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1页
高速公路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2页
高速公路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3页
高速公路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4页
高速公路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 3 -1.1 任务概述. - 3 -1.2 测区概况 . - 3 -1.3 工作内容 . - 4 -1.3.11.3.21.3.31.3.4基础控制测量. - 4 -12000 航测地形图测量 . - 4 -12000 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 - 4 -12000 航测数字高程模型测量. - 4 -第二章、作业技术依据. - 4 -第三章、设计方案. - 5 -3.13.23.33.4数学基础. - 5 -地形图分幅. - 5 -主要精度指标. - 6 -总体技术路线及进度流程. - 7 -第四章、已有资料的分析. - 7 -4.1 地形图资料. - 7 -4.

2、2 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资料. - 8 -第五章、平面控制测量. - 8 -5.15.25.35.45.55.6选点与埋石. - 8 -控制网的观测与计算 . - 9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 - 10 -观测技术要求. - 11 -距离测量 . - 11 -计算要求 . - 11 -第六章、高程控制测量.- 13 -6.16.26.36.4一般规定. - 13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 13 -观测技术要求. - 14 -计算要求 . - 15 -.- 15 -第七章、航测内业7.17.27.37.47.57.6航测法作业流程. - 15 -航空摄影 . - 16 -像片控制测量. -

3、 16 -像片调绘 . - 18 -空三加密 . - 19 -航测内业. - 21 -第八章、全野外数字化测量.- 23 -8.1 野外. - 23 -8.2 地形图绘制. - 25 -第九章、地形图编辑成图.- 26 -第十章、数字高程模型.- 30 -10.1 采点原则. - 30 -10.2 特征线 . - 30 -10.3 文件格式. - 30 -第十一章、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31 -11.1 项目的质量控制及检查. - 31 -11.2 项目的验收. - 32 -第十二章、上交资料.- 32 -控制资料. - 32 -图件资料. - 33 -文字资料. - 33 -数据资料. -

4、 33 -12.112.212.312.4附录A:GPS 点之记. - 34 -附录B:GPS 测量手簿. - 35 -第一章、项目概述1.1任务概述为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受高速公路筹建处委托,由我公司承担高速公路 1:2000 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工作。1.2测区概况高速公路位于石家庄市区南,自西向东横跨井陉县、鹿泉市、藁城市。工作范围为:B3756B3800,L11447L11410。测区内有京广铁路、青银高速、高速、南水北调线路、107国道、308 国道、泄洪渠等。测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3.1,平均无霜期 207 天,平均降水量 529 毫米。工程施工期在春季三、四月

5、份,干燥、多风、少雨。公路西段约 22 公里为山岭地带,东段约 31 公里为平原,自西向东海拔由 300 米降为45 米,地形变化大,测区情况复杂。1.3工作内容1.3.1基础控制测量1、四等 GPS 控制测量;2、一级 GPS 控制测量;3、三、四等水准测量;1.3.212000 航测地形图测量航测地形图测绘范围为:西段约 31 公里,范围为设计中心线两侧各 500m;互通立交测绘范围一般为:2km2km。1.3.312000 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范围为:东段约 22 公里和连接线,范围为设计中心线两侧各 500m;互通立交测绘范围一般为:2km2km。1.3.412000

6、航测数字高程模型测量数字高程模型测绘范围为:设计中心线两侧各 500m;互通立交测绘范围一般为 2km2km。第二章、作业技术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2009);4、全球5、全球(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2010);6、1500、11000 1 2000 地 形图 要素 分 类与 代码 (GB14804-93);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6);8、1:500、1:10

7、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15967-2008);9、测绘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10、高速公路 1:2000 带状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简称“设计书”。当本“设计书”与以上规范或图式发生准。第三章、设计方案时,以“设计书”为3.1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2、高程基准:1985 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为 1m。3.2地形图分幅1、成图比例尺成图比例尺为 1:2000。2、成图规格地形图按线路自西向东分幅,原则上按 1km 线路长度成一个图幅。以路线前进方向为假定东方向,逆时针旋转 90 度为假定北方向。以

