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_第1页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_第2页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_第3页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_第4页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马克思:“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与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会劳动的生物。人使自然界达到自我意识。第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无机物简单有机物甲烷等复杂有机物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嘧啶、嘌呤等更加复杂的多分子体系多糖、脂肪、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蛋白质最初生命出现,非细胞形态生物原始单细胞生物原生动物肛肠动物两侧对称动物原口动物扁体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菌类动物海绵动物后口动物轮虫软体动物苔藓植物蕨类

2、植物种子植物赖皮动物原始脊索动物(无头类)原始有头类无腭类有腭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人类生物进化图谱(实物图)第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赖以生存的地球大约46亿年;地球上生物始于36亿年;34亿年前出现了高级化学进化;28亿年前原始生物有机体和23亿年前带有现代酶结构的前核细胞的生物化学活动;18亿年前真核细胞分化一支演化为植物另一支进化到单细胞原生动物;4亿年左右动植物在臭氧保护下繁衍;1.3亿年左右,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开始出现;树上灵长类由1亿年前生活在地上的食虫类转化而来。第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树上灵长类

3、由于攀爬四肢和手开始变化,视野开阔;环境变化使森林衰退,灵长类回到地面而被迫直立行走,手和脚得到明确分工;劳动创造了人:手的分化、语言的产生、大脑的发育第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晚期智人(新人):3万年(尼安德特),体脑接近现 代人,穿衣、 住房、 精制炻器、 弓剑,能冶炼、制陶、纺纱、务 农、金属工具。早期智人(古人):30万年前,人工取火,母氏公 社,婚配出现,语言产生 晚期猿人: 150万年前,生活于非、亚、欧, 家庭生活,制造骨器、炻器早期猿人: 300晚年前,生活于东非(奥杜 威),集体狩猎,定点居住,会 用火,熟食,会制粗炻器南方古猿: 500万

4、年前,生活亚、非,会用天然工具腊马古猿: 700万年前,生活于亚、非,直 立行走,类人猿早期代表 原康修尔猿: 1200万年前,森林锐减,生活于 草原,神经系统发达森林古猿: 20003000万年前,生活于欧、 亚、非森林,四肢分化大猩猩黑猩猩猩猩西瓦古猿人类进化(实物图)第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被动”的进化论者主张动物与人之间连续的变化:由于地质变迁,走出森林直立行走解放双手,捕猎食肉,制造工具喉的完善,身体语言变成声音语言“主动”的技术史家主张人的进化基于人类“自我”的觉醒:心灵的觉醒与心

5、理能量的调控身体作为最初的工具,手的发明意义的创造,语言的发明动物的驯化源于人对自身的驯化第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然而,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作为自然界对象物而存在。于是构成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是宇宙中出现的新型关系,不仅影响了自然界的演化进程,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两者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自然图景与社会图景丰富多彩,使二者进化途经呈现复杂性与曲折性。第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 人与自然的历史图表人类之前的历史人类之后的历史近代工业之前近代工业之后(200多年)(200万)第

6、1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1、人对自然界的依赖 A、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是自然界锁链中 的重要一环: 宇宙星系太阳系行星生命人 B、人的两类生产依赖自然界 的物质资料 自身繁衍 物质生产 *消费、消耗自然物 C、人类精神文明创造依靠自然物质“原型” 图腾、神话、宗教;以思维形式反映客观规律科学以主观形式反映客观事物艺术仿生设计、色彩造型 第1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2、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3、人的活动受自然界的制约 火、工具、农业、工业 农牧、水利、工业、资源、能源、生态、环境 第1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

7、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自然界创造了人、但人对自然 施行改造,过度破坏。 人类为生存发展利用自然, 但其实践破坏了生态、 污染了环境。 异化!创造了自己的对立面 异化!人受到自然的惩罚。第1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所谓对象性关系,是一个存在物在其之外,有一个他物作为其对象,并且两者之间能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第1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费尔巴哈:“自然是人的根据” 马克思:“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关系 产生出 客体、主体 本

