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乳制品行业发展深度报告双寡头格局稳定,行业理性竞争 1、 乳制品行业呈双寡头格局,龙头领先地位稳固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双寡头格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稳定的双寡头格局,行业 CR2 自 2012 年的 34.4%提升至 2020年的 48%。根据乳制品企业的经营范围、渠道覆盖程度及规模,可将我国乳制品企业分为三大梯队:(1) 全国性乳企: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全国性乳制品企业市占率皆为 20%以上,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全国性乳制品企业产品结构丰富、品牌影响力强、渠道铺设完善,具备显著规模优势,领先地位稳固;(2) 区域性乳企:光明乳业、新乳业等。区域性乳制品企业
2、市占率约为1-5%,营业收入约 50 亿以上,在重点经营的区域内具备较高的市占率、品牌知名度、消费者忠诚度及较完善的渠道网络。(3) 地方性乳企:燕塘乳业、天润乳业等。地方性乳制品企业的市占率约为 1%以下,营业收入约为 20 亿元以下,规模较小,经营区域仅为部分省内及周边地区, 在经营区域内具备一定知名度。地方性乳企牧场靠近主要消费区域,主要通过生产销售低温乳制品进行差异化发展。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主要受原奶价格、企业战略、行业及品类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我国乳制品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原奶供应、乳制品加工包装以及下游乳制品销售。整个乳制品行业产业链以乳制品企业为核心,企业向牧场和奶站收购原奶,经过
3、加工之后生产出液体乳、奶粉以及干乳制品等产品,最终通过物流运输到多级经销商和各终端进行销售。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主要受原奶价格、企业战略、行业及品类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1) 上游原奶价格: 上游原奶价格占乳制品成本约 60%,而通常若原奶供过于求时,乳制品企业一方面部分和上游奶源基地绑定,一方面为了维护和上游牧场的关系,会维持一定原奶采购量,而多余的原奶由于保质期较短,需要采取产品促销或喷粉的方式处理,使得乳制品行业的竞争情况和上游原奶价格息息相关。(2) 产品同质化程度:液态奶同质化程度高、竞品差异较小、易被模仿,如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的基础白奶、常温酸奶等产品的包装、口味皆较为相似,因此乳企需
4、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及宣传推广。此外,乳制品产品品类多样,有些产品如基础白奶具备必需消费品属性,有些产品如酸奶偏可选消费品属性,故消费者对部分乳制品品类的价格较为敏感,更易选择促销力度大的产品。故当乳企会采用促销手段获取短期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激烈。(3) 乳制品企业战略:当乳制品企业选择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时,通常会加大市场费用投放,行业竞争加剧。(4) 乳制品行业及品类所处发展阶段:当行业处于量增阶段、产品品类仍处于发展初期时,行业竞争相对较为理性;当行业量增趋缓时、产品品类趋于成熟时,行业参与者会加大短期费用投放以获取更多份额、加大长期费用投放提升自身品牌力。2、 行业发展历经四大阶段,竞争格局
5、已趋于稳定乳制品行业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成长、成熟及品质提升四个阶段。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乳制品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快速成长、成熟及品质提升四个阶段。2019 年,我国的奶牛存栏约 610 万头,牛奶产量约为 3201 万吨,乳制品销售额约 2594 亿元,人均消费额约 185 元。1949 年我国人均乳制品占有量不足400g,2019 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快速提升至约 20.7kg。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乳制品行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双寡头,区域及地方乳企专注于发展低温产品以差异化竞争的格局。2.1 、 起步发展阶段:奶业基础薄弱,政府引导下建设基础
6、设施1949-1978 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行业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奶牛养殖数量少,高产奶牛存量低,奶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 年全国范围内仅有 4 家乳品厂、12 万头奶牛,其中优质高产荷斯坦奶牛仅有 2 万头,奶牛年产奶量约 20 万吨,人均占有量不足 400克。在此阶段我国奶源供给严重短缺,牛奶供不应求。随着居民对牛奶的需求不断增长,政府在各地陆续兴建乳企和奶源基地,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广州、哈尔滨、南京、昆明等大中城市相继建设国营奶牛场,奶业开始逐步发展。但受制于整体经济水平,增长仍较为缓慢,至1978 年,我国奶牛数量增长至 48 万头,年产奶量达
