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讲稿_第1页
中医诊法讲稿_第2页
中医诊法讲稿_第3页
中医诊法讲稿_第4页
中医诊法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中医诊法第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中医诊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经过数千年无数临床医家积累和整理逐步形成和发展而来的。第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护理人员学习“诊法”的意义 中医四诊是中医护理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理解中医基本概念,过渡到中医临床护理有着重要意义。为临床实施辨证施护提供依据。“中医诊法用于危重病人的护理” 天津护理2005,作者 曹凤英 “中医诊法,运用辩证方法,收集病人的信息,了解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为护理病人提供依据。合理运用中医理论对护理危重病人有极重要的作用”第三张,PPT共一百零八

2、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中医诊法在急症分诊中的运用及体会”中华护理杂志1992年第09期 作者:相修平;李松峰;“护士要在短时间内,不需借助任何仪器,只靠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弃、口、手所及的范围内,直接获得信息,并即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及时做出判断和分诊”。“对急诊患者,最宜观的就是望神、望色。如同是患者,有的表现眼珠灵活,目光炯炯,意识不乱,语言流利,精力充沛,面色荣润,动作娇健协调,即为有神,说明正气未衰,病情预后一般较好,而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低微,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即为失神,这说明正气趋向衰弱,预后一般不良。第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中医诊法

3、定义 中医诊法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四诊”各有其特殊的诊断作用,临床上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第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望 诊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在中医诊断学中被列为四诊之首。望诊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自然光线为佳。 第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目的要求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 临床意义。正常舌象的表现。熟悉: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局部望诊

4、的基 本内容。第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望 诊 包括全身望诊(望神、色、形、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望舌(望舌体、舌苔),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和望小儿食指指纹等五个部分。本节重点学习望神、色、形态、头面和舌诊。第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望 诊 一、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病人的精神、气色、形体、姿态等整体表现,来对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总体的认识。第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全身望诊 望神:“神”通过目光神态、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气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分得(有)

5、神、少神、失神与假神。 第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得(有)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第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失神 面色晦暗或鲜艳暴露,目光无神,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表情淡漠,或昏迷少神 面色少华,精神不振,动作迟缓,饮食不佳,多为正气轻度损伤,或体质虚弱第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假神 病情危重,突然出现“好转”,原来精神萎靡,突然振奋,言语不休;或神智不清,突然清醒;毫无食欲,突然大增;原来面色晦暗,苍白无华

6、,突然“面赤如妆”,这些局部症状与病情恶化不相符合,是脏腑精气衰竭,阴阳离决的先兆。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第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望面色 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示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 常色 指正常人的面色与肤色,因种族或体质禀赋不同有异。常色又有主色和客色之分。第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环境、情绪及运动等影响而导致的气色的暂时性改变。黄种人健康的面色应当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第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病人的面色发生异常变

7、化,称“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五色的变化主要反映主病、病位、病邪的性质等。第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青色 主寒证、痛证、血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有此面色。主要为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如寒甚可致经脉拘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肤色青紫;阳气不足,不能温运血脉,运行迟缓或气机壅滞,出现青色;小儿面色青,多属肝风内动。第十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赤色 主热。为血液充盈皮肤脉络所致。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潮红,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第

8、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黄色:主湿证、虚证。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面色黄如橘皮,眼白发黄为湿证;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发病急骤,身目深黄,伴高热神昏等,称为急黄或瘟黄,为感受时行疫疠所致。此外,痰、脓液、带下等排出物色黄,多属热象第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白色 主寒证、血虚证。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血虚证面白而消瘦,面色淡而无华,口唇、爪甲无血色。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的表现。面色突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厥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的急症。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的病人。面色白而虚浮称

9、为恍白;第二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痛证。主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呈黑色。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面色淡暗: 肾阳虚面黑干焦: 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第二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望形态 形是形体,态是姿态。通过观察病人的身形、动作、姿态和体质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望形体(1)强:形体壮实,活动正常是正气充盛的表现。(2)弱:身体瘦弱,抗病能力低,易生病,病则难愈。(3)胖:肥胖并非健壮,胖人型肥气虚,水湿难以循行,所以湿多,若郁滞生痰,则易患中风

