4页
宋代榷酒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师范学院09届历史系学士学位论文PAGE PAGE 16湖北师范学院09届历史系学士学位论文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0 前言 PAGEREF _Toc231743880 h 1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1 一、宋代以前工商政策中有关酒的管理 PAGEREF _Toc231743881 h 1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2 二、宋代酒法的多样化 PAGEREF _Toc231743882 h 3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3 (一)、官监酒务 PAGEREF _

2、Toc231743883 h 3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4 (二)、酒的买扑制 PAGEREF _Toc231743884 h 4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5 (三)、宋代的榷曲法 PAGEREF _Toc231743885 h 6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6 (四)、宋代的酒户 PAGEREF _Toc231743886 h 7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7 (五)、南宋的隔槽法 PAGEREF _Toc231743887 h 8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8 (六)、边远地

3、区的万户酒法 PAGEREF _Toc231743888 h 10 HYPERLINK l _Toc231743889 三、宋代榷酒的原因及其成绩 PAGEREF _Toc231743889 h 11 HYPERLINK l _Toc231743890 致 谢 PAGEREF _Toc231743890 h 14 HYPERLINK l _Toc23174389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31743891 h 15略述宋代的榷酒制度周雷(指导教师:尚平)(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0501班 湖北黄石 435002)前言 专卖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对酒类实行专卖就称为榷酒。榷酒就

4、是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私酿私卖酒类,由政府专卖,独享其利。实行榷酒制度为封建政府提供了稳定而巨大的收入。宋代是我国唯一自始至终实行严格榷酒政策的王朝。对榷酒的重视和依赖反映了宋代财政制度和经济管理方面的特点,所以对于酒的专卖的研究是宋代经济史,尤其是工商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值得关注。 一、宋代以前工商政策中有关酒的管理为了说明宋代的榷酒政策,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对比宋代以前诸代酒类产销的政策。远古时代,由于粮食生产并不稳定,酒的生产和消费一般来说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主要受粮食产量的影响。另外,有资格酿酒和饮酒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上层人物。酒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并不是商品,而只是一般的物品。人们还未认识到酒

5、的经济价值。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朝前期。但是自商周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酒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酒政的具体实施形式和程度随各朝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在禁酒,榷酒和税酒之间变化。禁酒就是指官私皆禁,取缔一切酿销行为。这种政策主要在宋代以前历代实施,这是因为在先秦和秦汉生产力水平不高,粮食生产尚不能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作为酿酒的原料,而酿酒业实际上是一种食品加工业,因此在灾荒之年,粮食歉收,历代统治者往往采取禁酒政策,从而达到节约粮食的目的。如汉景帝中元三年“夏旱,禁酤酒”1(卷五景帝纪第五)。榷酒与现代的酒类专卖政策很相似。它肇端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榷酤或酤

6、榷是古代酒类专卖的专门术语。其特征是允许酿酤,但是不采取放任自由的形式,而是由国家控制或垄断酒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禁止一切非官府之外的酿酤行为,以便国家独享榷酤之利。可见榷酒和禁酒在概念上是不尽相同的。税酒,税酒是对酒征收的专税。这与一般的市税的概念有所不同。它是从市租中分离出来的与市租地位相同的专税,这种向酒征收专税的政策也是从汉代开始的。税酒和榷酒的区别在于,榷酒酒利一般归于政府,酿酤受到限制,并由官府掌办,即便是采取征课形式,也只是向特许的酒户征课,还是不自由。税酒时,私营者按税额比例与官府分成酒利,只要按章纳税,营业不会受到限制。从汉至宋,中国酒政基本上是在榷酒和税酒这两种政策的交替中演

7、进的,当然也实行过禁酒政策,如曹操和诸葛亮当政时期,就明令禁酒,但由于时间过短,无足轻重。总的来说西汉实行榷酒的时期只有17年,后改行税酒,到王莽时代一度恢复榷酒。但是到了东汉又被税酒政策取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的局面,各个封建政权对酒的政策在各个阶段虽有变化,或榷或禁或税,但主要仍是东汉时期的继续。南北朝末年,南方的陈国和北方的周国,都实行榷酤政策。隋初实行的是榷酤政策,到了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置酒坊,允许人民私酿。唐朝前期并不榷酒,直到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唐朝才开始实行榷酒政策,此后,榷酒制度作为比较稳定的政策,终唐之世共实行了120余年。五代时期,除了后梁曾一

