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_第1页
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_第2页
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_第3页
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_第4页
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齐鲁行业资料 欢迎下载 赵鲁宾编辑精品齐鲁行业资料 欢迎下载 赵鲁宾编辑PAGE PAGE 74精品齐鲁行业资料 欢迎下载 赵鲁宾编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2、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吾拉依木玉苏普联系人麦合木提通讯地址英吉沙县芒辛路联系电真邮政编码844500建设地点英吉沙县芒辛乡1村,315国道以西,高等级公路北互通以南立项审批部门喀什

3、地区英吉沙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英发改备案【2014】10号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F5264机动车燃料零售占地面积(平方米)原有的5333.36m2(8亩,不新增,在原有项目用地规划范围内)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14评价经费(万元)1.3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贸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油站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由单一经济成分向多种经济成分、由经验型管理向专业化管理、

4、同由单品种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化的发展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成品油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我国本就是石油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以不低于8%左右的速度增长,而汽车工业也被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保有量也以每年 2030%的速度增长,油品供应矛盾日益突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英吉沙县交通工具的需求和发展,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决定在原有的天然气加气站的基础上增加建设新型加油站,为附近乡镇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提供方便,解决项目区附近乡村居民为车辆加油的困难的问题。项目的建设对稳定当地市场供应、促进公路运输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石油产品市场必

5、然要求相应的零售设施予以保障,繁荣的市场前景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该加油站的建设是很重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须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单位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项目组人员立即赴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对评价区范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周边环境概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环境现状等资料。在此基础上遵循有关环评规定,编制完成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作为本

6、项目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及进行环境管理时的依据。2、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加油站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3)建设性质:改扩建(4)建设地点及周边情况本项目位于英吉沙县英吉沙县芒辛乡1村,315国道以西,高等级公路北互通以南;项目中心地理坐标:385638N,761104E。项目区东侧余G315国道相距90m,北面与315高速公路边道相距140m,西、南两侧均为空地;项目距离最近居民点约100m,所在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卫星图见图2。(5)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投资总额为200万元人民币,所需资金全部由建设单位

7、自筹解决。(6)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工作制度:项目运营期间年工作365天,采用一天三班制,每班8小时。劳动定员:本次工程改扩建后不新增劳动定员,项目原有劳动定员14人,主要包括站长、安全员、加油加气工和财务人员。3、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经营品种为93#、97#汽油和0#、-10#柴油,预计可达到年供93#汽油100t、97#汽油100t、0#柴油100t、-10#柴油100t的规模。建设内容:本次工程不新增占地面积,项目用地面积约5333.36平方米(8亩,在原有用地面积规划之内)。本次工程不新增办公营业站房、罩棚以及相应的辅助设施用房,所有用房、设施全部依托原有项目;新增加

8、的加油岛设在原有加气棚下面预留的空余处,储油罐设在原有站房西侧预留的空地上,因此本项目不新增建筑面积。4、油品来源及主要设备本项目所需油品主要来自中国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位于喀什市,运距约83公里左右。本次改扩建工程主要新增设备详见表1。表1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加油机双枪台2柴油加油机台2汽油加油机2储油罐40 m3个2柴油储罐个2汽油储罐3密闭卸油设施-座1-4油气回收装置-套15、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平面布置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力求安全、合理、省地、美观。根据项目工艺流程及特点,结合站址周边地形,平

9、面布置按其功能设置,将站区大致划分为工艺设施区(包括地埋罐区)、加油加气区和站房(即办公营业区)。办公营业区设在项目区中部,布置有办公室、营业厅、财务室、站长室及其它辅助设施;加油加气区临办公营业区其东侧,设有加油岛和5台加气机、4台加油机;西侧为工艺设施区,工艺设施区布置有天然气工艺设施(包括天然气压缩机房、天然气储气瓶组以及各种辅助设施)和40m3的汽油、柴油地埋罐各两个。站内东北侧和东南侧各设一个出入口,两个出入口均临G315国道。整个站区的布局简洁明快,分区明确。站区内消防通道宽畅,平面布置疏密有致,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既满足了不同功能区域的平面位置,又满足了安全间距的要求,同时充分保

10、证了绿化用地面积,达到了园林化场站的良好效果。项目区内的整体布置见厂区平面图3。6、公用设施本项目在原有站区上进行建设,给水、供电、排水、消防等基础设施均可依托站区原有设施。(1)供电本项目用电来自城区110电网,由变压器引至站区原有配电间,可满足本项目用电负荷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2)供水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该站给水系统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由英吉沙县给水管站统一提供,可以满足项目供水需要。(3)排水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不新增劳动人员,因此不产生新的生活废水;项目所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原有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废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下水管网统一处理。(

