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红烛》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2《红烛》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2《红烛》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2《红烛》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2《红烛》课件23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闻一多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文学成就:新月派代表人物,提倡新格律体诗,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诗歌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

2、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 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你是我们永远的红烛!红烛 作者:闻一多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3、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照应诗体,引出所咏对象,歌颂红烛的奉献精神。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灰”与“泪” 24节:“

4、灰” 58节:“泪”任务一:任务二: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全诗共九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赞美烛之红,吐露诗人心曲。第二部分(28节):紧扣“灰”“泪”写自己的思考、困惑,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第三部分(第9节):赞美红烛精神。3、诗歌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你觉得该怎么答?文中有没给出答案一、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二、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三、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四、又何苦伤心流泪?五、流吧,你怎能不流呢?物我统一,诗人用红烛的“红”表明心迹,红烛成为作者的化身中国民众应知恩图报自焚发光照亮救赎他人(奉献自己 照亮他人 )因无法为世

5、人带来更多光明而着急“流泪”,映射诗人受到黑暗势力的阻挠而难以报国的痛苦劝慰红烛,继续表明心迹勇于献身 矢志不渝诗人前后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赞颂矛盾 冲突肯定劝慰心绪起伏 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主旨:第1节:手法:象征、比喻烛之红象征赤城之心将诗人比作红烛,生动形象地写成了诗人对于祖国的赤城。技巧分析第2、3节:手法:设问、比喻、反复 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

6、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与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诗人认为这很“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技巧分析第4节:手法:象征 烧破世人的梦让人觉醒 烧沸世人的血让人有血性 捣破监狱打破禁锢 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

7、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 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技巧分析 第5、6、7节:手法:拟人、象征残风邪恶势力;红烛流泪诗人为现实流泪,担心自己不能尽早实现理想。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它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它“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

8、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技巧分析第8、9节:手法:拟人、呼告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

9、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技巧分析三、拓展延伸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

10、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

11、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

12、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