7、到 88.3 万吨,人均占有量约917 克。1979-1997 年奶源供给不断提升,伊利集团成立。1978 年以来,国家提倡农业经营多样化,鼓励私人饲养奶牛,国营、集体和个体养殖共同发展,个体奶牛饲养占比由 1949 年的 6.25%增长至 1997 年的 82.62%,奶牛存栏量由 12 万头增长至 443 万头,奶源供给不断增加。1993 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改制,伊利集团成立。该阶段由于技术条件不足,居民消费的乳制品主要为奶粉及短距离运输、小范围配送的巴氏奶。2.2 、 快速成长阶段:UHT 技术引入,双寡头初现1997-2006 年随着改革持续深化、UHT 技术引入,行业处于快速成长
8、阶段。随着供给端持续优化、乳制品生产技术提升,我国乳制品行业在 1997-2006 年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牛奶产量由 601.1 万吨增长至 2945 万吨,CAGR 约 19%。行业快速成长主因:(1) 改革深化,逐步放开乳制品行业价格管控:80 年代中后期,饲料价格逐步放开,但牛奶销售价格仍由物价局管控,导致牛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降, 奶类总产量于 1993 年第一次出现负增长。90 年代初,国家取消牛奶补贴,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牛奶价格上涨,行业效益提升,乳制品企业积极性提高。(2) UHT 技术引入扩大乳制品运输半径:我国牧场主要分布在北方,包括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山
9、东、山西、陕西等地带,奶源分布不均衡及冷链运输不发达导致了我国奶业发展缓慢。1997 年以前,液态奶消费主要以低温奶为主,保质期仅有 2-3 天的巴氏奶占据国内液态奶市场份额的 90%以上。由于奶源分布不均衡, 巴氏奶保质期短,北方生产的牛奶需加工成奶粉才能运往南方。1997 年开始,乳企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灭菌及包装技术,UHT 技术和利乐包引入后牛奶保质期延长至6-9 个月,可在全国范围内运输,有效克服了我国奶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及冷链运输系统不发达等问题。利乐包常温奶出现后行业处于快速扩容阶段,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以常温奶为主,享受行业量增红利。为扩大融资渠道,伊利股份于 1994 年筹备上市,
10、并于 1996年成功于上交所上市。有了资金支持,伊利股份于 1997 年引入第一条利乐液态奶生产线投产,带领中国乳企进入常温奶时代。蒙牛乳业成立于 1999 年,于 2004 年在H 股上市。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在该时期皆选择发展常温奶为主,并相继推出高端白奶品牌特仑苏、金典;而光明乳业选择坚守低温奶,2003 年仍为行业龙头的光明乳业逐渐被拉开市场差距。国外乳业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乳企以抢占份额为战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外乳企看好中国乳业市场,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国外乳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1979 年国外乳业巨头雀巢率先进入中国市场,随后卡夫亨氏、菲仕兰、达能、恒天然等乳业
11、通过与国内乳企合作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2002 年起,我国液态奶行业开始出现价格战现象,乳企纷纷通过买赠促销方式降价抢占市场份额。2002 年以来,伊利股份的发展战略为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伊利; 而后进入者蒙牛乳业也大举投入以抢占市场份额。促销加剧下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毛利率分别自 2002 年的 33.3%、31.5%下降至 2006 年的 27.4%、22.9%;净利率分别自 2002 年的 4%、6%下滑至 2006 年的 2.3%、5.3%。2004 年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多城市出现“鲜奶比水便宜”现象,乳制品行业集中度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持续提升。伊利股份逐渐成为全国第
12、一乳企,蒙牛乳业发展迅猛,行业双寡头格局初现。随着常温奶推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增长空间被释放,1996 至 2007 年间,我国共 5家液体乳企业上市,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1997 年,伊利集团率先开始大规模引入利乐包装生产设备,积极与奶农开展合作,至 2003 年已实现 63 亿元营收,超越光明乳业成为全国乳企龙头,并于 2005 年将营收扩大至 120 亿元。蒙牛乳业成立于1999 年,在此阶段采用先建市场、再建工厂策略,用大经销商模式快速铺货,并用300 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积极赞助中国航天计划、超女等活动,短时间内迅速打响蒙牛品牌,规模快速提升。2004 年蒙牛乳业已实现营收
