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礼的力量-浅析秦汉军礼研究_第1页
军礼的力量-浅析秦汉军礼研究_第2页
军礼的力量-浅析秦汉军礼研究_第3页
军礼的力量-浅析秦汉军礼研究_第4页
军礼的力量-浅析秦汉军礼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军礼的力量浅析秦汉军礼研究国家之事,在祀在戎军队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所以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受到极大的重视。军队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对应的管理机制。军礼作为中国古代军队管理手段的核心,最早可见于殷商时期的文字记录中。广义上的军礼涵盖了军队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军赋制度、军队编制、 军事装备 、指挥和联络、阵法和垒法、爵赏诛罚以及军中的各种礼仪等。狭义的军礼主要是指军队在战争前后的一系列礼仪活动。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代,革除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形成了新的国家形态。那么秦汉时期的军队在这样的变革中,其军礼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中国自古重视礼仪,礼仪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政治、

2、思想导向,因此不同时期的礼仪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军礼同样有着类似的时代特征。另外,军礼也体现了是军队建设的核心价值,即服务于谁?因此,历朝统治者都积极参与到军礼的建设与仪式中。商与西周的军礼商代军礼萌芽期:古代文献中保存了大量商代时期战争的记载,标志着商代军队建设的成熟。其中多有涉及原始军礼的描述,比如:田猎,战事前的一些列祭告活动,旗帜的使用,击鼓振旅的制度等。大量的记录表明,商代已经存在了系统的军礼制度。其中,祭祀活动在商代的军礼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西周时期建设军礼:西周鉴于商代荒淫无度的亡国教训,积极进行礼乐建设以规范国家上下的行为。西周礼乐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

3、中军礼是西周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礼中明确的将军礼分为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用于规范军事相关的活动,包括战争期间的礼仪。西周崇尚礼仪,在战争中也也表现出君子之风、节制的一面。这种影响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中得到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军礼春秋时期在各个方面都继承了西周时期的礼仪。这种继承从春秋时期战争中的几个表现上的到清晰的体现:首先,春秋时期战争目的是以使对方屈服而不是灭国,对方表示屈服战争即可停止,同时在言行上都比较节制,战争的胜败双方都表现出适当的尊重;另外,在战争中也依然保持着作为君子应有的行为风范,同时共同遵守周礼对双方的要求;还有,战争双方自觉遵守在各种情况

4、的不得攻击对方的约定,强调摆开车马,光明正大的战争。春秋时期上承西周,下启战国。春秋诸国作为西周的破坏者,同时也保存并遵守了大量西周礼乐要求。同时,春秋也为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做出了铺垫。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与春秋时期的节制相比更加血腥,往往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甚至灭亡对方国家为目的。在战争中阴谋诡诈无所不用其极,一改之前堂堂正正的战争之风。春秋末期的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就明确提出:兵者,诡道也,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的频繁征伐中得到体现。这个时期的战争双方基本放弃了军礼对战争双方的要求,仅保留了能够支持战争胜利的部分内容。这个时期军礼的破坏,伴随着“法”在战争作用的提升。先秦时

5、代是一个军礼由商代萌芽到西周的兴起,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军礼破坏的演变过程。先秦时期建立的军礼的基本内容与形式是秦汉时期建设军礼的基础。二、秦汉时期军礼的继承与发展秦代军礼战国时期的军礼崩坏遍及各个国家,秦代的军礼形成于战国时期的征战中,因此也具备这样的特征。秦代对发源于西周的军礼继承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秦国君主利用商鞅进行变法,形成了刑罚严苛但是高效的耕战制度。商鞅变法通过制定奖惩明确的律法,将法治思想渗透到秦国军政上下。其在军事方面的变法内容包括奖励军功,按军功赐爵,制定军赋制度等。秦国的军礼只有部分制度于西周军礼的五礼有所继承。比如田猎,作为军礼的一部分,秦代制定了详细的制度来规范田猎活动。

6、关于田猎的时间,数量上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相较于以前的田猎制度多有调整。另外对于参与人员则明确表明了多为军队士兵。也是因此,历来的田猎活动都被列为军礼的一部分。不同的是秦代用明确的律法惩罚来保证每项田猎制度的实施,使得历史悠久的田猎活动在秦代表现出法治的一面。秦朝在一些核心的军事管理,如军赋,田猎等方面,对西周军礼的制度有所继承。但是相对于西周重视以礼仪规范军事行为,秦代更多的通过明确的军法来进行军事行为的管理,体现秦代军队礼仪独特的一面。西汉军礼西汉虽然是推翻了秦朝建立起政权,但是汉朝沿袭了大量秦朝的制度。同时,为了适应汉朝当时的社会情形,西汉在各方面制度上又有区别于秦朝的一面。有别于

