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和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课件_第1页
古印度和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课件_第2页
古印度和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课件_第3页
古印度和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课件_第4页
古印度和伊斯兰工艺美术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印度&伊斯兰工艺美术2018-03-14古 代 印 度 工 艺 美 术 印度河(Indus) “印度”(India)川史记 “身毒”汉书 “天竺”大唐西域记 “印度” 南亚次大陆各部落或国家的总称印度河(Indus)恒 河(Ganges) 自然环境 1. 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流域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3000年前1750) 哈拉帕(Harappa,)文化历史 摩亨佐达罗遗址俯瞰莫恒佐达罗遗址2. 孟达人 恒河流域城市国家(森林土著居民) (约公元前2000年前1000年)3. 雅利安人 印度河及恒河流域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1000年前400年) 婆罗门教形成 种姓制度形成 4. 孔雀王朝(Mau

2、rya,朝约公元前324年前187年)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阿育王统治的40多年为极盛时期 因创立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为国王养孔雀之家族而得名 阿育王大石柱 代表性艺术 桑奇窣睹波(佛塔) 初期佛教艺术 舍利容器阿育王石柱柱头 孔雀王朝 前3世纪桑奇第一塔南门 砂石 公元前1世纪舍利容器 5. 贵霜帝国(Kushan,朝,公元1世纪5世纪) 迦腻色加统治时为鼎盛时期 代表性艺术: 犍陀罗 (Gandhara,)艺术 盛期佛教艺术 游牧民族首领迦腻色迦王肖像执金刚神(佛像的胁侍) 阿富汗 6. 笈多王朝(Gupta,朝,公元5世纪) 佛教、耆那教、印度教文化并行大力发展 印度中世纪历史的灿

3、烂时代 代表性艺术: 阿旃陀石窟(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 阿旃陀石窟 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 长550米 共29窟 历时800年建成阿旃陀石窟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种姓(Caste,英文) 瓦尔那(Varna,梵文) 婆罗门(Brahmana)“人间之神” 最胜种姓 僧侣 刹帝利(Ksatriya) 武士贵族 掌握军政大权 吠 舍 (Vaisya) 平民、农、牧、商、工 (雅利安人) 再生族 首陀罗(Sudra) 土著居民 雅利安人中贫困破产者 旃陀罗(Gandala) 最底层 山林地区落后部落 或不同种族结婚后生的子女 “最卑贱者”宗教 吠陀教(Veda) 约公元前20世纪 由雅利安部落的

4、信仰演化而成 信仰多神 自然物象均被幻化为神灵 婆罗门教(Brahmanism) 源于吠陀教 公元前7世纪形成 信仰多神 突出三神 梵 天(Brahma) 创造之神 三大主神 毗湿奴(Vishnu) 保护之神 湿 婆(Shiva) 毁灭之神 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 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使人获得解脱印度教(Hindu,教,新婆罗门教) 教徒占总人口之83%约公元4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公元89世纪逐渐形成现代雏形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相同:信仰多神 突出三神特点:对种种神化了的自然力量和祖先进行崇拜 佛教(Buddhism,仏教) 乔达摩悉答多创立于公元

5、前6世纪乔达摩(约公元前566前486)迦毗罗卫国国王之子,属刹帝利种姓释迦(族名“能”) 牟尼(寂静、仁、儒、忍) 佛陀(觉悟者)四谛: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大乘佛教(Mahayana) 北传佛教大(大道、大业) 乘(运载、渡、度)普渡众生 革新小乘佛教(Hinayana) 南传佛教 保守 耆那教(Jaina,教,胜利者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故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基本教义:业报轮回 灵魂解脱 非暴力 苦行主义特征:不杀生 实行苦行主义五戒:不杀生 不妄语 不偷盗 不淫 无所得三宝:正智(认识真理) 正信(信仰真理) 正行(实践真理)工艺美术一、陶工艺 古代印度陶工艺作品最