8、度不榷酒外,后唐,晋,汉,周四代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榷酒政策。到了宋代,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空前发展,不仅有了大量的剩余粮食,而且出现了粮食商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宋代为了获取高额酒利以解决财政困难,不仅不禁反而以各种方式鼓励酒类消费,因而宋代未曾实行过酒禁政策。但是榷酒制度却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为了攫取丰厚的酒利,最大限度地增加财政收入,宋代采取了严格的榷酒政策,但是具体到不同时期和地区,宋代采取的榷酒的方式却是各式各样的。二、宋代酒法的多样化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于建隆二年开始实行榷酒。但是当时毕竟处于战争年代,南北还没有统一,加之强化中央集权的改革刚刚开始,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宋政府对各地的

9、酒类产销并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但是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和中央集权的的逐步加强,对酒类产销实行统一管理的条件也日渐成熟。在全国推行的榷酒形式主要有:官酿官卖的酒务制、特许经营的买扑制、官曲民酿的榷曲、特许酒户、隔槽法以及万户酒。(一)、官监酒务官监酒务就是政府直接经营酒的生产和销售,是宋代榷酒的主要形式。北宋政府成立之初便在各州、府县设立酒务,专管酿酒卖酒,称都酒务,县以下设数量不等的场坊即酒坊、酒场,称酒务,酿卖各种酒类同时还兼收各辖区的酒税,酒务的分布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州县所在城,人烟稠密以及市场需求大的乡镇设有酒务。宋酒务设有两种性质监官,一种是专掌酒榷的行政管理人员,监管酿酒生产过程。另

10、一种是专都酒课的官吏,由他们征收酒税。酒务监官替罢需将任内所收课利依祖额进行比较,经磨勘决定赏罚。宋史卷二七六孔承传记载,孔承恭于太祖朝放归田里,“太宗即为以复授旧官,时初榷酒,以承恭监西京酒,岁增课六千万,迁大理正”。1(卷二七六孔承恭传)北宋后期,为了增加酒课,更于各都酒务分立酒务称“比较务”,用以比较竞争,刺激官酒的经营,政和二年(1112年)江浙发运副使董正尉看到“润州都酒务累年亏欠,因监官李邈乞添置比较务,连当每年增务钱二万余贯,累被赏典。”便奏请:“欲望本路将杭州都酒务分作三处,更置比较务二所,不消增添官吏,兵将所贵易于检查,可以增羡,少助岁钱。如家施行,其本路川军并乞添置比较务。

11、” 2(食货二一之六)朝廷同意。比较务的添置便由江浙逐步在全国范围推行,二年后,朝廷对比较务作了明确的规定:“酒务官员二者分两务,三员者复增其一,虽员多毋得过四务。”2(食货志下七)各地酒务监官为了晋升得赏,想尽办法增加官酒的销量。但是,官营酒业在经营之初就已弊端丛生。先是“诸州官榷酒酤,官物不足以充用,多赋于民,兹为烦扰”4(卷二三)朝廷虽有禁令,但类此事件还常有发生。“主吏规其盈羡”,追求产量,不顾质量,“酝齐不良,酒多醨薄”,2(食货志下七)卖不掉硬性摊派,“至课民婚丧,量户大小令酤,民甚被其害,岁俭物贵,殆不偿其费”2(食货志下七),酒行还常把经营亏损转嫁百姓。(二)、酒的买扑制官府经

12、营的亏损以及在边缘地区酒利微薄,使得买扑制在北宋获得了充分发展,熙宁时一度“遍买天下酒场”4(卷二二)。买扑也称扑买,有关“扑”字的含义,前人释为“争到日扑”或“手相搏日扑”。辞源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关扑”之意释为下注以搏的赌。可见“扑”具有竞争、搏斗、下注以角胜负之意,那买扑不外乎是承买者相互出价显于卖主之前,似力士相扑、角逐胜负之意。买扑坊场是另一种酒类产销制度,这里的坊场指的是酒坊酒场。其方法是先由有资产作抵押能力的包税人,与官府签定一个契约。承包通常以三年为一期(当时称作界),到期有财力者互相竞争。买扑者自负盈亏。承包期间包税人即获得酿卖权,其他人不得插足,自酿私酒出售要处刑。真

