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概括文意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时耶律斜轸已陷寰州,兵势甚盛,杨业遇之,欲领兵出大石路,直入石碣谷,以避其锋。护军王侁等以为畏懦,欲从雁门北川中而往。业不可,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杀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乃引兵自石跌路趋朔州,将行,泣谓美(潘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之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欲伺便以立尺寸功,报国家耳,今诸君责业避敌,尚敢自爱乎!”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幸于此张步兵强弩以相援也。业转战当至此,可夹击之;不然,无遗类矣。”美遂与侁帅麾下阵于谷口。
2、斜轸闻业且至,遣副部署萧挞览伏兵于路。业至,斜轸拥众为战势。业麾帜而进,斜轸佯败,伏兵四起,斜轸还兵前战,业大败,退趋狼牙村。侁自寅至已不得业报,使人登托逻台望之,无所见,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而进,行二十里,闻业败,即麾兵却走。贺怀浦败没。业且战且行,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抚膺大恸,再率麾下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匿深林中。耶律奚底望见袍影,射之,业堕马被擒,其子延玉死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业既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
3、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感激,皆战死,无一生还者。于是云、应、朔州及诸城将吏闻业死,悉弃城走,斜轸复陷其地。事闻,帝深痛惜,诏赠业太尉。(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和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面对契丹强大的兵势,欲领兵以躲避敌人的锋芒,却受到王倪等人指责,激于义愤,最终出兵。B.杨业让潘美等人在陈家谷口布置步兵强弩来援助他,夹击敌人。从后文看,这体现了他的预见性。C.杨业忠于朝廷,欲讨伐敌人、捍守边疆来报效皇帝,却被奸臣逼迫,最终战败,他守义不屈,绝食而死。D.杨业战败后,部众还有一百多人,杨业让他们逃回去报告天子。部众感激他,皆为他战死,无人生
4、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敦既得志,暴慢滋甚,四方贡献多入其府,将相岳牧皆出其门。沈充等并凶险骄恣,大起营府,侵人田宅,剽掠市道。明帝太宁元年,王敦谋篡位,讽朝廷征己,帝手诏征之。夏四月,帝畏王敦之逼,欲以郗鉴为外援,拜鉴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合肥。王敦忌之,表鉴为尚书令。敦党皆劝敦杀鉴,敦不从。鉴还台,遂与帝谋讨敦。王敦从子允之,方总角,敦爱其聪警,常以自随。敦尝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悉闻其言,虑敦或疑己,即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于吐中,不复疑之。会其父舒拜廷尉,允之求归省父,悉以敦、凤之谋白舒。舒与王导俱启帝,阴为之备。二年
5、夏五月,王敦疾甚,矫诏拜王应为武卫将军以自副。钱凤谓敦曰:“脱其不讳,便当以后事付应邪?”遂与沈充定谋,俟敦死,即作乱。帝将讨敦。司徒导闻敦疾笃,帅子弟为敦发哀,众以为敦信死,咸有奋志。敦将举兵伐京师,使记室郭璞筮之。帝募壮士,帅甲卒千人渡水,诸军出屯南皇堂。癸酉夜,掩其未备,大破之。敦败,乃谓其舅少府羊鉴及王应曰:“我死,应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后营葬事。”敦寻卒,应秘不发丧。司徒导等皆以讨敦功,受封赏。有司奏:“王彬等敦之亲族,皆当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皆公之近亲乎!”悉无所问。有诏:“王敦纲纪除名,参佐禁锢。”温峤上疏曰:“王敦刚愎不仁,忍行杀戮。朝廷所
6、不能制,骨肉所不能谏。处其朝者,恒惧危亡,故人士结舌,道路以目诚贤人君子道穷数尽,遵养时晦之辰也,必其赞导凶悖,自当正以典刑,如其枉陷奸党,谓宜施之宽贷。”帝卒从峤议。(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王敦之乱)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敦得志后暴虐傲慢之意日益增长,他的亲信也凶恶阴险骄恣,大肆建造府第,侵占他人田宅,公然在道路抢掠。B.王敦宠爱王允之,自他年幼就一直带在自己身边,见王允之醉卧在呕吐之物中,没有怀疑他听到自己的谋反计划。C.王敦很疼爱王应,不仅制假诏予王应官职,为其继承自己职位制造合法的理由,还叮嘱亲信在自己身故后拥立王应。D.王敦死后,有些官员仍上谏请求对王敦及其
7、亲属进行除名惩治,严惩不贷,皇帝最后都听从并采纳了他们的意见。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建武元