6、早见于哈拉帕文明特点:祭器、陶俑多 器皿较少 雕塑感强 母神尤多 瘤牛其次风格:古朴大方 具有大写意风采 夸张变形 强调艺术感受 充满活力陶制玩具 左高8.5cm 中7.3cm 右7.0cm 哈拉帕出土 前30世纪地母神 高23cm 摩亨佐达罗出土 约前2500年土陶母神像 高23cm 哈拉帕出土 前26世纪土陶母神像 约公元前26世纪土陶母神像 约公元前26世纪陶塑舞蹈少女 前2世纪陶塑盛装女性像 高29cm 前3世纪 马都拉斯博物馆陶塑妇人像 公元前2世纪人面鸟身绿釉陶壶 1世纪陶塑恒河之神像 高171cm 笈多王朝 5世纪陶制瘤牛 高7.4cm 摩亨佐达罗出土 前20世纪初陶制公牛 长1

7、5.5cm 摩亨佐达罗出土 前20世纪初陶制象 约公元前5世纪陶制活动玩具 摩亨佐达罗出土 约公元前25世纪陶制玩具 约公元前23世纪彩绘陶器 莫亨佐达罗出土 约公元前2500年彩绘陶钵 约公元前26世纪印度河印章二、石工艺 古代印度石工艺成就突出特点:神像及建筑装饰多 实用者少 完全依附于宗教 体现宗教精神风格:造型优美、生动 线条流畅 注重节奏变化 创造了东方神像造型法则及标准 具有世俗性牛像柱头 灰砂石 高198.2cm 孔雀王朝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石柱柱头 孔雀王朝 前3世纪阿育王石柱柱头 孔雀王朝 前3世纪阿育王石柱柱头 孔雀王朝 前3世纪石雕男子头像 哈拉帕文化 冻石 前26世纪

8、高18cm男子像 冻石 摩亨佐达罗出土 公元前20世纪药叉像 公元1世纪 窣堵坡塔门装饰舞蹈的男人体 石灰石 高10cm 哈拉帕 前30世纪红褐色石男子躯干 哈拉帕出土 高9.2cm 前3000前2500年玉垣(栏楯)局部 蛇王(龙王)和礼拜者 公元前后 帕乌尼出土石雕如意树 前2世纪 高164cm 印度博物馆水晶舍利容器 高8.9cm 公元前3世纪 毗普拉夫瓦水晶容器滑石舍利容器 公元前3世纪 高15cm早期佛教艺术石制舍利塔 约公元前3世纪耆那教的奉献石板 红砂石 公元 2世纪龙王(蛇王) 栏楯局部 公元前2世纪后期 巴尔胡特出土佛诞前后 石灰石 3世纪后期 南印度 纳加尔米那肯达出土沐浴

9、图石板 片岩 2世纪前期 巴基斯坦出土 犍陀罗 (初期佛教美术)醉象调伏 石灰石 南印度 阿玛拉瓦蒂出土 2世纪末 安德拉王朝释迦说法装饰石板 片岩 犍陀罗 3世纪 (初期佛教美术) 贵霜王朝三、金属工艺 特点:祭器(神像、舍利容器等) 生活用具风格:精致典雅 神像造型优美 富于世俗情调舞蹈的少女 青铜 高11.3cm 摩亨佐达罗出土 前30世纪佛立像 铜 高225cm 苏丹甘吉出土 笈多王朝最高最大的杰作 5世纪舞蹈的湿婆神像 青铜 9世纪 南印度克利希那(毗湿奴的第八化身)在大蛇卡利亚身上跳舞 青铜 9世纪湿婆半女像 南印度 11世纪爱侣像 铜 11世纪青铜毗湿奴神像11世纪 高44.5c

10、m 大英博物馆雪山女神帕尔瓦蒂神像 铜 南印度 约1213世纪舞蹈的湿婆 青铜 13世纪马都拉斯博物馆在一个火焰圆环内,湿婆在魔鬼阿帕斯拉身上表演宇宙之舞。舞蹈动作代表大神的五种属性:以鼔的震动代表创造以无畏手势代表保护以火焰燃烧代表毁灭以指向下方的手势代表降凡以脚踏魔鬼代表救世湿婆也有“舞王”之誉为一切舞蹈形式之王湿婆椅 奇人(安娜布洪斯和凯蒂比维斯 ) 西班牙 2001青铜牛车金制舍利容器伽腻色迦王舍利容器笈多钱币(带有婆罗门铭文) 5世纪四、象牙工艺牙雕药叉女神像 贵霜王朝 公元12世纪 喀布尔博物馆藏 人物纹象牙雕刻饰板(塔门下化妆的女人) 贵霜王朝 公元2世纪 高41cm 宽24喀布