8、体论存在、意识 实践论物质、精神 认识论天然、人工 创造论实践、认识 价值论 自然的价值 科研、认识的基础,客观存在激发美感、创作灵感的源泉文化、精神象征休闲旅游疗养陶冶情操、塑造性格、完善人格 第1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对自然的能动性表现:人有意识探索自己的对象,不断拓展对象物范围;人在探索过程中,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到关于对象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人认识自然界的目的是利用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人具有自我意识、能理智评价自己行为,以适应自然界与自然界建立良好对象性关系;人具有自觉性,可以对行为进行预测和估计。第16页,共111

9、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实践是联系对象性关系的中介实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第1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与自然的历史阶段 从奴隶到将军/从混沌到有序 (中间) (两头) 有序统一协同进化(不分) (疏离分裂) (统一) 混沌 奴隶 主人 伙伴 第1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 第1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 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界 /人工自然物系统 劳动

10、工具近代机器 大工业 工业 大规模重复创造天然自然中不存在的东西 物质结构物质形态物质属性运动、变化工业 资源 无效状态 消耗 转化 消费物质 耗散能源 可利用性下降熵增加 工业 生产过程 产品弃物 完成使用价值 不能马上应用 废物 第2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工业生产必然改 变自然界原有的 合理的物质比例有序的能量结构长期演进的生态平衡 工业生产 工业消耗 工业污染高生产 高消耗 高污染 天然自然物质种类总量陡减整体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两类自然冲突的结果 两类自然均有其各自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因而只能并存。 第21页,共111页,2022年,5

11、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二、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形成根据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以及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方式与所及范围,将自然分为三类:天然自然:人尚未感知的独立于人活动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直接感知的和通过分析各种仪器设备获得各种自然信息所认识的那部分自然。人工自然:是人活动涉及到的并加以变革的那部分人化自然。第2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天然自然 人 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演化 认识 创 造 适应性提供起码的物质条件。 不适应性不能提供更多的特殊需求的各种现成的物质产品和工具。 第2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天然自然

12、、人化自然、人工自然共性:客观实在性天然自然是人化自然基础人化自然是人工自然基础第2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工自然的特点是人工制造的产物,而不是天然自然的 自发转化。实现人的目的性。不仅遵守自然规律而且遵守人的活动规 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既是物质形式,又是文化形式,具有 双重品格。既可以是消费品,又可以是生产工具, 具有双重功能。第2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的意识对人工自然而言具有超前性。 天然自然 人的意识 人工自然 (先行性) (超前性)人工自然变化(进化)迅速,天然自然 演化缓慢。 人工自然观研究的基本结论:冲突的

13、出路只有协调两类自然的关系 关键 调整人工自然的创建模式对现有的人工自然进行改造创造第三类自然生态自然 第2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三、生态自然 生态自然 两类自然的和谐统一体。人工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 天然自然 人工自然 生态自然 否定之否定 第2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工自然 生态自然 (1)出发点:改造自然 索取、征服对象,异己存在。 关系:二元对立保护自然改善优化自然、共生伙伴一元统一(2)发展模式:单向扩张型 天然自然 人工自然双向互动型天然自然 人工自然 (3)生产方式:盲目扩大规模。 高消耗、低转化、高污染

14、、 非生态、过度耗费集约化经营高利用、高转化、低消耗、低污染,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第2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4)特点:人的需求、 人的意志、人工制造 生产过程远离自然,非天然 特点: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仿天然仿生(结构、功能)仿生态(生物间、环境) (5)生存环境相对封闭、 远离自然;生存方式违背自然、反自然愈益人工化、丧失自然性体质、体能下降;某些能力退化 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生存方式、消费方式天然化、生态化(城市规划、居家设计、衣食住行)使人更加自然地生存、发展(6)人的创造力的片面发展 外化、对象化 认知为基础的技能创造 关注物质生活 物欲膨胀、心灵

15、枯竭 人的片面发展 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内化、个性化 判断力为基础的审美创造 物质与精神生活和谐协调 注重人格完善、人性健康 人的生态化、全面发展第2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天然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复归) (扬弃) (否定之否定) 本体论 认识论、实践论 辨证综合 生命、意识发生 人创造自然 依赖、超越的统一 第3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理论视角实践视角对人工自然的反思(人工自然观研究)对天然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本体论) 两类自然的矛盾凸显调整、改造人工自然、创造生态自然第31页,共11