11、4)供暖本次改扩建工程不新增建筑面积,项目冬季取暖主要为原有办公区域生活供暖均采用燃气壁挂炉(不新增耗气量),能够满足项目需求。(5)电气、通讯本项目根据需要在变电所、控制室等处设置应急照明。厂内设置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直接联络的专用电话。(6)消防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对站内可能发生灾害的场所,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区域大小等实际情况,分别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以便即使扑救初始零星火灾。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内容,在各区域均配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配置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按规定设置灭火器材,本站配置手提式

12、MFT8型干粉灭火器14具,推车式MFT35型干粉灭火器2具;另外站内还备有灭火毯、沙子及其他消防桶、铲、锹等简易消防器材。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警卫值班室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消防控制室设置可直接外线电话、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应急照明系统供电电源: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专用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消防控制设备还要配备蓄电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统一管理、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强指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消防标示站区内设置醒目消防标示,以便在火灾等危险紧急状态下指明安全出口方向。7、防雷

13、、防静电避雷接地系统设计依据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规定,站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接地采用共用等电位接地装置,站区内所有正常不带电金属设备外壳、配电箱、电缆金属外皮两端、金属保护管两端、工艺金属管线两端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网采用-404热镀锌扁钢,接地极采用5052500镀锌角钢,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米,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米,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接地干线埋地深度1米,系统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当实测电阻不满足要求时,需增打接地极或加降阻剂。本站加油加气棚不高于6米

14、,但为防止直接雷和感应雷,加油加气棚顶应设计避雷网,接地引下线通过4根钢柱与接地网连接,并均作接地断接卡,以方便接地检测。8、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机动车燃料零售业,对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改委会第21号令,2013.2.16),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七、石油、天然气”的“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9、项目选址安全性分析本次改扩建工程为二级加油站,项目建成后属于油气合建站,该站建构筑物之间、电气设备设施之

15、间的安全间距符合防火要求,站内道路符合通畅要求,该项目站区平面布置基本符合根据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安全要求。通过现场调研,站区周边环境、站内工艺设施与站外建筑物防火距离及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见表2。表2 项目与周边环境及安全距离检查表所处区域位置描述疏勒县G315国道与X180乡道东北侧周边环境情况描述东、北两面均为空地,南侧紧邻X180乡道、隔乡道为广汇能源加气站,西侧临近G315国道、隔国道为疏勒县山东物流加工贸易区,西北侧建有中国石油二号加油站。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设施名称汽油储罐柴油储罐汽油通气管管口柴油通气管管口油品卸车点加油机站房消防泵房和消防

16、水池取水口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站区围墙汽油储罐0.5/0.50.5/0.5-4/14.410/208/12.23/3柴油储罐0.5/0.50.5/0.5-3/8.47/266/18.22/3汽油通气管管口-3/14.6-4/4.810/45.78/46.93/8柴油通气管管口-2/14.6-3.5/4.87/45.76/46.92/8CNG储气设施6/17.84/22.88/53.86/53.86/22.86/55.85/43.8-14/17.83/5CNG集中放散管管口6/16.84/21.86/53.84/53.86/21.86/55.85/43.8-14/14.83/5.2油品卸车

17、点-3/18.42/18.4-5/8.410/288/20.2-天然气压缩机(间)6/24.24/24.26/20.44/20.46/25.484/22.45/8.48/8.212/16.82/5.6天然气调压器(间)6/24.24/24.26/20.44/20.46/25.486/22.45/8.48/8.212/16.82/5.6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设备5/20.23.5/22.25/353.5/355/30.65/275/2515/1612/16.6-加油机-5/106/40.56/50.7-CNG加气机、加气柱和卸气柱4/413/428/176/174/27.44/155/256/29.1

18、612/43.96-站房4/14.43/8.44/4.83.5/4.85/8.45/10-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10/207/2610/45.77/45.710/286/40.5-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8/12.26/18.28/46.96/46.98/20.26/50.7-站区围墙3/32/33/82/8-站内设施与站外建、构物的防火距离建、构筑物名称地埋汽油储罐加汽油机、通气管管口地埋柴油罐加柴油机、通气管管口说 明重要公共建筑物35352525周边100m内无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17.512.512.510周边无明火散发地点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141166周边无民用建筑二