8、年正月,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更始大将军樊参将数万人,度大阳欲攻禹,禹遣诸将逆击于解南,大破之,斩参首。于是王匡、成丹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樊崇战死。会日暮,战罢,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是月,光武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遂渡汾阴河,入夏阳。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引其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拒禹于衙,禹复破走之,而赤眉遂入长安。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闻禹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
9、风相携负以迎军,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于是名震关西。帝嘉之,数赐书褒美。十三年,天下平定,封禹为高密侯。禹内文明,笃行淳备,事母至孝。天下既定,常欲远名势。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帝益重之。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节选自后汉书邓禹列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心怀天下,为百姓计。他向光武帝进言时,认为更始政权的将领贪图个人享乐,并没有安定天下百姓的意图,他建议光武帝招揽英雄,成就帝业,解救万
10、民。B.邓禹英勇神武,带兵有道。他打败并斩杀了更始大将军樊参;带兵攻打王匡、成丹等人的军队,步步紧逼使王匡整日不敢出兵,后一举攻克敌军。C.邓禹深得民心,众望所归。邓禹与更始将领交战时,赤眉军趁机入城侵扰残杀百姓,百姓纷纷投奔到邓禹的车下,邓禹于是名震关西,深受皇帝褒奖。D.邓禹正直清廉,不慕名利。天下平定之后,邓禹常常想要远离名利场;他对子孙教养得法,可以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昔太史公传循吏,自春秋尽周末几数百年,然为之传者,四五人而已。何其难也?盖有其人而事不传者多欤?如麴令、何易于,使无人焉见于诗歌文字,亦没没于
11、后世矣。居高明者易彰,而卑困者寡述,势固然欤?或曰:循吏者,心乎民而已,智名勇功非其所屑计也。任峻、邓艾、杜元凯之流,其兴利与召信臣等,而功名之意居多焉。君子亦探其心,而不欲与以是名,则副乎循吏之名者,盖其难哉!近今之世,吾得一人焉,曰石家绍,字瑶臣。翼城人,道光二年进士,官江西知县,终铜鼓营同知。自大吏僚友、搢绅先生、士民卒隶,无不以君为循吏也。入都时,除夕饮余斋中,论史记不绝口,问君所行事,则笑谢不自言。及卒,见其友所为传,皆为民吏者所当为,人或怠焉伪焉,独力诚行之以尽其心。江西尝大饥,钱粟未办,而饥民集西山者已数万,齐声呼赈,巡抚署屋宇皆震,大吏不知所为。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
12、皆迎伏跪拜曰:“愿听处置。”是赈也得缓而无变。夫啼呼抢攘之时,见一人则帖然服者,惟婴儿于慈母则然,而君能得之数千万汹汹饥迫之众。且君之于民,非能解衣而遍衣之,推食而遍食之也。而若此何哉?夫殊尤卓绝之行,固伦常所宜有也,至父母于子,虽极其情而不足为异,故虽以君之为吏,亦特尽子民者所当为而已。然而非父母其心者,则不能为,此君所以得此于民者欤!尝自记曰:“吏而良,民父母也;其不良,则民贼也。父母吾不能,民贼也则吾不敢,吾其为民佣者乎!”故自号曰“民佣”。嗟夫!父母之保抱其子者,盖曰为佣而不自知也,是则君所以自处者矣。(选自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瑶臣虽
13、然被官民认为是一个循吏,却拒绝谈论自己尽心为百姓所做的事情。B.在江西遭遇严重的饥荒、官府缺少钱粮赈灾时,石瑶臣主动到来,平息民愤。C.石瑶臣认为好官员就像百姓的父母一样,并进一步标明自己甘为民佣的想法。D.本文夹叙夹议,刻画了一个不图名利、爱民如子的循吏形象,表达赞美之情。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宣宗大中年间,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澳既视事,豪贵敛手。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欲置于法。”上曰:“郑光甚爱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辟,
14、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殢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上曰:“灼然可。朕为郑光故挠卿法,殊以为愧。”澳归府,即杖之;督租数百斛足,乃以吏归光。上欲幸华清宫,谏官论之甚切,上为之止。上乐闻规谏,凡谏官论事、门下封驳,苟合于理,多屈意从之;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教坊祝汉贞,滑稽敏给,上或指物使之口占,摹咏有如宿构,由是宠冠诸优。一日,在上前抵掌诙谐,颇及外事,上正色谓之曰:“我畜养尔曹,正供戏笑耳,岂得辄预朝政邪!”自是疏之。会其子坐赃,杖死,流汉贞于天德军。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上素晓
15、音律,尤有宠,程恃恩暴横,以睚眦杀人,系京兆狱,诸乐工欲为之请,曰:“罗程负陛下,万死,然臣等惜其天下绝艺,不复得奉宴游矣!”上曰:“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上临朝,接对群臣如宾客,虽左右近习,未尝见其有惰容。每宰相奏事,旁无一人立者,威严不可仰视。奏事毕,忽怡然曰:“可以闲语矣!”因问闾阎细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一刻许,复整容曰:“卿辈善为之,朕常恐卿辈负朕,后日不复得再相见。”乃起入宫。令狐绹谓人曰:“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尝不汗沾衣也!”(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宣宗从谏如流,只要谏官的谏