11、尔博物馆人物纹象牙雕刻饰板(贵妇与侍女) 贵霜王朝 公元2世纪 喀布尔博物馆五、建筑装饰 特点:注重建筑的外部装饰 主要是宗教建筑 全面装饰 装饰精致 像雕刻和工艺作品风格:装饰繁缛 对比强烈 层次丰富 纹饰生动活泼凯拉萨神庙 埃洛拉石窟第16窟 8世纪 此地共有34窟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寺院, 以第16窟的凯拉萨寺院最大凯拉萨神庙 埃洛拉石窟 8世纪 印度教桑奇窣堵坡 公元前1世纪桑奇塔门装饰 公元前1世纪桑奇第一塔东门 落地的夜叉神像 公元前1世纪天女像(正在写情书的天女)红砂石 高95cm 10世纪卡修拉荷出土 加尔各达印度博物馆藏栏楯柱的圆形装饰红砂石 公元前2世纪 巴尔胡特恒河降凡

12、摩崖浮雕 高9米 宽27米 公元67世纪 马哈巴利普拉姆 柬埔寨的破风浮雕 古印度吴哥期 红砂石 高195cm 巴黎 吉美博物馆苏利耶神庙舞乐殿的外壁 科纳拉克 13世纪太阳神苏利耶神庙 金字塔形 13世纪苏利耶神庙基台的车轮 13世纪 科纳拉克巴让神庙的人面塔 红砂石 柬埔寨吴哥 13世纪初巴让神庙的人面塔高棉人的微笑 红砂石 柬埔寨吴哥 13世纪初吴哥窟浮雕 13世纪当代柬埔寨的民间舞蹈 2012年吴哥日出吴哥日出柬埔寨古寺庙 小 结 一、宗教性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 宗教性最突出的特性 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动力 并通过工艺美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二

13、、丰富性 单一性多样性强烈的民族性浓郁的国际意义 禁欲纵欲 宗教的世俗的 装饰性表现写实性的表现 三、象征性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它是由物 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但宗教又是从主观 精神出发,要求信仰者按照宗教戒规行事,并为此创造 出符合这种主张的形象来象征教义的永恒与万能。 古代 印度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精 神象征形象,比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似乎有更大的 神秘感和隐喻性。 四、神秘性 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赋予印度工艺美术以 神秘性。 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的繁缛精致的纹饰 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象意味的造型和含 蓄的色彩效果。 五、官能性

14、 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是古代印度工艺 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 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特征带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 对人的歌颂 或将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 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中 流露出来的这 一特质。 六、韵律性 作品反映出印度艺术所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造 型夸张、纹饰活泼,线条富于动感,对比强烈。 尤其是装饰纹样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律和韵味,给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注入了清新、活泼、典雅、瑰 丽的风韵。 结 束 伊 斯 兰 工 艺 美 术概 述犹太人 阿拉伯人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欧洲的四分之一 自古以来商盛农

15、衰阿拉伯民族闪族(Semites 闪米特)闪族的习惯:不食自死物 不食血 不食猪肉星月标记草地绿色 夜牧星辰伊斯兰教Islam清真教天方教(天房教)回教穆罕默德教胡达(波斯语)真主(汉 语)无形象无时空概念无方位一神教(monotheism,) 安拉(Allah)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安拉 伊斯兰 Islam “顺从” “和平” 穆斯林 Muslim 信仰安拉 服从先知者 古 兰 Koran “宣读” “诵读”清静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核心: 独一 顺从伊斯兰教兴 起:公元7世纪创始人:穆罕默德 (Muhammad ,570632)徙志事件穆罕默德于610年开始在麦加(Medina, )传教,遭到