16、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 生态自然观 研究对象独特性 生态自然界研究角度、方法新颖性 时空优势基本性质前瞻性 超前实践 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哲学概括,全新客体。 生态科学、生态哲学、环境论理学 自然观高级形态,研究的制高点。 历史回溯方法 高级形式 低级形式 时空优势 逻辑整体方法 高层次 低层次 马克思:“解剖人是解剖猴子的一把钥匙”第3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生态自然观的理论超前性 对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极有指导价值 (*而人工自然观研究远滞后于人工自然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目的人工自然天然化、生态化: 农业生态化、工

17、业生态化、城市生态化 人的生存生态化第3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四、环境伦理学的兴起1、环境伦理学三大派别。(1)人类中心论: 只有人才有道德地位,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只有对人才谈得上有直接的道德责任、义务。(2)生物中心论: 活的生物(生命)都有道德地位。因之能感觉痛苦,并应有生存权利。所以应敬畏生命。(3)生态中心论: 承认较宽泛的伦理事物,认为其他物体和人类一样在不同程度上有道德地位。人应承担对整个生态共同体的道德义务。第3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类中心论的三种含义认识论:任何道德都是根据人的思考和属人的。物种论

18、:根据生物逻辑,人作为物种必 以人为中心。 价值论:人是唯一的道德主体,是唯一具有内在 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只有工具 价值。共同点:人类利益的至上性,自然的工具价值第3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非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施韦兹 “敬畏生命”/生命神圣辛格 “动物解放”/动物会感觉痛苦雷根 “动物权利论”/种际正义/双因素平等主义生态中心论: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大地共同体/沙乡年鉴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哲学走向荒野第3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2、生态哲学的深层思考(1)深生态学现代社会的生存、文化危机,科技、 工业世界

19、观。(2)社会生态学社会政治、统治模式,阶级、 种族对立。 (3)生态女性主义性别歧视、等级,受压迫与 自然联系。 第3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 奈斯比特预言:“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 “随着第三个一千年的起点日益迫近,我们处理的方式将决定人性论的内涵。” 第3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科学发展需要人文关怀经济发展要与生态和谐社会发展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等于GDP增长第3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五、人工自

20、然异化导致环境问题人类在开放的自然界中实践,变天然自然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是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它干扰了自然界自身的演化过程,是自然界人化,又使自然界异化。尤其工业革命以后,人对自然的掠夺借助资本主义的扩张,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状态。第4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我”的概念和“我”的意识,是现代教育中一再倡导的。自我意识的确立是人成长关键一环,两岁之前的儿童是没有“我”概念的,当一个小孩学会说“我要做什么”的时候,他(她)的自主意识出现了,能够区分我与他者以及我与环境的关系,这是理性强大起来的标志。 人作为一个类的成长也经历了这样的时间段,人在自然

21、演化过程中,能够用人类的意识去反观自然、理解自然之时,作为自然演化的伟大成就人类的智慧、人类的理性就开始展现其如此强大和如此之神妙!因此理性在西方哲学中取代了上帝的地位。理性借助人类的欲望首先自我规定而后规定整个世界。自然赋予人的强大理性成为讨伐自然和以疯狂掠夺回馈自然的精神力量,所以现代性问题,就是强大理性的无往而不利,通过理性可以统一世界,也可以控制自然。而个体的、成熟的人,借助理性也是自我发展和强大的重量级武器。而太拿自己当回事的结果、太有“自我”的结果就是“我”的丧失。在人类整体,是环境危机带来的生存危机,在个体,是自我膨胀而丧失本真自我。第4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

22、9点34分,星期日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还在担忧是否会遭受一次新的小冰期冷波的冲击。这种担忧在80年代被彻底地扭转了。气候学家在细致审视了近百年来全球温度观测资料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当今世界正以异乎寻常的速率在变暖。自1866年有气象记录的l30年以来,1979年至今已有17年地球变暖的记录, 90年代可能是过去1000年以来最热的10年, 1998年很可能是最热的一年。经过比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其它环境指标,不少科学家进一步断言:全球气候在变暖。1.全球气候变暖第4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导致当前迅速的全球变暖的原因 目前科学家们能明确告诉我们的一