19、类保护物118.566三类保护物8.5766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 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15.512.5119周边无此类建构筑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1110.599周边无此类建筑室外变配电站15.512.51515周边无变配电站铁路15.515.51515周边无铁路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5.5/158.95/129.73/154.33/129.7-次干路、支路5/185.65/1683/185.63/168-架空通信线和通信发射塔5555不应跨越本站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倍杆(塔)高,且不应小于6.5m6.50.75倍杆(塔

20、)高,且不应小于6.5m6.5有绝缘层0.75倍杆(塔)高,且不应小于5m50.5倍杆(塔)高,且不应小于5m5注:上表中1.分子为规范要求最小距离,2.分母为实际距离,3.表中数字单位:“米”,4.“-”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从上表可以看出,本站站内无论是加油设施还是加气设施与站外、站内建(构)筑物之间,间距均满足防火间距,符合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原有项目概况原有项目(即英吉沙县胜达天然气加气站项目)位于英吉沙县芒辛乡1村,315国道以西,高等级公路北互通以南;项目建于2013年,总占地面积约5333.36m2(8亩),主要建设一座可年供720万Nm3

21、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建筑面积924 m2,设有201m2站房(包括办公室、营业厅、财务室、站长室、配电室等辅助设施用房)、720 m2的加气罩棚;原有项目设置4个加气岛、5台双枪加气机和1组储气瓶,并配有相应的调压计量系统、脱水装置、压缩机、顺序控制盘、加臭装置、调压撬、回收罐、缓冲罐等。原有项目共有员工14人,主要包括站长、安全员、加油加气工和财务人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英吉沙县交通工具的需求和发展,本项目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加建设加油站,加油岛设置在原有的加气雨棚下面,储油罐埋在原有项目站房西侧的空地上,为附近乡镇的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提供方便,以解决项目区附近乡村居民为车辆加油的困难

22、的问题。从而稳定当地市场供应、促进公路运输的发展。2、原有项目污染情况及排放情况本项目原有污染物是根据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和英吉沙县胜达石油天然气有任公司于2013年8月对英吉沙县胜达天然气加气站项目所做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来进行分析的。(1)废气原有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系统检修、管阀泄漏产生的天然气无组织排放;生活供暖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少量废气、汽车尾气和职工食堂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1)天然气无组织排放原有加气站系统检修、管阀泄漏会无组织排放天然气。加气站内天然气无组织排放量约为加气量的十万分之一,原有加气站日供压缩天然气2万Nm3,年供压缩天然气720万Nm3,加气站内天然气无组织排放量为72.0

23、m3/a,其排放方式为偶然瞬时冷排放。原有项目设有废气回收罐,系统各级排污泄放天然气进入废气回收罐,在废气回收罐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分离装置,将排污气中所含油水分离出去,油水沉积在罐底部,天然气经上部排出进入缓冲罐,回收再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及减少浪费的效果。所以,站区系统检修、管阀泄漏时的天然气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较大影响。2)天然气燃烧废气原有项目冬季生活取暖采用燃气壁挂炉,年用气量约为0.264万m3,废气量排放量约为3.168万m3。废气中主要含有CO、NOx和烟尘,各其中CO排放量为1.6610-5t/a、排放浓度为0.524mg/m3,NOx排放量为4.8710-3t/a、排放浓度153

24、.72mg/m3,烟尘排放量7.9710-4t/a、排放浓度25.16mg/m3。天然气属清洁能源,其燃烧后产生的各主要大气污染物量均较小,对周围空气环境及人员影响很小。3)汽车尾气加气站进出车辆较多,会排放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THC、CO、NOX。因为车辆在站内行程较短,排放量较小,且项目所处位置开阔,污染物容易扩散,对环境影响不大。4)食堂油烟原有项目共有工作人员14人,人均食用油用量约30g/人d,年工作365天,食用油总用量约为0.153t/a,其产生浓度为12 mg/m3、产生量为0.0031t/a。油烟经处理效率为85%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量为0.0005t/a、排放

25、浓度为1.8 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mg/m3的限值。由于油烟排放量较小,且为间断排放,经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2)废水原有加气站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艺废水主要为天然气高压脱水产生的废水。天然气高压脱水产生的废水很少,仅是天然气在管道流动过程中所带出来的一点表面水,其废水排放量约9.125L/a;人工将表面残留水置于污水罐中静置1-2天,使溶解于水的天然气体挥发后排入市政下水管网。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原有项目生活用水量约为3248.5m3/a。排放量为2761.23m3/a,主要污染