13、宗大中祥符元年,政府下“实封投状”之令,“募民愿买场坊者,听自立价,实封其价状告,为扃钥,纳期启封,视价高者给之”。4(卷二一七)即采取投标法,包给出价高的人,更促进了竞争。包税人之间的竞争给官府增添了更多收入。“小民争得务盛,不复计较实利,自始至末,添钱多者至十倍”。3(食货二之一)经过竞争取得承买权的人,即承买者,可以经营某一坊场三年,并按期向官府纳税。其主要特点是把竞争引进承买过程。但是,在竞争过程中投标者不惜抬高报税额(酒租),以获得坊场经营权,但不是所有的承买者都达到了盈利的目的,有许多承买者赔累不堪。“方实封投状时,不顾岁入之实于己如何,唯恐买名钱不多于侪辈,及其得之或破产不足以为

14、约”,5(卷二)“买扑坊场先因实封投状,争气务盛,竞说为价,既得之后,则利入微细,不能出办,违限不纳,加以罚钱,至于籍没家产、枢械生虮虱,而不得脱者”4(卷三六六)。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做法受人反对。早在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即开宝九年),北宋官府诏书中就已指出:“先是募民掌茶盐榷酤。民多曾常数求掌以规力,岁或荒俭,商旅不行,致亏常课。多籍没家财以偿。”对此表示:“甚乖仁恕之道。今后宜并以开宝八年(975年)额为定,不待复增”6(征榷考四榷酤),企图抑制抬价增课求掌酒场之风,但事实上风未能息。即使在明令禁止妄增课额之时,有的地方为避开增课之限,也会转而增置新的酒场。所以真宗天禧初(10

15、17)停了一部分乡村酒户;乾兴元年(1022年)更下令乡村不得增置酒场。这样做也有限制粮食浪费,以免影响民食和管酒坊酿酒原料来源的意图在内。史称:时天下承平既久,户口浸蕃,为酒醪以靡谷者益众。乾兴初,言者谓:诸路酒课,月比岁增,无有艺极,非古者禁群饮教节用之义。遂诏:乡村毋得增置酒场。已募民之主者,期三年;他人虽欲增课以售,勿听。主者自欲增课,委官吏度异时不致亏额负课,然后上闻。既而御史中丞晏殊请酒场利薄者悉为禁增课.”2(食货志酒)这段话就是对当时情况的一个概述。增课求掌者,想不赔本而获厚利,一定会把酒抬价或变相抬价出售,卖不掉也会搞摊派。这是扑买制的又一大弊端,常为后人诟病。这种情况很严重

16、,以致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北宋官府下令禁断。诏曰:“民间有吉凶事酤酒,旧听自便毋抑配。而江淮荆湖两浙酒户,往往豪治良民,致出引目,抑使多售。其严禁止。犯者听人告,募人代之”2(食货志酒) 可是法令收获不大。仁宗末,嘉佑之初(1056年)重申前令:“酒税场务毋得抑配人户”,也包括乡村酒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诏江南所增酒场率人酤酒者禁止,可见抑配之弊依然如故。李华瑞在关于宋代酒课的几个问题中提到:“据毕中衍中书备对统计,熙宁九年府界及诸路坊场河渡共27600处,假设河渡占去二分之一,全国坊场约有14000余处”,可见买扑坊场的数量是比较乐观的。但是“熙宁九年27607处坊场河渡共收

17、入4203189贯石匹两,其中,买扑坊场的酒课收入最多也只能占二分之一,约为210万余贯石匹两。这可从熙宁十年酒税总额约为13108618贯,其中官监酒务的酒课为11327419贯,占百分之八十六点四,买扑坊场的酒课额1781768贯只占百分之十三点六得到验证,以上数字表明在买扑坊场比较兴盛的神宗时期,遍天下扑买其酒课额也只及官监酒务酒课的九分之一”。可见扑买坊场的酒课收入不够显著。(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三)、宋代的榷曲法榷曲,顾名思义是对曲的专卖,但它采取较为放任的形式,允许购买官府曲院所造的曲的酒户自由酿造,也就是说不仅不控制酒的流通领域,而且对生产领域也相对放宽了,是间接

