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传统道德文化批判与人的现代化_第1页
试析传统道德文化批判与人的现代化_第2页
试析传统道德文化批判与人的现代化_第3页
试析传统道德文化批判与人的现代化_第4页
试析传统道德文化批判与人的现代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析传统道德文化批判与人的现代化论文关键词:人的现代化传统道德文化现代性论文摘要:人的现代化作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与目的,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就文化而言,它是指人在精神上脱离和超越传统文化,并逐渐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理性地廓清传统道德文化的内涵,详细地分析现代性的精神本质,正确地对待现代性与传统道德文化的异质冲突,积极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为社会整表达代化提供精神源泉与动力。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从物质技术层面的被动学习,到政治制度层面的逐渐觉悟,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深入反思的过程。作为思想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变革者,文化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

2、深人展开,人们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与目的,是社会整表达代化的精神源泉与动力。在中国,人的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而言的,因此人的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的现代化是指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而发生的人的相应转变过程。从文化的角度看,人的现代化是指人在精神上脱离和超越传统文化,并逐渐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因此,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以及现代性精神内涵的获得构成了人的现代化的两条根本线索一、对传统道德文化内涵的理性考察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除去其个体特性差异之外,都是对他们出生

3、前人们就一直在做、一直在想的事情的近似重复。“新事物的形式与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度存在的事物,并且以这些事物为出发点和方向。传统是在过去形成并延续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始终起作用的活着的东西,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而言,不管喜欢与否,传统就是生活本身。在中国,传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从经济角度看,它意味着以家族为本位的自然经济、农业文明;从政治角度看,它意味着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意味着三纲五常、修身养性又兼济天下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从自然经济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中提炼和升华出的一种道德智慧、道德文化。儒家文化最初表现为变革时代以孔孟为代表的道德智慧,以汉代董

4、仲舒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逐渐转化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因此,儒家文化实际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开展而成的原生态的思想体系;另一种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被意识形态化的儒家思想。作为前者,“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心;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理想。作为后者,经过意识形态化和世俗化两个方面的开展,已不再是对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而是对现实利益的一种平衡;不是超越于事务和现象之上,具有形而上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而是沉浸在详细历史情境中,随波逐流。它以儒家的面目出现,但又

5、常常篡改儒家的原义而行一己之私。可见,官方化、意识形态化的儒家文化是一种失去了批判性的、异化了的道德文化,而且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几千年来,在官方各种方式的推崇、倡导下日益世俗化,并浸透、熔铸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甚至积淀为“集体无意识,有形无形地支配着人们的精神和作为精神外化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理论。所以,对人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精神内涵的获得形成阻滞力的恰恰是后一种儒家道德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权利本位的政治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素来把一切间题首先看作政治问题,于是,道德文化首先就是政治道德文化,而极具中国历史特色的政治道德文化是一种权利决定论的价值

6、体系。从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孟子的“仁者宜在高位,都明晰地表达了士大夫阶层以道德文化主体而问鼎政权的历史追求和以道德改造政治的文化追求。假如说道德追求的终极目的就是成“圣,那么,由“仁者宜在高位自然可以推导出“圣者“宜为“王的所谓“内圣外王的政治主张。因此,孔子所创始的“在野论道的道德文化传统,逐渐边缘化,“学而优那么仕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主流意识。政治与道德的合流以及知识分子的制度化,使其无法作为社会的良心和正义对政治保持批判的向度。第二,关系本位的伦理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理上、情感上以及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具有强烈的互相依赖性,而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虽然同样存在某种互相依赖

7、,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是人在心理上、情感上以及人生价值追求上对神的依赖,或对自身的依赖。中国文化中制度听命于人及人际关系,再好的制度安排也可能被人为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所打破,所以,中国社会中人与人的整合方式主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儒家特别强调“为政在人,并主张“任人惟贤、“任贤使能;重风气,重教化,“移风易俗、“正人而后正天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以礼让治国,“礼大于法,反对严刑峻法的法家政治。第三,群体本位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群体理性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伦理文化。在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上,以儒家价值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就是群体主义思想,其根本精神是追求

8、和谐统一,即在维护群体价值优先的前提下,认可和尊重个体价值,并主张以“礼为中介,“礼之用和为贵,通过个体对群体的伦理认同和义务承当形成群己和谐、“群居和一的社会格局。从“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到贾谊在“治安策中说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反复强调的都是群体优先的理念。这种价值理念,要求人们一切行为以维护群体利益,保证群体和谐为目的;家国同构,家族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扩大了的家族,家、国、天下是统一的。在近代,受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传统的家族本位观念被打破,但取而代之的不是现代性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而是国家主义。康有为?大同书?就认为家族意识阻碍国家意识,因此主张去私产、废家庭以增强天下意识。二、对