23、个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特别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对辐射的选择吸收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能够近似透明或无阻挡地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大气。但是,对地球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却是半透明的,产生部分吸收。吸收的热量用于再加热大气和地表面。大量吸收大气表层和下层辐射热能产生“温室效应”。室温效应是人们形象地借用了花房温室繁殖花卉、种植农作物的经验。在温室顶棚,覆盖着透明的玻璃或薄膜。太阳光可以透人温室,升高温室内部温度。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逐渐增加,相当于这层透明的薄膜逐渐变厚,日积月累,地球的温度就会升高。1.全球气候变暖第4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

24、气候变暖会引起极地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沿海城市,造成大批世界性的生态灾难。 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海水温度也随之升高,海水将会由于升温而膨胀,促使海水平面升高。另一方面,气温的升高,会造成极地冰山的融化,使大量的冰山融化于海洋,导致海平面的升高。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第4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北极冰川融化形成:哭泣的冰川第4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北极熊的家园被毁第4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乞力马扎罗山雪线消失第4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

25、9点34分,星期日而海平面升高则加剧海岸侵蚀、引起洪水灾害、淹没城镇、咸水入侵等。由于世界人口、工业、经济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据推测,今后海平面上升1米,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其中34亿人将无家可归,一些国家,尤其岛国,将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受灾土地总面积可达5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1/3可耕地将受影响。据预测,我国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长江三角洲海拔2米以下的1500平方千米低洼地将受到严重影响或淹没。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第4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二、气候变暖会引起温度带的转移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

26、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将会减少。对于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的增多可以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这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对于低纬度热带多雨地区,则面临着洪涝威胁。而对于降水减少的地区,如北美洲中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等,则会因为夏季雨量的减少,变得更加干旱,造成供水紧张,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第4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三、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所谓“厄尔尼诺”是指热带中海洋表面温度大面积升温。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四倍,密度约大1000倍,因此,海水的温度的微小变化所释放的热量就可使其

27、上空的大气环流发生剧烈变化,造成气候异常。例如,在1997年夏季厄尔尼诺以狂扫一切的气势在赤道太平洋东西两岸登陆后,就大施淫威,造成东岸国家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西岸国家则赤日炎炎,禾苗枯萎。厄尔尼诺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第5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大气层中臭氧随处都有,但又不是随处而居,臭氧主要存在于离地球大约20至30公里处同温层的最底层,其厚度在正常压力下约为8公里,它能吸收阳光中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像离不开水和氧气一样离不开大气臭氧层。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

28、现,对地球上的生物极为重要的臭氧出现严重的损耗,臭氧层已开始变薄,形成了所谓的“臭氧空洞”。五、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2.臭氧层变薄第5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最先发现臭氧空洞的是南极上空: 在1985年,英国的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在冬季和春季会出现严重损耗,形成所谓的空洞。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年月人们观测到的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为万平方公里,2000年9月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倍。2.臭氧层变薄第5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南极情况如此严重,北极情况也不妙。2000年

2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云集瑞典探索北极上空臭氧层变薄的原因。目前,欧洲上空臭氧层臭氧含量比年时减少了,北极以及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北部、丹麦、瑞典南部和波罗的海三国上空臭氧层臭氧含量降到了创记录的程度。在加拿大,有关部门发现该国上空臭氧层臭氧含量比正常值低.%。2.臭氧层变薄第5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臭氧洞的形成?究竟谁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元凶?自1985年首次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报道以来,科学家们围绕臭氧洞的形成原因开展了大量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工作,在一段时间内曾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先后提出了多种假说。到目前为止,基于大量研究结果,科学家们

30、已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即认识到臭氧洞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了大气臭氧层的破坏。2.臭氧层变薄第5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以及灭火剂中广泛使用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价格便宜的氟氯烃物质以及性质相似的卤族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很长(有的可达100年以上),并且容易积累,当它们上升到高层大气之后,在强烈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产生氯原子CI,CI原子再与臭氧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使臭氧的结构发生分解。其反应方程式为:CI + O3 CIO + O2 CIO +

