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张新克(嘉兴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建筑因其地域环境差异,时代变迁、地方民俗习惯、功能文化不同等多种因素而 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试从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分布与现状,现存的建筑特征分析嘉 兴地方古民居建筑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儒家的“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佛教的吉 祥寓意等传统文化在其建筑中的体现。关键词:古民居建筑 道法自然 秩序和谐 佛教思想 吉祥寓意The Culture Meaning Of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JiaXingZHANG Xin-Ke(School o
2、fGarment and Art Dsign,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ZheJiang314001)Abstact: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differ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the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article in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anci
3、en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JiaXing, to analyze cem -bodiment of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Taoist The Tao takes what is natural as its model ,Confucianistthe form of rule and the order of harmony, Buddhist “the auspicious mea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e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Key
4、 words: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The Tao takes what is natural as its model ; the order of harmony ; Buddhist thought; the auspicious meaning正文建筑是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1直民!居建筑作为三大建筑类型之一,它与宫 廷建筑、园林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民居建筑体现的是市井百姓的审美,满足的是一般人的 居住、经营、商品交易等生活需求。相比较而言,他没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也没有园林 建筑的诗画般的意境。但民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
5、可低估的作用,民居建筑主要在于为人民 生活提供遮风避雨的作用,代表的是市民阶层的物质需求和文化精神需要。嘉兴地方古民居 建筑分布较广,面积之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和可考的文化价值。一、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的分布与现状王噂镇新鹿镇 (X *嘉兴市新本镇X浪屹镇余新慎图1一嘉兴古镇分布图嘉兴地处京杭运河南端,位于吴越交界地。丝织业和农 业经济发达,往来人口密切,各种文化交流频繁。造就了古 代嘉兴有“吴根越角”和“丝绸之府”的美称。由于地处 交通要道,南北文化不仅在此驻留,甚至与地方文化相融合。 多元文化的交流促使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风格的独特性。除 了以旅游业闻名于海内外的古镇乌镇、西塘之外,还有更
6、多 不为人知的地方,其中又以古代秀水县四大名镇为嘉兴古名 居建筑的代表,如以丝绸为发展业的濮院镇、以纺织业为主 的闻川镇(又称王江泾镇)、以联系嘉兴和苏州运河中枢通 道而著称的新塍镇及与新塍镇毗邻的陡门镇。另外,以文人 辈出、丝绸,纺纱为主要产业的梅里镇(又称王店)的古名 居建筑也有颇具特色。嘉兴地区现存的古民居大多为清朝中后期以来建造的。古民居建筑在100多年的历史发 展中因其战争,火灾等原因相继被破坏而逐渐衰落,如闻川古镇因其一场大火洗劫之后,保留下来仅有一里左右,俗称一里街;而新塍镇在日军侵华时遭到大火的破坏,烧掉了三分之 一的街区,但它还保留了大部分的建筑;在濮院镇因丝绸而闻名,濮绸已
7、被载入史册,古镇 老街的建筑门楣上的还清晰可见丝绸商铺的字样。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古民居建筑又 面临着现代城镇建设的大发展中又临着不同的命运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挑战。二、道家思想观念在古民居建筑中的体现图2清代绘梅里古镇道家“道法自然”出于老子二十五章辞海认为“道”虽生长万物,却是无目 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 思是既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 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否定宇宙间有意志 地主宰,但又由此提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主张, 反对一切人为。皿01其实,道法自然很明白了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以自然之道为审美基础,力求不带任何人