10、证。(4)瘦:而形体消瘦,倦怠喜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第二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望姿态 (1)行走姿态:行走时身体前倾,以手护腹多为腹痛;以手护腰、弯腰曲背,多为腰腿病;行时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为心痛。 (2)坐姿:坐而仰首,为痰盛的肺实证;坐而俯首,气短懒言,多为肺虚或肾气不足;坐时常以手抱头为头痛。第二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卧姿:卧时身重不能转侧,喜加衣被,多为虚证、寒证。坐卧烦躁不安,多为腹满胀痛。(4)站姿:站立不稳,多为眩晕,气血并走于上。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依靠他物支撑,属气血虚衰。站立时双手护心或腹,多为心、腹痛。第二十

11、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和发:头型过小或过大,伴智力低下,为肾精亏损。头发稀疏、干枯,属精血亏虚;突然脱发,为血虚受风;青年白发,伴有耳鸣、腰酸属肾虚。 (二)望目 目赤肿痛为风热外袭,或肝火上冲;白睛黄染,为黄疸;目眦赤烂,为湿热;眼睑浮肿,为水肿病;目窝下陷,为津液亏耗。第二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望口唇 口唇淡白,多因血虚;口唇青紫,属瘀血内阻;口唇干焦色红,为热伤津液;口唇糜烂,为脾经湿热;口角歪斜,多属中风。(四)望齿龈 牙齿干燥,为胃热津伤;牙龈肿痛出血,为胃中有热;牙龈不痛出血,为肾中虚火上炎;牙龈淡白,

12、多为血虚。(五)望咽喉 咽喉肿痛,为肺胃有热;干痛不肿,为阴虚火旺;咽喉两侧有白色假膜,为白喉。 第二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六)望斑疹 色红点大成片,不高出皮肤者为斑,点小如粟米,高出皮肤者为疹。斑因胃热炽盛,内迫营血而成;疹因肺中郁热,窜入营分所致。 观察斑疹的色泽和变化,有助于了解邪正盛衰和病情轻重。一般来说,出疹为轻,出斑为重。凡斑疹分布均匀、稀疏、色泽红润的,表示热毒较轻,预后多良好;斑疹分布稠密、反复出现、颜色深红或紫赤、色泽晦暗的,表示热毒亢盛、病情严重。见于内伤杂病、慢性出血性疾病的斑疹,多属气阴损伤或兼有血热。第二十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

13、022年6月三、望舌 望舌是通过察看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测知病情变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体柔软、活动自如。正常舌象第二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舌根舌中舌边舌尖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心肺肝胆肾脾胃(一)望舌质从舌质外观,可测知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的病变,舌中诊脾胃的病变,舌的两边诊肝胆病变,舌根诊肾的病变。第二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舌色:主要分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四种。淡红舌: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其形成是由于心血充足,阳气旺盛为健康人之舌色。淡白舌:舌色较淡红舌质

14、浅,红色较少而白色偏多。一般为气血亏损。淡白而胖嫩(虚寒证)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第三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红绛舌:舌色较淡红舌质红。鲜红色者称为红舌,深红色者称为绛红,多为热证。舌尖红者为心火太盛,舌边红者为肝胆火盛,舌中红者为胃火太盛。舌红苔黄(实热证) 舌红少苔(虚热证)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第三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紫舌:全舌均匀青色或紫色,或舌的局部见青色斑块、瘀点为青紫舌。一是热毒太盛,二是阴寒内盛,气血不畅,多为热证、寒证、瘀

15、血证;舌绛紫而深,干枯少津液,多为热毒太盛;舌淡紫而润,多为阴寒内盛;舌色暗紫,舌青紫为血瘀较重;局部舌紫斑、瘀点为血瘀较轻。第三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望舌形 舌形多指舌的形状。正常舌体大小适中。异常舌分为老舌、嫩舌、胖大舌、瘦薄舌、裂纹舌、芒刺舌、齿痕舌。 老舌:舌质文理粗糙,多为热盛主实证。 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致,多为气血运行不畅,内有水湿,多为虚证。老舌:实证、热证嫩舌:虚证、寒证第三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胖大舌:舌体较正常舌体大,舌肌松弛。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主水肿、痰饮。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多是脾胃湿热,痰浊停滞;舌淡白胖嫩

16、,苔白水滑,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第三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肿胀舌:舌体肿大,舌肌呈现胀大状,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多因心脾热盛,或酒毒上攻中毒,多为实证。鲜红肿胀而苔黄,为心脾热盛,青紫而肿胀,多为酒毒攻心第三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瘦薄舌:舌体较正常舌小而瘦薄。多见阴血耗伤、脾虚精亏。主阴虚、血亏、虚证。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第三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裂纹舌:舌面有明显的裂痕,可呈现人、一、川字等不同形状。精血亏虚所致,主血虚证(先天裂纹舌者除外)。第三十七张,P