31、 CI + O3 CIO + O2 CI + 2 O2在第一个反应中消耗的氯原子CI在第二个反应中又重新产生,又可以另一个 O3 ,这样,反应就可以循环进行下去,从而造成O3的不断消耗。2.臭氧层变薄第5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影响人类的健康。由于臭氧层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紫外线的辐射,所以,它的减少意味着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强。紫外线的增强会伤害眼睛和皮肤,引起急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慢性白内障等眼疾。常年受日光照射,皮肤色素增多,出现色斑,进而形成雀斑。老年人受日光照射多的裸露部分较其它部位皱纹多而深,从他们满是皱纹的额头和面部可以证实,紫外线与皮肤

32、老化有着深刻的联系。过量地照射紫外线,势必导致皮肤老化,并最终诱发皮肤癌。一些科学家指出,臭氧层损耗,皮肤癌患者就会增加。臭氧层变薄带来的危害第5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臭氧层变薄带来的危害第二、加速了一些材料的分解和老化。紫外线辐射能促使各种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加速化学分解和老化;加速高分子聚合物质的老化过程,促使颜料和染料物褪色;紫外线辐射也是产生有害的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提醒人们,应该十分注意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5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三、给农作物和水生生物的

33、生长带来了危害。臭氧层的破坏,还会严重影响地球气象,加速大气的温室效应,危害农业和渔业生产,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粮食作物的产量下降危及世界的食物供应,破坏各种植物和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的生存。臭氧层变薄带来的危害第5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森林锐减的状况 地球表面最初曾有过7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0%。森林是人类最老的家园。人类的始祖曾在那里繁衍生息,发明了石器,发明了火,开发了最初的文明。在8000年以前,人类还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那时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也就是说有将近12的陆地被森林所覆盖(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约是130亿公顷)。19

34、世纪初,森林及稀疏的丛林和灌木林所覆盖的面积是51亿公顷,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0%。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上本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1980-1990年期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森林995万公顷,约等于韩国的面积。3.森林植被破坏五、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第5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森林中遭到破坏最惨重的要数热带雨林。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每年减少730万公顷,非洲一半的森林已无影无踪。泰国的东北地区,1961年的森林覆盖率为42%,到1982年,在美国的地球环境卫星拍摄的卫星照片上,森林覆盖率仅剩下15%多一点。短短的20年间,就失去了453万公顷的森林,其面积比日本

35、的九州岛面积还要大。菲律宾的吕宋岛曾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在1898年时森林覆盖率达到70%,到1968年是55.5%,在1981年调查时减为40.8%。美国根据各国政府提供的资料相对人造卫星照片的判读,推测森林破坏的速度为每年1800万-2000万公顷之间。在非洲每年有130万公顷,在亚洲每年有180万顷,在中南美洲每年有420万公顷的森林正在消失。此外,半干旱地带稀疏林的砍伐,仅在非洲每年就有230万公顷。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20年代世纪初,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将减少到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6。3.森林植被破坏森林锐减的状况第6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人口

36、的压力。森林锐减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压力,2006年世界人口已达65亿,其中75%以上集中在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粮食和能源。为了有吃、有穿、有住、有柴烧,他们不得不向森林索取,毁林开荒,伐木为薪,致使大片的森林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据估计,热带地区半数以上的森林采伐是烧荒开垦造成的。在人口稀少时,农民在耕作一段时间后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垦,原来耕作过的林地肥力和森林都能比较快地恢复,刀耕火种尚不对森林构成多大危害。但是,随着人口增长,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 森林锐减的状况第6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

37、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二、滥伐树木。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利用热带木材是最近2030年的事。发达国家近20年来热带木材进口量增加了16倍,占世界木材、纸浆供给量的10%。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木材资源转向发展中国家索取。欧洲国家从非洲,美国从中南美洲,日本从东南亚进口木材。森林锐减的状况1996年一年,我国就向日本出口了200亿双一次性筷子!第6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类燃薪煮食取暖所使用的能量超过由水电站或核电站所产生的能量,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人们为了煮食和取暖,每年要砍伐烧毁的林区达2.2万平方公里。就是在当代,全世界仍有15-20亿人用木

