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范本_第1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范本_第2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范本_第3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范本_第4页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检职现评201711 号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XX检测二一七年九月1报告书名称:评价机构名称:项 目 负 责 人:报告书编写人: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XXX检测XXX 主任医师 卫职服评(2016)第 123 号2015 续XXX 主任医师 卫职服评(2016)第 123 号2015 续XXX 主任医师 粤职卫评(2015)第 061 号XXX 工程师粤职卫专技评(2014)第 019 号报告书审核人:报告书签发人:XXX 主任医师 粤职控评(2016)第 006 号XXX 主任医师 粤职卫评(2016)第 062 号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报告书目 录1 总论.11.1 评价目的. 11.2 评价依据. 11.3 评价范围. 31.4 评价内容. 31.5 评价单元. 31.6 评价方法. 31.7 评价程序. 51.8 质量控制. 72 企业概况. 8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82.2 自然环境概况. 82.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92.4 企业运行情况. 93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103.1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103.2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12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154.1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布.15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6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

3、6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195.1 防护设施防护设置及运行情况调查. 195.2 防护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与评价. 195.3 防护设施的使用与维护情况.196 应急救援调查与评价.216.1 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分析与评价. 216.2 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21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6.3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216.4 评价结论. 227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237.1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种类. 237.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237.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248 建筑卫生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258.1 建筑卫生.

4、 258.2 辅助用室. 278.3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评价.289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299.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299.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299.3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299.4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299.5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309.6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309.7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309.8 职业病危害申报及告知情况.319.10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329.11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3210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3610.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3610.2 职业健康检

5、查结果.3610.3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3610.4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3611 结论.3711.1 分项结论. 3711.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37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1.3 综合结论. 3812 建议.40附件1 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2 XXX各层布置图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 总论1.1 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2)明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3)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企

6、业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 5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令1987105 号令)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1999第 620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 63 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 号)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2000189 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 第 47 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

7、2 第 48 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 第 49 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督总局令2012 第 51 号)及其施行说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XXX检测第 1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理目录(2012 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 73 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 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 号)1.2.2 技术规范和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8、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 1 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 8 部分:噪声(GBZ/T189.8-2007)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

9、199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2.3 基础技术资料1.2.3.1 有关企业管理资料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卫生管理资料。xxxxxxxxxxxxxxxxxxx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2.3.2 有关职业健康监护资料XXX检测第 2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xxxxxxxxxxxxxxxxxxx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体检单位:X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3.3 有关职业卫生检测

10、资料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检测单位:X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3.4 委托书“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详见附件 1)1.3 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包括企业项目车间及办公大楼第 2-5 层参与生产的全部生产设施。主要内容包括所有的生产设备(或工艺)和辅助设备(或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原料、辅料,生产的产品、联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企业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内容。1.4 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内容为企业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检测与评价,职

11、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维护及运行效果、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与评价、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等。1.5 评价单元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企业工作场所划分为裁剪单元、车缝单元、剪线/钉扣单元、检验单元、整烫单元、包装单元、辅助单元共 7 个单元进行评价。1.6 评价方法根据企业的具体特点,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健康检查等方法,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水平,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XXX检测第 3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6.1 职业卫生调查1.6.1.1 企业基本情况调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的内容包括企业

12、概况(基本情况、建设情况、试运行情况)、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工人数、女工人数,主要工种、岗位及接触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等。1.6.1.2 工作场所现场调查根据企业的特点,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设备布局、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供排水、采光照明、采暖通风及岗位运行规程、运行管理制度等。1.6.2 职业卫生检测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13、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委托XXX检测进行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内容。具体检测方法见第 4 章。1.6.3 检查表分析依据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企业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企业、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1.6.4 职业健康检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通过对企业转岗职工以及在岗职工职业病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泉州中检

14、石化检测第 4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7 评价程序我公司接受委托后,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企业技术资料,对企业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我公司质量负责人组织人员在公司内部对评价方案进行了审查。结合对企业的分析、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分析,编制完成了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具体评价程序见图 1-1。XXX检测第 5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