18、专卖。宋代榷曲是延续五代的做法,但榷曲范围较隋唐五代而言明显的缩小了。北宋主要在四京设曲院。都曲院是汴京城最大的造曲机构。这个机构“在敦义坊,掌造粗细一等曲,给内酒坊及出鬻收直。”宋太宗至道三年规定:“曲院每斗麦收曲六斤四两正数,如有出剩,亦须收附,”每年曲院磨麦为四万石,“用驴六百头,步磨三十盘,每料磨五百硕”,“收面三百二十万七千三百九十二斤,踏曲九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五斤半”,除役使四百二十八名兵士磨麦外,“又佣雇百姓匠三人充作头,二十三人充伴和板头,脱蘸炒焦,六人充踏匠,每年踏内酒坊法,糯曲七万四千三百四十二片”。3(职官二六之三三三四)西京、南京与汴京的情况差不多,只是造曲数额少一些,

19、“都曲院曲卖于酒户,西京、南京亦然”7(卷一),“西京官造曲如东京之制岁十一万四千一百九十五贯,绢三十五匹。”南京官造曲如东京之制,“岁七万八千七百一十八贯。”,3(食货一九之一)“天圣以后,北京售曲如三京法。”2(食货志酒)榷曲主要通过垄断曲的生产和曲的售价来获取利润的。凡官曲,麦一斗为曲六点四斤,卖曲价,东京、南京斤值钱155文,西京减5,而麦价斤值66文,曲价为麦价的16倍多,可见曲价之高。东京酒户一年用糯米30万石,规定都用官曲,官府有时对酒户赊给酒曲贷给糯米,秫米,到期收钱(须以家业为抵当,三五户连坐)。酒户通过购买官曲酝酒沽卖,从卖酒中获得利润。曲院要多卖钱就要多造曲,“曲数多则酒

20、亦多,多则价贱,贱则人户(酒户)损其利”。很会盘算的北宋政府就改而实行减数增价的方法,“使酒有限而必受”,“人无耗折之患而官额不亏”2(食货志酒)。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规定东京以180万斤为定额,闰年增15万斤,每斤曲价提高约20%,后来又再增东京酒户曲钱,并减少造曲数量(曲数减至150万斤,闰年益造万斤,每斤240文,价格较熙宁四年增20%,其下一年曲数再减至120万斤,每斤曲250文,价格较熙宁四年增25%),这个减曲增价法在神宗时实行8年之久。虽然东京经过几次调整曲价,从而达到增加酒课的目的,但是一直在四十万贯左右徘徊,并没有增加。这恐怕与曲价过高,使酒价相应增长过快,反而影响曲和

21、酒的销售有关。南渡以后除了绍兴时杭州曾一度榷曲外,已不再有明确的榷曲区,也就是说不再实行榷曲制。这与榷酒制度日益严密有关。(四)、宋代的酒户宋朝当时有严格的榷酒禁地,“去东京城五十里,州二十里,县镇寨十里内余条酒曲称禁地者,准此。” 8(卷二八)在禁地内禁止一切私卖酒的活动,违者“等第科罪”。但是,在禁地之外是允许私人卖酒的,所以马端临说:“宋朝之制:三京官造曲,听民纳直,诸州城内皆置务酿之,县镇乡閭许民酿而定其课。”6(卷十七)但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的,他们是被称为“酒户”的人。酒户在宋代有两类。一类是购买官府的曲然后自己酿造的酒户,他们主要居住在榷曲区,谓之诸京酒户;另一类是向官府缴纳一定税

22、课从而取得酿卖权的酒户,谓之乡村酒户。他们主要分布在禁地之外,范围较广。先说前一种酒户,北宋东京当时有“正店七十二户”,他们一般是有较多资本的大酒户。脚店不少于三千户,他们一般是中小酒户,不从事酒的生产,只作为官酒务和大酒户的代销点。榷曲区的酒户一般通过两种方法从都曲院取得所用的酒曲。一是酒户向曲院申请需要购买的曲数,由“卖曲官、监官两秤平卖,不得亏损官司”9(卷二)。二是酒户向曲院赊购曲,但是必须用自己的家产作为抵押,而且还要三五户连坐。官府给予还曲钱期限,酒户所欠曲钱即使遍卖家产也要还。如“京城富民刘保衡开酒场,负官曲百余万保衡卖产以偿。4(卷一八九)”酒户购买酒曲之后还要交付一定数额的白