38、材为燃料,仅1982年燃烧的木材就消耗了16.3亿立方米。而在燃烧木材时大部分能量均被浪费掉了。另外,火灾频繁、病虫危害也是森林锐减的一个原因。 第三、毁林烧柴。森林锐减的状况第6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气候异常。从全球范围来看,森林的破坏加大了全球变暖的威胁。1950年以来,矿物燃料用量翻了四番,加上滥砍乱伐的不断加剧,碳释放远远超出了二氧化碳达到凝固的自然能力。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15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第6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二、水土流失。科学家告诉我们,森林能够蓄积雨水

39、、保持水土。因此,在森林茂密的地方,即使下的是瓢泼大雨,山间流淌的仍是清泉。而在森林破坏的地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雨过后,泥沙俱下,大量肥沃的泥土被冲走。有资料表明,每年因砍伐森林有750亿吨的土壤被雨水冲掉,世界80%的耕地面临中度或重度的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第6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第三、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由于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数千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物种可能包括了已知物种的一半,而热带雨林的消失必然带来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第66页,共111页

40、,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环境污染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了改变,环境质量恶化,影响和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当前,我们谈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污染。4.环境污染第6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当前,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微粒物质等五种。它们分别来自工业污染、家庭炉灶排气和汽车排气。全世界碳氢化合物的年排放量估计为1.8亿吨。其中CH4是最大的天然来源,其排出量每

41、年约为1.6亿吨,占总排放量的86%。汽车排气,也是一种重要的污染源。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目前全世界的约4亿辆汽车,一年内排出一氧化碳近2亿吨,铅40万吨。世界上汽车最多的国家美国,它的汽车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每年由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碳6600万吨,硫氧化合物1200万吨;日本仅次于美国,拥有汽车2100万辆,每年由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1000万吨,碳氢化合物200万吨(1)空气污染第6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损害人体的健康。空气污染对人类影响最严重的是肺部,它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尤以有肺部慢性病和心脏病的老年人

42、最易受害。用四乙基铅作汽油的防爆剂时,排入空气中的铅有97%为直径小于0.5微米的微粒,分布很广,危害很大。铅中毒的症状是脑神经麻木和慢性肾病,严重时死亡。第二,损害工业设备。如二氧化硫的腐蚀性较大,软钢板0.1PPmSO2中腐蚀一年失重约16%,二氧化硫能使空气中动力线硬化和拉索钢绳的使用寿命缩短,它要求电气接点不得不采用象金一类耐腐蚀的贵金属。第三、造成农作物减产。由于有害气体能够腐蚀植物的叶片,影响其生长并降低其产量。目前我国受S02污染的农田面积达4000多万亩,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元。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第6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土壤污染主

43、要是指土壤中收容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影响到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衍时,就发生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第7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一是工业和城市废水。在工业和城市的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污染物,当长期使用这种废水灌溉农田时,便会使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而引起污染。如我国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20多年后,污染耕地2500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57mgkg。二是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目前,全世界工业每年产生约21亿吨固体废物和3.38亿吨对人类有直接危害的危险废物。三是农药和化肥。现代农业几乎无一例外的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44、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能够造成土壤污染。不同的农药残留期差别极大。例如以消失95%计,DDT为430年;六六六320年。目前全世界每年的农药总产量已超过500万吨四是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畜、禽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中含有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这些病原体能在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如痢疾杆菌能在土壤中生存 22142天,结核杆菌能生存一年左右,土壤污染物质来源第7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非洲的尼罗河,曾被誉为埃及的“母亲河”洁净的河,但今天她却失去了以往的光华与纯洁。油污漂流,各种废弃物比比皆是。过去鱼虾成群,水鸟嬉戏,而今鱼虾绝迹,水鸟远离。莱茵河曾是美丽的象

45、征,欧洲人的骄傲,但欧洲的工业化同样使她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河流两岸不断向河中排放各种有毒的废料和工业“三废”,使河中许多水生生物销声匿迹。中国的长江、黄河等78条主要河流中有54条已严重污染。我国的滇池、巢湖、南四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镜泊湖。滇池中氮、磷污染严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差,蓝藻泛滥日益严重。曾经被誉为“鱼米之乡”的巢湖,每天接纳来自城镇50万吨的污水,每年有20多吨五氧化二磷及2025万吨化肥农药随河流入湖,致使湖水严重污染,水体变质。严重影响了湖中的渔业生产。水体污染第72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海洋污染也越来越趋于严重。由于海洋的