15、评价报告书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初步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准备阶段评价范围确定编制评价工作方案根据评价工作计划开展评价工作质控审查实施阶段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职业卫生调查相关资料收集汇总、分析检测结果和资料做出结论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提出问题给出建议编制现状评价报告书修改并提交正式评价报告书图 1-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程序XXX检测第 6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1.8 质量控制为保证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质量,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按照我公司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6、文件的要求,评价工作由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和工作经验并取得评价资质的人员承担,并严格依据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开展评价工作。从现场检测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评价方案的内部审查、评价报告(初稿)的委托方审查、内部专家和评价报告的专家评审等方面,对本次评价工作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保证体系图见图1-2。图 1-2 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质量保证体系图XXX检测第 7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2 企业概况2.1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xxxxxxxxxxxxxxxxxxx位于ZZZ区江南XXX路XXXX社2民宅;南侧

17、是空地;西侧毗邻水泥路,路对面是民宅和空地;东侧是民宅和XXX厂。该项目总投资 1500 万元,年产服装 1000 万件。年产值在 6000 万元,职工人数 280 人,其中女工 180 人。企业自运行以来,为劳动者配备必要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每年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2.2 自然环境概况企业所在区域XX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温暖湿润。常年风向 ENE,频率 18%,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35.5。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风,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风。该企业所在地的风玫瑰图见图 2-1。图 2

18、-1 风玫瑰图XXX检测第 8 页 共 39 页区XXXXXX大厦,成立于 2009 年,厂房面积为 20000m 。企业北侧是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2.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辅材料主要是牛津布、针织布、防水尼龙布、扣具、拉链等,产品为服装。2.4 企业运行情况企业的劳动工作岗位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辅助生产人员,其中生产人员主要分为坎车工、锁边工、平车工、回针工、剪花边工、整烫工、烫花工、剪线工、钉扣工、检验工、包装工等。企业工作班制执行白班制度,每班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5 天。企业的工作定员情况详见表 2-1 所示

19、。表 2-1企业劳动定员情况表XXX检测第 9 页 共 39 页序号类别工种数量(人)备注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30白班,每班工作8h2生产人员坎车工27白班,每班工作 8h3生产人员锁边工53白班,每班工作 8h4生产人员平车工63白班,每班工作 8h5生产人员回针工5白班,每班工作 8h6生产人员剪花边工4白班,每班工作 8h7生产人员整烫工22白班,每班工作 8h8生产人员烫花工6白班,每班工作 8h9生产人员剪线工8白班,每班工作 8h10生产人员钉扣工13白班,每班工作 8h11生产人员检验工21白班,每班工作 8h12生产人员包装工26白班,每班工作 8h13辅助生产人员空压机操作工1

20、白班,每班工作 8h14总计280备注该数据由企业提供。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3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1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企业位于XXX区江南XX路XX社区XXXXXXXX大厦。项目北侧是民宅;南侧是空地;西侧毗邻水泥路,路对面是民宅和空地;东侧是民宅和XXX厂。项目车间及办公大楼共 6 层:一层是XX车间(不在本评价范围内),二层是XXX车间及仓库,三层是整烫、包装、检验车间,四、五层是针车车间,六层是办公室。依据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通过对企业的总体布局的分析和评价,列出检查表(如表 3-1所示),对

21、企业总体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表 3-1 总平面布置和设备布局情况检查表XXX检测第 10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评价结论1.平面布置工业企业厂区的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GBZ 1-2010企业厂房设在工业区内,交通条件便捷。生产区与办公区分别布置在不同楼层。符合要求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功能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是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在非生产区;生

22、产车间及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离。GBZ 1-2010企业功能分区明确,各生产车间与办公区布置在同幢楼房内,分层布置,辅助生产区位于厂房底层。符合要求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性危害的生GBZ 1-2010按照 GBZ158 要求在存符合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XXX检测第 11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评价结论产车间、设备应按照 GBZ158 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在噪声车间、产生粉尘的车间等处设置“注意粉尘”、“佩戴防噪声耳塞”等警

23、示标识。要求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GBZ 1-2010在整烫、烫花等车间可能发生烫伤、夏季高温中暑的作业点配备急救箱并留有应急通道。符合要求2.竖向布置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应采用单层布置。当厂房是多层布置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GBZ 1-2010企业不存在放散大量热量的工作场所。符合要求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地隔声和减振措

24、施。GBZ 1-2010噪声与振动较大的设备主要是空压机,空压设备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混凝土浇筑基座减震措施。符合要求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GBZ 1-2010办公区域、辅助用室无类似管道通过。符合要求3.厂房设计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GBZ 1-2010厂房方位和开窗设计以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为主。符合要求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