13、 72 亿元,成立 5年即成功赶超光明乳业。在该阶段,行业双寡头格局初现,2.3 、 成熟阶段:奶源全面过剩,乳企价格战激烈,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2007-2016 年乳制品行业逐步进入成熟阶段。2007-2014 年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快速增长,除 2008 年受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影响行业增速大幅下滑至 5.3%外,其余时候乳制品行业增速均保持在 10%以上。2015 年后,乳制品行业逐步步入成熟期, 行业增速下滑至 5%以下。2014 年前乳制品行业主要为量增驱动,2014 年后价增为行业发展主动力。2014 年前,乳制品行业增长主要由量增驱动,2007-2014 年乳制品行业 CAGR 为
14、12.9%,其中乳制品消费量、消费均价 CAGR 分别为 10.1%、2.6%。行业量增阶段,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自 2007 年的 11.1KG 快速提升至 2014 年的 21.1KG,在此阶段中, 行业未出现新品类,主要以多样乳饮料如酸酸乳、风味奶等产品为主。2014 年后, 价增为行业发展主动力,2016 年乳制品行业增速达 3.6%,其中均价增 4.3%。在此阶段,随着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新的高端品类常温酸奶快速崛起。原奶价格波动价格战频发下行业竞争激烈,叠加政府监管加强影响,中小乳企逐步退出市场。我国乳制品企业数量由 2008 的 815 家下降至 2016 年的 627 家,该阶
15、段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主因:(1)政府监管加强: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乳制品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出台多项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行为,促使行业健康发展。(2)2007-2016 年期间原奶经历了三个周期,原奶价格上行期间乳企通过直接或间接提价方式缓解成本上行压力;原奶价格下行期间乳企一方面需通过促销等方式消耗多余原奶,另一方面成本下降,乳企的利润空间增大,可释放部分利润进行费用投放以进一步提升份额。龙头乳制品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根据 Euromonitor,龙头乳企在此阶段集中度快速提升,行业 CR2 自 2010 年的 37.4%提升至 2016 年的 39%。其中伊利股份市场份
16、额自 2010 年的 17.5%提升至 2016 年的 22.4%。其中,蒙牛乳业行业领先地位保持至 2010 年,2011 年后伊利股份再次成为全国第一乳企,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根据原奶周期,该阶段内乳制品行业竞争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2007-2008 年,蒙牛乳业领先,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06 年至 2007 年原奶供不应求下价格上行,2008 年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原奶价格下行。伊利股份于 2006年开始进行全国织网计划,精耕渠道。伊利股份采取深度分销体系,前期渠道投入较大,净利率下滑。而在此阶段蒙牛乳业通过大经销商制度快速进行全国布局,并大举投入营销建设品牌,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17、,于2007 年超过伊利股份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08 年蒙牛乳业买赠促销力度较大,毛利率下滑 3pct 至 19.6%;而大经销商模式费用投放较深度分销模式低,2008 年蒙牛乳业净利率较伊利股份高。(2)2009-2012 年,原奶温和上涨,伊利股份超越蒙牛乳业成为全国第一乳企业2009 年至 2012 年期间,原奶价格处于温和上行周期。供给端上,受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影响,政府加强对奶源质量和加工过程的监督,许多大型乳制品企业开始自建、自控规模化牧场。该阶段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乳制品需求提升拉动的。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皆通过产品提价以缓解部分成本压力,毛利率受成本上行影响皆有所下滑。伊利股份、蒙
18、牛乳业毛利率分别自 2009 年的 35.1%、26.7%下滑至 2012 年的29.7%、25.1%;广宣费用率分别自 2010 年的 12.9%、7.8%下降至 2012 年的 8.9%、6.3%。伊利股份于 2011 年超越蒙牛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09 年至 2010 年期间,蒙牛乳业仍保持第一乳企地位。蒙牛乳业于 2009 年引入中粮后经历换帅、改革,略有动荡。如蒙牛乳业事业部划分从按产品(常温、低温、冰淇淋)划分改成按产业链(原奶、生产、物流、营销)划分,影响了团队积极性。而伊利股份仍稳步推进织网行动、加强渠道掌控能力,厚积薄发,于 2011 年重新超越蒙牛成为全国第一乳企,201
19、2 年营收规模达 419.9 亿元。(3)2013-2016 年,原奶价格波动,行业价格战激烈,伊利股份稳居行业第一2013-2014 年原奶价格快速上行,乳企提价以缓解成本压力。2013 年受牧场疫病爆发、高温干旱影响,产牛头数锐减,许多奶农杀牛卖肉,出现奶荒现象,供给短缺下原奶价格快速上行,原奶价格上涨幅度高达 24%。2012 年年末开始光明乳业、新乳业等乳企率先开始提价,其中光明乳业对整体产品调价;随后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对部分明星产品终端价格进行调价,以缓解成本上行压力;至 2013 年底,行业内乳企基本都对产品进行了提价。伊利股份、蒙牛乳业毛利率分别自 2013 年的 28.7%、2