7、秦朝以法家治国,通过制定苛刻的奖惩制度提升综合国力,从而逐步统一天下,汉朝是在经历了秦末全国范围的战乱建立起来的。汉初的人们苦于秦朝苛政以及多年的战争,因此汉朝不能继承秦代严刑峻法治国的方法,所以汉初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各方面制度上相对于秦代大大放宽。另外,汉朝统治者先是崇尚黄老之学,后有独尊儒术,这些思想上的转变都对西汉的军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西汉在继承秦代军礼制度的基础上,其制度相对宽松。比如,西汉时期的资料中再见不到关于田猎的记载,西汉将继承的这种军事活动称为校猎。田原意指的是狩猎,田与校一字之差,性质上有所改变。在西汉时期的资料中,也没有了关于校猎活动的严厉奖惩的内容。这些

8、改革弱化了校猎活动严苛的色彩,但是其根本目的没有变化,依旧是校阅军队、训练军队等。东汉军礼东汉时期的制度继承自西汉,西汉确立的独尊儒术思想到东汉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影响。西汉初期鉴于秦代的苛政苦民,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重视民生。儒家提倡“仁”的思想,也重视“民”的作用。同时儒家又注重以礼治国,因此东汉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在继承西汉制度的基础上呈现出了仁与礼的特征。东汉继承了西汉的校猎活动,但是更加频繁,且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东汉时期的校猎活动相较于秦代、西汉,其中的军事训练色彩降低,更加突出校阅的作用,在礼仪的规格上更高,在制度上更完善。这种变化表现在东汉时期皇帝多亲自参与到校阅活动中。皇帝的参加

9、显示了当时政权对校猎活动的重视,也必然让校阅仪式更加隆重,提升了校阅礼仪的规格。此外,东汉时期恢复了西周时期的“射礼”,射礼以其浓烈的军事色彩被认为是军事礼仪的一部分。这种兴起于西周时期的军礼,在秦与西汉时期没有得到继承,直至东汉时期,由国家倡导才又恢复。在射礼中,皇帝同样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这种“古礼”的复兴被认为是东汉礼仪复古的体现。东汉的军礼总体上继承西汉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其中礼仪的色彩,同时在一些制度上又提倡复古。此外,皇帝在军礼中参与的增加,突出了皇帝权威,凸显了通过军礼活动加强皇帝掌控军权的政治目的。三、秦汉时期军礼的内容周礼将军礼分为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

10、封之礼五种。中间虽然经历了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与秦汉对军礼的改革,军礼的这五种形式依然得以保留。关于军礼这五个部分的内容,周礼中是这样表述的: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具体到秦汉时期又有区别:大师之礼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师是说众多的军队。这一句大师之礼是天子亲自率军出征前后,规范军队行止的礼仪。大师之礼规范了军队出征之前一系列的卜筮、祭祀、誓师礼仪等,是天子出征时激励民众与军队的行为;大师之礼在争战过程中则表现为整理军队,规范战争行为;对战争之后行为的规范表现为收拢整理军队,振奋军队士气,以及战胜后的一些列祭祀,庆祝活动。大师之礼规

11、范的是直接与战争相关的行为,从出征前到争战过程中,以及战后的收尾整个争战的过程。其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军队,所以大师之礼也可以理解为对军人具体战争行为的管理规范。大均之礼大均之礼,恤众也。大均之礼的主要作用是国家核查全国人口,根据军制征召军人,平均安排军赋。在大均之礼制定初期,是通过平均赋役的方式,既保证国家的军事实力,同时避免民众压力不均以致生产困苦的情况。到秦国时期,通过法家的改革,形成了各种法律奖惩制度以保证耕战的进行。汉承秦制,形成了军队征召与后勤保障的明确制度。秦汉时期的大均之礼体现为详细的一系列征召赋役,管理,转用的制度。大田之礼大田之礼,简众也。田在秦及以前,指的是狩猎。大田之礼,指

12、的是国家通过狩猎活动,校阅训练军队,选拔士兵,进行军事演练以达到整军的目的。大田之礼在秦代表现为田猎活动,在两汉表现为校猎活动。从秦汉时期的田猎活动来看,在田猎的规制,参与人员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秦朝时期的田猎活动时间制度更加严格,同时其组织者明确为司马等掌管军事的官员。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田猎被校阅取代,减轻了军事训练的色彩,突出了校阅,宣示天子威权的作用。大役之礼;大封之礼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大役礼,指各种由国家发动民众进行的营建工程;大封礼,指西周封时期邦建国,勘定各个邦国封地之间的疆界的活动。大役之礼在秦汉表现为国家征调大量民夫进行与战争相关的事务,比如田猎,修建城墙,宫室,皇帝陵寝等。因为人员众多,因此需要以军队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也是其被归于军礼的原因。大封之礼成于西周,当时国家施行封建制,因此需要在各个封地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