26、因子为CODcr、BOD5、SS、NH3-N,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分别为:CODcr150mg/L(0.413t/a),BOD525mg/L(0.069t/a),SS 150mg/L(0.414t/a),NH3-N 25mg/L(0.069t/a)。生活污水排放浓度均未超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原有加气站噪声主要是电机、壁挂炉、压缩机、调压器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和进出项目区加气的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噪声源强在75100dB(A),经隔声、减振及距离

27、衰减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对区域声环境质量不会产生较大影响。(4)固废原有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员工生活时产生的生活垃圾。原有项目共有工作人员14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5.11t/a,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少,集中收集后,及时并统一清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本次工程主要是增加建设了两个加油岛、4台双枪加油机、4个储油罐,所有基础设施均依托原有的,且原有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均已达标排放,不存在着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气候、

28、气象、水文、地质、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沿,距离喀什68公里,地理位置东径7548-7752,北纬38263903,东部隔沙丘、荒滩与莎车县接壤,南是昆仑山区。西南、西北与阿克陶县接连,东北部与疏勒县毗邻。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4019平方公里。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最高海拔2256米,东部最低海拔1212米,县城海拔1297.5米,农区海拔在1600米以下,山前丘陵区海拔在1643-2256米之间。本项目位于英吉沙县英吉沙县芒辛乡1村,315国道以西,高等级公路北互通以南;项目中

29、心地理坐标:385638N,761104E。项目区东侧余G315国道相距90m,被粗与315高速公路边道相距140m,西、南两侧均为空地。项目选址区域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2、地形地貌英吉沙县地貌可分四个类型:平原、剥蚀丘陵区、沟地、水面。(1)平原英吉沙县的平原有:山麓平原、冲积平原、沙漠平原。山麓平原是由库山河,依格孜也尔河及各山洪沟形成的洪积冲积平原,分布在前山山麓地带。洪积扇体为砾石带。坡度较大,地势由南向东北倾斜,靠近喀腊克山附近,由于隆起山地的影响,局部地区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下水位较深。在洪积扇体以下,随着坡度变缓,逐渐变为细土沉积物,为灌溉绿洲,宽度为210公里。东南紧接着

30、为风成地形,与布古拉木沙漠相连。冲积平原为库山河冲积平原。位于喀腊克山北部,地形狭长,但地势平坦,平原的中下部坡降为34,由西南向东北微倾斜。潜水埋藏深度多在3米以下,为主要农区。但部分低产地区及平原和北部(属喀什冲积扇扇缘的一部分),地下水位则较高,潜水以通过蒸发和蒸腾而强烈消耗,形成大面积盐化草甸土和盐土。沙漠平原有:布古拉木沙漠面积很大,为沙丘及砾石滩,利用价值不大;零星戈壁一荒滩一沙漠,共有23处,445.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较大的有8处。这些沙漠、戈壁、滩地,大部分无人居住,暂无利用价值,只有靠近农田的沙丘地,用做自然放牧场所。(2)剥蚀丘陵区英吉沙县的剥蚀丘陵区有:喀腊克山丘陵、零

31、星山体丘陵。呈东西走向的喀腊克山,从艾古斯乡开始,横贯县境中部,长约62公里,宽约26公里,可能由第三系地层组成,主要为砂岩、泥岩。因气候干热,降雨很少,山体干燥,几乎不生长植被。山体的相对高度由几十米至二百多米。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由于风蚀和降雨造成的水蚀,低山丘陵遭剥蚀,背斜部分已遭破坏。另有22条总长122公里的零星山体丘陵。其中最长的25公里,短的250米,海拔最高的2167米,最低的127米。均为砂岩、泥岩。(3)沟地主要指山洪冲沟,全县有30条,总长240公里,窄的5米,最宽约150米;浅的5米,最深的150米。(4)水面主要指水库,全县有6处,占地面积17573亩。3、地质(1)

32、地层英吉沙县境属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西喀什拗陷区。界于天山与昆仑海西褶皱带之间,呈扇状,东部开阔,向西收缩,直通国境。中新生代岩层的褶皱构造,在喀什西北的天山山前褶皱的喀什阿图什背斜与南部昆仑山山前褶皱的英吉沙背斜之间,构成宽缓的大向斜。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相对下陷状态,而山区则不断隆起,后随着山区冰川活动及水流作用带来的大量碎屑物质为大向斜所接纳,遂成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宽广的库山河冲积平原,覆盖巨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成为英吉沙县前山地带和库山河冲积平原的地质基础。而在这巨厚的覆盖层下面,则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的不同地层。据地质学家分析,英吉沙县境内的地层有以下几种类型:石炭