20、7%提升至 32.5%、30.8%。2013-2014 年期间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蒙牛乳业仍持续增加费用投入,但由于毛利率提升幅度大于费用率增加幅度,全国性乳企净利率仍上行。2014-2016 年进口大包粉冲击下原奶价格下行。此阶段进口大包粉价格远低于国内原奶价格,折合原奶价仅为国内原奶价格的 50%,而在此阶段中消费者对进口大包粉、复原乳和生鲜乳的认知尚不足,故乳制品企业可大量进口低价大包粉和复原乳。而随着大批量规模化牧场建设完成逐渐放量,国内原奶供给严重过剩,国内原奶价格快速下行。原奶过剩,资源型乳企大幅促销,龙头乳企被动跟随,行业价格战激烈。2012 年以来原奶上行期间
21、,具备优质奶源的资源型乳企从上游开始延伸布局下游,辉山乳业、中国圣牧分别于 2013、2014 年上市。资源型乳企在下游品牌力较弱、渠道建设不足,故主要通过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激烈。在原奶过剩期间,乳制品企业需要通过大幅促销以消化多余原奶,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相继加入行业价格战, 行业步入整合期。在此期间龙头乳制品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中小乳企逐步退出市场或转型放弃常温专注于低温产品,双寡头格局进一步稳定。2.4 、 品质提升阶段:乳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竞争恢复常态化2017 年以来,乳制品行业逐步进入品质提升阶段。2017 年开始,消费复苏,乳制品需求回暖。根据 Euromonitor
22、,2019 年乳制品行业增 5.5%至 4178.8 亿元,其中量增 1.5%,均价提升 3.9%。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饮食西化、健康意识兴起,人们对乳制品产品的消费自口味和营销为主转向健康化、多元化,自风味牛奶、调味乳、功能奶转向高端白奶、常温酸奶,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该阶段除常温酸奶品类持续快速成长外,低温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也逐渐受消费者青睐。常温酸奶经过多年培育,大单品安慕希体量已超百亿。供需偏紧下原奶温和上涨,全国性乳企常态化竞争。2017 年以来,我国原奶供给端部分牧场产能退出、奶牛补栏速度缓慢,而需求端上乳制品需求复苏、国际全脂奶粉价格大幅上涨下乳企对国内原奶需求提升,供需
23、紧平衡下我国原奶价格温和上涨。上一轮行业整合期过后,行业双寡头格局稳定,区域和地方性乳企以经营低温酸奶、巴氏奶等低温乳制品为主,而全国性乳企开始常态化竞争。(1)2017 年蒙牛乳业换帅后加大费用投放,伊利股份跟随。蒙牛乳业换帅后, 于 2017 年开始加大促销费用投放,伊利股份跟随进行地面费用投放。(2)2018 年全国性乳企费用投放自线下转向线上,费用投放结构改变。蒙牛乳业于 2018 年赞助世界杯,费用投放结构发生改变,自线下转向线上,加大线上宣传力度。而伊利股份提出要扩大市占率差距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费用投放力度,赞助冬奥会以及大量综艺节目,涉及产品品类较广,包括安慕希、金典、舒化奶、金
24、领冠、畅意、植选、畅轻等。2018Q3 开始行业竞争恢复常态水平。2018 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毛利率分别提升 0.5、2.2pct 至 37.8%、37.4%;蒙牛乳业广告宣传费用率提升1.3pct 至 4.6%。(3)2019 年为进一步提升核心产品市占率,双方对高端乳制品发起促销。伊利股份在常温酸奶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而蒙牛乳业的特仑苏体量大于金典。2019Q2双方为进一步提升相对弱势品项的市占率,分别对各自相对弱势的高端产品进行促销。2019Q3 开始双方促销放缓,市场费用及广告费用投放较为理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伊利股份保持领先地位。2017 年以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 E
25、uromonitor,乳制品行业 CR2 自 2017 年的 44.1%提升至 2019 年的 48%。伊利股份采取深度分销模式,采用自身销售人员协助经销商开拓市场及维护终端, 对渠道的掌控能力强,费用投放较为高效。渠道力、品牌力较强的伊利股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蒙牛乳业经历了管理动荡期后,卢敏放总上任将事业部重新调整为常温、低温、奶粉、冰品,并于 2015年开始推动渠道扁平化改革,2018年引入分公司提升渠道把控力,经营状况逐渐改善。由于此阶段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的市场份额均已经较高,且中小乳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本轮行业竞争相对较为良性。3、 原奶价格上行,行业理性竞争,龙头份额可持续提升乳制
26、品行业量价提升空间广阔。我国乳制品行业量价提升空间仍较广阔:(1) 消费量:目前一二线城市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低线城市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较低,农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 7 公斤。随着多媒体兴起、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低线城市居民乳品消费结构仍有提升空间,如自含乳饮料向牛奶、酸奶消费转变。此外,随着龙头乳企渠道下沉、精耕及新渠道开拓,低线城市的产品品项更为丰富,消费者可购买更多品项和口味的乳制品,消费量提升空间较大。(2) 消费均价: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更关注健康、有机、绿色消费,液态奶消费结构仍有升级空间,如自金典白奶消费向金典有机消费升级,自利乐包向梦幻盖升级等。此外,乳制品
