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请勿外传经济基础知识练习题(第二部分)1.公共物品的( )特征是指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2.公共物品的最主要特征是( )。A.非竞争性 B.竞争性C.非排他性 D.排他性3.下列关于公共物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B.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C.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D.公共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4.纯公共
2、物品的两大特征中,( )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C.非可分割性 D.竞争性5.关于公共物品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排他性是主要特征,而非竞争性是派生特征B.纯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特征C.非排他性是指物品一旦被提供,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D.非竞争性是指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6.“纯公共物品”包含消费上的( )特征。A.排他性 B.非排他性C.竞争性 D.非竞争性E.扩张性7.下列关于公共物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B.公共物
3、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C.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D.公共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8.公共物品的融资方式包括( )。A.政府融资 B.强制融资C.私人融资 D.联合融资E.合同外包9.( )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A.联合融资 B.私人融资C.政府融资 D.自愿融资10.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这种公共物品的融资方式称为( )。A.自愿融资 B .政府融资C.联合融资 D.私人融资10.关于公共物品的生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共物品的生产通常有政府生产和
4、合同外包两种方式B.合同外包包给盈利性质的机构,才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C.支持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理由是同样的服务由私人生产成本更低D.反对公共物品提供私有化的理由是认为私人生产降低了服务的质量11.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核心是( )。A.决策制度 B.融资制度 C.生产制度 D.受益分配制度12.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 )。A.公共物品供给的导向制度 B.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 C.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 D.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 E.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13.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 )。A.稳定价格 B.配置资源C.分配收入 D.稳定的发展经济E.平衡国际收支14.下列
5、活动中,不属于公共财政应发挥职能作用范围的活动是( )。A.防止传染病 B.防震救灾C.生产电风扇 D.发展义务教育15.下列领域中,属于公共财政应当发挥职能作用的有( )。A环境保护 B食品加工C义务教育 D卫生防疫 E国防建设16.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于( )A.财政收入的多少 B.财政支出的多少 C.政府的职能范围 D.政府级次的设置17.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配置社会资源手段的是( )A.财政贴息 B.税收优惠 C.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D.增加财政开支人员 E.财政投资18.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属于财政( )职能的范畴。A.收入分配 B.经济稳定C.经济发展 D.资
6、源配置19.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 )。A.实现按劳分配 B.完善收入体制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公平分配20.下列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手段中,属于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有( )。A.征收企业所得税 B.征收遗产税C.开征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D.征收个人所得税 E.优化财政支出结构21.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主要是( )。A.税收 B.转移支付C.公共支出 D.国债E.财务管理22.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 )职能的体现。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23.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
7、正,属于财政( )职能的范畴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发展 D.经济稳定24.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 )。A.扩大社会总需求 B.扩大社会总供给C.实现充分就业 D.稳定物价水平 E.国际收支平衡25.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是( )A.对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B.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C.稳定物价水平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D.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6.公共选择的理论基石不包括( )。A.个人主义方法论 B.经济人假设 C.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D.理性的非理性27.公共选择理论分析的是政治场景中的个体行为及其后果,它是一种关于( )的经济
8、理论。A.政府失灵 B.市场失灵 C.政府治理 D.利益集团28.政府失灵主要有()表现形式。A.个人主义方法论 B.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C.官僚体系无效率 D.投票循环E.利益集团与寻租29.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会( )本部门的总预算。A.最小化 B.最大化C.平均化 D.均等化30.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政府预算D.财政政策31.财政支出规模是指( ),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A.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
9、占的比重C.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D.财政支出总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32.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包括( )。A.财政支出规模B.财政支出结构C.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D.以上都正确E.以上都不正确33.政府用于义务教育方面多少资金,用于公共安全方面多少资金,用于社会保障方面多少资金,反映了政府财政支出的( )。A.方向 B.规模 C.结构 D.经济性质34.我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 )。A.工资福利支出 B.商品和服务支出C.补偿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E.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5.我国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教育等支出,是按( )划分的。A.政府支出功能 B
