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词 五 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_第1页
25.《词 五 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_第2页
25.《词 五 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_第3页
25.《词 五 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_第4页
25.《词 五 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5.词 五 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25、词五首名师同步精品导学案走近背景信息渔家傲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 猎词。他因自己的词

2、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 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武陵春: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53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破阵子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

3、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文学常识关于“词”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

4、格式。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

5、上去的,并不科学。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进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前人作词时加于词前的题目。词这种文学体裁初出现时,词调与词题基本上是合一的。后来,词的内容逐渐与词调脱离,光有词调不足以表明该词的内容,这才另加词题,这大约从宋代开始。如苏东坡的更漏子(词调名),外加送孙巨源,说明该词为何而作,这后者就是词题。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

6、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钗头凤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 http: / / .t_blanko欢迎登陆 )”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 http: / / .t_bla

7、nko欢迎登陆 ),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还有满江红丑奴儿卖花声。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

8、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想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文章主旨望江南写一个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惆怅的情怀。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和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将士们有家难归、大功未建的凄怆情怀。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亲临战场、

9、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武陵春通过对词人在经历了国亡家破后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的描写,生动、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暮春寡居时的凄婉、悲痛、愁苦的情思。破阵子追忆了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思维导图倚:独倚希望望江南望:千帆失望白描:直叙盼望夫归愁:肠断痛苦气候之异(上片)戍边图:风景异边声之异肃杀寂寥边城之异渔家傲浊酒归无计(下片)思归图羌管人不寐夜夜思归白发征夫泪太守出猎(上片)冬猎场面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心胸开朗:鬓霜何妨(下片)雄心壮志自比魏尚:遣冯唐报国壮

10、志:射天狼景色不堪:风住花尽上片武陵春心情凄楚:欲语泪流意欲探春:拟泛轻舟下片兴趣皆无:舟轻愁重上片:军旅生活军容壮盛(雄壮)破阵子悲愤慨叹下片:抒发情怀壮志难酬(悲壮)精彩分析1、“塞下秋来风景异”句中“异”字暗含对比,即把边塞之地与诗人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作对比,请想像一下,看着边塞之秋,诗人想到了怎样的情景?看着雁去衡阳,就感到天气格外寒冷,诗人想到了家乡吴地此时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听着此起彼伏的四面边声,诗人想到了家乡吴地正是人欢马叫,笑语欢歌;看着长烟、落日和孤城紧闭,诗人想到了家乡吴地正是华灯初上,人影幢幢。诗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对比中观察身边景物特点的,所以很自然

11、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2、你能结合课文中内容说说“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吗?望江南、武陵春属婉约词。婉约词描写的大多是歌乐宴饮以及生活中的个人情趣、恋情、秋思,抒写个人的荣辱悲喜。语调婉转如小鸟呢喃,如秋日私语。语言细腻、小巧、精致,长于铺叙。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属豪放词。豪放词大多抒发慷慨报国的爱国主义激情。词的基调豪迈、沉雄,词的意境开阔、广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发挥想像,再现望江南画面,为其导演电影脚本。甲生:江楼上,长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集中在楼上独倚的人身上: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着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濛濛的江

12、面。再来一个人物特写: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乙生:水波浩淼,白帆点点,船只如梭,却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夕阳西下,残阳斜铺水中,水天相接处,浩浩的江水悠悠地向东流去。丙生:芳草萋萋,白蘋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镜头再移向江楼上的女子:失神无语,愁眉紧锁。在来一个眼睛特写:失落,隐隐约约的泪光老师总评:大家编写的电影脚本既能结合课文内容,又体现了电影脚本的特点,很不简单!其实,我们对今天学习过的五首词都可以编导电影剧本的。这样,我们看着,读着,品着,就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可体会到李清照内心复杂的愁苦之情;读“会

13、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看到苏轼关怀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4、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又是他们的代表作。试把这两首词与温庭筠的望江南和李清照的武陵春作比较,看看它们在内容、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苏、辛的词写的是打猎经历和军中生活情景,或牵黄擎苍,骑马狂奔,或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的都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风格雄浑、豪放。温、李的词写的是思妇的失望与惆怅或流离生活中的孀居之苦。或独倚望江楼,日晚倦梳头,或肠断白蘋洲,载不动许多愁,生活范围狭窄,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与豪

