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1页
(免费)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2页
(免费)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3页
(免费)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4页
(免费)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免费)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期中试题参答1. A B袅娜nu C纤(xin ) 匝z D.芙:f2B3D 4 C5 A C6 A (B句中深孚众望是很使人信服的意思,不符合句意;C抛砖引玉,谦词,用于自己;D不胫而走,用于消息,不合语境。)7D(否定失当B 表意不明C搭配不当)89D10D(缺少“共同美”)11C曲解原意,文学经典是为各个时代众多读者所接受的。12A(B项的理解是错误的。读者所在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格差异,还有当时的文艺思潮的影响都会对作品有不同的欣赏习惯和不同的理解方式,因而会影响

2、到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在深度和准确性上产生差异,而主要不是作品本身独特性产生出这种差异。C项说“唯一要素”太绝对片面了。文章认为衡量文学经典有三个标准。D项的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也不符合创作实际,是“无中生有”。)13A过:经过14D15C16B(“魏尚因故意虚报军功”说法不准确,原文无此信息。)17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3分因此作战失败士兵溃逃,被秦国擒拿消灭。(“兵破士北”、“为所”“禽”各1分分。 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3分)李牧做赵国大将时,驻守在边境,军中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犒赏士卒( 为,居边,军市之租各1分)18、(1)运用了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

3、疏淡远的暮春图景(2分)。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栏畔柳条尽日斜拂于春风中(总写)(1分),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1分)。(2)表达了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2分)。1略20(1)D、E (分,一个分)( D“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没依据;E“从而突出了 陶渊明的奇才”错。)(2)(分)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2分)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2分)(3)不平凡的时代,让人的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2分)不平凡的人生,让人有了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2分)(4

4、)观点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理由:归隐是独善其身,不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归隐不是单纯的苟且偷生,也是一种无声的反抗。观点二: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理由:人生应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应不惧失败,勇敢的去实现人生的理想。(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2分)21理由:16(4分)小说批判和揭露现实,反独裁(2分);小说注重叙事结构的布局,叙事技巧无与伦比。(2分)参考译文:皇上辇车经过郎中官署,问署长冯唐说:“老人家,你家住在哪里?”冯唐回答说:“臣祖父是赵人,到父亲时迁徙到代。”皇上说:“我住在代时,为我主办膳食的主管高祛好几次对我谈到赵将李齐很贤能。老人家你知道李齐这个人吗?”冯唐

5、回答说:“李齐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将才呢。”皇上拍着大腿无比惋惜的说:“唉!我为什么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作为大将呢?如果得到他们这样的人,我又何必担心匈奴祸害呢!”冯唐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皇上很生气,起身进入禁宫中,过了很久,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羞辱我呢?难道不能在没有人处对我说吗?”冯唐谢罪说:“我是个鄙陋的人,不知道避忌。”皇上最终还是问冯唐:“你凭什么断定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上古时候的国君,派遣大将时,跪着推动车毂,对出征的将帅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由将军裁断。臣的祖父说李牧做赵国大将时,驻守在边境,军

6、中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犒赏士卒,一切奖赏恩赐都是在朝廷外决定,不由朝廷控制。朝廷委派任用他,只要求他胜利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竭尽他的才智能力。在那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天下。后来遇到赵王迁继立为王,听信郭开的谗言,最后杀了李牧,让颜聚代替他,所以士卒败逃,被秦擒获消灭。现在臣私下听说魏尚身为云中守,把军中市场的租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卒,并且拿出私有钱财,五天杀一只牛,自费慰劳宾客、军吏和舍人,所以匈奴远远避开汉的士兵,不敢接近云中边境。敌人曾经侵入过一次,魏尚亲自率领战车骑兵迎击,斩杀的敌人非常多。一般士卒都是普通人家的儿子,他们整天积极作战,舍命前驱,斩杀、捕捉敌人,向幕府呈报战功,所报告的和实际稍有

7、不合,文吏就用法令来制裁他,该奖赏的不奖赏他,但犯了法,文吏一定依法办理。臣认为陛下奖赏太轻薄,而处罚又太重。况且云中太守魏尚因记录斩杀敌首功劳和实际差了六个首级而被定罪,陛下的文吏削夺了他的爵位,判他一年徒刑。由这一点看,可以说陛下就是得到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他们。”皇上听了很高兴。就在当天,命令冯唐拿着符节前驱赦免魏尚,再度任用他为云中太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卷32分,第卷88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