16、言合乎道理,他大都虚心接受。如谏官劝阻他去华清宫游玩,他就依从了谏言没有去。B.唐宣宗坚持原则。乐工罗程犯法,诸乐工虽可惜罗程的琵琶绝艺,但认为他罪该万死,唐宣宗最后顺从诸乐工之意用杖刑处死了他。C.唐宣宗礼遇群臣,为政勤勉。他临朝听政时接待应对群臣犹如接待宾客,即使是左右近侍,也不曾见过他有倦怠的面色。D.唐宣宗富有威严。他上一刻还和颜悦色地与宰相聊闲话,下一刻就会严肃地告诫他们不可辜负皇恩,令狐绹每次奏对都会汗流沾衣。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
17、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
18、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姚鼐,字姬传。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
19、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节选自清史稿姚鼐传)【注】摴蒱(ch p):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写景善用修辞,如“半山居雾若带然”赋予雄伟的泰山温柔飘逸的风韵,“而皆若偻”写出诸峰拱绕的样子,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B.姚鼐按时间顺序依次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给读者展示了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C.姚鼐概述泰山的人文古迹,彰显历史久远;通过三个“多”
20、、三个“少”和三个“无”写泰山冬季的自然景象,突出泰山苍劲的面貌。D.姚鼐善写古文,在家人和方苞、刘大櫆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尤其接近欧阳修、曾巩的文风。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天启六年春正月,建州兵大举攻宁远,参政袁崇焕力御之,发炮击死无算,毙其帅长孙哈兔,斩级六百,建州兵从灰山解还。宁远,关门要害也。当兵未薄城下时,崇焕椎牛杀马,引佩刀自割其肉,烹以飨士,故士卒感奋。是时朝中以永宁势孤,有议弃之而保山海者。及建州兵既退,乃下敕奖厉将士,发帑十万犒赏焉。崇祯元年二月,建州兵驻河上,总兵满桂遣裨将张守印以三百人渡河潜击之,有斩获。上命袁崇焕以兵部尚
21、书兼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津,移驻关门。七月,召廷臣及督师袁崇焕于平台,慰劳备至。崇焕锐而轻,每易言天下事。上问东师何日可平,崇焕漫应五年为期,慷慨请兵械转饷,且言:“吏部用人,兵部指挥,户部错饷,言路持论,俱与边臣相呼应,始可成功。”上然之,赐崇焕食。至午门,兵科给事中许誊卿问以五年果效否?崇焕曰:“上期望甚迫,故以此言慰圣心。”誊卿曰:“上英明,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崇焕无以应,识者卜其无成矣。二年六月,袁崇焕诱杀毛文龙。崇焕再出督师,无以塞五年荡平之语,乃议讲款,恐文龙泄其谋,身入岛诱杀之。三年八月,杀督师袁崇焕。先是,建州兵大举薄都城,竞传崇焕召敌,故及。崇焕当辽事败坏之后,经略高第议
22、弃宁远,专守山海,赖崇焕力持之。宁远再捷,士气稍振。及复镇蓟、辽,知兵力不敌,思以捭阖纵横之计。而建州因其势反用之,借崇焕以杀文龙,杀文龙以卖崇焕,因纵兵直抵都城,而崇焕不免矣。崇焕慷慨有权略,边吏皆不及。其罪在擅杀致敌,而一时难民忿祸,爰书三尺,致寸磔以谢天下,盖刑浮于罪云。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锦宁战守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崇焕善于用兵,才能卓越。在建州军大举进攻之时,袁崇焕主张拼死抵抗,用大炮来阻击、防守,击毙了敌军统帅,解除了宁远之围。B.袁崇焕团结部下,坚决守城。宁远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敌军进攻时,袁崇焕宰牛杀马,亲自割肉烹煮给士兵享用,让士兵军心振作。C
23、.袁崇焕居功自傲,言论轻浮。袁崇焕大权在握被皇帝委以重任,虽然有精明之处,却也在言谈间显得随意,用皇帝喜欢听的话来宽慰皇帝。D.袁崇焕英明一世,结局凄惨。袁崇焕诛杀毛文龙,这一事件却被敌人利用。经略辽东却无法阻止敌人南下,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惨下场。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成祖永乐元年夏四月,命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江南。时嘉兴、苏、松诸郡,水患频年,屡敕有司,督治无功,故有是命。六月,命侍郎李文郁往佐尚书夏原吉,相度水田,量免今年租税,秋八月,遣都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集赐夏原吉,使讲求疏治之法。原吉上言:“江南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嘉、湖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亘绵五百里,纳