33、系上中统:属盖孜群,由盖孜村北延伸至县境。以砾岩砂岩杂色泥页岩为主,间有白云岩碳酸盐岩互层。侏罗系中下统:属叶尔羌群,从叶尔羌河库斯拉甫扩展至库山河汗铁力克、克孜勒一带,为陆相湖沼沉积。有杂色砂岩、泥质粉砂岩、红色互层,夹煤层煤线,含植物化石。白垩系上统:属英吉沙群,分布于昆仑山前沿地带,汗铁力克以北地区,为海相沉积。岩性以泥岩、灰岩、灰质砂岩、白云岩为主,夹有石膏、生物碎屑等。上更新统:属新疆群,分布在库山河口东南一带,以戈壁砾石层为代表,形成冲积层,洪冲积层,水积层。(2)地质演变早震旦世,英吉沙县大部分地方处于塔里木海,其北部地方与塔南陆地相关连。当塔里木台地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槽形成以

34、后,县境受海浸,同古地中海相连。在地槽中沉积了前寒武系的地层。至寒武系末,经受一次造山行动,使地褶皱并经受区域变质沉积于古生界、下古生界地层。后又经一次造山行动,沉积于上古界地层。到二迭纪末,不断的造山运动,使地层再次隆起。至距今2.25亿年前,海浸海退四次,致塔里木台的海水退出,开始第三系陆相沉积,到晚白垩系时期时,印度次大陆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相碰撞并钻到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一个向下,一个向上,相互挤压,终于在距今7900万年前,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抬升起来,海水全部退出,成陆地并不断升高。(3)工程地质项目区场地土属类中软构地,覆盖层厚度720米。地层二元结构,松散层岩性一般以粉土为主,局部有

35、粉沙透镜体,剪切波速150250米/秒;基层为巨厚卵砾石层,剪切波速500米/秒。松散层允许承载力为7090千牛/平方米。拟建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等级为三级;场地类型属软弱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据新疆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标准冻土深度0.70m,属非永久性冻土。该场地为均匀性场地,场地为稳定场地。4、水文(1)河流英吉沙县境内有库山河,依格孜也尔河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慕士塔格峰和公格尔峰,在阿克陶县境内分作3个支流,其中一条流入县境艾古斯乡西部,又分作两支,一支向北偏东方向流入山后冲积洪积平原区:芒辛、英也,色提力、萨罕等地;南

36、支经艾古斯乡穿过喀腊克山流入苏盖提,乌恰、龙甫、城关、乔勒潘等地。水源为冰川融雪。库山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8亿立方米,引入英吉沙的水量为3.07亿立方米。依格孜也尔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71亿立方米,引入英吉沙的水量为0.703亿方,因流量小(最大为85.7立/秒,最小为0.17立/秒),流不到灌区,只能作季节性用水,两河共引入水3.78亿方,占全年总用水量的77.4%。由于两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较小,其变差系数仅为0.17。最丰水年为多年平均的1.3倍,最枯水年和年平均比为0.6倍。最丰水年和最枯水年相比为2.15倍。但河水径流量变化幅度大,形成月际间水源很不均衡,洪水集中

37、于夏季,冬季极枯。(2)泉水英吉沙县境内有大的泉眼九处,流量0.12方/秒不等,总流量4.32方/秒,全年渗出水量1.36亿立方米。对农田灌溉起调节和补充作用。这9处泉眼成因各异,大体分为三类,一类属山中地带的山隙泉水,其补给来源一为雨水,二为高山雪水,雨雪水下渗山岩孔隙中,在一定地带溢出地面,形成泉水。如克孜尔泉水、卡木龙泉水;二类属冲积扇下部涌泉,成因为河道出山口地段河床开阔,属第四纪堆积层,渗漏严重,河水下渗形成潜流,于下游岩层垄起处逼使潜流部分涌出地面形成泉水,如龙甫泉水,艾古斯泉水;三类属大冲沟渗水,沿沟底或两岸渗出地下水成泉眼,如萨罕泉水,铁提米其提泉水,色提力泉水等。(3)地下水

38、英吉沙县境内的地下水由大气降水,深层岩石裂隙水及河流渠道、田间灌溉渗漏形成。据水文站测算,库山河从沙曼站到莫阿里分水口约损失20,一年中,库、依两河共损失水量1.3亿立方,其中潜流到英吉沙的约60,为0.8亿立方。加灌区地表的渗漏,县境内有1.5亿立方的地下水可供开发,且大部分地区水位不高,浅处不足一米,最深处约30米,宜于开采。(4)水质据20个水质普查化验结果显示,县境内的河泉水因补给来源为融雪水,水质较好,总盐量在0.140.7克/升,值为7.628.6,灌溉、饮用都适宜,只有排碱渠的排水及萨罕、苏盖提部分井水(浅层水)矿化度超过3000毫克/升,不能使用。(5)水能资源库山河、依格孜也