8、假定北方向作为成图北方向,按照“图式”规则添加注记或符号。3、图幅整体按线路自西向东按自然数编排,前面冠“RC”字头,如 RC-A1、RC-A2(表示主线)、RC-L1、RC-L2(表示连接线)、RC-B1、RC-B2(表示比较线)。在互通立交或者服务区处应尽可能的保证上述分幅原则,如果因幅面过大保证上述原则确实存在困难时,该公里段可分若干个图幅,首先保证主线图幅分幅即的连贯,其上、下图幅采用主线图幅号后加-1、-2 表示,如 RC-A30-1、RC-A30-2、RC-B30-1、RC-B30-2等。3.3主要精度指标1、平面控制测量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最弱相

9、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3cm;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等级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等级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等1/100000一级1/20000三等1/70000二级1/100002、高程控制各等级公路高程控制网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25 ;用水域和深谷的大桥、特大桥的高程控制网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于得大于10 ;每公里观测高差和附和(环线)水准路线长度应小于下表的规定。3、地形测图地形图图上重要地物点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6mm;一般地物点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8mm。等高线插值的高程中误差注:高程注记点的精度按表中 0.7 倍执行。3.4总体技术路线及进度流程在

10、整个测区进行D、E级GPS控制测量。西段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进行1:2000地形图测图作业。使用常规航摄飞机和航摄仪进行航空摄影作业,然后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同时进行像片调绘。然后利用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进行内业空三加密,以空三加密成果和外业像片调绘数据为基础进行数字线划图成果的制作和生成1:2000地形图成果。东段使用RTK,或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测量。地形类别平原微丘山岭水下高程中误差(1/3)Hd(1/2)Hd(2/3)HdHd1.2Hd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附和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路线、隧道桥梁二等12600100三等366010四等510254五等8

11、16101.6四等1/35000进度流程如下:控制与航摄像片控制外业调绘野外数字化内业编辑DEM制作质量检查提交成果开始 5天 10天15天 20天 25天 30天 35天 40天 45天 50天 55天 60天第四章、已有资料的分析4.1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河北省资料馆提供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可以作为本次带状地形图的生产安排参考使用。4.2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资料测区已有II窦妪、II表灵、III龙泉寺、III皇都(1980国家坐标系)坐标成果。该成果满足精度要求,作为此次测量的起算数据。国家水准点有I榆石46、II6作为此次测量的起算数据。第五章、平面控制测量5.1选点与埋石1、选点为

12、保证将来施工放样的需要,四等点宜在距设计道路中心线50 米300 米范围内,一级点位距设计道路中心线宜在 50 米200米,每一点至少应有一个相邻点通视。特大型构造物每一端应埋设 2 个以上的四等平面控制点。点位应选在地面上,一般不应选在建筑物上。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四等平面控制网采用对点布设,平均 5km 布设一对点,对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500 米;一级平面控制网的平均边长约为 400500m,一般沿设计道路中心线两侧交叉布设,特别地区距离可放宽。所有 GPS 点应选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和利于长期保存及方便施工放样的位置,点位周围一般不应有高度角大于 15的成片物(如树木、建

13、筑物等)。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 400 米以上,离开电压高于 10 万伏的高压线 150 米以上,离开 3.5 万伏 10 万伏高压线 100 米以上,离开 10 千35 千伏高压线 50 米以上。2、埋石所有 GPS 控制点按“全球(GPS)测量规范”要求制作,标石埋设时应高出地面 2-4cm,不得过高或过低;点位标石应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始终应以看到拟建公路中线为原则,有利于路线勘测设计和施工放样。标石顶面用红色油漆注记点名;点位选在道路铺面上或山区固定、坚硬岩石上时,可以用直径不小于 12mm、长度不小于 15cm 顶端带有中心标志的特制钢钉代替。所有 GPS 点都要求绘制点之

14、记。点之记的栓距一般应有三个方向,距离在 50 米以内的应量取至 0.01 米;大于 50 米时,量至 0.1米;无固定地物时,可只绘略图,不量栓距。点位说明栏内应注意说明该点座落在市(县)、乡、村的名称及大置。在实地标注栓距和点号时,应书写正规。表格样式具体见附录 A。3、控制点的按起点-终点方向自然顺序,以不重复编号为原则;若由于工程需要加设控制点时可插编最大号。本工程因主线与比较线距离较近,故使用即可。具体如下:四等控制点为 IV001、IV002,一级点为 I001、I002。5.2控制网的观测与计算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 GPS 测量方法进区联测至少 3 个以上三等(或 GPS 网 C

