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 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 分)考生注意:本卷共 26 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 40 分)2021.1(一)默写(16 分)1.芊芊擢素手, 。 (迢迢牵牛星)2.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3.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夕日欲颓, 。 (答谢中书书)5.天色已晚,班级黑板报还有些收尾工作未能完成,小明此时就用曹列论战中“ , , 。”来劝导鼓励大家抓紧完成。(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 69 题(12 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2、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谜,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甲
3、诗乙文的作者均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B.陶渊明,一名侃,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C.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鼻祖。D.甲诗乙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甲诗中的“心远”“悠然”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心境高远、超凡脱俗的恬淡心境。B.甲诗结句言尽而意无穷,隐约流露出作者归隐后淡淡的怅惘与迷茫,令人回味。C.乙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谦虚低调,不希望外人打扰的心理。D.乙文末段刘子骥探寻未果的描述,更显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胧隐晦。9.作者借甲诗表达对生
4、活的热爱:借乙文表达对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两诗文都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 。(3 分)1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 题(12 分)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 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节选自宋史杨时传)【注释】南剑:今属福建者,在我国南方。程颢与弟颐:程颢与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
5、, 北宋著名理学家。绝学:失传了的学说。翕然:一致。吾道南矣:我的道学思想能向南传播了。 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10.解释加点字。(4 分)(1)幼颖异 (2)河、洛之士翕然师之11.下列对文中画直线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杨时)以老师应有的礼数在颍昌召见程颢,(师生)互相得以深谈,很是快乐。B.(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颖昌谒见程颢,(师生)互相得以深谈,很是快乐。C.(杨时)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颖昌谒见程颢,(师生)互相投合,很是快乐。D.(杨时)以老师应有的礼数在颖昌召见程顾,(师生)互相投合,很是快乐。12.请推断文中程颢说“吾道南矣”的原因:
6、; 。(3 分)13.文中画浪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 。根据文意,应该是用来比喻(2 分)二、现代文阅读(3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7 题(17 分)中国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曹业风筝在南方被称为“鹞子”,在北方被称为“纸鸢”。“风筝”最早出现在五代,询刍录风筝 中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争,故名风筝。”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根多种说法。有人说因古人崇拜鸟类而发明了风筝,也有人说是因为自然现象的启示使 得人类发明了风筝。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它都来源于民间生活。由此可见,中国风筝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 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民间艺
7、术来源于民族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筝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的发展与 民俗文化紧密相连。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岁时节今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和民间神话民俗 等方面。风筝作为飞行器物被发明之后,它能够飞上天空的实际效果符合早已存在的人神沟通的巫术观念的 需要。风筝自然而然地与民间迷信思想相结合,它作为人们向天倾诉情感,表达愿望的工具,反映着民间 信仰观念。风筝与巫术迷信相结合本身就已经体现出远古的信仰习俗对风筝的影响。王建吾、金铁盒在风 筝谱中得出结论:尽管各地在放风筝的具体仪式上有所差别,但风筝艺术的信仰习俗不外乎就是“敬之 如神”和“嫉之如仇”两个方面。“敬之如神”是指人