17、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芒刺舌:舌体上有红色颗粒凸起像刺,摸时感觉刺手,主邪热太盛。舌边芒刺为肝胆热盛,舌中有芒刺主胃肠热盛。舌尖心火亢盛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 舌中胃肠热甚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舌边肝胆火盛 而有齿痕,常为阳气虚弱,水湿 内停。第三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齿痕舌:舌体边缘有压迫痕迹。主脾阳虚衰,水湿内停。舌质淡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第三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望舌态 正常舌,舌体活动灵敏,伸缩自如。病理舌态有强硬、震颤、歪斜等

18、。 强硬舌:舌质红而强硬,多见于中风先兆。多因外感邪热,内伤痰湿内阻心窍,肝风夹痰上扰神志所致。 震颤舌:舌体不正,伸舌时偏斜于一侧,多见于中风或中风先兆。第四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甚则不能抵齿。(天生舌短者除外)舌红绛而短缩者,属热病,多见于昏迷病人。第四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吐弄舌:舌体反复地伸出口外,其中伸出时间较长,慢慢收回的为吐舌,稍微伸出立即收回,上下左右舐弄者为弄舌。多为小儿智力发育不良。第四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望舌苔 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

19、浊而产生。正常的舌苔一般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 由于患者的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第四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舌苔苔色:白、黄、灰、黑苔质:厚薄、腐腻、润燥、剥脱第四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苔质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第四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润燥苔润苔:津液未伤 燥苔津液亏耗、 热盛伤津 滑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为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第四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白苔

20、:主表证,寒证、湿证 苔薄白为病邪在表; 苔白而厚,主湿浊内停,或 痰饮食积; 苔白滑多为感风寒; 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 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 苔白而干,多由外感风热所致。 第四十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黄苔:主热证、里证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舌苔由白转黄,或呈黄白相兼,为外感表证处于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第四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苔灰黑湿润多为虚寒,痰湿内阻;苔色灰黑而干为里热证。第四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望排出物排出物是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总称。一些是

2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产生的,如二便、月经等,在病理情况下会出现异常改变。如痰液、脓液、呕吐物等。一般来讲,排出物色淡、白,质清稀,多属寒证;色深、黄、质稠、浊,多属实热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第五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1. 望痰、涎、涕、唾 在外感病中,痰清有泡沫为风痰;色白清稀为寒痰;痰色白而易咯出者,多为湿痰;痰黄稠粘为热痰;痰少不易咯出或夹血丝为火;咳唾腥臭脓痰或脓血的是肺痈;劳 久咳,咯吐血痰多为虚火损伤肺络。第五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2. 望呕吐物 胃热则呕吐物稠浊酸臭

22、;胃寒则吐物清稀无臭;食滞则呕吐酸腐;胃络伤见呕血;呕吐黄绿苦水,多为肝胆湿热。 3. 望小便 小便清澈而长为寒;赤涩短少为热;偶有砂石为石淋;浑浊如米泔为膏淋;小便见血色,热涩刺痛为血淋。第五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4. 望大便 大便溏薄见于虚寒证;大便燥结见于实热证;便如羊粪为肠燥津枯;便黄糜烂恶臭为肠胃湿热;大便赤白相间为下痢;先便后血,血色暗紫,称为远血,多为胃脘出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为近血,病位在大肠与肛门,多为肠道脉络损伤。第五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五、望小儿指纹 望小儿食指络脉适用于3岁以内的儿童。由于小儿寸口脉短小,又常

23、有哭闹,以致影响切脉的准确性,而食指脉络暴露,易于诊察,可弥补小儿脉诊的不足。 小儿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其临床意义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第五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闻 诊 目的要求 掌握:闻诊的基本内容。 熟悉:声音强弱、高低变化的临床意义 闻诊是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人体的声音和气味,既是脏腑正常生理功能的表现,也能反映相应的病理变化情况。第五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听声音 包括听病人的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及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以判断病变寒热虚实等性质。不同声音内容反映