15、 级以上)的国家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联测高等级控制点的坐标系统为 1980 西安坐标系;已知控制点力求均匀分布,尽量保证在本项目起点处与终点处及线位中间处与国家高等级控制点联测。2、各等级控制测量角度、长度和坐标的数字取位符合以下要求:四等控制测量角度数值取位应取至 0.1 秒,长度数值取位应取至 0.001m,坐标数值取位应取至 0.001m。一级控制测量角度数值取位应取至1 秒,长度数值取位应取至0.001m,坐标数值取位应取至0.001m。3、GPS 控制网的平差计算使用南方测绘 GPSADJ 平差。平差之前,首先使用随机进行了数据传输和基线解算,并对 GPS 网进行了基线检核,在满足规范

16、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了复测基线和闭合环闭合差计算,各项指标均合格后,首先应进行 WGS-84 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进行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的二维约。5.3控制测量技术要求1、的检验:GPS 测量使频,施测前 GPS 接收机要进行一般检视和通电检验。GPS 控制点的精度应不低于“GPS 测量规范”中各级 GPS 点的精度,GPS 测量中四等控制测量固定误差应小于 5mm ,比例误差系数应小于 3mm/Km,一级控制测量固定误差应小于 10mm,比例误差系数应小于 3mm/Km。基线测量中误差应小于下列公式计算的标准差。计算 GPS 测量大地高差的精度时,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可放宽至 2 倍。5.5

17、距离测量全站仪的测距要求测距仪精度等级每公里测距中误差同时观测有效数(个)44数据采样率(s)3030GDOP663、高程测量数字取位符合下表规定。6.2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1、水准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三等12测量等级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平原、微丘、山岭测量等级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距离总合(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往返测高差总合(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差(mm)各等0.10.10.10.111测量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k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路线、隧道桥梁三等366010四等

18、510254四等8等级高差较差(mm)较差(mm)较差(mm)闭合差(mm)第七章、航测内业7.1航测法作业流程本次 12000 带状地形图测绘,西段采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式进绘。本次航摄成图的作业流程如下图所示:7.2航空摄影1、摄影航高和比例尺本次航摄比例尺为 1:10000;设计航高为 1520 米。2、质量控制与保障(1)航摄质量控制与保障、像片:航向度一般不小于 60%,个别最小不小于 56%。旁向度不小于 30%,个别最小不小于 13%。不能满足时应重摄。、像片倾斜角:不大于 2 度。不能满足时应重摄。、像片旋偏角:像片旋偏角不大于 6。不能满足时应重摄。成果整理、检查、验收、交付1

19、:2000 地形图数据编辑外业查图内业地形图空三加密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航空摄影、航线弯曲度:航线弯曲度不大于 3%。不能满足时应重摄。、航高保持:当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应大于 20m,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应大于 30m、或当同一分区内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大于设计航高的 5%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重摄或补摄。、测区、分区图廓覆盖保证: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一条基线(2 片)、旁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 50%。不能满足时应重摄。(2)补摄:、航摄过程中出现的相对和绝对应及时补摄。,可直接在、对不影响内业加密模型连接的相对处补摄,补摄航线的长度应超出(3)航摄成果的

20、检查与提供之外一条基线。、航摄成果应按航摄质量的要求,对全部成果资料逐项进行认真检查,并详细填写有关。、确认航摄成果合格后方可提供使用。7.3 像片控制测量为保证本次成图的精度,在 1:2000 航测成图作业过程中,本工程项目像片控制测量平地、微丘地采用综合法全野外布点方案,隔片布点。、山地采用平高区域网布点的布设方案。具体为:航向不超过 6 条基线,旁向不超过 2 条航线,按照平高区域网布点要求在标准点位布设像控点。当只有一条航线时,按单航带布点,采用分段 6点法布设。1、像控点的基本要求(1)点位要求a、像片控制点点位一般应尽量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度内。两条航线不能共用时,则应分别布点。范围

21、b、像片控制点的选取,其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当目标与其它像片条件时,着重考虑目标条件。(2)选点及刺点要求像控点目标应选刺在影像明显的线状地物交角(交角应在 30 150之间),小于实地 0.2m 的点状地物中心等处。高程急剧变化的斜坡不宜作为选刺点目标。当控制点刺在植被、高出地面或陡坎等地物边缘时,应量注其点位至地面的比高,比高量至 0.Olm,并说明点位刺在何处,高程测至何处,注记在像片背面。对野外像控点的选刺:像控点点位在选刺的同时,应以适当的临时标记于实地点位,以便进行外业检查。a、整饰要求像片平高控制点在像片正面用直径为 7mm 圆圈表示,其符号、点名、高程注记用红色。像片背面