8、为的痕迹,遵 从自然法则。1、“道法自然”思想观对选址与布局上的影响与北方民居的井字形,九宫格布局不同,嘉兴这些古民居铮没有固定的格局,因可就 势,从清代绘制的梅里古镇图可知(如图2)。古民居建筑布局一般不改变原有的地理形态, 而是根据河流的自然流动形态来确定建筑村镇的大小,以及建筑的造型和外部空间结构。在 这些古镇时,会有一种感觉,其建筑群外在的造型是不一致且很不规则,但纵观整体建筑, 外形轮廓线来看有点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游走在河岸上。同时其沿河的自然布局给内街的 巷道创造了天然而幽静的居住环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道家“道法自然”思想观对嘉兴 古民居建筑选址的影响。图3-王店镇水阁建筑2、
9、“道法自然”与水阁(吊脚楼)的关系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嘉兴地方古民居建筑造型一般 呈长方形。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建 筑只有前后延伸,那么依水的那部分建筑会把水上空间引 入室内,当地人把建在水上的这部分称之为水阁(如图3)。水阁指临水建的阁,建筑形式的一种。520嘉兴古镇 水阁一般与陆上建筑相连,建筑的一部分在岸上,一部分 深入水中。不同居家水阁的面积大小也不一致,从建筑的 结构分析来看,由当时的自然地势环境而定。有的还把河埠头与水阁相连,在水阁临水的一 面开上一扇门,砌上两尺左右的台阶入水中,为进出河道提供了便利,更方便往来船只交易。 使建筑与水的亲密结合,从而“自然之道”便
10、孕育而生。3、“道法自然”思想在廊棚造型结构上的运用图4-过街廊棚明计成园冶图说中卷一中第三章十五节,“廊者,庑出一步 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 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如00廊最初是建筑厅堂四周的附属部分, 后发展成为园林中独立的建筑形式,建造因地制宜,因势取其形, 是建筑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形式。民居建筑的廊棚建造主要原因为提高建筑使用面积,遮风避雨, 但是发展到后来其变成了方便往来于河埠的人们休息及纳凉的场 所。其第一层架空,铺设靠椅,为来往的人提供方便。第二层与建 筑一起共用。这种建造即为自己提供空间,又为他人提供方便。嘉兴古民居建筑中廊的布局如同建
11、筑沿河自然弯曲一样,其一面与建筑交接另一面沿河,占有的空间为来往于河埠岸上小道(如 图4, 5)。廊是嘉兴地区古民居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之一,廊 的布置没有固定的样式,造型或曲或直,或波形状,或宽或窄,或 凌驾于水上,或游走在堤岸,或穿梭于建筑之间,排列整齐的木柱 支撑着青灰色瓦片,造型简洁而不乏单调,排列秩序井然而变化丰 富,为静谧的水乡增添几分浪漫,引起现代人士无限遐想。它使过 往的人们冬天不感觉寒冷,夏季不感觉炎热,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和观景平台。使人们与自然亲密相融,此为道家自然的最高图5-西塘廊棚 境界。二,儒家“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审美观在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上的表现张岱年先生
12、指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以重和谐,重整体,重 直觉,重关系,重实用为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观察、分析的方法。这五者及相互联 系,又有区别。” 4426这种哲学思想在建筑上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建筑中体现的首先是以 人为本,它反映的是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它既不是纯艺 术,也不是纯科学的,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最终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正是以人为建 筑的主体,体现了人的思想和审美需求。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是与道家的“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 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系” 4452是相对的。它需要有形式,符
13、合常规的和谐感,需要外在形式的规整与秩序,是一种规矩加以规范约束的美,秩序,规范, 法度外在形式的和谐是依靠人为的力量和方法,讲究以平正为和。仰视建筑,从墙体的变化到墙头的高低错落,无不表现一定的规律和尺度。1、对称而富于节奏变化的墙体立面空间嘉兴古民居建筑一般是两层式,建筑以石做地基,三面 砖砌,靠街的一面木板支撑,底层退后,上层前进,依靠墙 体的阶梯形伸展而扩大上层的空间,阶梯形的变化,大小不 一,曲直交错,层次丰富(如图6)。墙体在建筑中起着支撑和限定空间的作用,在嘉兴一带 的古民居建筑中,墙体正立面格外突出,因为正面一般用木 门和木窗做成,依靠墙体来固定形成建筑正面,建筑第二层比第 图