39、尔河流入县境后,地面水头高,落差大,一般约五十分之一,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据专家估算,理论蕴藏72亿千瓦,电能蕴藏52亿度。能开发的2.1万千瓦,可发电1.1亿度。已利用的4189千瓦,年发电2366度。5、气候、气象英吉沙县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特点为: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充足,年日照2638.83595.5小时,日照率为30.5%41.6%,生理辐射量73千卡/平方厘米,近五年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温度40.7,极端最低温度-15.6,10积温保证率在80%以上,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63毫米,年蒸发量2271.1毫米。气象灾害主要有春

40、旱、干热风、大风、冰雹等。春旱主要出现在35月,由于气温低,溶雪少,河水流量少而造成。干热风:干热风又称为“火风”属旱风型干热风,多年平均为30天,最多可达40天,出现时间在67月。大风:是较严重的灾害天气,以五月为最多,平均3.8次,其次是六月平均3.02次。冰雹:时有发生,大多集中在57月之间,个别地区往往造成严重甚至毁灭性的灾害。近五年平均气温:13近五年极端最低气温:15.6近五年极端最高气温:40.7近五年全年平均降水量:63mm年平均蒸发量:2271.1mm无霜期:210d近五年全年平均风速:1.3m/s年主导风向:西风6、土壤、动物、植被英吉沙县区域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植被,根据植

41、被分布特点,可划分为荒漠草原植被、平原低地草甸植被、灌木丛和沼泽植被等类型。英吉沙县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狐狸、狼、黄鼬(黄鼠狼)、黄羊、水蛇、壁虎、蜥蝎(四脚蛇)、刺猬、蝎子、小家鼠、田鼠、松鼠、跳鼠、鲫鱼、大头鱼(狗鱼)、新疆白条鱼、雪鸡、爪爪鸡、猫头鹰、老鹰、野鸭子、乌鸦、麻雀、喜鹊、斑鸠、啄木鸟、画眉鸟、燕子等。英吉沙县的野生植物有芦苇、沙拐枣、红柳、骆驼刺、刺尔菜、曼陀萝、黄花草木栖、列当、苦豆子、苦苦菜、稗草、车前草、沙棘、苦马豆、甘草、当归、棘豆、翅花碱蓬、叉枝鸦葱、水麦冬、铁线莲、拂子茅、假木贼、骆驼蹄蒡、菟丝子、蒿、薄荷、花花菜、赖草、苦苣菜、荆三棱、盐节木、子芽、百麦根、黑果

42、枸杞、早熟禾、碱蓬、盐爪爪、骆驼蓬、无叶假木贼、猪毛菜、琵芭柴、泡果白刺、盐穗木、狗尾草、野艾鹅冠草、苍耳、鹅冠草、獐茅、牛毛毡、海乳草、狗牙根、含头草、蒲公英、三棱草、芨芨草、画眉草、灰灰草、蘑菇等。7、自然资源 英吉沙县自然资源丰富,西北部的库山河、依格孜牙河冲积平原,水、土、光、热条件得天独厚,盛产棉花、玉米、小麦,色买提杏、巴旦木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西南部公格尔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石膏石、水晶石、铜、铅、铁等矿藏资源,其中煤的表层储藏量达2500万吨,石灰石储量达6339万吨以上,石膏石探测储量为2亿吨。是发展地方工业的理想基地。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

43、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民族英吉沙县总面积3425平方公里,英吉沙县辖1镇13乡:英吉沙镇、城关乡、乔勒潘乡、龙甫乡、芒辛乡、色提力乡、萨罕乡、英也尔乡、克孜勒乡、托普鲁克乡、苏盖提乡、乌恰乡、艾古斯乡、依格孜也尔乡。境内有东风农场。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耕地面积38.03万亩。英吉沙镇辖9个社区:英协海尔社区、拉瓦社区、英巴格社区、吾尔也提社区、古勒克霍伊拉社区、阿依丁库勒社区、欧尔达阿勒迪社区、阿克巴格社区、其琅巴格社区。县内常居维吾尔、汉、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哈萨克等各族群众。2013年全县年末总户数72803户,总人口28.5万人。按地域分,城镇人口1245