22、实地绘制刺点略图,说明刺点位置,刺点者、检查者及日期,略图大小为 2cm2cm,符号大小与像片正面相同。b、要求平高控制点一律采用航线号加点的顺序号前冠英文字母方法编号,平高点前冠 P,如:P101,即表示第一条航带的第一个像控点。 2、像片控制点的 GPS 外业联测采用 GPS-快速静态进行像片控制点的联测,经基线处理,三维无约,二维约像片调绘,高程拟合后,提供三维坐标。7.4像片调绘方法原则上利用航片或像片放大后的纸质图进行实地测绘,主要工作为把实地的地物地貌要素、地理名称等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和图式要求调绘在像片或图纸上。调绘图件需标识调绘、检查员、调绘日期。由于该过程之后要进行的是测图与

23、数据编辑的内业环节,所以该过程在进行作业时,除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和图式要求实施外,亦应学习了解测图及数据编辑等章节的内容,以便内、外业衔接合理,更好地保证整个项目的作业质量。地形方面的调绘应系统地对地物、地貌要素进行,做到图面清晰易懂,综合取舍合理。1、像片调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居民地连片居民地调绘范围和名称;独立房屋需逐一调绘,加注建筑材料,二层以上房屋调绘须注层数。对于在地面以下的按室用如-1表示。对于依崖坎而建的房屋,按其能看见的最大层数表示。妥善处理围墙与房(檐)的关系。房檐宽度大于图上 0.2mm 的应在实地量取改正数。交通及附属设施测区内交通设施:铁路、公路、其它道路均是调绘的

24、重点,需按图式要求表示。管线及附属设施输电线、配电线、通讯线等、起讫点要逐一交代清楚,为了便于内业编辑,外业调绘时要连线(内业编辑不连线,只标),架空管道及地面上检修井鉴别、污水篦子、消火栓等要调绘清楚。(4)水系及附属设施河流、湖泊、的水涯线以摄影时为准。水渠要标明流向,特别要注意旱地的水井、泵房等的表示。河流、水渠及干沟图上宽度大于 1mm线表示,小于 1mm 用单线表示。(5)地貌及植被对乱掘地可不调绘具体内容,以内业测绘为准。外业应调绘植被的种类及范围并配置符号,园地、经济类作物需调绘作物名称,按图式有关要求配以文字注记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

25、置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6)注记注记是地形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对各种名称注明注记,准确注出。调绘时名称不能随意简化,要按列形式按图示要求标注。简化名称调注。注记的排境界:县以上境界实地其它。对航片内的差、错、漏,外业调绘能处理的一定要处理清楚。对片漏、新增地物、地貌要实测补绘。对于施工区域地物以调绘航当时建设现状为准。2、像片调绘注意的几个事项(1)、相邻图幅之间认真接边,不一致的地方作业员协商解决,问题(如村名、管线、境界等)必须到现场解决。(2)、符号的使用符合地形图图式的规定,不使用不规范的符号和语言。7.5 空三加密空中三角加密测量采用 VirtuoZo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26、进行数据观测,利用 PATB进行平差解算。通过空三加密过程,对于内业检核无误的外业像控成果,直接使用外业测量数据提供下工序使用,对于外业无法获得的像控成果,使用空三加密后的成果资料提供下工序使用,对于空三加密过程中发现的精度超限点位,要分析原因,确认外业成果有误的情况下,若像控点位于加密区精度指标:,可以舍去。a、相对定向:平地、丘陵地残余上下视差q 不应大于 0.005mm;山地、高山地残余上下视差q 不应大于 0.008mm。b、模型连接较差:S0.06m公共点的较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 2.0 倍。计算过程中出现的超限和错误,应认真分析、正确处理。7.6航测内业使用适普公司的 VirtuoZ

27、o3.6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按全要素地形图测绘要求须满足以下要求:地形图要素,过程中必1.点状地物点应在地物的定位点上, 偏差不超过图上0.1mm,线状地物线在地物的中心线上, 偏差不超过图上 0.1mm,为保证此项精度,作业必须在一定的模型比例尺业,模型放大倍数必须要有所保证,以能判清点位为准。2.必须按内业模型上定位,外业最终定性的原则进行。必须坚持“看不清不绘、看不到不绘”的原则,以保证数据精度。在此基础上尽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减少断缺,避免遗漏、移位。3.内业果除不能定性的过程必须做到与编辑结合作业,使完成成除外,应基本上与该要素的最终表示效果一致,基本上不给下工序遗留多余的工作