23、槽,糯米钱才可以酿酒沽卖。而糯米的供应也是由官府控制的,一般不能私自交易。可见政府仍然不愿放弃对酒户的控制。禁地之外的酒户被称为“乡村酒户”,乡村酒户的数量也比较多,如宛陵郡有一百三十八户。虽然乡村酒户是向官府缴纳一定岁课从而取得酿卖权的店铺人家,但是官府对他们仍然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在禁地卖酒,违者定罪。而且酒户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卖酒,不能越界卖酒。宋代的酒户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规模小。在官府最大限度的追求酒利的榷酒制度下,私营酒坊受到严格的控制,很难得到大规模发展。而乡村酒户,由于远离消费中心,受到消费水平的限制,很难有资本去扩大规模。其次,以分销和代销为主。宋代的酒户确实不少,但不进行直

24、接生产。如仁宗时“白矾楼酒店如有情愿买扑出办课利,令于在京脚店小户内拨定三千户,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3(食货二之七)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宋代私营酒业是不发达的。它与兴旺发达的官营酒业不可同日而语。(五)、南宋的隔槽法南宋时期,酒专卖创新最著名的是赵开所创的“隔槽法”,也称隔酿法。赵开善理财,建炎三年(1129年)张浚镇蜀,以赵开为四川处置使总领财赋。赵开初见这位蜀帅时说:“蜀之民力尽也!锱铢不可加,独榷货稍存赢余,而贪猾认为已有,互相隐匿。惟不恤怨詈,断而敢行,庶可救一时之急。” 10(卷三二赵开墓志铭)张浚锐意复兴,委任赵开不疑,于是大变酒法从成都开始。其做法是:“先罢公帑卖供给酒(原定供给

25、官吏用的酒),次令废除扑买”,“即旧扑买场坊所置隔槽,设官主之,酿户各以米赴官场自酿,凡一石输钱三千,头子杂用等二十二。” 2(食货志酒)这是官府供应酒曲与酿具,酿户出钱到官府管理的隔槽自己酿酒,酿酒数额多少不限,只把钱(酿造税)出足就行了(曲钱另外计算,3022文是税钱,平均一升酒税钱30余文)。第二年(建炎四年,1130年)推广此法于四川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建炎三年十月钱,四川四路的酒课合官民的总收入为140万缗钱,实行隔槽法后,“岁课递增至690余万缗”2(食货志酒)。大力支持了川陕军队的抗金斗争。隔槽法的实行首先成功解决了宋代官营和私营酒业中存在的弊端,其次,由于

26、隔槽法的管理较为简便,而且官方又只是利用旧有设备,不用增加生产投资,不用雇佣酒匠,不用招人扑买,更不用筹措酿酒米而大伤脑筋,从而能节约一大堆行政事务。这对几乎以全部精力来应付战争的宋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酿酒业属于粮食加工业,它的盛衰取决于粮食的丰歉。因此“相对的说,经济发达的地区,酿酒业也比较发达;经济落后的地区,酿酒业也比较落后。” 11四川自秦朝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到了宋朝,“侈繁巨丽,遂甲于天下”12(衡州上元记)。四川是宋代的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南宋初年,中原大乱,东南也几遭战火,只有四川比较富饶,这给隔槽法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仅酿酒用的米,四川一年都在2

27、00万石左右,以此而论,如果没有一个富庶的四川,隔槽法是难以奏效的。正因为如此隔槽法实行之初,它不带强制性的就可以获得一大笔收入,然而由于年年战乱的影响,四川的经济也日益萎缩。绍兴五年(1135年)秋西川被水,东川遭旱,“田亩所收,多者不过四五分,少者才一二分”,“粮食昂贵,斗米钱两贯,利路近边去处又增一倍。民人饥流,死者相枕籍于道”。13(卷三二)绍兴六年(1136年)四川又连续遭到重灾。在天灾的诱发下,四川经济的萎缩变成了衰败。在中国历史上,在灾荒的情况下,封建政权用禁酒的方法来对待酿酒业。“以谷贵禁酒”、“以岁饥禁酒”的记载不绝于书。每当灾荒出现,酿酒业肯定出现萧条。有两个原因:一是酒价