25、。GBZ 1-2010噪声与振动较大的车间主要是空压机房,空压机采用混凝土浇筑符合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根据检查表分析,企业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3.2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3.2.1 生产工艺企业的主要流水线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裁剪流程、车缝流程、剪线/钉扣流程、产品检验流程、整烫流程、终检流程、包装流程、验针检测流程、配比装箱流程。示意图如图 3-1。裁剪终检车缝包装剪线/钉扣验针检测产品检验整烫装箱/配比/出货图 3-1 主要生产线工艺流程图3.2.2 生产设备企业主要有坎边机、锁边机、平车机、回

26、针机、烫花机、剪线机、钉扣机、整烫机等设备,主要生产设备清单如表 3-2 所示。表 3-2 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清单泉州中检石化检测第 12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评价结论基座减震的方法。车间办公室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GBZ 1-2010车间办公室单独布置在六层,采光、照明条件良好。符合要求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所属部门1坎边机27一组、二组、流水线、四组、五组2锁边机68一组、二组、流水线、四组、五组3平车机79一组、二组、流水线、四组、五组4回针机6一组、二组、流水线、四组、五组xxxxxxxxxxxx

27、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3.2.3 生产工艺、设备布局评价企业的主要设备根据生产流水线的需要依次布置,依据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通过对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的分析和评价,列出检查表(如表 3-3 所示),对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表 3-3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评价XXXX检测第 13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1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

28、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GBZ1-2010剪裁、车缝等工序产生其他粉尘,这些机器设备均选用密闭罩口式的机型,内设置除尘装置。符合要求2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GBZ1-2010剪裁车间产生其他粉尘,设置排风扇将产生的粉尘排出,稀释作业现场粉尘浓度。符合要求3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

29、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GBZ1-2010产生噪声的工作场所与非噪声作业的办公场所布局在不同楼层。符合要求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所属部门5烫花机3五组6剪线机10五组7钉扣机22五组8整烫机24五组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XXX检测第 14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4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GBZ1-2010企业选购机器设备时优先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符合要求5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

30、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GBZ1-2010企业空压机房,布局在一楼,并布置在混凝土浇筑基座上,有效的减少噪声对工作场所的影响。符合要求6工业企业设计中振动设备的选择,宜选用振动较小的设备。GBZ1-2010企业选购机器设备时优先选用振动较低的设备。符合要求7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企业的生产工艺比较成熟、部分工艺较先进,选用的设备和机型大部分有考虑到防毒防尘的措施。符合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31、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4.1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布4.1.1 评价单元的划分与确定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企业分为裁剪单元、车缝单元、剪线/钉扣单元、检验单元、整烫单元、包装单元、辅助单元共 7 个评价单元进行评价。4.1.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企业生产工艺可知:裁剪单元、车缝单元等工序产生其他粉尘、噪声;剪线/钉扣单元、检验单元、整烫单元、包装、辅助单元(空压机房)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如表 4-1 所示。表 4-1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综上所述,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4.1.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

32、病危害因素分析见表 4-2表 4-2 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表泉州中检石化检测第 15 页 共 39 页序号评价单元接害工种工作地点/工序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裁剪单元裁剪工裁剪工序噪声、其他粉尘2车缝单元车缝工车缝工序噪声、其他粉尘3剪线/钉扣单元剪线/钉扣工剪线/钉扣工序噪声4检验单元检验员产品检验、终检工序噪声5整烫单元整烫工产品整烫工序噪声6包装单元包装工包装工序噪声7辅助单元空压机操作工空压机操作噪声备注:企业所在地区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夏季会受到高温影响。序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接触工种接触时间1噪声裁剪单元、车缝单元、整烫单元、裁剪工、车缝8h/班xxxxxxxxxxxx

33、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企业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产生的职业病见表 4-3。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包括依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 第 108 号)中所列的国家法定职业病和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GBZ71-2013)中可能导致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表 4-3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4.3.1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点4.3.1.1 检测点设置原则按照 GBZ159-2004 的设置原则进行设置。4.3.1.2 检测项目XXX检测第 16 页 共 39 页序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