44、0户4.35万人,乡村人口60353户24.17万人。按族别分,维吾尔族27.96万人,汉族4745人,其他民族817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22.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95。人口死亡率6.31。2、社会经济概况(1)综合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全年宏观经济预期目标。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核定反馈2013年英吉沙县实现生产总值2531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09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35,其中工业增加值200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97%,建筑业增加值49909万元,按

45、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09%;第三产业增加值8300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0。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28和3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16元。(2)农业2013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8709.5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2029.81万元,林业产值3586万元,畜牧业产值56774.76万元,渔业产值14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7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6.73万亩;棉花播种面积8.29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36万亩。粮食产量20.02万吨,较上年增长5.77%;棉花产量0.85万吨;蔬菜产量11.39万吨。杏子面积27.02万亩

46、,产量21.7488万吨,增长1.93%。2013年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38.9万头(只);年末牲畜出栏头数为41.78万头(只);年肉类总产量2.0719万吨;奶产量2.15万吨,增长1.18;蛋产量1900吨;增长18.75化肥施用量(折纯)17867吨,农村用电量3292.8万千瓦时,年末有效灌溉面积44.92万亩。(3)工业和建筑业201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462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55万元。全部工业增加值20091万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6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3万元。2013年全县共完成自来水生产量236万立方米;砖产量4亿块;水泥产量8.5万吨、硅盐酸

47、水泥熟料109.6万吨;发电量6364万千瓦时;面粉产量14500吨;饮料400吨;小刀9万把。(4)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继续加大,2013年英吉沙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1238万元,同比增长4.47。建安工程完成332882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109849万元。其他4207万元。全年完成抗震安居工程6500户,竣工面积52万平方米。全县建筑业资质企业1个,创产值12900万元,较上年增长56.33%。(5)国内贸易业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购销两旺,201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09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批发业零售额203万元,零售业贸易额32808万元,增长21.

48、4%;住宿业营业额为215万元,其中零售额为16万元;餐饮业零售额8982万元,增长30。2013年,英吉沙县私营企业经济呈上升趋势,私营企业295家,注册资金82389万元,从业人数5005人。个体总户数2485户,注册资金3898万元,从业人数3388人。(6)交通、电讯业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截至2013年年末英吉沙县有四家运输公司,二级客运站1座,五级(乡级)客运站7座,大型检测站1家(已经通过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验收,正投入使用),创建文明样板路5条,年末实有出租车156辆。2013年底,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1803公里。铁路里程68公里,管辖里程110公里;高等级公路境内里程82公里、

49、管辖里程100公里。通讯发展迅速,全县20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98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650户。移动电话用户77900户。(7)财政、金融和保险业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8922万元,比上年同期24295减少5373万元,下降22.1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819万元,比上年同期12550增加3269万元,增长26.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568万元,较上年增长22.94%;非税收收入完成5251万元;较上年增长32.8%。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03万元。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05266万元,较上年增支了13479万元,增长7.0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98232万元,

50、比上年同期197783万元增支了18249万元,增长10.14。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4454万元,比上年同期240682万元增加13772万元,增长5.7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879万元,比上年同期93790万元增加6089万元,增长6.49%。3、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2013年,全县有各类中小学校73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56所。全县中小学校占地面积1799亩,校舍面积为21.54万平方米。中小学教职工3570人,专任教师3350人(小学专任教师1653人,中学专任教师1697人)。共有1

51、104个教学班,中小学在校生41817人(小学在校生26690名、中学在校生10996名、普通高中在校生3160名,职业高中在校生971人)。开设双语教学的学校61所,双语教学班348个,全县各中小学校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达14371人,占学生总数的34.6%。2012-2013学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8%,初中毛入学率为102.99%,小学升初中99.47%,初中升高中62.2%。2013年,全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共59所(其中国家项目幼儿园41所,山东对口援建幼儿园3所,县自筹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数8847名(其中小班幼儿45名、中班幼儿4628名、大班幼儿4174名),学

52、前两年制适龄儿童入园率为85.6%,学前双语幼儿园毕业的学龄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双语授课班就读84%。全县汉语系幼儿园有1所,在园幼儿898名,学前班少数民族幼儿有334名。2013年,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4个,图书馆1个,文工团1个,新华书店1个,城乡广播电视站13个,电视台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8。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2013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计划生育指导站1个。全县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624人,拥有病床床位数745张。婴儿死亡率18.65。 4、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3年农

