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学 院 名 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填表时间: 年月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实际

2、科研项目 实验室建设 理论研究 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不断演进,个人数据的无限增长与快速流转使得记忆成为了常态。大量信息的使用价值随时间流逝人,但是永久性的保存与公开可搜索经常有害于数据主体的将来利益,因而催生了欧盟的被遗忘权制度。 2014年欧盟第一例被遗忘权案件的胜诉引起了学界对该权利的广泛讨论。多数学者主张引进此项权利来保护本国数据主体的利益,但鉴于欧盟目前的立法规范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以及被遗忘权背后的价值冲突与利益关系,被遗忘权作为新兴权利的定位也饱受争议。 相比之下,中国的第一起被遗忘权案件却以败诉告终,究其原因在于该权利在我国权力体系中的空

3、白。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确定被遗忘权这一新兴权利的本质属性,并借此为其在我国权利体系之下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以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保护数据主体的权益。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被遗忘权的演进 1.1被遗忘权的产生和发展 1.2各国关于被遗忘权的立法现状 2 被遗忘权面临的困境 2.1现实的价值冲突与背后的利益关系 2.2不同法制背景下的选择 2.3操作的可行性与实施效果 3确立被遗忘权为独立权利 3.1被遗忘权的法理基础 3.2无法融入其他权利框架 3.3被遗忘权的权利属性 4被遗忘权在中国权利体系下如何自处 4.1不能融入目前中国的某项权利之下 4.2被遗忘权的中国内涵 4

4、.3完善相关的司法程序机制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欧盟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将被遗忘权置于擦除权之后的括号内,并结合具体情形将权利客体指向那些过时的、不相关的、不必要的信息。这一本身就模糊的安排随即引起了学界对被遗忘权性质的广泛讨论,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将其进行本土化移植。但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被遗忘权的很多问题与困境,首当其冲的就是被遗忘权能否作为一项独立权利立足于各国权利提下之下。 从我国学者对被遗忘权的研究来看,蔡培如在文章被遗忘权制度的反思与再建构中认为被遗忘权更适合被解释为信息化时代下利益冲突的解决框架,作为中立性的利益权衡规则,而非价值输入。并且依据不同情形将被遗忘权

5、的权利基础分为个人数据控制权和利益权衡两种,主张对第三方搜索引擎作为治理主体的正当性补足,强化程序规则。李立丰的本土化语境下的“被遗忘权”:个人信息权的程序性建构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应当将被遗忘权建构为一种程序性权利而非实体性权利,并把其核心特质界定为一种要求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不得从事特定检索行为的请求权,阐述了他对于被遗忘权在本土语境下的内涵和定义。梅夏英在论被遗忘权的法理定位与保护范围之限定一文中通过对被遗忘权保护的法律进路分析认为其不属于隐私权或者个人信息权的范畴,而应当在私法之外从公法维度考量其价值,通过信息保护法向个人赋权并且严格限制其保护范围。薛丽在GDRP生效背景下我国被遗

6、忘权确立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被遗忘权的内在价值为其提供了证成的理论基础,同时提供了民法和行政法具体保护路径。然而,刘泽刚在过度互联时代被遗忘权保护与自由的代价一文中从自由风险的角度入手,揭示了欧盟确立被遗忘权背后将其作为支配性监管手段的实质,指出被遗忘权是一种成本很高的制度设置,会引发对自由的减损,因而质疑在我国引入该项权利。宋源则在新兴权利研究以“被遗忘权”为例一文中分析了一般新兴权利的生成基础并提出了主体、客体、时间、空间四项标准,通过对被遗忘权与其他权利的对比分析进而确定其为一项新兴权利,同时对其司法化进程进行了思考。段卫利在被遗忘权概念分析以分析法学的权利理论为工具一文中以被遗忘权的外部

7、关系角度入手,区分了被遗忘权与删除权和隐私权的异同,又以其内部构造为切入点,指出被遗忘权最为核心的请求权面向,在权利理论的利益伦和意志论上进行解释,将被遗忘权视为兜底性的人格权。 由此可见,被遗忘权的独立属性甚至是存在与否现下仍有争议,对其本土化引进的途径与方式选择也各不相同,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领域都值得更进一步的探讨。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被遗忘权在中国权利体系下的正当位置。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 本文围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的思路展开,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根本违约的基本概念以及与合同解除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关于根本违约认定的现状以及缺陷;第三部分是关于根本违

8、约的域外考察以及启发;第四部分针对我国根本违约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在理论方面,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的文献,为本论文提供撰写的理论依据。 2.归纳法。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总结各种定义的特征,获得一个概括式的结论。 3.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文献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的本质。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 周 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提交毕业论文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2.第 周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3.第 周 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 4.第 周 准备毕业

9、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宋源.新兴权利研究以“被遗忘权”为例D.辽宁:辽宁大学,2019年 2蔡培如.被遗忘权制度的反思与再建构J.清华法学,2019(05) : 168185 3李立丰.本土化语境下的“被遗忘权”:个人信息权的程序性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2019,(3):145-155. 4薛丽.GDRP生效背景下我国被遗忘权确立研究J.法学论坛,2019,(2) 5梅夏英.论被遗忘权的法理定位与保护范围之限定J.法律适用,2017,(16) 6李媛.被遗忘权之反思与建构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2) 7赵锐.被遗忘权:理性评判与法律构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5) 8刘泽刚.过度互联时代被遗忘权保护与自由的代价J.当代法学,2019(1) 9黄娅琴,周婉滢.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的正当性基础与保护路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8(6) 10赵晨芳.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与本土化路径基于法理学的分析视角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9 11段卫利.被遗忘权的概念分析以分析法学的权利理论为工具J.河南大学学报,2018(5) 12英雷蒙德瓦克斯.读懂法理学.杨天江译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3刘利平.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辨析基于欧美隐私自主与言论自由博弈视角J. 14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