10、.支出部门C.支出经济性质 D.支出具体用途36.下列选项中,属于按支出经济分类划分的财政支出包括( )A.环境保护 B.工资福利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E.赠与37.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通行的财政支出统计分类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按财政支出功能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B.按支出是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C.按资金使用级次分类D.按支出规模大小分类38.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政府职能分类B.按支出功能分类C.按支出经济分类D.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39.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是(
11、 )。A.按支出经济分类B.按支出功能分类C.按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D.按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40.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动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属于( )。A.转移性支出B.建设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消费性支出41.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 )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A.上年价格B.不变价格C.当年价格D.预期价格42.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3.下列关于财政支出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中
12、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B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C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D财政支出绝对规模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E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44.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A.社会财富总量 B.财政支出需要C.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 D.政府举借债务规模45.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理论中,瓦格纳提出的观点称为( )A.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B.政府活动扩张法则C.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46.瓦格
13、纳认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由于( )。A.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B.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C.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政府配置资源的需求D.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E.工业化所引起的市场的扩张,使矛盾与冲突增多,需要增加公共支出维持经济社会秩序47.和魏斯曼认为,英国的公共支出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 )A.固定的 B.阶梯式的 C.非连续的D.连续的E.螺旋式的48.展阶段增长理论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 A.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B.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作出解释C.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
14、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D.英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是“阶梯式的”、“非连续的”49.展阶段论认为,当经济由中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的时候,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是( )A.基础设施支出 B.基础产业支出C.对私人企业的补贴支出 D.教育支出50.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这是( )理论。A.马斯格雷夫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B.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C.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D.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51.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解释中,提出“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的是( )。A.瓦格纳 B.皮考克 C.马斯格雷夫 D.魏斯曼52.公共选择学派分别从( )的特征等方面,
15、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A.选民 B.政治家C.官僚行为 D.民主制度E.政府机关的效率53.公共选择学派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解释包括( )。A.选民的“财政幻觉”B.政治家以更大的的财政支出作为争取选民的手段C.官僚机构提出规模较大的预算供表决,以最大化部门和个人的权力和利益D.公共利益可以界定,预算软约束是各国政府的通病E.没有完善的民主制度可以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54.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从直接和微观管理向间接和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应逐步从经济建设向( )转变。A.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B.支持国有经济发展C.支持私营经济
16、发展 D.城市建设55.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购买性支出比重过高B.投资性支出比过较高C. 转移性支出比重过高D.对社会发展投资不够重视E.财政支付再分配功能较弱56.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的主要方向是( )。A.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B.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C.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D.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E.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57.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 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C.制定绩效目标 D.写好考评报告58.在实践中,西方国家总结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3E”原则,即( )。A.效率性 B.公平性C.