8、题卡上,第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分别写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作文纸分别交上来。第卷 (选择题32分)一、(18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一椽 (chun ) 落蕊(ru) 敛裾 (j ) 蓊蓊郁郁(wng)B. 袅娜(n) 点缀(zhu) 变徵( zh) 匪我愆(qin)期C. 纤细 (qin ) 罹难(l) 葳蕤(wi ru) 绕树三匝(zh)D.侘傺(ch) 芙蓉(f) 伶俜 (png) 将子无怒(qi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倩影 精悍 嬉笑 没精打彩B.斑驳 渺茫 桑葚 蒙蒙细雨C.厮杀 垝垣 芰荷 其黄

9、而殒D.婉然 瞌睡 噩梦 绿树成阴3.下列加点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枉用相存B.会不相从许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谢”字,与例句“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中的“谢”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5.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其日牛马嘶 贵贱情何薄 我有亲父兄否泰如天地 昼夜勤作息 女行无偏斜死生,昼夜事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A. B.C. D.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高老头给了两个女儿许许多多的钱,结果自己死在一个

10、阁楼上时却不名一文。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主任对小李的即席发言十分赞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耐人深思。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 好。C.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 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D.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

11、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 会。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12、” 诗。B.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十分突出,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行行重行行即出于此。C.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抒情苍凉悲壮。D.归园田居的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汉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 “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二、(6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什么是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定义的是说明天、地、人常理的书叫“经”。所谓“经”就是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

13、可磨灭的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2005年5月底,在“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上,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樊星和王化学从普遍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经典”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籍,因而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蓝棣之认为经典作品“要有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童庆炳提出经典的普遍性在于“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笔者认为,判断一部作品算不算文学

14、经典,应该考虑以下标准:恒久流传,艺术价值,具有巨大的多向阐释的空间。首先,是恒久流传。能不能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众多读者所普遍接受,这是判断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比如唐诗三百首,不仅仅在当时广泛流行,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也是200多年来流行最广的一部唐诗选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对唐诗三百首广受各朝各代读者欢迎的一个最形象的说法。再比如三国演义,一经问世就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仅仅在明代,三国演义便有多种刻本在民间流行,并且被广泛改编成戏曲和说唱文艺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唐吉诃德出版后,上至王宫,下至市井,男女老幼争相传阅,由

15、此可见这部小说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综上所述,能不能为各时代众多读者所普遍接受,这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文学经典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标准。其次,深刻的艺术价值。这是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的根本所在,能不能塑造典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有没有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的故事,是不是在作品中描绘出了某些涉及人性的东西,这些都是艺术价值的构成因素。一部红楼梦,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典型的就有二三十个,这决定了红楼梦文学经典的地位。第三,具有巨大的多向阐释空间。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否丰富而多义,是能否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对文学经典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

16、果一部文字作品的内蕴极为丰富,哲理极为深刻,可供挖掘的内容较多,具有较大的多向阐释的空间,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被建构为经典。比如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都能从哈姆雷特这部名剧中获得各自不同的收获,这是哈姆雷特魅力永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进行各个层面的解读,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这是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选自时代文学2010年第6期,有删节)10.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道理和不可磨灭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B.文学经典写出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

17、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C.文学经典要有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能够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D.文学经典的普遍性特点反应在作品能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三百首广受各朝各代读者欢迎,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说明文学经典是恒久流传的。B.塑造典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因素,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的故事也是文学经典具备的。C.三国演义被广泛改编成戏曲和说唱文艺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的事实证明文学经典必须是当时的读者所能接受的。D.唐吉可德出版后,上至王宫,下至市井,男女老幼争相传阅,可

18、见这部小说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12.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衡量一部文学经典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标准是各个时代的众多读者都能普遍接受它,肯定它。B.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本身独特,使读者产生幻觉。C.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否丰富而多义,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是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中的唯一要素。D.在创作时就想到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各个层面的解读。三、(8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

19、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

20、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终日力战,用命前驱,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有删改。)注:阃:外城之门;私养钱:私人赡养家属的俸钱;上功:呈报功劳;首虏:砍下的首级和俘虏。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21、一项是上辇过郎署 过:拜访鄙人不知忌讳 鄙:见识少皆自用飨士 飨:犒赏用郭开谗,卒诛李牧 用:听从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余不忍为此态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同心而离居,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1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之用也 莫知我哀B.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 父家安在 大王来何操D. 复以为云中守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面对匈奴为患,孝文帝

22、希望能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来辅佐自己,但冯唐认为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难以得到孝文皇帝的重用。魏尚因故意虚报军功而被责罚,冯唐认为皇帝刻薄寡恩。孝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派冯唐前去赦免了魏尚,恢复了他云中太守的职位。冯唐的直言不讳令孝文帝很没有面子,盛怒之后的孝文帝还是虚心的向冯唐请教诸如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冯唐以对比的方式,以李牧前后不同的遭遇说明帝王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帮助自己建立功勋和霸业。第卷 (非选择题88分)四、(18分)17.翻译下面句子(6分)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3分)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3分)