16、麦加贵族的反对622年7月16日夜,穆罕默德和少数教徒被迫出走到雅特里布639年时,哈里发欧麦尔把622年作为伊斯兰历的纪元元年,故称“徙志历”并因此而把雅特里布改名为麦地那(Medina,“先知之城”)此后,麦加成为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的中心麦地那成为阿拉伯国家的首都全世界 近10亿教徒 400多个教派于公元651年(唐永徽年间)传入中国目前中国约有2000万穆斯林日落后的克尔白神殿(麦加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总面积75000平方米,可容纳50余万人做礼拜寺内有7座高92米的尖塔, 64个门 克尔白 Kaaba 叙利亚角 伊拉克角 黑石角 也门角 伊斯兰教的经典 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 是安拉通过穆

17、罕默德传达给世人的启示 最主要的信条:除独一的安拉之外,别无主宰,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安拉为你创造大地上的一切 天地万物皆属安拉圣训 是穆罕默德生前言行的记录古兰经装饰页 47.532cm 1304年 古兰经经文 伊朗(德黑兰) 910世纪 五功 念功 拜功 斋功 课功 朝功 (1)念功公开表白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之使者” (2)拜功礼功、礼拜 每天面向麦加(Mecca)克尔白古庙(Kaaba)的方向 礼拜五次: 1.晨礼-清晨祷 2.晌礼-早午后祷 3.晡礼-午后祷 4.昏礼-日落祷 5.霄礼-早夜祷 每周星期五中午的礼拜要在清真寺里集体举行(聚礼) 每年两次大节日 合称“会礼

18、” 1. 开斋节(肉孜节) 2. 宰牲节(古尔邦节)(3)斋功斋戒 每年回历9月斋戒1个月 日出到日落之间禁膳食、房事 故回历9月又称“斋月”(4)课功纳天课 教徒应捐出财产的2.5%,用以济贫和修建清真寺(5)朝功朝觐 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一生应到麦加朝觐一次 绕行 吻拜 抚石世界上传播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大的宗教 伊斯兰教在不到80年的时间里 迅速传播到了东至中亚、西至北非和 西班牙的广阔地域 成为以阿拉伯地区为中心 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导的整个 “伊斯兰世界”的精神支柱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上建成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穆罕默德的继任者称“哈里发”(Khalifa) 。661750

19、 穆阿维叶建立的倭马亚王朝(Umayyads)期间 阿拉伯地区形成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 三大洲的封建大帝国(大食帝国)7511258 阿布尔阿巴斯(AbualAbbas,724754) 建立了阿巴斯王朝7561031 阿布杜拉赫曼(Abd-al-Rahma,731788) 在西班牙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1258年,蒙古人的入侵宣告了阿拉伯帝国的灭亡,但伊斯兰教始终没有在这一区域丧失其主导地位。业已形成的完整而独特的伊斯兰文化,也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和兴旺。西班牙境内伊斯兰世界之形成公元8世纪伊拉克的封建领主阿布阿巴斯自称是穆罕默德叔父的后裔窃取政权并建立了阿巴斯王朝(7

20、51-1258)他残酷地屠杀了倭马亚家族的全部成员仅阿布杜拉赫曼一人侥幸逃至西班牙并在科尔多瓦建立了独立国家至929年拉赫曼三世自称哈里发史称后倭马亚王朝或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 阿拉伯文化 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阿拉伯人糅合了希腊古典文明以及印度、波斯和中国等 先进文化,又作了新的发展和创造,从而形成了灿烂的 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重要地位,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历史作用伊斯兰工艺美术是伴随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宗教色彩和地区特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陶瓷工艺A. 建筑装饰用瓷