34、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依据1噪声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之后可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位移、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失,严重者出现噪声聋。职业性噪声聋GBZ49-20072粉尘长期吸入棉尘、亚麻尘等有机粉尘会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如咳嗽、胸闷、喷嚏等,引起职业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职业性哮喘GBZ57-20083高温夏季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但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可因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中暑。职业性中暑GBZ41-2002剪线/

35、钉扣单元工、整烫工、剪线/钉扣工2其他粉尘裁剪单元、车缝单元裁剪工车缝工8h/班3高温各生产车间(夏季时)各工种8h/班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根据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及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结合实际人员情况确定现场检测项目为:其他粉尘、噪声,在对相关工作人员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为期 1 个工作班的工作日写实。4.3.1.3 检测方法粉尘浓度的检测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GBZ159-2004)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测定;噪声强度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4.

36、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企业委托XXX检测于 2014 年 4 月对工作场所噪声、其他粉尘等进行检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 4-5 至表4-6 所示。表 4-5工作场所其他粉尘检测结果(单位:mg/m3)表 4-6 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单位:dB(A)XXX检测第 17 页 共 39 页序号岗位(工种)采样地点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超限倍数对应的容许浓度是否合格1裁剪工滚条间:滚条816合格2裁剪工裁剪车间:裁边角料816合格3裁剪工裁剪车间:裁布816合格4车缝工生产一车间:坎车机816合格5车缝工生产一车间:

37、锁边机816合格6车缝工生产一车间:平车机816合格序号车 间检测地点8 小时等效声级职业接触限值是否合格1滚条间滚条85合格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4.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与评价本次对企业工作场所中 6 个检测点的其他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点为 6 个,合格率 100%;对工作场所中 11 个检测点噪声强度进行测定,其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2部分:物理因素中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噪声接触时间 5d/w,=8h/d)的相关规定。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应维持现有的防护状况。泉州中检石化检测

38、第 18 页 共 39 页序号车 间检测地点8 小时等效声级职业接触限值是否合格2生产二车间打扣机 185合格3生产二车间打扣机 285合格4裁剪车间裁剪机 185合格5裁剪车间裁剪机 285合格6生产一车间坎车技85合格7包装车间检验机85合格8空压机房空压机85合格9生产一车间锁边机85合格10生产一车间平车机85合格11整烫室烫花机85合格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5.1 防护设施防护设置及运行情况调查5.1.1 防尘设施企业在滚条、裁剪、坎车、锁边过程中存在粉尘危害,企业选购机器设备时,优先选用具有密闭打磨、局部抽风集

39、尘装置的设备,这些设备自带密闭操作罩和负压集尘装置,能够在裁剪、滚条过程中,防止粉尘逸散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5.1.2 防噪声措施(1)选购设备的时候优先选用噪声、振动较小的设备。(2)生产区和非生产区(办公区)相隔较远距离,产生噪声较大的场所和噪声较小的场所分开布置。(3)高噪声设备加设混凝土减振基础。5.2 防护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与评价5.2.1 防尘设施评价经现场调查和现场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可知,企业存在粉尘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均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内,在现有的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影响较小。5.2.2 防噪声控制设施评价结合现场检测结果,企业采取的防噪声设施取

40、得明显成效,现场检测的噪声值较低,均在职业接触限值之内,打扣机的 8h 等效声级超过 80 dB(A),为噪声作业,应采取减少接触噪声时间、为该岗位的操作人员配备防噪声耳塞等措施,降低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5.3 防护设施的使用与维护情况经调查,企业每天均有对防护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半年进行一次设备统计,对老旧设备进行统一维修和更新,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泉州中检石化检测第 19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5.4 防护设施评价小结企业针对各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设置了防尘、防噪声设施,现场调查结合检测结果认为企业防护设施到位,在确保防

41、护设施正常、有效运行的情况下,企业防护设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XXX检测第 20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6 应急救援调查与评价6.1 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分析与评价企业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主要为:夏季高温中暑。针对该项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企业制订了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包括:(1)企业的危险目标、危险特性及其对周边的影响;(2)应急救援组织结构与职责,管理部执行经理或经理任总指挥,管理部经理或副经理任现场指挥;(3)应急救助报警 ;(4)应急终止的规定;(5)应急培训;(6)预案演练等内容。该应急预案确定了职业病危害救援