8、们认为风筝可以带来福气,风筝顺利放飞而不断线 就是吉兆,“嫉之如仇”是指把风筝看作不祥的东西,放风筝就是“放晦气”“放灾”或者是“放病根”。 人们把自己的苦恼和灾难都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后把风筝线剪断让它自行飘走,代表把不好的东西放走。风筝有它独特的季节性,适宜春秋两季,因而岁时节令是风筝艺术最显著的民俗文化。清明节和重 阳节就成了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从唐代开始,寒食节和清明节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2的节日,它既有祭扫新坟生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唐代诗人罗隐在寒食日早出城东 中描写了他寒食日拂晓出城春游时的所见所感:“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在清明时节,放风筝已经
9、 和扫墓、踏青、禁火、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活动一样成为一种风俗。和清明节相比,重阳节本身就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古时人们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 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如登高远眺、出游赏景、吃重阳糕、 饮菊花酒、遍插茱萸等。而关于重阳节放风筝习俗的记载出现得晚些,在清代的广西通志卷十五中有 记载:“登高岭在县西一里,九月九日邑人登岭放风筝为乐。”风筝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风筝图案的一个重要题材,如鲤鱼跳 龙门、哪吒闹海、牛郎织女、麻姑献寿、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这些风筝图案有的取材于民间祖灵信仰 中的神灵,有的取材于
10、与祖灵信仰有联系的神话,还有的取村于民间传说故事。这些图案无一不和信仰民 俗有关。风筝与神话结缘并非偶然。二者有某些共同特质,从某种程度上说,风筝和神话都融合了天与地。 神话故事使风筝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它在增加风筝文化底蕴的同时,还使风筝艺术蒙上了一层奇幻色彩,一只只风筝也仿佛在用舞动的身躯 yn y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 (有删改)14.在第段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yn y15.阅读以下相关链接内容,思考:文章第段画线句说“风筝最早出现在五代”,而相关链接内容 认为“最早的风筝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此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4 分)【相关链接】最早
11、的风筝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以鸟为形,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 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16.下列诗句放入第段,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C.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D.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17.本文第段的顺序需要调整:(1)正确的顺序为( )(2 分)A. B. C. D.(2)请简述理由:(7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822 题(2
12、1 分)最后的剃头匠温秀秀第一次见长庚师傅,我年纪还小,那天,见一小老头站在门口喊我太公的名字。小老头穿着一身黑 布衫,头戴一顶军绿色的帽子,肩上还挎着个脱皮很厉害的黑色皮袋,眼睛微微眯着,问我太公是否在家。 大人说,村子里时常有抓小孩卖的人贩子,我双眼一瞪,对他很提防:“你找我太公做什么?”小老头说: “小囡囡,我是来给常茂公剃头的。”3我进屋喊太公,告知他剃头的人来了。太公虽然年纪大,但腿脚利索,边走边说:“长庚生,你来 了,今天不是十六哇。”“是的,十六那天家里有事,我就提前来了。”小老头说。太公剃头很勤快,每月十六雷打不动,长庚师傅都是上门服务。头很快就剃好了,洗干净,用白毛 巾擦干水
13、迹。长庚师傅又换了一把剃刀给太公刮脸,动作比刚才慢,神情专注。等长庚师傅用海绵擦拭四 周,便开始解开白麻布,一抖,麻布上的碎发全都掉到地上。长庚师傅问:“今天怎么样?”不等太公回 话,我便感叹道:“真干净!”长庚师傅冲我一笑,连忙把剃刀和麻布收拾妥了,接过太公给的两块钱, 提起那个旧皮袋与我们告别。A太公摸了摸光头,满意地回房写毛笔字去了。后来,我上学了,少有碰到过长庚师傅上家里来。过了数年,听说长庚师傅如愿抱上孙子了。直到 上初中寄宿后,我放假回老家,发现太公的花白头发很茂盛了。看样子长庚师傅已经缺了好几个“十六” 了,太公似乎也没有另找他人的意思,B经常摸着头喃喃自语。又过了些时日,我终于
14、又看见了长庚师 傅那个脱皮的袋子,只是站在天井旁给太公剃头的换成了一个年轻人。压不住好奇心,我打破了他们之间的静默,问道:“长庚师傅怎么没来?”年轻人声音很轻:“我 父亲前段时间过世了。”太公叹了口气:“走得还安稳吗?”年轻人接话:“嗯。半夜他叫我,他没由来 地吩咐我,叫我记得每个月十六上常茂公那。我当时困得厉害,就应了他,他才又闭眼。等早上叫他,发 现他已经走了。这些年他总是要我给他剃头,说这手艺不能丢了,总还有人需要。”太公抿着嘴,久久没 开口。过了一会儿,年轻人似乎很为难,终于还是开口了:“常茂公,我媳妇今年又生了一个,家里三个 娃了,我准备去外面找些事做。您也知道,这些年来我父亲走这么
15、远就来您这一家,别人家早不叫他剃头 了。您放心,我父亲吩咐过了,我一定会来,只是,您看能不能两个月来一次?”太公闷声说了一句:“不 能。”男子拿着剃刀尴尬地笑着,不知如何是好。“以后别来了,你放心去做事吧!既然是我说的,你父 亲定不会怪罪你的!”太公的口气不容拒绝。那一次,年轻人没有接太公给的钱,太公厉声道:“拿着!”男子接过钱道了谢,拿着皮袋离开了。 我走过去默默倒了脸盆里的水,花白的发丝顺着水流淌过长沟。太公摸了摸光头,走出门去,路上林木葱茏,一如长庚师傅来时的模样。18.本文围绕长庚师傅叙述了四件事,请概括。(6 分)(1) ;(2)长庚师傅为太公剃头手法娴熟,一丝不苟;(3) ;(4)
16、 。由此可见,长庚师傅是一个 、 、的人。19.本文多处写到太公“摸头”动作,请谈谈以下两处相同动作背后的不同情味。(4 分)A 处:_ _ _B 处:_ _20.请说说作者借标题“最后的剃头匠”中“最后”一词所表达的感情。(4 分) ; 。 21.选文多次写到长庚师傅的脱皮皮袋,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皮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更好突显长庚师傅生活贫闲。B.皮袋是长庚师傅精神的象征,是其执着品质的外显形式。C.皮袋也暗示了剃头匠这一古老落伍行当的终将消逝。D.皮袋的老旧脱皮和标题“最后的剃头匠”形成了呼应。422.请简述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 分)三、综合运用( 12