24、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淞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吴松江袤二百余里,广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东通海。前代屡疏,以当潮汐,沙泥淤积,旋疏旋塞。自吴江长桥至下界浦约百二十余里,虽稍通流,多有浅窄。又自下界浦抵上海南仓浦口,可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臣相视得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平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可径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茆
25、湖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俟既开通,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御暴流。”疏上,行之。役夫凡十余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日:“百姓暴体日中,吾何忍!”于是水泄,农田大利。二年春正月,复命户部尚书夏原吉往苏、松疏通旧河,以大理寺少卿袁复副之。六月,以陕西按察司副使宋性为布政使右参政,从夏原吉苏、松治水。九月戊辰,户部尚书夏原吉治水功成,还朝。(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治水江南)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成祖非常重视整治水利,当嘉兴等郡连续几年发生水灾而主管官吏治水没有效果的时候,命令户部尚书夏原吉到江南整治水利。B.明成祖对夏原吉受命
26、治水的事情非常重视,不仅派人给他送去书籍,而且提出治水建议,并且指派袁复、宋性等官员去辅佐协助他。C.夏原吉认为松江大黄浦是通往吴淞的要道,它旁边还有范家滨到南仓浦口直接通到大海,应该挖掘这些河道让它变深变宽以利治水。D.夏原吉上奏疏向明成祖阐明江南各郡的河流水道情况,详尽分析了哪些水道适合疏浚,哪些不适合疏浚,他的治水措施因而得以实行。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息。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
27、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太子家令晁错对策高等,擢为中大夫。错为人峭直刻深,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错又上言宜削诸侯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上虽不尽听,然奇其材。诏曰:“间者数年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
28、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减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蓄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民者,在上所以牧之;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
29、,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帝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五卷)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文帝认同无为政治思想,与民休养生息,使得西汉初期社会呈现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生息的好局面。B.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根本大业,他认为农民辛勤劳作还要缴租税,就和商贩没有区别了,提议免除租
30、税。C.汉文帝治国善于反思自己,当他了解百姓严重缺乏粮食,就反思出现这些失误的根源是自己愚蠢。D.汉文帝明于用人纳言,对晁错的进言他并没有照单全收,对于自己的困惑他敢于交给朝廷要员广泛议论。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沈作宾字宾王,世为吴兴归安人。以父任入仕,监饶州永平监,冶铸坚致,又承诏造雁翎刀,称上意,连进两资。中刑法科,历江西提刑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秩,通判绍兴府。帅守丘崈遇僚吏刚严,作宾从容裨赞,每济以宽。秩满,知台州,首访民疾苦,弛盐禁,宽租期,均徭役,更酒政,决滞狱,五十日间尽除前政之不便民者,邦人胥悦;而前守嫉其胜己,巧媒糵之,罢去。民请于朝,借留不遂,为立“留贤
31、碑”。除大理正,亲嫌,改太府丞,迁刑部郎。庆元初,历官至淮南转运判官,以治办闻。寻除直龙图阁,帅浙东,知绍兴府。韩侂胄方用事,族有居越者,私酿公行,作宾逮捕置于狱,而窜其奴。以言者罢归。知潭州,奏湖北当储粟,湖南当增兵。未几,除龙图阁待制,知平江府,请得节制许浦水军,诏可。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宾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又得强勇者几千人,置将以统之,号曰“义士”。复募郡城内外恶少亦几千人,号曰“壮士”。衣粮器械皆视官军,而轻捷善斗过之,于是海道不警,市井无哗。言者继及之,复召为户部侍郎。军兴之馀,国力殚耗,见存金谷,仅支旬日。作宾考逋负,柅吏奸,阅三月即有半年之储。充馆伴使,兼权工部
32、尚书。除权户部尚书,以母忧解,服阕,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建宁府。入觐,乞申严诡户之禁。除宝谟阁学士、江西安抚兼知隆兴府。奏部内南安、南康、龙泉三县,迫近溪峒,宜就委帅、宪两司择才辟置,量加赏格。又乞诏诸道监司分诣州郡,选禁军,精练阅,改刺其懦弱者为厢军。除焕章阁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进显谟阁学士致仕,卒于家,赠金紫光禄大夫。(节选自宋史沈作宾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作宾踏实肯干,初入仕途即受好评。他在永平监期间,冶炼铸造的器物颇为坚固精致,因此连升两级。B.沈作宾性情温良,为人宽厚。他担任绍兴府通判时,因守帅对下属过于严厉,他极力斡旋,使帅府上下和谐。