21、砖(釉面砖) 继承了古巴比伦和亚述的优秀传统,色彩绚丽明快,纹 饰清新活泼,变传统的动物图案为各式抽象或半抽象的 几何纹、植物纹图案。为伊斯兰建筑装饰提供了极好的 美化条件B. 生活用器皿(主要是餐、饮、酒具) 彩绘瓷见长,装饰丰富,人物、动物、植物、几何、文 字纹皆盛,装饰性强。特别是蓝彩等彩绘,对东方尤其 是中国和日本的陶瓷装饰产生了影响 中国-青花 日本-染付风格特征:1.品种丰富、造型多样、色彩绚丽2.直接服务于日常生活3.注重装饰(特别是盘子,装饰手法多变)1.白地多彩釉陶器 将白色泥釉施挂在红褐色坯胎上,再用铅釉系的铜釉和铁褐釉描绘纹样,白地衬托出绿色和黄褐色纹样,类似中国的“唐三

22、彩”。有时在白色地釉上点撒绿釉,产生新颖奇特的装饰效果。三彩刻线鸟纹钵 马格康德出土 直径27.6cm 12世纪 三彩骑马人物纹陶钵 高12.2cm 直径26cm 叙利亚出土 13世纪 彩釉陶钵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土) 口径21cm 14世纪 白釉蓝绿彩耳付壶 高26.4cm 大径26cm 美索不达米亚出土 9世纪 特色品种:米奈(Minai,)型陶器:制作方法首先用钴蓝在白釉底上画草图,经过一度烘烧 之后,再加上各种色彩,而为求固定在上面, 再次进行烧制色 彩包括紫、绿、蓝、灰色,将彩度柔和地降低 显得淡雅调和 对于波斯细密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是伊斯兰陶器 生产最盛期的技巧,曾广泛影响到中

23、国日和本米奈形碗 12世纪 直径20.5cm 高8cm 描写皇帝与侍从 彩绘骑士纹盘 1213世纪彩绘人物纹钵 高尔岗出土 高9cm 直径21.7cm 13世纪 米奈型彩绘故事纹杯 莱伊出土 高12cm 13世纪初 彩绘花卉纹陶盘 土耳其 伊孜尼克窑 16世纪 高6cm 口径29.1cm 陶制清真寺灯 土耳其 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高97cm 1549年 褐色釉彩绘人物群像纹大盘 伊朗 直径35.2cm 13世纪初 三彩鸟纹陶钵 高7.3cm 直径31.4cm 北部伊朗出土 16世纪 菊花文字纹单耳陶罐 高18.6cm 伊朗(卡香出土) 13世纪 2.蓝釉陶瓷白釉蓝彩纹钵 直径21.5cm 美索不

24、达米亚出土 9世纪 白釉蓝彩树木纹盘 高5.5cm 直径24cm 美索不达米亚出土 9世纪 青釉透雕唐草纹鸟首水瓶 莱伊出土 高29cm 13世纪 模仿金属器 蓝釉文字纹陶碗 高12.1cm 口径13.1cm 伊朗 1213世纪 白底青花陶碗 土耳其 伊兹尼克窑 伦敦 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1520年 陶质蓝釉黑彩象形器台 高27.5cm 长19.3cm 宽10.5cm 青釉蓝彩陶象 22.915cm 伊朗出土 13世纪初 3.白地黑釉陶瓷白地黑彩文字纹盘 直径45.8cm 东伊朗 10世纪 白釉黑彩花草纹陶盘 9世纪 伊朗 4.褐釉陶瓷褐釉骑马人物纹瓶 高49cm 德黑兰考古博物馆 1

25、3世纪 白釉刻线几何纹大钵 直径34.7cm 伊朗 1112世纪 褐色釉动物纹水壶 高17.7cm 13世纪初有把手的水罐 伊朗(卡香) 1213世纪 5.装饰用陶瓷多彩青花瓷砖 30.325.7cm 伊兹尼克窑6世纪后半期 芍药花、中国式云气彩釉植物纹饰板 柏林德累斯顿博物馆藏 1226年 文字纹彩釉陶砖 3736cm 伊朗(卡香出土) 1213世纪 褐色釉唐草纹陶砖 6657.5cm 14世纪初 青釉彩绘凤凰纹陶砖 3735.1cm 14世纪后半期金属工艺继承了埃及、两河、波斯金工优秀传统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金工制作技术材料应用广泛、品种多样由铜、锡、铝、白铁等金属制成的生活用品在民间工匠手中