27、品类丰富,具备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及送礼属性,消费场景多样。随着人们对乳制品提升免疫力的认知增强,高端乳制品的礼品消费仍可向日常消费转化。巴氏奶发展限制较多,现阶段常温奶发展优势明显。低温奶发展受奶源、运输、消费习惯限制较大,行业增速较快,但仍体量较小。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 年我国低温鲜奶行业增 11.6%至 343 亿元,2015-2019 年 CAGR 达 8%。而中国不同层级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冷链建设情况差异较大,运输范围广、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在现阶段发展优势仍比较明显。2012 年以来,常温酸奶、高端白奶拉动常温奶行业快速增长。随着安慕希、金典体量过百亿,大单品增速逐渐
28、放缓。但目前乳制品行业尚未出现新的爆品,未来常温奶行业的增长或主要来自于产品口味升级、包装更新及渠道下沉。原奶处于上行周期,行业竞争趋于理性。展望未来,乳制品行业竞争趋于缓和:(1)基础白奶:从长期来看,原奶供给端一方面由于 2018 年来环保监管严格, 部分牧场被迫停产或搬迁;另一方面由于畜牧养殖盈利较差,奶牛补栏积极性下降, 奶牛存栏量仍较低,供给端恢复缓慢。而需求端一方面下游乳制品需求复苏,另一方面国际全脂奶粉折合价高于国内生鲜乳,乳制品企业对国内原奶需求较为旺盛。原奶供需偏紧下,预计未来 2 年原奶价格仍会温和上行。各乳制品企业买赠促销意愿较小,行业竞争趋缓。(2)高端乳制品:目前行业
29、尚未出现新的大单品,安慕希、金典以及纯甄、特仑苏仍分别为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的主要盈利来源。故企业有动力维护高端产品的价格稳定,以保持合理的渠道利润空间及企业盈利能力。因此预计在新的高盈利大单品出现前,各乳制品企业不会对高端乳制品进行常规性、频繁性促销,行业理性竞争。乳制品行业马太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可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可收割市场份额,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尼尔森数据,2020Q3 伊利股份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常温奶市占率同比增 0.8pct 至 38.8%;低温奶市占率同比增 0.2pct 至 15.2%。2020Q2 蒙牛乳业常温高端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1.5pct 至 28.2%,鲜奶业务
30、市场份额逐月提升,截至 2020H1,鲜奶市场份额位行业第二。龙头乳制品企业渠道力、产品力、品牌力强, 具备规模优势,受疫情影响有限,而中小乳企压力较大。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乳制品企业经营情况逐月改善,全国性乳企整体恢复情况优于区域乳企、地方性乳企, 竞争优势增强,可进一步收割市场份额。4、 投资建议4.1 、 低温奶区域割据,常温奶发展优势明显现阶段常温奶发展优势明显,全国性乳企领先优势稳固。我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及人均消费价格均可持续提升,行业发展空间大,而从细分品类来看,现阶段常温奶的发展优势明显:(1) 低温奶发展受限,尚需培育,现阶段常温奶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国低温奶行业增速较快,但体量仍较小,发展受上游奶源资源分布不均匀、全国冷链发展不完善、中国饮食习惯以热食为主等限制。低温奶长期来看发展潜力较大,但市场发展仍需一段较长的培育时间。常温奶保质期长、运输范围广、符合国人传统饮食习惯,在现阶段的发展优势更为明显。未来随着产品口味及包装升级、渠道进一步下沉,常温奶行业仍有增长空间。(2) 低温奶区域割据,尚未出现全国性龙头:低温奶前期奶源及工厂布局投入大下初期资产回报率低、产品需全程冷链运输、消费者对区域及地方乳企忠诚度高、送奶入户壁垒强等,使得低温奶行业目前尚未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股骨干骨折的健康宣教
- 【大学课件】液压与气动技术
- 匐行疹的临床护理
- 孕妇贫血的健康宣教
-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
- 孕期腿麻的健康宣教
- 阴道前壁脱垂的健康宣教
- 精氨酰琥珀酸尿症的临床护理
- 泛发性扁平黄色瘤的临床护理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图像处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地理知识竞赛试题200题及答案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五年级中国民间故事题及答案
- 艺术导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Unit 8 Detective stories Period 6 Task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