53、民人均纯收人5106元,比上年4215元增加891元。全年实现劳务输出11.89万人次,创收入4.235亿元。全县单位年末从业人员10607人,其中:企业职工1486人,事业单位5280人,机关单位3841人。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44759.6万元,全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24万元。2013年全县有7411人参加了失业保险,4333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3399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10981人享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319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29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安全生产(1)总体情况2013年,英吉沙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事故死亡指标大幅

54、下降,全县无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全县共发生生产经营性事故636起(其中营运性道路交通事故611起,火灾事故21起,农机事故4起),较2012年同比上升17.34%,死亡人数1人,较2012年同比下降87.5%;受伤人数453人,较2012年同比上升28.69%;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89万元,较2012年同比上升128.02%。地区下达英吉沙县事故死亡控制指标6人,实际死亡1人,占全年地区下达死亡控制指标的16.67%。(2)各类事故情况1)道路交通事故:2013年全县发生营运性道路交通事故611起,死亡1人,受伤448人,直接经济损失49.91万元。事故起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

55、比分别上升15.72%、28%、156.87%,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7.5%。 2)火灾事故:2013年全县发生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21起,直接经济损失13.89万元。事故起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同比上升75%、61.7%。 3)农机事故:2013年全县发生农业机械生产事故4起,受伤5人。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00%、150%。6、历史沿革英吉沙,系维吾尔语,意为“新城”。清西域图志作英噶萨尔。(1)建县前的辖属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前,英吉沙境内山地归依耐行国,平原由桢中城国管辖。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政府于乌垒设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英吉沙纳入汉朝版图,归西域都护府管辖。

56、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归属因抗匈奴有功被封为西域大都尉的莎车国王管辖。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年),归逞霸于塔里木盆地西缘一带的于阗国管辖。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班超定西域,归汉朝西域都护管辖。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西域都护班超奉诏回京,西域诸国反,境内依耐、桢中两国自立。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北匈奴控制西域,英吉沙成其属地。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西域长史班勇会同敦煌太守张朗再次收复西域,魏文帝黄初二年(222年),英吉沙由朝廷封为复归中央政权,由朝廷封为汉大都尉的疏勒国王臣磐节制,依耐、桢中两国被疏勒兼并,但仍受魏在西域重设的戊己校尉领护。北魏宣武正始

57、元年(504年),哒越葱岭占据疏勒国,英吉沙成为哒属地。隋大业元年(605年),西突厥占领疏勒,英吉沙为西突厥节制。唐显庆三年(658年),西突厥败退西域,唐设疏勒都督府统辖英吉沙。唐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占领英吉沙20余年,至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回归中央政权。唐开成五年(840年),英吉沙归东喀喇汗王朝管辖。西辽康国元年(1134年),东喀喇汗王朝臣属西辽,英吉沙一带随之归属西辽,蒙古太祖十二年(1217年),成吉思汗派兵攻占喀什噶尔,由达鲁花赤(监治官)镇守英吉沙一带。此后,一直归属元朝。明正德九年(1514年),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建立叶尔羌国,英吉沙受其管辖。清康熙十九年(1

58、680年),蒙古准噶尔部在维吾尔族白山派和卓阿巴克引领下灭叶尔羌汗国,英吉沙一度受准噶尔控制。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划英吉沙为中等城,命一名四品阿奇木伯克署理政事,另设总兵管理边务。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廷在喀什噶尔设参赞大臣管理英吉沙等南八城事务。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廷在英吉沙设领队大臣,署理边务兼理民事,受喀什噶尔办事大臣节制。清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在喀什噶尔设分巡道,署理英吉沙等西四城事务。清光绪十(1884年),清政府筹建新疆行省,置英吉沙为直隶厅,定名为英吉沙尔,归喀什噶尔道管辖。(2)建县后的沿革中华民国2年(1913

59、年),英吉沙尔直隶厅改为二级县,定名英吉沙,设县公署,隶属于喀什噶尔分巡道。民国16年(1927年),新疆废除道尹之职,各道改称行政区,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喀什设行政长公署于疏附县(今喀什市),英吉沙归喀什行政长公署管辖。民国32年(1943年),喀什行政长公署改称新疆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英吉沙归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吉沙县先归喀什专区领导,1954年,归南疆行署管辖。1956年,南疆行署撤销,复归重新成立的喀什专员公署领导。1958年后属喀什专区、喀什地区。1969年,由喀什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9年,归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领导至今。环境质量状

60、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情况,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本项目的工程污染源特征,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本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引用喀什地区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8月对原有项目英吉沙县胜达天然气加气站项目进行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的现状,来作为评价本次工程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的类比分析资料数据。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1)概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