42、方案、职业病危害及应急防范措施;明确了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要求定期(每年一次)进行防中暑应急演练,并做好相应的记录。6.2 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企业配备了防暑降温药品、应急救援通道、应急照明灯、急救箱等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的配备见表 6-1,急救箱的配备清单见表 6-2。表 6-1 应急救援设施清单表 6-2 急救箱配置清单泉州中检石化检测第 21 页 共 39 页序号物品名称数量存放地1防暑降温药品(藿香正气水)5盒车间办公室2应急撤离通道36个每层楼均设3应急照明灯27具各楼层4急救箱10个车间办公室序号物品名称数量存放地1脱脂棉花、棉签2包、5包车间办公室2医用酒精2

43、瓶车间办公室3创可贴10个车间办公室4手电筒2个车间办公室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6.3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据调查,企业对高温中暑进行应急救援的演练,并有演练记录。6.4 评价结论企业制定夏季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并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防中暑应急预案的演练,并将演练情况记录在案,企业应急救援措施落实较好。XXX检测第 22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7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7.1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种类企业根据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

44、位,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配备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经调查,企业为裁剪岗、车缝岗位、整烫岗位、剪线/钉扣岗位人员配备防尘口罩、工作帽等防护用品;为裁剪岗位、车缝岗位人员配备防噪声耳塞。企业为作业人员配备的防护用品见表 7-1。表 7-1 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情况表根据现场调查,企业为职工配备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为了保证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建议企业加强管理,规范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维护。7.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根据调查,企业制定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与保养规范,明确公司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目的、范围,劳动防护用品的申购

45、、验收、保管、使用及报废等内容。企业制定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点:1.现场使用单位根据设计需要及时申请所需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2.行政管理部统一开出请购单交于采购部办理采购。3.对于每一批入货的个人防护用品,品管人员均要按照规定检验,对于不合格产品一律退货。4.所有入货的个人防护用品均应分类存放、保管。5. 定期为需要佩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员工发放防护用品,并要求员工按规定佩戴。xxx检测第 23 页 共 39 页序号防护用品种类型号参数发放对象发放周期1耳塞3M(入耳式)打扣操作工、坎车技工、滚条工按需发放2防尘口罩3M9032 型裁剪岗位、车缝岗位作业人员按需发放

46、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7.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企业主要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企业根据各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为其发放有效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可见,企业所选用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符合规范要求。xxx检测第 24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8 建筑卫生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8.1 建筑卫生8.1.1 建筑结构8.1.1.1 建筑物墙体、地面企业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墙除剪力墙外为 240mm 后KP1 型烧结多孔砖,M7.5 水泥砂浆砌筑;内墙地坪以下部

47、分为 240mm厚粘土实心砖,M10 水泥砂浆砌筑;墙体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下 60mm处,采用 1:2 水泥砂浆,内掺防水粉,抹厚 20mm。地面均采用陶瓷面砖面层。该企业在建筑结构上采用了防腐和利于地面上粉尘的清扫和冲洗的措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8.1.2 通风、空调企业各车间以自然通风为主,结合排风扇进行机械通风,办公室设有空调设施,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有关车间建筑设计卫生的规定,对企业的通风、空调进行评价,如表 8-1所示。表 8-1 通风、空调的设计卫生要求评价泉州中检石化检测第 25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选用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1含有

48、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GBZ1-2010第条企业配有压缩空气管道,管道不通过 仪 表 控 制 室 及其他辅助用室。符合要求2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GBZ1-2010第条企业在滚条、裁剪、坎车、锁边过程中存在粉尘危害,企业选购机器设备时,优先选用具有密闭打磨、符合要求xxxxxxxxxxxxxxx

49、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通过上述检查表分析可知,企业的通风、空调设施能够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置。8.1.3 照明企业设有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分开的供电网络,充分考虑了不同情况下的照明要求。本报告进行评价时,对企业各工作场所的照明情况进行检测,现场照度检测结果见表 8-2。表 8-2 工作场所照度检测结果(单位:lx)xxx检测第 26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选用依据检查情况检查结果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局部抽风

50、集尘装置的设备,这些设备自带密闭操作罩和负压集尘装置,能够在裁剪、滚条过程中,防止粉尘逸散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3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GBZ1-2010第条设置排风扇,设备采用半密闭罩。符合要求4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的下端距地面不宜,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GBZ1-2010第条进气窗下端距地面小于。符合要求序号检测地点检测结果职业卫生限值是否合格1二楼布料堆放区150100合格2五楼车间一组操作位350300合格3四楼