28、量,能在本工序完成的内容一定要在本工序完成,最后,于外业的调绘成果进行核实,保证整个产品的质量。4.内业结合图等内容。的数据,应进行编辑,标注图号、作业、检查员、5、居民地不同层数、不同结构的房屋应详细表示,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都应分割线,对屋顶上的楼梯间、接收天线、烟囱以及临时性的建筑物不。宽度在 1m 以下的次要巷道不表示,房屋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4mm、简单房屋小于 0.6mm 可取直表示,围墙按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居民地内散树不要道路连通表示。通过居民地的主6、各类电力线、通讯线杆准确杆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物时,应以测标中心切准轮廓线或拐点连线;地物时,应以测标中心

29、切准基点、结点、定位线。对模型不清楚,无法准确定位时,不能7、河流、水库、。的水涯线以摄影时的影像为准,当水涯线与上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 1.0mm 时,水涯线绘于岸边上。双线沟渠按上沿线,小于 1.0m 时按单线。8、道路、河流、水渠、堤、垄等线状地物宽度小于 1.0m 按单线,大于 1.0m 依比例尺,当道路宽度误差在 1m 以内的取平均宽度按平行线表示,反之按实际位置表示,道路时,根据建数模需要路基边缘线、坡脚线。9、坎、坡、堤、垄比高在 0.5m 以上的均应表示,其上下边线均,下边线图层按中文“坡脚线”设置,图上间距大于 2mm 的按应斜坡符号表示,坡脚线成图图面上一律不表示。所有比

30、高测注至 0.1m,当图上坎、坡密集时,间距 34cm 注一个比高。堤顶宽度小于 1m 或堤基底宽小于 4m 时以垄的符号表示。冲沟宽度小于 1m 时用单线表示,大于 1m线,大于 10m 时需加绘沟底等高线。10、高程点图上每格网内均匀分布 16 个左右,应以能表示地形变化特征为主。首选明显的地物点、独立地物、地形点及一、二类方位物,塔、烟囱、桥梁、道路中心和交叉点、建筑物基脚、坎、坡、堤、垄、土堆上下边线处等,尤其是道路、土堤、干沟、河流等线状地物图上每 1015cm 应测注一处高程点;土堆(山包)顶部和坑穴(凹地)底部均应测注高程点;土堆和坑穴面积较大时应以符号配合等高线表示;高程点应切

31、读两次,且读数较差一般不大于 0.2m,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11、各类符号标注坟包个数。井、坟地、独立坟、面状植被详细,坟地12、能够内业定性的要素必须使用相应的要素编码表示。判读定性的植被要进行直接配置逻辑上具有相互关系的要素,过程中应注意顺序的合理,以减少要素的丢漏和逻辑关系的错误。13、山地可以由内业高程点和等高线,高程点应注意首先表示在地形特征变换处及地物特征点位处,例如:道路交叉点、点状地物、坎上坎下等处,等高线过程中,要对精度较差的部分进行及时修测或重新。14、有方向的线状符号时,配置符号应在数字化方向的左侧。平原地区较大面积乱掘地按摄影时情况用坎、坡、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合理表示。

32、15、像对间等高线高程接边差应小于 0.4m,当等高线图上距离密集时按地物接边精度执行,地物平面接边精度一般应小于 0.8m,地物和等高线接边差应在限差内通过配赋完全对接,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正确处理。16、作业员每测完一个像对,应先进行自查,经检查员验收直至修改合格后方可提供用于编辑的数据。第八章、全野外数字化测量8.1 野外野外数据测绘使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测绘,作业方法采用极坐标法。按全要素地形图测绘要求测绘地形图要素,测绘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点状地物测绘点应在地物的定位点上, 偏差不超过图上0.1mm,线状地物测绘线在地物的中心线上, 偏差不超过图上 0.1mm。 2.保证数据的

33、完整性,减少断缺,避免丢漏、移位。3. 居民地不同层数、不同结构的房屋应详细表示,主要房屋和附加房屋都应测绘分割线,对屋顶上的楼梯间、接收天线、烟囱以及临时性的建筑物不测绘。宽度在 1m 以下的次要巷道不表示,房屋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0.4mm、简单房屋小于 0.6mm 可取直表示,围墙按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居民地内散树不测绘。通过居民地的主要道路连通表示。4. 各类电力线、通讯线杆准确测绘杆位。测绘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时,应准确测绘轮廓线或拐点连线;测绘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时,应准确测绘基点、结点、定位线。5、河流、水库、的水涯线准确测绘,当水涯线与上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 1.0mm 时,