17、经济性 D.弹性E.效果性59.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C.制定绩效目标D.写好考评报告60.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是( )。A.统一领导原则B.产权清晰原则C.分类管理原则D.客观公正原则E.科学规范原则61.绩效考评指标选择要遵循( )原则A相关性 B客观公正C 可比性 D重要性E 经济性62.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 )阶段。A.检查 B.撰写绩效考评报告C.准备 D.实施E.提交绩效考评报告63.2007年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通常将财政收入分为( )。A.税收收入及非税收入 B.劳务收入C.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D.转移性收
18、入 E.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64.( )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A.税收收入 B.财政支出C.财政收入 D.政府收费65.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的强制性资金转移是( )A.社会缴款 B.税收 C.赠与收入 D.其他收入66.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是( )口径。A.最小口径 B.小口径 C.中口径 D.最大口径67.衡量财政收入具有不同的口径,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是指( )。A.大口径 B.中口径 C.小口径 D.最小口径68.小口径是最为常见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它包括( )。A.税收收入 B.政府债务收入C.社会缴款
19、 D.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E全部的政府收入69.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A.政府债务 B.税收C.收费 D.捐赠70.税收的征收主体是( )。A.纳税人 B.企业C.个人 D.政府71.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A.效益性 B.准确性C.固定性 D.公开性72.税收的强制性特征表明国家的税收依据的是(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C.民事权力 D.分配权力73.( )是税收本质的体现。A.强制性 B.无偿性C.灵活性 D.固定性74.关于课税对象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B.税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C
20、.税源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D.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一致的75.下列关于税率的表述,正确的为( )。A.在比例税率条件下,税额与课税对象成正比例关系B.比例税率的基本特点是税率随征税对数额的变动而变动C.定额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的单位价格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D.实际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76.关于课税对象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B.税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C.税源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D.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是一致的77.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税率 B.纳税人C.课税对象 D.纳税环节78.下列关于税率的
21、表述,正确的为( )。A.在比例税率条件下,税额与课税对象成正比例关系B.比例税率的基本特点是税率随征税对数额的变动而变动C.定额税率是根据征税对象的单位价格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D.实际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79.代表征税广度的的税制要素是( )。A.税目 B.税源 C.税率 D.征税对象80.代表征税深度的的税制要素是( )。A.税目 B.税源 C.税率 D.征税对象81.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单 B.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不够合理C.全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D.超额累进税率下税收负担比较合理E.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82.关于税
22、源、税目和计税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是税源B.税源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C.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税目D.税目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E.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就是计税依据83.我国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 )。A.流转税 B.所得税C.财产税 D目的税E.行为税84.将税种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是按税种的( )划分的。A.征税对象 B.税负是否转嫁C.收入归属级次 D.征收权限85.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是(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86.我国流转税税种包括( )A.土地增值税 B.增值税C.消费税
23、 D.房产税 E.关税87.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A.增值税 B.房产税 C.消费税 D.关税88.我国的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课税项目采用的是( )的形式。A.从量税 B.从价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89.按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种划分为( )。A.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B.直接税与间接税C.中央税与地方税 D.从量税与从价税90.下列税种中,属于直接税的有( )A.消费税 B.个人所得税C.财产税 D.企业所得税E.关税91.下列税种中,属于财产税的是( )A.增值税 B.房产税C.消费税 D.关税92.按照我国现行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使用权限划分,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税种包括( )
24、。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C.消费税 D.企业所得税 E.证券交易印花税93.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关税属于( )。A.中央与地方共管税 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中央税 D.地方税94.拉弗曲线是( )学派的观点。A.公共选择学派 B.供给学派C.货币学派 D.凯恩斯学派95.关于拉弗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描述B.拉弗曲线表明,税率越高,政府征得的说是深入越多C.拉弗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D.拉弗曲线提示各国政府,征税有“禁区”,要注意涵养税源96.下列表述中,对于拉弗曲线关于税率
25、和税收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拉弗曲线表明,当税率为0时,政府没有税收收入B.拉弗曲线表明,当税率为100%时,政府的收入可以实现最大化C.拉弗曲线表明,一旦超过人们可忍受的最大税率,税率的上升就会造成税收的下降D.拉弗曲线表明,在人们可忍受的税率幅度内,税率的上升可能会带来税收的增加97.( )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A.前转 B.后转C.消转 D.混转98.甲公司销售应税产品缴纳的消费税,通过提高该产品的价格将税款全部转移给该产品的购买者乙公司,这种税负转嫁方式属于( )。A.后转 B.前转C.消转 D.旁转99.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将所缴纳的税款转移给商
