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关键能力课堂探究随堂检测强化落实课 标 要 求学 习 目 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1)分类:图中S表示_,P表示_。横波纵波固体固体液体气体2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分界面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_。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_界面和_界面。界面深度波速变化分界意义C_地面下平均_千米处P波和S波的速度都明显_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2、D_地面下_千米处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_,S波完全_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不连续面莫霍古登堡莫霍界面33增加古登堡界面2 900下降消失(3)圈层:由内向外EF为_,G为_,H为地壳。地壳:由固体_组成,位于莫霍界面以外;_地壳薄,_地壳厚。地幔:从莫霍界面到_界面之间,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_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核地幔岩石海洋大陆古登堡软流岩石圈的结构如图:岩石圈位于_以上,包括M_、N_顶部,主要由_组成。地核:由_和_等金属组成。外核呈_态,其运动形成了地球的_;内核是密度极大的_金属球,压力极大。软流层地壳上地幔岩石铁镍液磁场固体【判断】1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3、。()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学法指导1】(1)歌诀法记忆地震波特点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弹性降低成。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慢仅通固态中。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处界面生。如此特性可利用,透视地球好轻松。(2)差异法掌握地壳厚薄海陆差异:大陆厚,海洋薄:地貌差异:山地厚,平原薄;海底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拔差异:高处厚,低处薄。(3)联想法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就像煮熟了的鸡蛋一样,有蛋壳(地壳)、蛋白(地幔)和蛋黄

4、(地核)。【知识链接】地震后不同地点人的感觉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与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所以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易错辨析1】地壳就是岩石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者区别如下表:名称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17 km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平均100 km地表至软流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外部圈层组成:A大气圈,B水圈,C_。 生物圈2各圈层的组成和作用圈层

5、组成地理意义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_调节地球的温度,提供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圈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主体是_,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参与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氧气氧气海洋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虽然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但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6、自然环境【判断】1生物圈就是地表生物的总称。 ()2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之一。()3四大圈层之间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学法指导2】图示法理解地球圈层间的关系【易错辨析2】生物圈占有独立的空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物圈渗透于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接触地带,不占有独立空间。【学法指导3】岩石圈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关系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在地表附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岩石圈上,水、生物及其他各种物质进行着彼此间复杂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地球外部圈层通过岩石圈和地球内部圈层联系在一起。归纳助学助记双考要求体系构建学法导引考试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1运用

7、示意图识记地球的圈层结构。2注意掌握各圈层之间的联系。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层的特点水平1水平32.岩石圈的范围水平1水平33.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各层的特点水平1水平3速记认知清单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界面:图中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3)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2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3外部圈层(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2)水圈: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

8、生物的总称。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关键能力课堂探究探究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探究导引】2019年8月13日6时31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6度,东经104.87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千米。下图为四川长宁4.1级地震烈度图。【思考交流】1运用“区域认知”方法分析:此次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什么地方?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此次地震发生的能量是如何传到地面的?3.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探究:地震发生后推测地面上物体的震动形式。提示: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提示:地震发生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提示:受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地面上物体应该先上下震荡

9、,再左右晃动。【归纳升华】1.地球内部圈层具体划分及特点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图所示:【学以致用】2021年4月9日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岛上的苏弗里耶尔火山喷发。下面两图分别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1)(2)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C圈层 D圈层答案:B解析:一般认为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圈层为地幔,故选B项。(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圈层

10、海洋部分的厚度较陆地大B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圈层的温度较低,压力和密度较小答案:C解析:圈层为地壳,大陆部分厚度比海洋大;圈层为地幔,其物质以固态为主,横波可以通过;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可能为液态;圈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C项正确。随堂检测强化落实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2月2日10时31分在新疆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下面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12题。1图中m、n表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是纵波Bn是横波Cm传播速度较快Dn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都能传播答案:D解析:纵波能在三态

11、中传播,纵波、横波在莫霍界面处会突然加速,在古登堡界面处纵波波速会突然减慢,横波会突然消失,所以,m、n分别是横波、纵波。2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位于()A地核 B软流层C下地幔 D地壳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且位于陆地,故最可能位于地壳。2021年11月2日,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坎布雷维耶哈火山持续喷出熔岩(如图),火山喷发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和产生的灰烬使得岛上的空气质量恶化。当地政府要求人们除非必要,最好不离开家园,外出尽量戴口罩。据此完成34题。3坎布雷维耶哈火山喷出的熔岩来自()A地壳 B地幔C内核 D外核答案:B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知识点可知,熔岩岩浆发源

12、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因此坎布雷维耶哈火山喷出的熔岩来自地幔,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4受本次坎布雷维耶哈火山喷发影响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 BC D答案:A解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错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故正确,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乙_。(2)地震波在地壳和地幔的传播速度不同,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传播的线路分别是AB

13、和AE的连线(直线),波速较快的是_观测点,造成该地波速较快的原因是地震波主要通过_(填圈层)传播。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E地幔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的界面,位于大陆地表以下平均33 km处的为莫霍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 km处的为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所以甲为莫霍界面,乙为古登堡界面。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向地幔传播时,速度明显加快,所以波速较快的是E点,主要是因为由A向E传播主要经过地幔传播,由A向B传播经过地壳。(3)人类最深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 262米,对各类孔底动力机、钻头、测井仪器、电缆等钻探工具要求很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俄罗斯科拉半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