24、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第五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正常的声音称为常声,具有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相符等特点。实证和热证常有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虚证和寒证可见声音轻细低弱,静默懒言。1. 语声第五十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音哑与失音:语声嘶哑者为音哑,语而无声者为失音。鼾声:指熟睡或昏迷时鼻喉发出的一种声响,可因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当所致。若昏睡不醒或神识昏迷而鼾声不绝者,多属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证。呻吟:新病呻吟,声音高亢有力,多为实证;久病呻吟,声音低微无力,多为虚证。第五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

25、,创作于2022年6月喷嚏:若新病喷嚏,兼有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症状,多因外感风寒。癫狂: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痫症,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燥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第五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谵语 神智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 神智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垂危征象。属虚证。 第六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呼吸 喘 呼吸困难,短迫急促,甚至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实喘发作急剧,声高而气粗,呼出为快。多为病邪壅塞肺气所致。虚

26、喘来势较缓,喘声低微,气怯声低,吸入为快,动辄加剧。为肾不纳气或肺气虚衰。第六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哮 呼吸急促,喉中如有哮鸣声,哮证有寒热之别,时发时止,反复难愈。 上气 气促咳嗽,气逆喉间。多为痰饮内停,或阴虚火旺,气道壅塞。 叹息 时发长吁短叹。多为情致抑郁,肝气不舒第六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咳嗽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 咳声重浊有力为实证;咳声低弱无力多属虚证多为久病肺气虚损,失于宣降所致。 咳声不杨,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多属热证,多属热邪犯肺,肺津被灼所致。 干咳无痰或少痰,多属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所致

27、。第六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咳有痰声,痰多易咳,多属 痰湿阻肺。 小儿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终止时有鸡鸣样回声的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第六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4. 呕吐声 有胃内容物自口而出为呕吐。虚证或寒证时,呕吐来势较缓,呕声低微;实证或热证,呕吐来势较猛,响亮有力。第六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5. 呃逆 胃气自喉间冲逆而上,不能自已,俗称“打呃”。呃逆频频,连续有力,高亢而短,属邪热客胃。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多属脾胃虚寒。呃逆在临床上是观察胃气存亡的重要指标之一,久病、重病

28、出现呃逆为胃气将败的危重征兆。第六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六)嗳气声 嗳气,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 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引起的,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是情志变化而致的,则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适,属肝气犯胃,常随情志变化而嗳气减轻或加重。第六十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七)肠鸣声 凭借听诊器诊查肠鸣音,正常值:4-5次/分钟,若超过10次/分钟则为肠鸣频频,持续3-5分钟才听到1次者为肠鸣稀少,主要因肠道传导功能障碍所致;肠鸣音完全消失,腹胀满痛者,多属肠道气滞不通

29、之重症。 鸣响在脘腹,如饥肠辘辘,得温得食则减,受寒或饥饿加重,为中气不足,胃肠虚寒。 肠鸣高亢而频急,脘腹痞满,大便泄泻者,多为感受风寒湿邪以致胃肠气机紊乱所致。第六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嗅气味 包括病体气味和病室气味。 1、嗅病体气味 口气 指由口腔发出的气味。口臭是胃热。口气酸腐,嗳气酸馊多为内有宿食,消化不良;口气秽浊多由胃中湿热停滞;口气腥腐可见于内痈或牙疳。第六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鼻气 指鼻腔分泌物及由鼻呼出的气味。鼻涕腥臭黄稠为鼻渊;鼻气秽臭而鼻腔干燥,嗅觉减退,甚至不闻香臭,为鼻藁。汗气 由汗出过多而产生。汗有腥臭为湿热

30、蕴蒸;瘟疫病人汗气臭秽为热毒甚;水肿患者汗出有尿臭味,为肾气衰败。第七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排出物的气味:凡排泄物气味微有腥臭,多属虚寒或寒湿。酸腐秽臭,大多为实热或湿热。 痰 咳吐浊痰腥臭,为热毒炽盛,多见于肺痈;痰液清稀而无腥臭为寒痰。 呕吐物 呕吐物无臭味,病人喜热饮为胃寒;呕吐物酸臭而喜冷饮为胃热;气味酸腐而有未消化物者为宿食;呕吐脓血而腥臭为内痈。 二便 小便黄赤浊臭为湿热;小便清澈而臊臭多为寒证。大便臭秽多为湿热;粪便有酸气伴未消化食物多为积食停滞。第七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病室气味:某些疾病产生特殊气味 有些疾病发展到一定