51、车间三组操作位356300合格4三楼包装台177150合格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8.2 辅助用室企业在各生产车间设置盥洗设施、厕所、洗衣房等,并设置休息室供员工休息。本报告编制检查表对企业的辅助用室进行评价,见表8-3。表 8-3 辅助卫生用室检查表xxx检测第 27 页 共 39 页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评价结论1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并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GBZ1-201

52、0每层楼均设置休息室、盥洗室和卫生间。企业女工 145 人,企业每层均设有妇女卫生室。符合要求2车间卫生特征 1 级、2 级的车间应设浴室;3 级的车间宜在车间附近或厂区设置集中浴室;4 级的车间可在厂内或居住区设置集中浴室。浴室可有更衣间、洗浴间和管理间组成。GBZ1-2010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辅助用室特征分级为3 级,企业在厂区附近设置宿舍楼,宿舍楼内有浴室。符合要求3盥洗设施宜分区集中设置。厂房内的盥洗室应做好地面排水,厂房外的盥洗设施还宜设置雨棚并应防冻。GBZ1-2010盥洗设施均设置在各层车间走廊的尽头,地面设地漏。符合要求4生活用室的配置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

53、殊要求的车间隔开,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劳动者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GBZ1-2010生活区与生产装置区分开布置,采光和通风良好。符合要求5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休息室或休息区。休息室内应设置清洁饮水设施。GBZ1-2010各车间均设置休息区,休息区设置饮水机。符合要求6厕所不宜距工作地点过远,并应有排臭、防蝇措施。车间内的厕所,一般应为水冲式,同时设洗手池、洗污池。GBZ1-2010厕所在车间大楼内,距离工作地点较近。厕所均为水冲式,设置洗手池和洗污池。符合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8.3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评价企业在建筑结构上采用了防

54、腐和利于地面上粉尘的清扫和冲洗的措施,采取自然通风结合机械通风的方式进行现场通风,在厂房、办公楼等处安装荧光灯,其建筑卫生学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企业辅助卫生用室的配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xxx检测第 28 页 共 39 页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9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9.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 100 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企业劳动定员为 2801 人,规定行政部为职业

55、卫生的管理机构,配备一名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符合规范要求。9.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企业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将职业病防治的相关内容列入其中,包括: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相关知识培训、防护用品发放、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等内容。经现场检查,落实情况较好。9.3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制定员工培训制度,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和调岗员工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法规、规章和岗位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经现场调查,企业未落实相应的培训制度,没有培训记录。建议:落实员工培训制度的相关内容,并

56、做好相应的记录。9.4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企业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有: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的原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制度、 职业病培训与告知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病人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等,并制定各岗位操作规程。xxx检测第 29 页 共 39 页 xxxxxx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企业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符合

57、要求。9.5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企业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管理制度,规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行政部)负责职业病防治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归纳。经调查,企业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记录等内容纳入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根据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 号)的要求,补充职业卫生培训档案等内容。9.6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据调查,企业每年均委托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生产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档保存。企业已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工作场所检测已

58、纳入到正常的管理中。企业根据已制定相应的检测制度,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纳入职业卫生管理的体系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落实较好。9.7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企业在作业现场设置相应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见表 9-1。表 9-1 职业卫生警示标识设置情况表xxx检测第 30 页 共 39 页序号安装地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内容1裁剪单元噪声、粉尘注意通风、戴防尘口罩、噪声有害2车缝单元噪声、粉尘注意通风、戴防尘口罩、噪声有害3整烫单元噪声噪声有害、戴护耳器4检验单元噪声噪声有害、戴护耳器xxxxxx

59、xxxxxxxxxxxxx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9.8 职业病危害申报及告知情况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据调查,企业暂未向相关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建议:企业应及时做好申报工作,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职业病危害告知的内容包括:合同告知、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告知等内容。经调查,企业将工作场所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内容告知劳动者,并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

60、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签订合同时,未将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建议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职业病危害告知的相关内容。9.9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企业制定有防暑降温应急预案,内容包括:(1)管理机构及其职责;(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员;(3)应急救援的基本内容,包括危险特性;危险目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抢救人员的撤离;周围单位的疏散方式;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等内容。企业配备的应急设施主要有:防暑降温药品、应急救援通道、应急照明灯、急救箱等。企业进行防高温中暑应急救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