33、C.沈作宾刚直不阿,不因贵贱枉法徇私。任职大理寺时,为避嫌,他主动请求改任;韩侂胄的亲属违法,他秉公处理。D.沈作宾深谋远虑,心系天下。他任职潭州时,奏请在湖北储粮,在湖南增兵;任职隆兴府时,又奏请就地择贤。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部众感激他,皆为他战死”分析错误,依据原文“众感激,皆战死,无一生还者”可知,“感激”,理解错误,应为“感动奋发”;另外,部众应是为国战死。故选D。参考译文:当时耶律斜轸已经攻陷寰州,军队的气势十分强盛,杨业遇到敌人,想要率领军队从大石路出兵,直接进入石碣谷,来躲避敌人的锋芒。护军王侁等人认为他畏敌懦弱,想要从雁门北川中前
34、往。杨业认为不可以,王侁说:“君侯您向来号称无敌,如今曲行避敌以观望,不敢出战,该不是你还有别的打算吧?”杨业说:“我杨业不是避敌惧死,只因为此时对我们有不利之处,白白地被人杀伤士卒而功业不能建立。现在您用怕死来责备我杨业,我应当在各位的前面作战!”于是,杨业率领军队从石跌路奔向朔州,快要出发时,杨业哭着对潘美说;“此次行动必定不利,我杨业是太原的降将,死应是分内的事,皇上不杀我,宠信地任我为连帅,授给我兵权,我并不是放掉敌人而不打,只是为了等待便于攻敌的条件,来立尺寸之功以报答国恩,今天各位用躲避敌人的名义来责备我杨业,我还敢吝惜自己的生命吗!”于是杨业指着陈家谷口说:“希望各位在那里布置步
35、兵弓箭手来增援我。我转战到这里,可以夹攻敌人;不这样做的话,我的队伍就没有活着的人了。”潘美于是与王侁率领部下的士兵在谷口布好战阵。耶律斜轸听闻杨业将要到达,派遣副部署萧挞览在来路埋伏军队。杨业大军到了,耶律斜轸聚集兵众摆好阵势。杨业指挥大军前进,刚交战耶律斜轸就佯装失败,耶律斜轸的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又调转军队进攻杨业,杨业的军队大败,向狼牙村急速撤退。王侁从寅时到巳时都没有接到杨业的报告,派人登上托逻台瞭望,什么也没有看见,以为契丹军队已经失败逃跑,想争这场战争的功劳,就领军离开谷口。潘美不能制止,于是沿着交河往西南前进,行走了二十里路,听闻杨业战败,立即指挥军队退走,贺怀浦战败死亡,杨业一
36、边奋战一边前行,自中午杀到日落,果然到达谷口,看到这里没有人,拍着胸脯大哭,再次率领帐下的将士奋力战斗,自身遭受数十处创伤,身边的士兵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杀死几十到上百个敌人,他的马受重伤不能前进,于是他匿藏在深杳的树林中。耶律奚底望见战袍的影子,用箭射他,杨业堕马被擒获,他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在这里。杨业于是叹息说:“皇上对我很看重,我本打算用讨伐贼寇,保卫边疆来报答他,却反被奸臣所迫害,致使国家的军队战败,还有什么脸求活着呢!”于是杨业绝食三日,死亡。杨业已经兵败,部下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各自都有父母,妻子和子女,和我一起死,没有什么益处,可以逃跑回去报告天子。”众人
37、感动奋发,都奋战而死,没有一个活着返回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云州,应州,朔州以及其他各城的将吏听闻杨业战死,全部弃城逃跑,耶律斜轸又攻陷了其它的地方。事情被朝廷听到,皇帝深深的痛惜,下令追赠杨业“太尉”一职。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请求对王敦及其亲属进行除名惩治”“皇帝最后都听从并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错误。结合“有司奏:王彬等敦之亲族,皆当除名。诏曰:谓宜施之宽贷。帝卒从峤议”分析,官员建议将王彬等王敦的亲属除名,皇帝没有同意;后皇帝下诏将王敦的重要党羽除名,但温峤劝阻,皇帝最后听从了温峤的意见。故选D。参考译文:王敦得志以后,越发暴虐傲慢,四方贡献的物品大多送入他
38、的府第,朝廷文武大臣及地方长官,都出自他的门下。沈充等人都是凶恶阴险骄恣之徒,大肆建造府第,侵占他人田宅,公然在道路抢掠。明帝太宁元年,王敦谋划篡夺皇位,讽谏朝廷征召自己,明帝亲手书写诏书征召他。夏季四月,明帝畏惧王敦的逼迫,想把郗鉴作为外援,授予郗鉴兖州刺史一职,督察扬州江西的军务,镇守合肥。王敦忌惮郗鉴,上表要求让郗鉴任尚书令。王敦的党羽都劝王敦杀死郗鉴,王敦没有听从。郗鉴回到朝廷后,便和明帝共同商议讨伐王敦。王敦的侄子王允之,正是童年时期,王敦喜爱他的聪明机警,常常让他跟随自己。王敦曾经在夜晚饮酒,王允之因酒醉告辞先躺下休息。王敦与钱凤商讨谋反的事,王允之都听到了他们谈话的内容,担忧王敦
39、可能怀疑自己,当即就在躺着的地方呕吐,弄得衣服和面部都是吐物。钱凤走后,王敦果然来查看,看到王允之躺在呕吐物中,见如此景况亦不怀疑王允之(听到机密)了。恰逢王允之的父亲王舒被授予廷尉,王允之请求回乡探望父亲,(王允之)把王敦、钱凤的图谋都告诉父亲。王舒于是与司徒王导一同报告皇帝,暗中为这个事情做准备。二年夏天五月,王敦病情加剧,制假诏书授予王应为武卫将军来做自己的副职。钱凤对王敦说:“倘若您有不幸,是否将把身后之事托付王应?”于是与沈充谋议商定,等王敦一死,便作乱。明帝将要征讨王敦。司徒王导听说王敦病重,率领王氏子弟为王敦发丧,大家以为王敦确实死了,都有奋战的士气。王敦将要发兵攻打京师(之前)
40、让记室郭璞占卜。明帝招募勇士,率领甲士千人渡河,各军出城在南皇堂屯驻。癸酉日夜间,攻其不备,大胜。王敦战败,于是对自己的舅父少府羊鉴和王应说:“我死后,王应立刻即帝位,先设立朝廷百官,然后再安排(我的)丧葬之事。”王敦不久去世,王应隐瞒不公布死讯。司徒王导等人都因征讨王敦有功,受到封赏。有关官员上奏说:“王彬等这些王敦的亲族,都应当去职除名。”明帝下诏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尚且将世代宽宥他。何况王彬等人都是王导的近亲呢!”于是全都不加查问。明帝下诏说:“王敦的重要党羽革职除名,其余僚属禁锢不用。”温峤上疏说:“王敦刚愎自负,不讲仁义,残暴杀戮。朝廷无法制约,亲人不能劝止。在他府中的人,长期畏