28、不足以米卖的价钱,酒户赚不到钱,自然就会停止生产;二是在灾荒的阴影下,社会购买力会普遍下降,人们自然会减少对某些非急需物品的够买,这就是其中之一。因此酒户势必会减少酒的生产量,以免滞销蚀本。四川当时的军费,是由盐税,酒税,籴本三项收入充当的,而四川的军费年年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减少酒税收入那就得追补另一项收入,以弥补军费的空缺。然而当时四川的财政已出现严重的赤字绍兴四年为51万缗,绍兴五年则达到1000万缗。如果再失去酒税,那么后果不堪想象。隔槽法征收酒税是以酿酒者自动生产为前提的,在灾荒之时,酿酒者势必减少,所以除了用其他方法,要保证酒税的收入已经没有别的方法了。这个时候赵开采用了一

29、个极端的手段“科定人户出钱”13(卷一六)。这样一来,隔槽法便从“法之始行,听民就务分槽醖卖,官计所入之米而收其课”变成了“醖卖亏,则责入米之家认定月额,不覈其米而第取其钱”,14(卷一四夔路酒)使酒户由主动生产变成了被动生产。“民始病矣”,13(卷一七一)“酒徒零落,课息欠少,使槽户室纳石头钱,则失业者比比皆是”,于是“蜀民被牢盆酒茗之害有年矣”。13(卷一七五)绍兴六年八月,赵开被解职,但是强制酿卖的隔槽法却被保留了下来,只是由于民户不堪其苦,舆论哗然的缘故,十月宋高宗命令四川制置大使席益压缩隔槽法的规模。绍兴八年,四川安抚制置使胡世将在成都,潼川,资州,普州,广安军五地设官营清酒务,想以

30、官监取代隔槽。绍兴十六年,四川宣抚使郑刚中命令宣布,在夔州路废除隔槽法。绍兴二十九年,宋政府下令“罢成都府路隔槽酒务监官七十一员,令民承买”2(卷三一高宗八)。自此行之三十年的隔槽法被扑买法取代了。(六)、边远地区的万户酒法宋代福建,夔州,广南东西路以及一部分边远州县有私酿酒的传统,由于地区偏远,私酿难禁,而且榷酒管理成本高,于是在这些地区没有实行榷酒制度,宋人称之为“万户酒”。在官监酒务经营不善,无利可图而废罢的州县也推行万户酒法。可见万户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下面来一一分析。一,私酒难禁,管理成本高。宋史卷一百八十五食货下七酒记载:“惟夔、达、开、施、泸、黔、涪,黎、威州。梁山、云安军即

31、河东之麟,府州,荆湖之辰州,福建之福、泉,汀,漳州、兴化军,广南东西路不禁”。2在这些地方没有实行榷酒制度,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在宋立国后才纳入宋朝版图,而且很多地方地处偏远地区人烟稀少,官卖的榷酒制度肯定是行不通的。私酒多而难禁而且私酿还是一种传统,这遍增加了官榷酒的难度。二,南宋时期,榷酒在政府财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方军政官员经常以各种借口:如拖欠,停闭等截留中央财政的酒利。乾道六年(1170年)规定:拖欠酒课的坊场招人承买,由承包人缴纳酒课;凡不盈利的官营酒坊或实行买扑制,或实行万户酒。为了保证酒课的收入,政府迫不得已实行万户酒政策。但是,一直追求高额酒课的宋政府不愿意放弃对实行万户酒地