31、的阶段会出现特殊的臭气。如肝昏迷的病人呼出的气体有氨味,称为肝臭;消渴的病人危重阶段可有烂苹果的气味;尿毒症患者有尿臊气;晚期肿瘤或其他危重病人会出现腐臭或戾臭等,都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第七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问 诊 目的要求掌握:新版十问歌,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临床意义。了解: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七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问 诊 问诊是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来了解疾病的开始、发展以及治疗经过、目前症状和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问诊应当包括问清一般情况

32、、主诉、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内容,更须围绕主诉重点询问当前证候。 第七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问诊注意事项 在问诊中注意环境安静适宜,态度严肃和蔼,不用医学术语询问,避免资料片面失真,重视主诉。从整体出发,按照辨证的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地深入询问。问诊时须耐心听取患者或陪诊者的叙述,也可作启发式询问,切忌主观地套问或暗示,以免影响病史的可靠。 第七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问诊的主要内容:(-)一般情况(二)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三)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经过。(四)既往史(

33、五)个人生活史(六)家族史问现在症: 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 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十问歌第七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原版十问歌赋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第七十七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新编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 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产。 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第七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

34、,创作于2022年6月一、问寒热 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和发热的感觉。自觉寒冷而加衣被或取暖仍不缓解者为恶寒,多为感受外邪所致,常为发热先兆;而怕冷加衣被或取暖可缓解者为畏寒,多为阳气衰弱,失于温煦所致。 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同时出现,为外感表证初期的特征。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风寒;发热重而恶寒轻为外感风热;发热恶风为外感风邪。第七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但寒不热 多为里寒证。新病畏寒多为寒邪直中;久病畏寒多为阳气虚衰。3. 但热不寒 高热不退为里热炽盛;按时热甚为潮热,其中日脯潮热为阳明腑实证;午后骨蒸潮热多为阴虚;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可见于湿温病;身热夜甚可见于温病

35、热入营血。4. 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往来,为正邪交争,互为进退之象,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第八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问汗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常人进食辛辣,或体力活动,或情绪变化,或气温升高,或衣被过厚等均可使汗出增多。但当汗无汗或汗出过多或伴异常感觉时,则为病理现象。 1.表证辨汗:外感风寒无汗多为表实;外感表证而有汗,为表虚证或表热证。 2. 里证辨汗:白天不因劳动或厚衣等因素而汗出,动辄尤甚为自汗,多为卫阳不固;睡时汗出,醒时自止者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大汗多为实热;若汗。第八十一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出如油,汗热味咸,脉细数无力

36、为亡阴之证;汗出如珠,汗凉而味淡,脉微欲绝者,多为亡阳之证;恶寒战栗,继而全身汗出者为战汗,为热病正邪交争,如汗出热退为邪去正复;相反汗出身热,烦躁不安为邪盛正衰。3. 局部辨汗 :头汗可因阳热或湿热;半身出汗可因痰湿或中风,且无汗部位为病侧;心胸部位汗出多因心脾两虚;手足汗出者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而致。第八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三、问头身 1.疼痛:疼痛而兼有胀满多由气滞所致;疼痛如针刺状为刺痛,是瘀血导致的特点;痛如刀割或疼痛绞,痛势剧烈为实邪内侵,气机闭阻;疼痛游走不定多为风邪偏胜或气滞所致;疼痛部位固定多属血瘀或寒湿偏胜;疼痛而有烧灼感多见火邪致病;疼痛而觉

37、局部寒冷,得温则减为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所致;疼痛隐隐,绵绵不绝,痛处喜按,多有气血不足。第八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酸重麻木 酸指肢体、关节和肌肉酸楚无力;重指头身肢体感觉沉重,无力抬举;麻指皮下有蚁行感,按之不止;木是知觉消失,不知痛痒。病变在经络骨节和肌肤,为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利或气血不足所致。第八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眩晕 眩为眼目昏花,阵阵发黑;晕指有旋转感二者并见称为眩晕。多由于气血不足或风火痰浊为患。4. 耳鸣耳聋 耳鸣是自觉耳中有鸣响,甚则妨碍听觉;耳聋为听力减退或消失。也与气血不足或风火痰浊有关。第八十五张,PPT