41、惧危亡,所以人人闭口不言,在路上侧目以视。实在是贤人君子道义终结、时运乖背,明哲保身、隐晦不露而已。确实是助纣为虐、诱导作乱的人,自然应当依据典刑严惩不贷;如果那些是被奸党逼迫构陷的人,我认为应该施以宽恕的举措。”明帝最终听从了温峤的意见。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王匡整日不敢出兵”错误。由“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禹因得更理兵勒众”可知,王匡的军队不是被邓禹逼的不敢出兵,而是认为日子不好不敢出兵。故选B。参考译文: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
42、近交往。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后来听说光武安定河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光武到邺县。光武见到邓禹很喜欢。邓禹进言说:“更始虽然定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青犊之流,动辄以数万人,在三辅一带往往群聚假借名号(起事)。更始各将领都是些崛起的庸人,志向在于发财,争相使用威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为今之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光武帝大悦,因此令左右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让他住宿在帐中,共同商定策略计划。建武元年正月,邓禹自箕关将入河东郡,河东郡都尉守关不开,邓禹连攻十
43、天,破关。更始大将军樊参率领数万人,渡过大阳准备进攻邓禹,邓禹派遣诸将迎击于解县南面,大破樊参军,斩樊参首。于是王匡、成丹等合军十多万,再共同击邓禹,邓禹军不利,樊崇战死。正好日暮,战事已罢,军师韩歆及诸将看到兵势已受到摧残,都劝邓禹乘夜离去,邓禹不听。第二天癸亥,王匡等认为,癸亥属于六甲凶日,整天没有出兵,邓禹因此得以停整兵器,重新调整部队。第二天早晨,匡全军出攻邓禹,邓禹下令军中不得妄动;王匡军到了营下,邓禹传令诸将鼓噪并进,大破王匡军。当月,光武在鄗京即位,派遣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于是邓禹渡过汾阴河,进入夏阳县。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带其部众十万,与左冯翊兵共同在衙县抗拒邓禹,邓
44、禹再次将其攻破赶走,而赤眉军就进入长安。这时三辅的军队接连覆败,赤眉军所过之处残暴掠夺,百姓不知所归。听说邓禹能乘胜追击,独自攻克敌人而且部队纪律严明,(百姓)都远望着互相牵挽着、背负着来迎接邓禹的军队,归顺的每日上千人,人众号称上百万人。邓禹每到之处,常停车住节,慰劳问好,父老童稚,白发垂髫,挤满在他车下,莫不感激欢乐,于是邓禹名震关西。皇帝赞扬他,几次写信赞美他。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封邓禹为高密侯。邓禹内尚文明,行为忠厚淳朴而且周密,服事母亲非常孝顺。天下已经平定,他常常想疏远名声与权势。他整饬家规,教养子孙,都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因此帝更加尊
45、重他。显宗即位,因邓禹是先帝元勋,授予太傅,朝见时令他面向东站立尊如宾客,甚被尊宠。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石瑶臣主动到来”错误,从原文“或曰:急檄石令。石令至,万众皆迎伏跪拜”可知,并不是石瑶臣主动到来,而是收到公文(檄文)后才到来的。故选B。参考译文:过去,太史公司马迁给奉公守法、善良守正的官吏作传,从春秋到周代末年几百年间,然而能够让司马迁为之作传的,只有四五个人罢了。(能够被写入史册)多么难啊!大概有这样的人而他们的事迹却不流传于世的情况很多见吧!像麴令、何易于,假使没有人在诗歌文字中让他们被看见,(他们)也会在后世无声无息了。在高位显位的人容易被人
46、看到,而卑微处境艰难的人很少被记述,世事本来就是这样的吗?有人说:循吏只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罢了,凭借志勇获得功名不是他们认为值得考虑的事。任峻、邓艾、杜元凯之类的人,他们也和召信臣一样作对人民有益的事,但是博取功名的想法占多数。先生们也探查出了他们的内心,就不想给他们这样的名声,那么合乎循吏之名标准,大概是非常难的。当今时代,我寻得一个人,名字叫石家绍,字瑶臣,翼城人,道光二年的进士,官居江西知县,最终做官到铜鼓营同知。从长官同僚、官宦先生、士卒百姓,没有不认为他是循吏的。进入京城时,除夕在书斋中和我喝酒,谈论论语不停口,我问他所做的事情,他就笑着推辞,不谈自己。等到去世,我看到他的朋友给他写的
47、传记,都是作为父母官做应到做的,人有时会懈怠或者虚伪,但他独自诚心尽力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江西曾经发生大饥荒,钱财粮食没有置办,但是在西山聚集的饥民已经有几万人,齐声高呼需要赈济,巡抚官署的屋子都被(呼声)震动,长官不知道怎样去做。有人说:“赶紧给石知县发檄文。”石知县到来后,众人都伏在地上跪拜迎接,说:“甘愿听您处置。”这次赈灾于是得以延缓而没有发生动乱。啼呼抢夺之时,见到一个人就服服帖帖,只有婴儿见到慈母时才这样,而石家绍能得到几千万骚乱的饥饿的老百姓如此。况且皇帝对于老百姓,并不是能解下衣服来(推恩)就能让所有人有衣穿,推恩饮食就能让老百姓都吃上饭。而(石家绍)像这样(得民心)是为什么呢