14、放词派截然不同。5、请你认真品味课文,回答下列三个问题: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

15、”“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是以魏尚自喻,表达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

16、建功立业的决心。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武陵春中,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17、。写作特点1、望江南辞约而意丰望江南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全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极多的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2、渔家傲秋思质朴而凝练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是词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廖廖几笔勾画出一幅雄浑浓郁的“边塞关山图”。点染的手法使画面从概括到具体,逐层地围绕“异”字展开。词作抓住塞外风光的典型事物大雁南飞。边声四起、长烟落日、层峦迭峰、孤城紧闭来表达戍

18、边将士思乡忧国,决心守边御敌这一主题。下片采用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行文起伏,跌宕有致,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苍凉悲壮,慷慨生哀。3、江城子密州出猎活用典故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记射猎的词。词中活用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例如:用亲射虎的孙郎(三国时的英雄孙权)自喻。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持节云中,何是遣冯唐”这个典故,委婉地表明了苏轼希望自己能像汉文帝时的魏尚一样,能够得到朝廷的重新信用,被委以重任,去卫国戍边。“射天狼”,则见出苏轼立志杀敌的决心,传说“天狼”这种星主管“侵扰”,用它象征侵犯我国国土西北敌人,是很贴切的。4、武陵春虚实相生武陵春反映的正是词人李清

19、照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上片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词的下片本意不过是说小小春游实在不足以安慰词人的天大之愁,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欲扬先抑,以虚拟之景,虚拟之行带出真实之愁。这样一波三折,表现了她刹那间微妙的心境变化,把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表现得生动真切。结尾一句的夸张比喻新颖、奇特。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舟轻愁重。化虚为实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愁的深重。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寓情于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题为“壮词”,实在名副其实。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壮志豪

20、情。这种“壮”情是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挑灯看剑、军中听号、将士分炙、沙场点兵一事一景,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一、积累与运用1、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斜晖脉脉()白蘋洲()人不寐()右擎苍()锦帽貂裘()鬓微霜()舴艋舟()麾下炙()2、请你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老夫聊发少年狂()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也拟泛轻舟()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3、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默写诗句。望江南一词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_,_。渔家傲秋思一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_

21、。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武陵春这首词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4、请你自选角度赏析:“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5、古诗文默写。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而他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却只了了十字:“汝果欲作诗,工夫在诗外。”后学者普遍认为,这诗外“工夫”主要体现为伟大的爱国思想、宽博的恤民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明晰的责任意识和坚强的民族气节等。也正是有了这种种诗外的“工夫”,才有了无数启人智

22、慧、教人向善、催人奋进的妙文佳句。上面画横线的短语分别代表了诗外“工夫”的6个不同角度,请你任选其中5个角度,各默写出一个与其内容相符或相关的古诗文名句。爱国思想:恤民情怀:道德情操: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民族气节:二、阅读与鉴赏(一)课内阅读与鉴赏。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完成69题。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6、“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_7、“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_8、你能不能从“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_9、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_阅读渔家傲秋思一词,完成1011题。渔家

23、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11、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二)课外阅读与鉴赏阅读江郎山和韵,完成1213题。江郎山和韵(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12、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_、_的特点。13、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_阅读送友人,完成1415题。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

24、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_的景象。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三、表达与交流(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6、用画面来描绘诗词的意境,能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发挥想像,再现望江南画面,为导演写个简短的电影脚本。示例:水波浩淼,白帆点点,船只如梭,却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夕阳西下,残阳斜铺水中,水天相接处,浩浩的江水悠悠向东流去。_25词五首1、mpnmiqngqibnzhu2、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称一骑定将打算奏像一样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寒下秋来风景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5、示例:表达爱国思想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表达民族气节的诗文天祥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提示:多做不加分。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6、“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26、7、“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8、“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9、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10、天冷、声杂、城孤。11、思乡之情。12、高、直、陡、险13、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人生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答出一点意思符合即可)14、苍凉(悲凉、凄凉、凄清)15、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16、示例:江楼上,长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集

27、中在楼上独倚的人身上: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斜倚着栏杆,焦灼地望着烟波蒙蒙的江面。再来一个人物特写: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温彦博,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苏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