26、品购买者或消费者,这种税负转嫁方式一般称为( )。A.前转 B.后转C.消转 D.税收资本化100.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C.旁转 D.消转101.税收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的课税。A.房产交易 B.土地交易C.证券交易 D.奢侈品交易102.( )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A.课税商品的性质 B.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C.课税范围的大小 D.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103.下列各类商品中,税负不容易转嫁的有( )。A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的应税商品B非生活必需品
27、C生活必需品D征收消费税的商品E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104.下列税种中,( )的税收负担较易转嫁。A.增值税 B.消费税C.所得税 D.财产税E.关税105.国债由于有政府信用的担保、风险小,故通常被称为()A.信誉债券 B.国库券C.契约债券 D.金边债券106.国库券是最典型的()形式。A.短期国债 B.中期国债C.长期国债 D.实物国债107.根据国债债务本位的不同,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 )。A.货币国债 B.实物国债C.外债 D.短期国债108.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加税收C.发行国债 D.增加收费109.国债
28、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 )。A.发展对外贸易 B.弥补财政赤字C.筹集消费资金 D.推进技术进步110.下列弥补财政赤字方式中,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较小的是(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设税种C 提高税率 D 发行国债111.财政赤字可以通过( )等方式弥补。A.增税 B.向中央银行借款C.收费 D.发行国债E.调整利率112.国债的功能有(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C.调节货币供应量 D.筹集消费资金E.调控宏观经济113.在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的是( )。A.中期国债 B.长期国债C.短期国债 D.特别国债114.国债的负担主要包括(
29、 )。A.认购者的负担 B.政府的负担C.推销机构的负担 D.纳税人的负担E.金融市场的负担 115.根据国际通用的控制标准,债务依存度应控制在( )。A56 B58C1015 D1520116.一国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称为( )。A.国债负担率 B.国民经济承受能力C.债务依存度 D.外贸依存度117.衡量国债相当规模的指标包括( )。A.国债负担率 B.GNP承受能力C.债务依存度 D.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E.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118.根据李嘉图定价定理,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 )。A.等价B.不相同C.相同D.发债的效果大于征税E.发债的效果小于征税119.
30、国债制度包括( )。A.国债发行制度 B.国债偿还制度C.国债认购制度 D.国债市场制度E.国债流通制度120.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 )A.公募招标方式 B.承购包销方式C.直接发售方式 D.“随买”方式E.摊派方式121.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A.发行数额 B.票面金额C.流动性 D.发行方式122.通过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国债销售任务的国债发行方式是( )A.公募招标方式 B.承购包销方式C.直接发售方式 D.“随买”方式123.以新发行的国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国债本息的国债偿还方式称为( )。A提前偿还法 B市场购销法
31、C抽签分次偿还 D转期偿还法124.在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和常用的是( )。A.回购交易 B.期货交易C.期权交易 D.现货交易125.国债流通转让可以采取( )等具体方式。A.期权交易 B.现货交易C.期货交易 D.回购业务E.到期偿还126.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按预先已经确定的买卖价格,在未来特定时间内进行券款交割的国债交易方式称为( )。A.国债贴现 B.国债现货交易C.国债期货交易 D.国债回购交易127.债券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债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的价格购回同笔债券的交易方式是( )。A.期货交易方式 B.现货交易方式C.期权交易方式 D.回购交易方式12
32、8.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A.政府预算 B.信贷计划 C.税收计划 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129.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 )。A.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B.重大的政治行为C.政府理财的基本环节 D.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130.政府理财的主导和基本环节是( )A.信贷计划 B.政府预算C.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D.年度投资计划131.从政治性方面来看,政府预算是( )A.重大的政治行为 B.重要的法律性文件 C.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D.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132.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 )。A.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B.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序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
33、C.政府理财的基本环节 D.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133.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134.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 )。A.重要规定 B.行政规划C.管理计划 D.法定授权135.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预算具有以下职能( )。A.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 B.财务管理职能C.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 D.控制政府部门支出E.资源配置职能136.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以便全面反映国家的财政活动。这是( )政府预算原则 A.统一性 B.年度性C.完整性 D.真实性137.下列属于政府预算一般
34、性原则的有( )。A.统一性 B.年度性C.周期性 D.保密性E.真实性138.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是每年的( )。A.1月1日至同年的12月31日 B.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C.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 日 D.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139.政府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开,使民众及其代表理解、审查财政收支情况,并接受民众监督,这是政府预算的( )。A.完整性原则 B.统一性原则C.真实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140.编制政府预算时,把支出的盘子做得很大而无法完成,这种做法违反了政府预算的()原则要求。 A.完整性 B.合法性C.统一性 D.可靠性141.世界上绝大