48、?非常特殊而卓越超群的品行,本来便是按照伦理常规都是应该拥有的,在父母对于子女(身上),即使极尽其情感也不值得认为是奇怪的,所以,即使是石家绍做官,也只是尽了对待子民所应该做的事罢了。然而他(如果)没有像父母那样的心,就不能做到(这样),这就是石家绍像这样得民心的原因吧!石家绍曾经自己记录一句话:“官吏良善,就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吏不好,就成为危害老百姓的人。做百姓的父母,我不能;做残害百姓的人,我不敢;我还是做百姓的仆人吧!”所以自己取号为“民佣”。唉!父母保护拥抱自己的孩子,大概叫做仆人却不自知,这就是石家绍用来对待自己的方法啊!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B.“
49、最后顺从诸乐工之意用杖刑处死了他”错误,依据“上曰:汝曹所惜者罗程艺,朕所惜者高祖、太宗法。竟杖杀之”可知,诸乐工为罗程求情,唐宣宗认为祖宗之法更为重要拒绝了他们,将罗程杖杀。故选B。参考译文:唐宣宗大中年间,任命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韦澳到京兆府上任办公后,豪门贵戚有所收敛。国舅郑光庄园掌管田租的人放纵骄横,多年不向官府交纳租税,韦澳将他逮捕并戴上刑具。唐宣宗在延英殿问韦澳,韦澳把具体情况向皇帝陈奏,皇帝说:“你怎么处置他呢?”韦澳回答说:“将依照法律处置。”皇帝说:“国舅郑光特别喜爱这个庄吏,怎么办?”韦澳回答说:“陛下从宫禁内庭调任我为京兆尹,希望我清扫京畿地区多年的积弊;如果
50、郑光的庄吏多年为蠹害,却能得到宽宥免于死刑,这样陛下所制定的法律只是施行于穷困的民户身上,我不敢奉陛下的诏命去办事。”皇帝说:“事情的确是这样。但是国舅郑光纠缠我不罢休,你用棍杖狠狠地处罚他,免他一死,可以吗?”韦澳回答说:“我不敢不听从陛下的诏令,希望陛下让我暂时关押着,等到他租税交足之后再释放他。”皇帝说:“很明显这样可行。我为国舅郑光的缘故阻挠你依法行事,很是感到惭愧。”韦澳回到京兆府,随即重重杖责庄吏;督促他交满数百斛租税后,才将他交还郑光。皇帝想去华清宫,谏官们极力上言加以劝阻,皇帝为此打消了去华清宫的念头。皇帝高兴听到规劝进谏的话,凡是谏官们论事、门下省封还皇帝失宜诏令,只要合乎道
51、理,皇帝大都能虚心接受并依从;得到大臣的章表奏疏,一定要焚香洗手后再阅读。教坊里有一个叫祝汉贞的人,滑稽敏捷,皇帝有时指着某一物件,让祝汉贞表演口戏,祝汉贞摹拟颂咏好像是早已编好了一样,于是他在优人中最受皇帝喜爱。有一天,祝汉贞在皇帝面前拍着手掌说笑话逗乐,所说内容涉及到许多外朝政事,皇帝严肃地对他说:“我养你们(这群乐工),只是要你们提供戏笑而已,怎么能任意干预朝政呢!”从此以后就疏远了祝汉贞。正值祝汉贞的儿子因贪赃被用杖刑处死,祝汉贞也被流放到天德军。宫廷乐工罗程善于弹奏琵琶,从唐武宗时就已经得到宠幸;皇帝一向通晓音律,对罗程更加宠爱。罗程依恃皇帝的恩宠暴虐专横,因为极小的仇恨而杀人,被京
52、兆府逮捕入狱。宫廷诸乐工想为他向皇帝请求免罪,说:“罗程辜负了陛下的恩情,罪该万死,但我们可惜罗程的琵琶演奏是天下奇绝的技艺,不能再在宴游中侍奉了!”皇帝说:“你们可惜的是罗程的技艺,我所珍惜的是高祖、太宗制定的国法。”最后,还是把罗程用杖刑处死了。皇帝临朝听政,接待应对群臣犹如对待宾客,即使是他的左右近侍,也不曾见过他有倦怠的面色。每当宰相奏对政事时,近旁没有一人站立,皇帝威严的神态令人不敢抬头看。宰相奏事完毕后,皇帝忽然和颜悦色地说:“现在可以说说闲话了!”接着就问宰相街道闾巷的细微事,有时谈论宫禁中游宴的事,什么事都可以说。大约过了一刻钟,皇帝又用严肃的面容说:“你们应当好自为之,我常常
53、担心你们会辜负我,使以后我们不再能相见。”于是起身回宫。令狐绹对人说:“我当了十年宰相掌管朝政,最得皇帝的恩遇;但每次在延英殿奏对政事,没有不汗流沾衣的!”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在家人和方苞、刘大櫆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错误。原文为“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意思是侍郎方苞在当时名声很大,同乡刘大槐承续他。姚鼐的伯父姚范与刘大櫆交情深厚,姚鼐原本在家庭和师友之间有点名气,因此更加长进。姚鼐为文进步和姚范、刘大櫆指导有关,方苞并无指导。故选D。参考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
54、东流去。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济水。正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个月的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子颖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阶,那些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走了不到一半路程,翻过中岭,再顺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古时候登泰山,顺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
55、”,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山就像图画一般,半山腰处停留的云雾就像是一条飘带。戊申日月底这一天,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大风扬起的积雪扑打在脸上。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被云雾弥漫。逐渐看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摴蒱一样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云中有一线奇异的颜色,片刻间又变成五光十色的彩霞。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承托着它,有