26、皆以各种生动活泼的造型呈现外壁多以繁丽的纹饰装点风格特征:1.细腻、精致、豪华、繁丽,充满享乐主义色彩2.为日常生活服务,器皿多3.集多种材料、技法于一身,镶嵌突出金属工艺发达的条件和原因:1.伊斯兰地区蕴藏着大量的金属矿藏和各种稀有的宝石2.阿拉伯民族通过经商与其他地域和民族的广泛接触与交流3.继承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优秀的工艺制作传统伊斯兰金属工艺的特征:1.选料讲究、造型奇特、装饰繁丽2.充满着世俗情调,为现世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3.精工细作,以繁复的纹样和多种材料进行装饰4.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极强的实用功能带把手的香炉 青铜 89世纪 青铜翼狮像 高150cm 埃及出土 1112

27、世纪 猫形香炉 青铜、铜和银的镶嵌 4445cm12世纪前半期 胸前为文字装饰 装饰技法:镌刻、镶嵌、覆盖和凸纹使图案能够具有必要的密度“大马士革波纹”:15世纪以前伊斯兰金属工艺制品上采用的尤为典型的技法在铁或铜的底子上刻出密集的交叉影线,将金丝或银丝置于影线上锤击使其附着于底子上以形成图案黄铜水壶 局部嵌银 高30.4cm 1232年 种类:1.生活器具水瓶、水杯及碗、钵、罐2.家具或建筑上的装饰3.科学技术仪器长颈瓶 金、银、亚铅、宝石等镶嵌 高64.5cm 16世纪伊斯兰金属工艺最高技术的代表作 研究伊斯兰金属工艺的侧重点:1. 材料的突破2. 装饰技术的创新 (丰富的材质肌理和繁丽精

28、细的植物纹样来进行装饰的特征)3. 世俗气息4. 娴熟而精湛的工艺技巧铜壶 埃及 8世纪金制水瓶 高16.2cm 978年 颈部凤凰、鸟纹 腹部山羊、天马纹受萨珊王朝美术影响水瓶 银、铜镶嵌 饰有狩猎场面和阿拉伯文 高40cm 1200年 嵌银铜碗 青铜、银镶嵌 高10.5cm 口径16.5cm 13世纪初金属器皿 埃及 14世纪银制盘 直径43.2cm 10661067年 橱柜 高81cm 径40cm 1327年 埃及 伊斯兰美术馆嵌银天体观测仪银、铜镶嵌 高39.4cm 1235年 大英博物馆藏 染织工艺风格特征:1.色彩浓艳、纹饰华丽,植物纹、几何纹尤甚2.强烈、豪华,注重对比色3.材质

29、优良、做工精细、高贵雅致 一、丝织工艺传播途径:中国 叙利亚、伊朗 拜占庭 意大利伊斯兰丝织工艺反映了以上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影响并且在许多方面都直接继承了拜占庭的传统装饰纹样石榴图案、郁金香、石竹、风信子、土耳其花卉伊斯兰教的象征纹章:“新月”、“虎纹”以及与帖木儿 (Timur,13361405)标志有关的3个水晶球植物纹几何纹文字纹卷草纹花头纹阿拉伯纹样组合连续纹样织物 1213世纪 西班牙 金地星形、多角形和铭文装饰带 西班牙 1415世纪 日月纹丝织品 15世纪 有放射形花束的大轮光形纹样织物 土耳其 16世纪后半期 苏丹巴亚吉德二世的长袍 丝绸土耳其 16世纪 穆拉特四世的长袍 丝绸

30、 土耳其 17世纪 织物 163.5103cm 丝绸 土耳其 1617世纪 墓的覆盖布 土耳其 17世纪 侧柏、丝柏纹样织物 伊朗 17世纪 二、织毯工艺 织毯和伊斯兰信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无论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中 织毯都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物品 生产毯子是伊斯兰整个民族的专擅 也是他们造物生活的主要内容色彩多以红、黄等纯度较高的用色为主调 蓝色也较为常见构图 密不透风、碎小的纹样点缀其间,形成强烈的动感纹样 题材多属花卉植物,有时饰以阿拉伯文字 也把它作为花纹 织毯 实际上成了伊斯兰教信徒们 迫不及待描画的天堂的蓝图材质优良(上乘羊毛),传统悠久(波斯地毯)因此,编织工艺极发达数千年来便以

