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_第1页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_第2页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_第3页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_第4页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宏厦三建第二项目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浅析谢晓强1引言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比较新的地基处理技术,由于其施 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环境污染低、质量容易控制等诸多有点,促 使该技术在华北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夯实水泥土桩的主要特点是其桩身水泥土通过充分拌合与夯实, 桩体均匀程度和密实度远高于相同水泥掺入量的水泥土搅拌桩,克服 了水泥土搅拌桩桩体强度不均匀性和桩身强度过分依赖水泥胶结作 用的缺陷,同时桩体强度为水泥土搅拌桩的210倍1。该地基处理 技术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 基,处理地基的深度不宜大于15.0m 2o通过现场原

2、位试验讨论了软土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 力性状,软土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载荷试验p-s曲线表现为无 明显拐点的缓降型和有明显陡降段的陡降型,陡降型是由于桩体材料 强度破坏造成的,不宜按控制变形比的方法确定承载力。文献45 通过了大量的试验及理论分析探讨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 应力比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填土中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性状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工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夯实水泥 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性状,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2工程概况2.1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位于山西省寿阳县七里河村,地基处理采用夯实水泥土桩 与整片灰土垫层组成复合地基。按正方形布设,桩距

3、800mm,桩径 400mm,实桩桩长11000mm,有效桩长10500mm。处理范围为基础外扩 出素填土厚度的倍。共布设水泥土桩13743根,总计151173延长米。 基底下铺设整片灰土垫层,铺设厚度500m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区域地层分布为:素填土,褐黄色, 湿很湿,稍密,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主要由场地平场时回填所 成,极不均匀。剩余厚度05.2m,平均厚度4.0m,fak=100kPa。素 填土,褐色黑褐色,饱和,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淤泥质,土 质不均,含砖屑、腐殖质、植物根系等。层厚1.88.0m,平均厚度 4.2m,fak=110kPaO粉土,黄褐色,湿,稍密中密,中压

4、缩性, 层厚3.17.0m,平均厚度5.04m,fak=170kPa。粉质粘土,褐红色, 饱和,可塑硬塑,中密状态,层厚3.25.6m,平均厚度4.6m, fak=220kPa。2.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夯实水泥土桩采用洛阳铲成孔,人工夯锤夯实,夯锤重250kg, 水泥采用PC32.5MPa复合硅酸盐水泥,土料选用塑性指数大于9.0 的粉土、粉质粘土。桩径400mm,桩长10.5m,桩顶铺设500mm厚 中粗砂褥垫层。试验采用刚性承压板,承压板尺寸为).8mO.8m 0.04m 载荷试验采用堆载装置进行,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进行,现场选取30个点试验,最大加载量230.4

5、kN加载分 为10级,每级加载量分别为3.04kN3试验结果及分析工程现场共选取了30个试验点进行载荷试验,本文选取了其中个 比较典型的试验点进行分析。6个试验点所得到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险曲线如图3-1所示,各试验 点结果如表3-1所示。荷载P(kPa)501001502002503003504001#(65-15(-2#(22-13(3#(55-155f 4#(31-54) 5#(50-27) t6#(60-8)图3-1各试验点p-s曲线图依据图3-1可以看出,-s曲线表现为无明显拐点的缓降型和有明 显陡降段的陡降型。因此,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确定采用以下原则:对 载荷试验p-s曲线无明显拐点的缓

6、降型,取其终止加载条件s/b=0.01 或s/d=0.01所对应荷载为极限荷载;对载荷试验p-s曲线出现了明显陡 降段的陡降型,取陡降段的起点为其极限荷载,极限荷载的1/2为复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表3-1各试验点结果汇表编号检测桩 号最大试验荷载及 沉降承载力特征值及 沉降残余沉降(mm)kNmmkPamm1#65-150230.429.291105.4124.762#22-130230.415.531603.4111.853#55-155230.49.101803.284.934#31-54230.49.171803.305.035#50-27230.411.591954.277.886#

7、60-8230.45.242602.384.63依据表3-1可以看出,6个试验点的单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均分别为 110kPa、160kPa、180kPa、180kPa、195kPa、260kPa,各点 对应沉降分别为5.41mm、3.41mm、3.28mm、3.30mm、4.27mm、2.38mm。通过分析单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对于素填土中采用夯实水泥土 试p-s曲线表现为缓降型和陡降型两种形式。前者复合地基中,桩 的存在只是减小了加固区的变形,其p-s曲线形状为缓降型,最终因 变形过大而标志破坏;后者复合地基中,破坏是由于桩体材料的强度 破坏而产生的p-s曲线陡降,其复合地基变形相对

8、要小。当给复合地 基施加载荷后,由于散体材料垫层的存在能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载荷, 且随载荷的增大桩的作用逐渐体现,载荷逐渐向桩转移。当桩分担的 载荷达到桩身材料强度时,将因桩体压坏而丧失承载能力,此时由桩 承担的载荷将会转移到地基土上,使土承担的载荷突然增大而导致载 荷沉降关系产生陡降,此时标志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极限。(2)夯实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能显著提高承载力。4结论通过单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对山西寿阳素填土地基上的夯实水 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得出如下结论:(1)夯实水泥土单桩的破坏表现为桩体材料强度破坏,提高 桩体材料配比能显著提高其极限承载力。(2)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多为桩体材料强度破坏而造成的复 合地基的陡降型,不宜按控制变形比的方法确定承载力,试验应加载 至极限状态,按极限承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