56、人说,这(就是)东海。回首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有被照,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在路边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都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平齐。参考译文:姚鼐,字姬传。乾隆二十八年
57、考中进士。四库全书馆开设,姚鼐担任纂修官,四库全书完成后,在记名御史的官任上,请求辞职奉养父母,回到故里后不肯再出来做官。姚鼐说:“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随随便便的,他将会考虑他的志向能否在当时得以实现,他的方法能否对大众有所补益。”姚鼐擅长写作古文。康熙年间,侍郎方苞在当时名声很大,同乡刘大櫆承续他。姚鼐的伯父姚范与刘大櫆交情深厚,姚鼐原本在家庭和师友之间有点名气,因此更加长进,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尤其和欧阳修、曾巩的文风非常接近。评论者认为他的文辞比方苞豪放,道理比刘大櫆深刻。三个人的籍贯都在桐城,世人传颂称他们为桐城派。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在敌军
58、进攻时,袁崇焕宰牛杀马”错误,原文“当兵未薄城下时,崇焕椎牛杀马”,意思在敌人尚未逼近城下时,袁崇焕就杀牛宰马犒赏士兵。故选B。参考译文:天启六年春正月,建州(女真)军队大举进攻宁远城,参政袁崇焕全力抵抗,发射炮弹击杀(敌兵)无法计算,击毙了他们的统帅长孙哈兔,斩杀敌军六百枚首级,建州军队从灰山分开返回。宁远城是山海关门户要害。当敌军还没有逼近城下时,袁崇焕宰牛杀马,拿起佩刀亲自割下肉,烹煮来给士兵们享用,所以士兵们感动振奋。这时,朝廷中(有人)因为永宁(宁远)势力孤单,有建议弃守宁远来保卫山海关的言论。等到建州军队撤退后,就下令奖励将士,发国库十万钱犒赏他们。崇祯元年二月,建州军队在河上驻扎
59、,总兵满桂派遣副将张守印率领三百人过河悄悄地攻击他们,有所斩获,皇上命令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的身份统领蓟、辽、登、津等地,移驻山海关。七月,(皇上)在紫禁城平台召见廷臣和督师(明代中后期特设的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袁崇焕,慰劳非常周到。袁崇焕精明却随意,常常不以为意地谈论天下事。皇上问东北军队什么时候可以平定,袁崇焕随意回答以五年为期限,慷慨请求军队器械、运送军粮的事情,并说:“吏部把关用人,兵部调配得当,户部筹措军饷,提建议的言路畅通,以上各部门都与我相照应,才可成功。”皇上同意了,宴请袁崇焕。(袁崇焕)到午门时,兵科给事中许誊卿问他用五年时间能实现效果吗?袁崇焕说:“皇上期望非常迫切,
60、所以用这样的话来宽慰皇上的心。”许誉卿说:“皇上英明,(如果)以后按照期限要求成效怎么办?”袁崇焕无法回应,认识他的人预料他做不成。二年六月,袁崇焕诱杀了毛文龙。袁崇焕再次出关统帅军队,(却)没有办法弥补五年荡平(辽东)的话语,于是讨论议和的事宜,怕毛文龙泄露了他的计划,亲身进入岛上诱杀了毛文龙。三年八月,(皇上)杀了督师袁崇焕。在这之前,建州军队大举逼近首都,竞相传言是袁崇焕招引了敌人,因此到(这个地步)。在袁崇焕主持的辽东的局势败坏之后,经略高第建议放弃宁远,专守山海关,(希望)依靠袁崇焕大力维持局面。宁远之战又胜,军队士气稍微提振。等到(袁崇焕)再次镇守蓟、辽,知道兵力不如建州,开始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器械研发管理与产品认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二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菏泽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法规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蜜蜂自然课程讲解
- 2025年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市级名校初三1月联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邢台学院《英美文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贸日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宣恩县2025届初三2月月考试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名校初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创新创业案例分析-大疆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课件-项目三 微景观制作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科学《色彩的拥抱》课件
- 202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人员3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衍纸简介课件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附答案)
- 入团考试模拟100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玉盘二部合唱正谱
-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核素暂存库建设项目报告表
- 2025年官方策划标准离婚协议书(民政局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