31、高级毛编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与东西方交换生活用品伊斯兰抽象纹样又十分适宜于各类编织物游牧生活、宗教生活不可或缺毯子上的伊斯兰织毯是伊斯兰信徒的必备之物一张好的织毯则是他们的骄傲织毯的占有情况象征性地反映着人们的财富和地位 花草鸟兽纹织毯(局部) 毛 498340cm 16世纪初 织毯 594311cm 波斯 1617世纪 玻璃工艺风格特征:1.造型别致 装饰华丽2.彩绘 镀金质量明显提高,精致豪华,以崭新的面貌传向欧洲灯具多,透明度高伊斯兰玻璃工艺从罗马帝国和萨珊波斯玻璃制作业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生产中心:叙利亚(阿勒颇)、埃及技术:用焙烧过的颜料绘画、镀金玻璃制品款式经常受到同时代金属制品款式

32、的影响伊斯兰玻璃工艺以装饰的精致豪华和质地的优良著称于世特色品种:玻璃灯具多为清真寺专用的油灯,造型独特,一般皆为敞口束腰、大腹小足的形制,富于线条变化和节奏感。器壁通体都以彩绘及镀金的手法进行装饰,纹样以文字纹为主,有时也兼以植物形象进行装饰,呈现出精美繁丽的效果这种形制和装饰,代表了伊斯兰玻璃工艺的典型品种,其独特的风格是在其他区域和宗教的艺术中难以见到的玻璃灯 漆、瓷釉 叙利亚清真寺专用 1286年 清真寺油灯 玻璃 刻字填 高43.5cm 西班牙 1314世纪 清真寺油灯 开罗 哈山国王清真寺 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13561363 清真寺油灯 高35cm 14世纪玻璃餐饮器具也十分流行典

33、型作品:玻璃酒杯在宫廷中十分兴盛,仅次于金属杯以多种材料进行综合制作:以玻璃制作杯体,又以金或银制作杯脚形成强烈的材质对照关系,很有特色反映了伊斯兰工艺美术的另一显著特征大酒杯 玻璃 高20.3cm 直径18.3cm 西班牙 14世纪 象牙工艺华 丽细 腻象牙角笛 长58.5cm 朗德博物馆 11世纪 象牙饰板 25.85.8cm 埃及 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12世纪象牙饰板 305.5cm 埃及 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12世纪牙雕饰盒 书籍装帧(插画) 漆绘诗集封面 2415cm 伊朗 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夜游中的穆罕默德(天路历程) 13.926.6cm 羊皮纸 1494年 哈姆萨的插图:夜游中的穆

34、罕默德(在麦加上空飞翔)20.613.9cm 1494年 哈姆萨的插图:御座上的赫斯洛29.519.3cm 呈现豪华的宴会 夏纳马本文最终部分及卷尾题词 47.533cm 16世纪 建筑装饰 清真寺装饰最甚宫殿陵墓巧妙利用几何纹、植物纹强烈而艳丽“沙漠之花”风格特征:富丽堂皇、豪华壮观、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岩石圆顶寺 耶路撒冷 7世纪 岩石圆顶清真寺天顶 耶路撒冷 7世纪12世纪翻修 岩石圆顶清真寺内镶嵌 耶路撒冷691692 萨马拉星期五清真寺 伊拉克 9世纪 萨马拉星期五清真寺宣礼塔 伊拉克 9世纪 高约53m 科尔多瓦清真寺祈祷厅 西班牙 89世纪 有850根圆柱马赛克嵌饰智慧之树 叙利亚 约730年 王妃珠贝达陵墓 伊拉克(巴格达) 12世纪 塔壁雕饰 阿富汗中部 1194年 米尔伊拉多康塔 伊朗北部 12801300年12角基座36根半圆柱连起来组成塔身圆锥形塔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