34、水涯线绘于岸边上。双线沟渠按上沿线测绘,小于 1.0m 时按单线测绘。6、道路、河流、水渠、堤、垄等线状地物宽度小于 1.0m 按单线测绘,大于 1.0m 依比例尺测绘,道路测绘时,根据建数模需要测绘路基边缘线、坡脚线。7、坎、坡、堤、垄比高在 0.5m 以上的上下边线均应测绘。所有比高测注至 0.1m,当图上坎、坡密集时,间距 34cm 注一个比高。堤顶宽度小于 1m 或堤基底宽小于 4m 时以垄的符号表示。冲沟宽度小于 1m 时用单线表示,大于 1m线,大于 10m 时需加绘沟底等高线。8、各类符号注坟包个数。井、坟地、独立坟、面状植被详细测绘,坟地标9、平原地区较大面积乱掘地实际情况用坎

35、、坡、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合理表示。10、高程点测绘应以能表示地形变化特征为主。首选明显的地物点、独立地物、地形点及一、二类方位物,塔、烟囱、桥梁、道路中心和交叉点、建筑物基脚、坎、坡、堤、垄、土堆上下边线处等,尤其是道路、土堤、干沟、河流等线状地物图上每 1015cm 应测注一处高程点;土堆(山包)顶部和坑穴(凹地)底部均应测注高程点;与中线相交的高压线下测注高程必须准确。11、山地高程点应注意山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及山梁山脊准确测绘,保证山形的准确性。8.2 地形图绘制(1)居民地连片居民地调注范围和名称;独立房屋需逐一调注,加注建筑材料,二层以上房屋调注须注层数。对于在地面以下的按室用如-1表

36、示。对于依崖坎而建的房屋,按其能看见的最大层数表示。交通及附属设施测区内交通设施:铁路、公路、其它道路均是调注的重点,需按图式要求表示。管线及附属设施输电线、配电线、通讯线等、起讫点要逐一交代清楚,外业调注时要连线,高压线 10KV 以上的需调注伏数。修井、污水篦子、消火栓等要调注清楚。(4)水系及附属设施管道及地面上检河流、湖泊、的水涯线应结合的碎步点按现状绘制清楚。水渠要标明流向,特别要注意旱地的水井、泵房等的表示。河流、水渠及干沟图上宽度大于 1mm(5)地貌及植被线表示,小于 1mm 用单线表示。外业应调注植被的种类及范围并配置符号,园地、经济类作物需调注作物名称,按图式有关要求配以文

37、字注记表示。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得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6)注记注记是地形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对各种名称注明注记,准确注出。调注时名称不能随意简化,要按列形式按图示要求标注。简化名称调注。注记的排(7)境界:县以上境界实地。符号的使用符合地形图图式的规定,不使用不规范的符号和语言。其它对于施工区域地物以当时建设现状为准。相邻组之间认真接边,不一致的地方作业员协商解决,等)必须到现场解决。问题(如村名、道路、管线、境界第九章、地形图编辑成图无论是航空摄影测量还是全野外数字化测绘,都需要地形图的编辑成图,其要求也一致。1、按照地形图图式的规定和样

38、图标准、国标分类与代码,对测图提供的图幅数据进行修编和调整,经线型解释、符号填充、文字注记、图外整饰、图幅接边完成地形图编辑,经自查自校,回放纸图和提供数据交检查员进行检查,经修改直至满足成图要求。2、成图数据格式 dwg,图幅文件命名与图号一致。3、成图规格:以分幅提供的图廓点坐标为依据绘制图廓,图外整饰规格以图式样图为准。4、各类要素线粗与图上基本线划宽 “ 0.15mm ” 一致的,按“0”线宽编辑,大于图上“ 0.15mm ” 线划宽度的按图式规定线宽编辑。图上基本点大 0.3 mm。图上不应相交的符号间距离不能小于0.3 mm 。应相交的成图要素数据要实交表示。薄膜图按图式规格打图。

