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分析_第1页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分析_第2页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分析_第3页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连词的偏误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连词偏误分析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 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连词是 虚词的一种。连词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再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于连 词的理解和使用有一定难度,对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导致汉语连词偏误的一些原因,对指 导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帮助。关键词:汉语连词;偏误分析;留学生;原因连词作为虚词具有很强的语法功能,一般起连接作用。由于连词的语法意义较为抽象, 所以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偏误。对已学了两年以上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习作进行了 调查分析,总结得

2、出连词使用的偏误主要有四个方面:1.连词错用;2.连词多用;3.连词简 用;4.连词缺省。一、连词错用连词错用是外国留学生连词偏误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可以将连词 错用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搭配错误、词形相近误用、词义相近误用。(一)搭配错误汉语中的连词有的可以单独使用,如“既、同、及、而、况、况且”等;有的要成对使 用,如“即使也,虽然但是,不是而是”等;有的可以单用也可以成对地使用, 如“如果那么”等。成对使用的连词其搭配关系往往是固定的,然而,外国学生在使用 它们时往往会出现搭配错误。例如:(1)他不但跑的快,但是球也打得很好。(2)那不是 失败,而且是成功的开始。(3)虽

3、然很困难,因为我还是不会退缩。(4)无论我题没做完, 但是我做完的全对,我还是全班第一名。例句1中前一分句用了 “不但”,后一分句就应该用表示递进的“而且”,外国学生却 用上了表示转折的“但是”。例句2中前一句用了 “不是”,后一分句就应用上与之对应 的“而是”,所以“而且”应改为“而是”。例句3中前一句子用了表示转折的“虽然”, 那么前后句应该具备转折的关系,而不是“所以”所表示的因果关系,但这一关系显然不存 在;所以全句应该改为“虽然很困难,但是我还是不会退缩”。例句4中第一分句的“无论” 与后面的“但是”无法构成呼应关系,应该改为“虽然”。与此相类似的搭配错误还有“为 了(虽然、如果)所

4、以” “因为但是” “不仅而是” “既然然而”等等。(二)词形相近误用连词中有些连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如“而且、而是”“况且、并且” “只是、只要、 只有”等,这些连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而且每组连词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语素,且词形 非常接近。因此,受词形相近的干扰,外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把两者混淆使用。如:(5) 学习不是枯燥无味,而且是充满趣味。(6)期末成绩好,不是因为运气好,但是因为平时 努力学习的结果。例5中连词所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对比和转折的关系,否定了前者,倾向于后者。 应该使用“不是而是”这一固定搭配,而不能将两个连词分开独立使用,位置也不能颠 倒。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主

5、要是由于外国学生没有理解这是一对固定搭配,更重要的是“而 且”与“而是”词形极其相似,这很容易让留学生混淆,使用时就乱套。所以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连词教学,除了告诉学生这些连词固有的搭配外,还应讲解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而例 句6的问题也同样出在后一个分句的连词上。所以,我们也只能选用“而是”。造成这一偏 误的主要原因也是“而是”与“不是”词形相近。(三)词义相近误用在外国学生使用连词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和”“与”“或(者)”“还是”等这一类 词的偏误。主要原因是:它们都表联合关系,而且词义很相近,因此,在使用中我们要注意 区别记忆。“和”“与”跟“或(者)”“还是”是对立的,“和”“与”表示并列

6、关系, 而“或(者)”“还是”则表选择关系。例如:(7)买两斤苹果和两斤梨。(买两种,共四斤)(8)买两斤苹果与两斤梨。(买两种,共四斤)(9)买两斤苹果或(者)两斤梨。(买一种,只买两斤)(10)买两斤苹果还是两斤梨?(买一种,只买两斤)“和”“与”同“或(者)”“还是”的对立,在下面的句子中表现得更加明显:(11)a.杨林和李芳是表兄妹。杨林和李芳是表兄妹。杨林或(者)李芳是表兄妹。杨林还是李芳是表兄妹?例句11只能用a和b中的“和”“与”,不能用c中的“或者” d中的“还是”,这是因 为“表兄妹”是一个亲属关系的名词,它作“的”宾语时,要求做主语的成分必须是个复数 名词性成分。这就决定了