23、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6分)采 桑 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注: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4分)(2)全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19.根据原文内容填空(6分)尔卜尔筮,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长太息以掩涕兮, 。环顾望旧乡,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池鱼思故渊。五、(16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乱世出

24、奇才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既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引人注目之处一在于他的五度出仕而后坚隐不出,二在于他的诗文冲淡清雅、天然纯真而又偶现豪壮之气,三在于他的长期被埋没而后又被奉为一代宗师。多年来,陶渊明作为人们心目中才华超卓,情志雅远,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文学奇才和士林怪杰,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只有从陶渊明所处时代环境入手,审视他的心路历程和诗文道路,才能够予以更全面、恰切的评判与显扬。奇才怪杰的诞

25、生,常常是有条件的。正常的时代,人的思想融入生活之中,不会有多余的意识来反观生命本身。只有在不平凡的时代,人们在得失、成败、荣辱、幸运与乖蹇之中惊喜、向往、痛苦、迷惑,在心理的不平衡中追求和谐,又从和谐中产生新的裂变,这才有了美到极致的陶渊明。情感和意绪,有了深到极致的哲理认识,这才产生了诗人、作家、哲学家。所谓愤怒出诗人,痛苦出哲学家,就是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超越于凡人,并不是因为天赋灵气,而是不平凡的人生,所谓“天才”只是一种美誉,一种羡叹,归根结底是由于后天的不平凡的经历,不同于一般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历练。而时代,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将其不平凡加诸于个人,并常常以文学

26、或哲学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就是乱世出奇才的必然性。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东晋王朝中度过的,晚年经历了晋宋易代。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仍、祸乱不已,陶渊明降世之时,西晋灭亡已48年,东晋偏处一隅,时时受到北方的进犯,统治集团内部却并不励精图治,团结御侮,更不思收复失地,而是沉湎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安乐而不能自拔。大批兵权在握的将领,多以扩展个人实力、相互勾心斗角为能事,致使少数爱国志士如祖逖等发起的几次北伐复土运动,都半途而废。所以青少年时的陶渊明,虽然也曾经“猛志逸四海”,也曾经“抚剑独行游”,却终因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

27、园。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东晋大败前秦告捷,但外患稍缓,内乱继起,这就是公元399年爆发的历时十二年、波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孙恩、卢循大起义。义军与官军的长期战争,给劳动群众带来更大灾难。陶渊明的故乡江州浔阳是京都金陵的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战火的毁坏更为惨重。陶渊明的诗文中对这次战乱虽无直接描写,但触目惊心,他的悲观、避世的情绪,他的桃花源理想,都因此油然而生。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相互倾轧,更是令一切有识之士失望、厌倦。陶渊明一度在桓玄手下为吏,后又入刘裕幕府中任镇军参军,亲睹了一帮野心家们争权夺利、犯上作乱的一幕幕,其心中那种不齿而无奈,

28、渴盼远离尘嚣的情绪可想而知。陶渊明是在数番入仕过程中认识到他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无从在这个动荡不堪的时代实现的。所以他才最后下决心归田。这既是一种消极退避,也确实是无可奈何,是无力回天的情形下做出的明智抉择。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孔子那时还是能够有所为的,而陶渊明非退避不得免祸消灾,非隐居不能独善其身,以其才,以其情,以其时,他实在是除了吟诗作赋,再也不能别有所为了,转为歇斯底里,坠井而死,年仅57岁。(摘编自龚斌中华名人传记(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陶渊明旷群脱俗,率真任情的做法不合封建正统思想也是他成为“又是歧见最多的作家之一”的一方面原因。B陶渊明一

29、生,曾几度出仕,最后下决心归田,虽消极退避,但也是无奈中的明智抉择,既保全了性命,又远离了他所不齿的时代得以独善其身。C“外患内乱使人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展其才志了”。但外患内乱则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人的心态和生命历程,对文学家或哲学家或许是大幸。D陶渊明报国无门,建功无望,终于选择了田园,由此,他曾经“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的理想壮志也就不复存在了。E文章的后半部分却着重写晋宋时代大分裂、大混乱的外患内乱,照应了本文的题目“乱世出奇才”,从而突出了陶渊明的“奇才”。文中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的大诗人和大散文家。结合原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奇才怪杰的诞生,常常是有条件的”,请简要分析其“条件”。(4分)(4)在动荡不堪的时代,是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还是像孔子所说“知其不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