14、6-墙体结构 一层要开外,仍然靠墙体的向上和向外折线形弯曲伸展和变化,突出第二层的空间造型,如 果需要建造封火墙,那墙体的里面还要在空中前进几步,这样形成的封火墙的墙头有几分像是云梯直冲云端,排列整齐而富有节奏和韵律。平行看一幢建 筑的两面墙头,有点像伫立与大门两侧的卫士。2、从曲线形封火墙上看形式法度和秩序和谐的美感封火墙是嘉兴古民居建筑的一大特征,在拥挤的集市,建 筑更为密集,以木架结构为主要构造的建筑最害怕的敌人就是 火,为预防自家建筑免受临近建筑火灾的侵袭,在建筑靠得较 紧的墙体上,几乎每个单元的建筑群体都筑有空中防御工事一 一封火墙。它与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具有同样的功能,但有着明 显的
15、区别。徽派建筑的封火墙样式较为统一,一般为平直式的, 檐角稍微翘起,形象如马头,俗称马头墙。嘉兴古民居建筑的 封火墙可谓变化丰富,改变了徽派马头墙的造型,随屋顶坡度而呈阶图7-封火墙 梯状向两边屋檐延伸,但飞檐跨度比马头墙飞檐要出挑的多,有点像振翅欲飞的大雁(如图7)。另外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弧线型,这类封火墙以屋脊为中轴,由 两边檐角向中心聚集,中心点还配有向上飞腾祥云般的雕塑。两边的造型在空中振翅飞向祥 云,有几分像凤舞飞天的图画,线条匀称有力,赋予生命和活力。虽然建筑群的封火墙造型 不尽相同,但他们伫立在半空中显得秩序井然,相得益彰,封火墙根据建筑面积和造型而建 造尺度,或高或低,或直或曲,
16、或动或静,或厚重或轻巧,展示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秩序 美感。三,佛教思想观与古民居建筑装饰的融合建筑被称为是凝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实在的,切实可信的。同时,建筑是一种实用的 艺术,从内至外,从下至上,没有一处细节不是为建筑整体的和谐而服务。每一处造型都有 自己的用处,每一处装饰都有不同的内涵,甚至儒释道的宗教思想在同一幢建筑中互相揉合, 和谐共处。古民居建筑除了造型,粉墙黛瓦的简洁装饰外,同时在造型上特别考究,要求与建筑的 整体的造型相符合,更重要的是彰显主人的气质和精神。其实,建筑作为居住的一部分,他 还是财富的象征。外在反映的是家族的荣誉,内在体现的是个人及家庭群体的和谐。门被认为是人联系
17、外界的通道,相当于人的一张脸。因此,在古民居建筑朴素的外观中, 最为突出的地方应该就是门和窗。门窗的结构和造型要求统一协调,因此在装饰上也很考究, 一般采用寓意吉祥的图形,如佛教著名纹样八吉祥:法螺,法轮,宝伞(如图8-1),白盖, 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又称八宝纹。在佛教中有八宝生辉之意。29除8此之外,回纹、万图8-2冰裂纹图8-3夔龙纹图8-1八宝纹之宝伞寿纹、三友图、冰裂纹(如图8-2),夔龙(如图8-3)。这些都是门窗上常见的纹样。民居建筑虽然简陋,但不简单,在厅堂内可以感觉到礼制思想观念的无所不在,一在于 家具的摆设,二是由梁柱上的雕刻的历史人物故事,琴棋书画等。门楣和屋脊虽然在于
18、人们 的视线之上,但装饰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屋檐下的门楣上浅浮雕的纹样随处可见,门楣 之高象征门第的高低,因此装饰纹样也有特殊的寓意。屋脊之上更有祥云跃然之上,整个建 筑像是架于云上。嘉兴一带的古民居云纹,不同于普通的云纹,如称如意纹状,代表着万事 如意,步步高升。也有代表道教八仙的宝葫芦纹,这些纹样出了出现在屋脊上,在墙头上也 较为常见。这些主要为屋主对平安的祈福和对生活的期望。五,研究古民居建筑的意义建筑承载着文化的灵魂。因为建筑可以生动的表征文化,证明文化的存在,所以建筑是 人类创造,发展,巩固自己文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实体形像十分直接 的感知和认同于自己的文化,可以在古建筑的环境中体会,理解自己的文化内涵。这一点是 文字的记载不能代替的。通过古民居建筑研究,触及当时的历史、时代面貌、风俗人情,与 建筑的亲密接触,可以让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与古人对话,了解当时的社会。民居是现代城市文明建设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古老的街市渐趋衰落, 一部分经过政府的拯救得到了修复,更多的是彻底废弃,甚至倒塌。这些传递着古人建筑理 念,人文思想,宗教观念等精神的建筑也即将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殆尽。而要让后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北科技学院《电路原理(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外科常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夷山职业学院《水文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老年健身》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土石方工程分包合同B土石方分包合同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二语习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诊)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运城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科研项目校内协作合同(2025年版)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供应链管理-第十三章供应链绩效评价课件
-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
- 异物管控记录表
- 公车私用管理制度
- 设备主人制管理办法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旁站监理记录表
- 幼儿园绘本:《小蛇散步》 课件
- 《艺术学概论考研》课件艺术本体论-形式论
- 遵义会议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