7、 “杨林”“李芳”之间只能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和”“与”,不能 用表示选择关系的“或(者)”“还是”。而且,“或(者)”和“还是”二者也有不同, “或(者)”一般用于陈述句,“还是”则用于疑问句。这四个连词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针对连词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有计划的教学,防止出现类似的偏 误。二、连词多用大多数留学生在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时会造成过度简单化,把本是表示其他逻辑关 系的句子都简单化为因果复句,同时把一些隐含着因果关系但在现实语言交际中并不需要使 用的因果关系连词也都用上,这就出现了多用连词的现象,除了因果关系外,其他的逻辑关 系也会出现多用连词的情况。多用连词会使

8、行文累赘、啰嗦。例如:(12)虽然仁川有些个毛病,但是还是很不错的城市。在仁川能够找到很多国家的产品或者 餐馆,所以要买什么就能够买到什么。如果外国人到汉城来旅游的话,能够过开心的日子。(13)李梅想找一本书,她找啊找,她觉得很累,于是她想随便找一本看,但她也找不到, 突然,她找到了一本想看的书。所以她决定就看她找到的那本书。例句12中除了多用“所以”夕卜,表假设的“如果”也是多余的。例句3中的“于是”可 以省略,代词“她”以及后面说的“她找到的那本”都是可以去掉的,在同一话题链中,在 不影响意义表达的前提下,相同的成分可以省略,因为在开头已经说了 “李梅”。因此句中 后半部分的“所以”和“她

9、”都可省略。在初级阶段,最好多用短句和单句,尽量不用或少 用长句和复句,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到了中级阶段,随着学习和理解的加深,则应该多使 用长句和复杂句。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做出易于理解和学习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 过程中的举例,不应随便拈来,而应该提前准备。因为他们往往把握不住哪些连词可以省略, 哪些连词不可省略,所以容易造成繁化现象。三、连词简用大部分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掌握的语言有限,能使用的表达手段也是有限 的,因此,他们往往大量地使用某一相同格式表达各种各样的句意,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经 常使用的简化策略。这一策略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弥补交际手段的不足,但

10、也会产生一些弊端。这一弊端表现在连词上主要有:一、只用其中的一两个连词来表示该用 多个连词来表示的相同的逻辑语义;二、常用表示某一种关系的连词来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 如外国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复句关系是因果关系,因此他们在使用中会不自觉地把各种其他 关系的复句一律简化为因果句,这也是外国学生习作中常见的现象。例如:(14)因为我没有钱了,所以我的朋友也没有钱了,这时,阿海请我们吃饭。这个句子的前因无法推出后果,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我和我的朋友都没有钱了,于是 阿海请我们吃饭”。但是因为掌握的句式有限,又想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所以,不知不 觉就用上了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四、连词缺漏连词缺漏

11、是指该用连词的地方却没有用连词。我们在教授外国成年学生时,因为他们有 着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学习语言的经验,不是学一点用一点,而是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 力,能够用有限的语言知识去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但他们的语言知识毕竟没有成熟到随心 所欲的地步,所以在连词的运用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连词缺漏的偏误。例如:(15)今天,我的一个朋友申请到了奖学金(可是)人家不能看得出来 他是多么努力。这句子前一分句指的是“我的一个朋友”情况怎样,后一分句却没有顺着“申请到了奖 学金”该有的反应这个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了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上,分句间缺少了表示转 折关系的连词“可是”。汉语的复句有时可以不用关联词语表

12、示并列关系和连贯关系,但在 表示其他关系的复句里一般不能缺少关联词语,否则就会表意不清、语脉中断。五、造成偏误的原因通过对以上的这些具体语料的分析得出,除了母语、目的语知识、文化因素负迁移、学 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学习环境的影响这几个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几个更为主要的原因: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没有完全针对不同母语国家的学生编写,因为不同国家的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是不同的。因此,笼统的使用一类教材就是造成学生连词习得偏误 的一个原因。在普遍的对外汉语教材中,讲到连词时往往只说明了是什么,很少涉及为什么,怎么 用,语用教学在教材项目中涉及较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操练连词的使用,会造成学生过度使用连词,不清楚什么时 候可以省略。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造成偏误的原因之一。4.当前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以 词汇语法为纲编写的,英文解释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这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对等词只占极少数)。通过这些研究既可以使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对外汉语 教学的总体规律,也可以从微观上认识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学习者在对具体语言点学习时的 错误原因和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用这些研究成果指导改进教学,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另外,偏误分析研究对教材编写也有指导作用,通过对留学生连词使用偏误分析,我们可以 改进汉语连词的教材编写,使教材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