32、区的酒税的征收。于是在实行万户酒地区征收酒税,万户酒也被称为“税酒法”。它主要有两种种形式,一是,由民间平均摊派榷酒钱。乾道四年左司谏陈良祐“乞行万户酒,却将坊场钱于亩头均纳”,3(食货二一之七)坊场钱是把官监酒务及下属子坊的课利令民户扑买,缴纳承包税,承包期三年一替。万户酒即以税的形式令民户缴纳课利。缴税的多寡以民户的人口,田亩为依据。但是宋代户口不实,田赋不均的现象十分严重,清查田产物力以平均税赋虽然多次进行,但都无果而终。赵彦卫曾指出:“又创万户酒之说,将一坊酒额尽均苗头上,旧坊户既有酝具,上户亦有力造酒沽卖,五等下户,自令出钱数,且零细家至户到贻害良农,自今浙东、湖北皆有斯弊”。15(

33、卷十) 第二种是只对酿酒的酒户征税。酒户自酿自卖,根据其卖酒额征收酒税,榷酒课利由酒户承担,即“听民自酿而输税于官”。如夔州路“系万户酒地分” ,13(卷一五四)不榷酒,只对酿卖酒的酒户收税。北宋末,纳税场店“有一百四十五处”。南宋赵开总领四川财赋时,为了增加酒课,在不改变万户酒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纳税酒户的数量以增加酒课,新增场店主要有两类:一是原来不纳税的小酒店。二是强迫有一定资产的民户纳酒税,不管其是否开酒店。这种做法达到了增加酒课的目的,但无疑是一个扰民之策。绍兴十五年(1125年),四川宣抚使郑刚中奏言:“夔州路乡村荒僻,民物萧疏,与东西两川事体不同”,多开场店是扰民之政,“人不以为便”

34、。13(卷一五十四)三、宋代榷酒的原因及其成绩由于宋代榷酒的几种形式多存在弊端,对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时人对榷酤制度多持否定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末开始出现同情宋代榷酤的言论。陆心源在所著酒课考所加的按语中说:“按酒之有课尚已。而获利之厚无过于南渡后。四川一省岁收至六百余万贯。故能以江南半壁支持强敌。马腾士饱,延百余年,其生财之道善矣。盖酒为嗜好之物,而非日用所需,不饮者虽强之而不能,嗜饮者即禁之而不止。故虽加价十倍,亦不不致有累于民。较之加赋于民、抽钱于丁,相去不亦远哉!”。16陆氏认为南宋之所以能以半壁江山在北方强敌面前支撑百余年之久,榷酒获得的巨额利润功不可没。同时酒

35、是嗜好品,愿者上钩,高价出售也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笔者认为,榷酒实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弊端并不是政策本身所带来的,而是由于在推行过程中一些官员玩忽职守,唯利是图而采取的一些错误做法而造成的。那么两宋政府为什么不遗余力的推行榷酒政策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为国家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来源,为当时频繁的边关战争,浩繁的宫廷开支和镇压农民起义提供财政来源。宋朝北临契丹辽国的威胁,西北与党项西夏为敌,北部沿边警钟长鸣,战火连绵。在严重的国防危机面前,宋朝积极扩军备战,使军队数量一增再增,宋仁宗时达到了125万余众。这必然迫使宋政府不得不调动几乎所有的财政力量应付日益浩繁的军费开支。通过实行榷酒宋政

36、府获得了巨额酒课收入,而酒课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可以从李华瑞所做的研究中体现出来,即“酒课与货币总收入对照表” 17(365页)如下:年代酒课 货币总收入%太宗至道中(995997年)185万余2224万8.3真宗天禧末年(1021年)896万2653万33.8庆历年间(10411048年)1710万4400万38.9仁宗皇祐中(10491053年1498万3900万38.4嘉佑中(10561063年)1348万余3682万36.6英宗治平中(0641067年)1286万余4400万29.2神宗熙宁中(10681077年)1310万余5069万25.9哲宗元祐间(10861093年)1287万4848万26.6高宗绍兴末(1162年)1400万8000万17.5孝宗乾道间(1651173年)1332万7000万以上19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北宋初期太宗至到时,酒课只占货币总收入的8.3%,但是到了真宗天禧末酒课的比重一下剧增到33.7%,在仁宗皇祐中期达到了最高点38.4%。而酒课最大的支出项目就是军费。系年要录记载的绍兴二年宋廷君臣关于军费与榷酤的对话可以证明这一点。“先是,李纲为湖广宣抚使,请于所在州军造酒,许之。及是吕颐浩因进呈,言茶盐榷酤今日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