17、分)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民俗活动、 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 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摘自统编教材八上“综合学习身边的文化遗声”)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学校开展了“让建筑得以阅读,让文化得以传承”的系列主 题活动。23.请你参加“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寓意竞猜活动。(3 分)左图为 2005 年 8 月 17 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四鸟绕日”金饰图案。该金饰于 2001 年在四川成都金
18、沙遗址出土, 画面为四只“太阳神鸟”首尾相连,紧紧围绕着太阳飞行。“四鸟绕日“的寓意为:象征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风貌。24.为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展现杨浦“三个百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请你参加杨浦图 书馆(旧上海市图书馆,民国时代的建筑)考察活动并搜集资料,准备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以下不必搜集的内容是( )(3 分)A.图书馆旧楼建筑的基本概貌 B.图书馆旧楼的保护现状及面临问题B.图书馆旧楼的人文、历史价值 D.图书馆旧楼与新楼建筑风格比较E.图书馆旧楼拟采用的保护措施 F.图书馆旧楼周边环境情况分析25.风筝制作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小华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风筝
19、制作”活动,但小华的家长 坚决反对,理由是:“那都是瞎玩,会耽误功课。”请你写一段话帮助小华说服其家长。要求语言得体, 有理有据。(可适当运用试卷中材料内容)(6 分)四、写作( 60 分)26.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远行。因此,有时我们真的不必急着直奔目标,而要更多关注沿途的风景。且行 且歌,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之美请以“且行且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 600 字。 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52021 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 40 分)(一)默写(16 分)1.札扎弄机杼 2.折戟沉沙铁未销 3.八百
20、里分麾下炙 4.沉鳞竞跃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 69 题(12 分)6.B 7.(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8. A 9.宁静淡泊的田园和平安宁不满。(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 题(12 分)10.解释加点字:(4 分)(1)奇特,与众不同(2)以为师 11.B 12.杨时是南方人,“其归 也”表明他学成之后返回南方,自然会将程氏学说传回南方;杨时是一个聪明又潜心治学的人,因此, 一定能将程氏学说发扬光大;杨时非常推崇程颢的学说思想,为拜程颢为师,不惜放弃选调的官职。(3分) 13.程门立雪尊敬师长或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的老师的尊敬。 二、现代文阅读(3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7 题(17 分)14. 演绎 15.不矛盾。文中画线句引用了询刍录风筝中的相关内容,说明“风筝”这一名称最 早出现在五代;而相关链接的内容说明了风筝的雏形木鸢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前者说的是“风 筝”这一名词出现的时间,后者说的是风筝雏形出现的时间。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16.D17.B这四段主要说明了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其中,第段说明了风筝艺术最显著的民俗文化体现在岁时节令;第段说明了风筝反映着民间信仰的观念;第段说明风筝反映着民间神话民俗。先 说易于理解的风筝与岁时节令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海绵城市建设排洪系统施工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景区承包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设备融资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销售代理权授权合同4篇
- 2025年度钢房拆除安全监管及风险评估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项目用地承包及转让合同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产业投资借款及违约处理协议3篇
- 2025年快清胶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常年财务顾问聘请与财务报告审核协议3篇
- 住宅楼安全性检测鉴定方案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市政道路及设施零星养护服务技术方案(技术标)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论语》学而篇-第一课件
- 《写美食有方法》课件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 心电监护考核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