39、5、地物、地貌间相互关系参照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符号配合示例编辑,彩色成图,所有成图内容应满足色层正确,线型完整,相互关系合理,不同符号间不互相压盖,高程点图面放置有时可采用遮盖方式,不得以全选方式处理。6、凡外业提供有测量坐标的各类外业测量点应按坐标生成图上点位,按图式规格表示。7、除能明显判定的不规则房屋外,房屋均应作正交处理。二层以上房屋注记层次。8、电力线连通表示,遇稠密居民地时可间断表示,但连线应表示清楚。9、等高线编辑应满足图面光滑自然,等高线赋相应高程值。10、双线表示的水渠、大车路、乡村路图上不等宽的地方可取平均宽度表示。凡外业测量有宽度的符号按外业提

40、供的尺寸编辑。11、坟地能独立表示的逐个表示,面积较大时按测量范围散列配置,按外业调绘标注坟头个数。12、植被以符号填充表示,当图上面积大于 5cm5cm 时间距放宽一倍。13、所有图幅应在测图已接边的基础上严格细接,接边时凡直线表示的地物接边后仍应保持直线特征,其它要素接边后应满足相互关系合理。14、图内所有文字、符号、数字注记应与下图廓线垂直。图内左上角标注制作的坐标北符号。15、本次作业,对各类注记字体、字大进行如下规定:名称字体大小16、 本次作业,对各类图形要素颜色作如下规定:图 形 要 素 分 类颜色值测量控制点1居民地和垣栅7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設施11居民地县级以上驻地粗等线

41、体(Hbold,cdxt)6.0*1.0乡、镇驻地中等线体(Simplex,xdx)5.5*1.0行政村细等线(Simplex,xdx)面积在图上大于 2525cm 注记 5.5*1.0;小于 2525cm、大于 1010cm 注记 4.5*1.0小于 1010cm 注记 3.75*1.0自然村说明注记机关、工、矿企事业细等线(Simplex,xdx)面积在图上大于 1010cm 注记 4.0*1.0;小于 1010cm、大于 55cm 注记 3.5*1.0;小于 55cm 注记 2.75*1.0性质说明细等线(Simplex,xdx)2.5*1.0山名长中等线(Simplex,xdx)4.0

42、*0.75水系名称左斜等线(Simplex,xdx)4.5*1.03.0*1.0数字控制点字母ROMANT(Rommant)2.5*0.75数字ROMAND(Romand)高程、比高等SIMPLEX(Simplex)2.0*0.75公路等级3.5*0.752.0*0.7517、图外整饰:1、图外整饰以图式附录 C 文字要求和样图为标准。2、需明确的地方:上左绘图号接合表;上右注:专业用图;下:2011 年 3 月航摄或 2011 年 4 月数字化成图,1980 西安坐标系,子午线为 11420,1985 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 1 米,1996 年版图式;左下注:我公司;右下注:“附注:本幅植

43、被除表示者外均为旱地。”。18、检查验收:各级检查应对所有成图内容作 100%的检查,直至修改合格,满足成图要求。室级应及时检查作业员第一幅图的图面和数据,以便发现和处理认识不一致。编辑好的地形图以 DWG 格式的图形文件存放在指定目录下,并作好备份。第十章、数字高程模型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上的数模数据。要素代码严格执行 “国标” 分类码,最后生成的 DXF 三维数据文件由专人处理,提供 CARD/I 程序要求的数模格式文件。文件命名与图交通及附属設施2管线及附属設施4水系和附属設施5境界6地貌和土质9植被3图廓7号一致。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一定要切准模型,真实反映地形,在

44、地形变换处特征点和特征线。10.1采点原则能真实反映实地地形,在地形变化处采点;其它采样点间距一般为 1015 米,中心线两侧各 50 米范围内一般应小于 10 米。10.2特征线地形变化处,如陡坎上下边缘、山脊、沟渠等断裂线进行三维数据,特别强调陡坎上下边缘线,绝不可只有上边缘线而无下边缘线,或只有下边缘线而无上边缘线,如遇公路,则公路路基边缘线、坡脚线均应存在,对于断裂线所经过的点(或称断裂线上的点),均应当是上面提到的采点时已存在的点,断裂线不得相交。等高线归为特征线。除点、特征线外,文件中不需其它任何数据。10.3文件格式共两类文件,均为文本文件,一类是点文件,文件名为*.ASC;另一类是断裂线文件,文件名为 *.POL。对于点文件 *.ASC,文件开始必须有:DATEIHEADERANV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