35、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有( )。A.完整性 B.专用性C.公开性 D.可靠性E.灵活性142.下列选项中,能够保持各项财政收支指标连续性的是( )。A.年度预算 B.多年预算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143.按照政府预算编制形式分类,政府预算分为()。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C.年度预算 D.单式预算E.复式预算144.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政府活动的全貌,但却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管理和监督的政府预算是( ) A零基预算 B绩效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145.经常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A.税收 B.国债C.收费 D.专项收入146.政府预算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
36、基预算,其划分依据是( )。A. 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 B.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C.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 D.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147.复式预算一般由( )组成。A.零基预算B.经常预算C.资本预算D.基数预算E.中期预算148.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其中资本预算主要以( )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A.政府收支 B.国债C.税收 D.贷款149.根据政府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可将政府预算分为(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C.年度预算 D.单式预算E.复式预算150.可以保持各项财政收支指标连续性的是( )。A.年度预算 B.多年预算C.增量预算 D
37、.零基预算151.把预算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的标准是( )A预算编制形式 B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C预算管理层级 D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 152.下列关于政府预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政府预算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查和批准才能有效B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C政府预算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D我国的预算年度实行跨年制E政府预算按编制形式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153.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政府预算分为( )。A.零基预算 B.投入预算C.绩效预算 D.规划项目预算E.增量预算154.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可以将
38、政府预算分为( )。A.多年预算 B.年度预算C.零基预算 D.增量预算E.投入预算155.我国的政府预算由( )组成。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 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 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156.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不需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的预算是( )。A政府年度预算 B政府年度决算C部门年度预算 D政府中期预算157.批准中央预算正式成立的机关是( )。A.财政部 B.审计署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58.执行审批预算调整方案职权的机构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各级政府 D.各级财政部门 159.决定
39、本级政府预备费动用的机构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各级政府 D.各级财政部门1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有( )。A.审批本级预算调整方案B.组织编制本级预算草案C.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D.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E.组织编制本级决算草案161.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包括( )。A.公共财政预算B.各级政府预算C.政府性基金预算D.国有资本经营预算E.社会保障预算162.财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税收制度 B.收入制度C.征管体制 D.政府预算制度163.部门支出预算编制采用( )法。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C.定额预算
40、 D.弹性预算164.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A.财政政策 B.政府预算制度C.部门预算制度 D.政府采购制度165.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各执收单位的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 )。A.国库 B.财政专户C.各单位账户 D.执收单位账户E.过渡账户166.我国政府采购运行实行( )的机制。A.分散为主,集中为辅B.集中为主,分散为辅C.集中为主D.分散为主167.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A 税收管理体制 B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 C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D预算管理体制168.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A.预算管理体制 B.税收管理体制C.公共部门财政管理体制 D
4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169.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 )。A.中央、省、设区的市三级 B.中央、省、设区的市、县四级C.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五级 D.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村六级。170.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 )。A.政府职能界定 B.财政管理体制C.政府间事权划分 D.政府预算体制E.政府间财政收入171.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有( )。A.受益原则 B.统一领导原则C.区域原则 D.一级政府、一级事权原则E.效率原则172.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政府间的( )。A财政管理机构设置 B财政收支划分C企业隶属关系划分 D税权划分173.财政管
42、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A.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实行政府采购制度C.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D.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E.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174.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最典型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A.收支挂钩体制 B.收入分成体制C.包干体制 D.统收统支体制175.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 )财政管理体制。A.包干 B.收支挂钩C.分税制 D.统收统支176.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 )。A.增加地方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 B.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C.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D.合