46、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有:一是污染源广。各种污染物通过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二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很大。目前海洋污染最严重的是波罗的海、亚速海、獭户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在这些海域里,海洋生物大量减少,鱼、贝类濒于绝迹,有的已变成没有生命的“死海”。

47、水体污染第7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现代科学技术技术已使人类增加了超越自然的权力,但并没有使人类摆脱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地球上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食物、纤维、木材、药物和工业原料。它们与其物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调节着地球上的能量流动,保证了物质循环,从而影响着大气构成,决定着土壤性质,控制着水文状况,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命支持系统。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使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减少第7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有迹象表明,在最

48、近400年中大约有400种和亚种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已经绝种,灭绝种的比例正在上升,例如哺乳动物从17世纪每5年灭绝一种上升到20世纪每2年灭绝一种。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大约有500万种到3000万种生物,目前人类描述过的生物 大约有140多万种。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到2050年全部灭绝的植物种就会达到66万种至186万种。它们比起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淘汰的数量至少要高出2.5万倍。生物多样性减少第7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酸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中产生CO、 HC、SO2

49、、NOX及悬浮固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使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第7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酸雨造成的灾害 酸雨会使土壤、岩石中的有毒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使得鱼类大量死亡。 也会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而人类亦无法幸免,眼睛和皮肤会受酸雨刺激,对人体造成伤害。第7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六.重视生态伦理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50、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第78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人类作为自然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合理指导自然生态活动保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对影响自然生态与生态平衡的重大活动进行科学决策六.树立正确自然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7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地球的人口生态容量相适应。据测算,地球可容纳的人口最多为亿。世界现有人口已达亿,若不加控制地继续增长,在年将突破亿,超过地球人口生态容量的警戒

51、线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8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一,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地球的人口生态容量相适应。据测算,地球可容纳的人口最多为亿。世界现有人口已达亿,若不加控制地继续增长,在年将突破亿,超过地球人口生态容量的警戒线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8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二,把改造自然的行为严格限制在生态运动的规律之内,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相协调。改造自然不应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控制,而应是调整性控制、改善性控制和理解性控制,即对自身行为的理智性控制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82页,共111页,2022

5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三,把排污量控制在自然界自净能力之内,促进污染物排放与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相协调。倘若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污染物就会在大气、水体、生物体内积存下来,对生物和人体产生持续性危害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83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第四,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再生产能力相协调,为人类的持续发展留下充足空间。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自然再生产能力的提高,以保证在长期内物种灭绝不超过物种进化,土壤侵蚀不超过土壤形成,森林破坏不超过森林再造,捕鱼量不超过渔场再生能力等,使人

53、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84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五、实施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特定的关于“发展”的概念,是专指那种首先考虑生态代价、环境代价、既兼顾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和人口、经济增长的需要,而且不给环境带来破坏的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为了摆脱人类困境,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战略。第85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布伦特兰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包括如下

54、两个概念,一是需求概念,特别是全世界穷人的基本需求应赋予压倒性的优先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二是约束概念,强调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第86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重要。目前发展中国家正经受着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把发展中国家拖进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困境。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第一位的是发展,只有发展才

55、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才能最终摆脱贫困、愚昧和肮脏。第87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代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而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使得这种支撑越来越单薄。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今天,“一流的环境政策就是一流的经济政策”主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88页,共1

56、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3、可持续发展还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认为,人与自然的危机和人与人的矛盾不可分割,只有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性,才有可能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谐。所谓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代际公平, 二是代内公平。 第89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可持续发展”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第

57、90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可持续的(Sustainabl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坚持”(to uphold)。现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一词起源于18至19世纪的德国林学研究,当时的德国学者使用“可持续性”一词是指较长时期内的森林管理前景。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出版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这部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的大纲,提出了“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91页,共111页,2022年,5月20日,9点34分,星期日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过程1、可持续发展战略概念形成期标志是只有一个地球和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