38、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5. 心悸怔忡 心悸指自觉心跳不宁;严重时心慌剧烈,休作无时,称为怔仲;以虚证为多,也可因邪热入里,痰火内扰,或心血瘀阻,及水气凌心等病证6. 痞满 指自觉胸腹部胀满充实,甚至可以摸到包块。主要由于脏腑气机不畅或痰气交阻所致。第八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 问便 问二便以了解脾胃、大肠、肺、肾及膀胱的情况。应当注意二便的次数、数量、性质、颜色、气味、以及有无疼痛、出血等伴随情况。 五、问饮食 包括食欲好坏、食量多少、食后反应、口渴与饮水、口味偏嗜、冷暖喜恶等,以判断脾胃以及有关脏腑功能盛衰,分析体内津液的盈亏输布情况。第八十七张,PP

39、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食欲和食量 食少纳呆多为脾胃气虚,或内伤食滞,或湿邪困脾;脘胀厌食,嗳腐吞酸,多为食滞胃脘;纳少厌油,黄疸发热,肢体困重,多属肝胆湿热或脾胃湿热;食欲不振,胸胁胀痛,精神抑郁或易怒,为肝气犯胃;育龄妇女突然停经而见厌食、呕恶,脉冲滑,应当考虑妊娠恶阻;消谷善饥,多为胃火炽盛,如伴有多饮多尿,可见于消病;第八十八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饥不欲食,常为胃阴不足;食入则吐,多属胃中实火上逆;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多因脾胃虚寒;吞咽艰涩,梗噎不顺者,可见于噎嗝证;重病本不欲食,突然思食、多食,为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为“回光返照

40、”之象;儿童喜食异物,如生米、泥土等,可见于虫积或疳积。第八十九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口渴与饮水 口渴喜热饮为寒湿内停;渴喜冷饮为热盛津伤;口渴而不欲饮者,或水入即吐,多见于水湿内停,或湿热内困,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者,可见于瘀血证;多饮多尿见于消渴。第九十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口味 口苦见于胃中积热或肝胆湿热;口淡多见于水湿内停,或脾胃虚寒;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口酸多见于肝胃不和;口咸多见于肾虚内热;口腻多见于脾胃湿阻;口臭多见于胃火炽盛。此外,病人喜食辛辣、热饮多为胃寒;相反喜食生冷者,多为胃中郁火第九十一张,PPT共一

41、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五、问睡眠 睡眠异常有失眠与嗜睡。不易入睡或易于惊醒,甚至彻夜难眠为失眠;时时欲睡,精神不振,头重困倦为嗜睡。虚证为心血不足,心失所养,阴虚火旺,内扰心神或气血不足,清阳不升;实证为邪气内扰,气机不畅或痰湿内盛等所致,病重嗜睡多为危象。第九十二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六、胸 腹 胸部是心肺所居的部位,问胸部异常感觉可了解心肺变化。问胸痛应着重问胸痛的性质和牵引的部位。若胸痛时兼有憋闷,并牵引到肩臂,多是胸痹证;胸痛彻背,兼见面色青灰,手足发青,多属真心痛;胸痛伴有发热咳嗽,吐脓血痰,多是肺痈。 第九十三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

42、月七、问小儿及妇女 问小儿时应当了解出生前后情况、出生后的预防接种、传染病史以及常易引起小儿疾病的因素如外感、饮食、惊吓等。 妇女除常规的问诊外,应了解月经、带下、妊娠、生育等情况。月经应了解时间、周期、数量、颜色、性质,以及有无闭经、腹痛等情况。 月经先期或量多,色淡多为脾不统血;色深红为热迫血行。月经后期或量少,色淡多为血海不足;色暗有块为气滞血瘀;腹痛喜温为寒凝血瘀所致。此外,气滞、血瘀、阳虚、气血两虚均可导致痛经。对于带下,主要了解色、量、质、气味等方面。带下色黄,质粘臭秽,为湿热下注;带下清稀,量多不绝为脾肾两虚,寒湿下注所致。第九十四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切

43、诊 目的要求掌握:正常脉象的特性。熟悉:常见病脉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接诊的基本内容了解:脉诊的具体方法。 切诊是用手触按、扣击病人肌肤、胸腹、筋骨以及脉搏,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切诊包括一般切诊和脉诊。第九十五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一般切诊 医务人员运用手指、手掌对病人进行触摸、按压或扣击,以测知局部冷暖、软硬、润燥、压痛、痞块等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如按皮肤的冷热与润燥,可测知疾病的寒热属性和津液的盈亏等.第九十六张,PPT共一百零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脉诊 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探察疾病变化的一种诊断方法。是中医特有的一种诊察方法。素问 六节藏象论说:“心主血,其充在脉”,脉象随心脏的搏动而产生,反映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理和气血的充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