9、现代性精神本质的详细分析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现代性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而言,是异质的,二者的冲突在所难免。中国人的现代化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剧烈冲突中困难地获得现代性精神内涵的过程。何谓现代性?它是一种物质、体验,还是一种时间意识?是一种文化的总体性,还是社会的历史进程?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在近年来关于“现代性的研究中,学者们观点各异,莫衷一是。衣俊卿认为,“现代性就是西方工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成的、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历本性和自然本性相对的一种理性化的文化形式和社会运行机理,它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出来后,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行为规那么。万俊人认为,西方社会的“

10、现代性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而从根本上说,隐含在这三个根本要素背后的核心理念那么是自由主义,更详细地说,就是个人权利或个人主义的人权观念。这种个人主义的权利价值观念和取向,不仅导致了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内在分化与冲突,埋下了社会价值关系分化冲突的祸根(如社会正义安排和公平分配等问题),而且更为深远的是,在此根底上逐渐形成和膨胀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误导了现代人的根本行为方式和道德。周穗明认为,所谓“现代性,主要是指启蒙运动所开启的近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原那么,即以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为中心的、处于主流地位的现代西方文化观念。理性主义是“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个人主

11、义是“现代性的第一要义。“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详细归结为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转贴于论文联盟.ll.陈嘉明认为,现代性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是现代化的结晶,是现代化过程与结果所形成的属性。现代性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它标志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表现为与某些传统的断裂;其次,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核心,人的各种权利的保障构成现代性的前提;第三,现代性表现为建立起竞争机制与合理的标准,即竞争的理性化。贺来认为:“现代性是我们这个时代处于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主导话语,是现代人生存命运和现代社会根本

12、架构最重大的塑造力量。“现代性方案通过承诺一个目的论式的、总体的宏大叙事来获得生活的意义和社会的目的。现代性的核心价值理性主义相信社会组织的理性化和人的理性才能将使人获得终极的自由和幸福。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在诸多中国学者的视野中,作为表征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精神底蕴和理论理念的哲学概念,现代性主要表现为主体性。人的主体性觉悟开场于文艺复兴,经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和推崇,最终强化为对理性的崇拜。理性与科学精神的张扬带来了科学的迅速开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消费日新月异。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消费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

13、部消费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消费力呢?然而,现代性在显示自己的进步性、合理性与必然性的同时,因对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过度推崇,也隐含着越来越严重的工具化、标准化甚至非人性化的倾向。进人20世纪,高度的精神文明并没有伴随着高度的物质文明而到来,科技的开展也没有带来道德的普遍提升,追求进步的人类却因此屡屡陷人战争的泥潭,要求自由的个人更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禁锢在现代性凯歌前进的同时,理性发生扭曲,形成了对社会

14、生活的专横统治;主体发生分裂,导致了精神生活的分崩离析所以,对现代性,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一个角度、一个层面来对待,也不能笼统地轻言终结现代性或坚持现代性。在我们表达对现代性的看法和态度前,必须首先明确:对于现代性,我们要终结什么,坚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现代性的精神本质,早日实现人的现代化,从而深化社会整体的现代化进程。三、现代性与传统道德文化的异质冲突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理性和创造性,而以儒家道德文化为精神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性论为核心,其倡导的绝大多数美德,在严格的社会等级关系的控制下,均表现为对外在权威和力量的无条件屈服和尊崇,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抑。这种传统文化

15、对现代性精神内涵的获得形成了极大的文化阻滞力。因此,中国人的现代化必然首先表现为对儒家道德文化传统的反叛和超越。虽然,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思想,使得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的依赖,建立起对自然的独立性;使得群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生命力,对战胜自然,维护社会稳定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络,使人们产生强烈的一体感和归属感。但是,由于整体主义原那么把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绝对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品质看作是微缺乏道的、偶尔的,于是,消解了个体的独创性。在中国,个人只有依附于群体才有气魄、有力量,一旦脱离群体就会垮下来,单个的个体根本无沉着展露生命的冲动和创

16、造性。中国传统道德是以群体为中心组织起来的,但它与现代以团体为中心的道德话语有很大的不同。古典道德处理的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他自身的关系;而现代道德在本质上那么是个人对于团体的关系。梁启超把中国古代的道德称为“私德,把现代道德命名为“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现代化的迅速展开、公共生活的兴旺,呼唤具有“公德意识的现代“公民。然而,在传统道德文化的熏染下,个人的独善其身仍然是走向道德的主要方式。天下有道那么见,无道那么隐,最具有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阶层也仅仅是旧制度温顺的“臣民。所以,作为现代性成长土壤的市民社会在中国的成长非常缓慢。较早意识到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性异质冲突的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他们率先向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发难的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它完成了我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第二个重大发现,即不仅发现自己的国家不是强国,而且发现自己不是人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他们发现:要把国家推向现代化,除了必须改革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外,还必须改革人的精神素质,疗治和重新塑造人的灵魂,把人当成人,变成具有现代文化意义上的人。“只有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他们才真正找到这个本。这个本,就是负载着文化的人。但不是旧文化体系所标准的那种意义的人,而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自强之道,就是迎接现代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