43、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E.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177.下列不属于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的是( )。A.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体系B.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C.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D.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178.依据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其原则是( )A.事权和财权相结合 B.事权和收入相结合C.分级管理 D.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179.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C.中央地方共管税 D.中央地方共享税180.下
44、列选项中,根据1994年分税制体制规定,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税种包括( )A资源税 B房产税 C耕地占用税 D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E增值税181.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所得税C.证券交易印花税 D.资源税182.现在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 )A.增值税 B.资源税C.证券交易税 D.企业所得税E.土地增值税183.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是( )。A.80:20B.75:25C.70:30D.60:40 184.经过1997年和2000年两次调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调整到( )。A.中
45、央占97%、地方占3% B.中央占75%、地方占25%C.中央占90%、地方占10% D.中央占88%、地方占l2%185.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 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 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186.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营业税C.资源税 D.消费税187.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关税属于( )。A.中央税 B.中央与地方共管税C.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D.地方税188.从2005年1月1日起,各地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中央、地方负担比例改为(
46、 )A.50:50 B.65:35C.75:25 D.92.5:7.5 189.在我国,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作下级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称为( )A.财力性转移支付 B.横向转移支付C.一般性转移支付 D.专项转移支付190.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 )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A.财政预算关系 B.财政收支关系C.财政主体关系 D.财政平衡关系191.财政政策的功能包括( )。A.导向功能 B.协调功能C.统筹功能 D.管理功能E.稳定功能192.在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这体现
47、了财政政策的( )。A.导向功能 B.资源配置功能C.控制功能 D.稳定功能193.我国财政政策目标包括( )。A.促进充分就业 B.物价基本稳定C.预算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E.经济稳定增长194.经常项目平衡又称为()。 A.贸易平衡 B.资本项目平衡C.劳务平衡 D.储备平衡 195.国际收支平衡包括( )。A.经常项目平衡 B.国际借贷平衡 C.贸易平衡 D.资本项目平衡E.外汇储备平衡 196.经济稳定增长主要决定于( )。A.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 B.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C.科学知识的普及 D.教育制度的完善E.生产要素的增长197.( )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
48、模及其差额上。A.预算 B.补贴C.税收 D.公债 198.在经济萧条时,财政可以通过( )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A.减少福利补贴支出 B.增加政府采购C.降低税率 D.提高税率E.提高财政补贴199.财政政策工具有( )。A.预算 B.税收C.利率 D.公债E.补贴200.当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A.缩小财政支出 B.扩大财政支出C.降低税率 D.提高税率E.减少财政补贴20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采取的政策是( )。A.收支相等的平衡政策 B.全面扩张政策C.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 D.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202.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
49、总需求时,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 )。A.结余政策 B.扩张政策C.平衡政策 D.紧缩政策203.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工具之一。对税收政策的运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实行更多税收优惠来鼓励投资,保持经济平稳B.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调高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的起征点,来减少高收入者可支配收入,促进公平C.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通过调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等措施减少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D.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等措施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204.根据( )对财政政策进行分类,可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A.作用空间 B.作用时间C.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 D.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205.( )的财政政策,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A.相机抉择 B.自动稳定C.汲水 D.补偿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坚果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与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商用饮料搅拌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可穿戴扫描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双氯芬酸钠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医用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包装胶纸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兽医血压监测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共注塑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工程监理聘用合同范例
- 自媒体运营创业计划书
- 2025年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过账合同协议范文
- 门牌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起重机指挥Q1特种作业考试复习(重点)题库(浓缩300题)
- 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试卷含答案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与存储机制-全面剖析
- 2025年上半年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优才”专业化干部选聘40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 2024年广东省五年一贯制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