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本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1 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2、掌握诗歌内容写法及作者情感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 5 分钟)1、背诵课文阅读书下注解、课堂笔记、书后练习。二、自我检测( 10 分钟完成)1、直接型默写。看目录默写五首诗歌并做好自查三、精讲点拨(阅读 15 分钟)(一)登幽州台歌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及抑 郁不平之气;后两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表现了他无可 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悲歌。全诗并未对幽州台作一字 描写,只是抒发了登台感慨,语言苍劲奔放,语调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怀才 不遇的处境和苦

2、闷悲愁的情怀。(二)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 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1)首联用设问、夸张手法写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 2)颔联虚实结合、夸 张地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景象2.全诗无一处“望”字,但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望中所愿3.颔联中的“钟”“割”有什么表达效果(1)“钟”,聚集,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在泰山。用夸张和拟人手法,赋予大 自然人的情感,大自然将灵秀之气全集中于这座山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2)“割”,分割,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高

3、大巍峨的形象。4.赏析颈联颈联写细望之所见,诗人抓住对云、鸟两个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心胸的震荡和 眼界的开阔。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5.赏析尾联(1)手法:化用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2)句意: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 (3)感情: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奋 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4)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三)登飞来峰:诗人借景抒情、语言生动,从自然情景中很自然地提炼出 深刻哲理,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1.赏析一二

4、句本句运用夸张,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句用“千寻”形容塔高,第二句“闻说” 一词巧妙地虚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为之后的议论抒情做铺垫。2.赏析后两句( 1)“浮云”暗喻奸佞小人,也指困难、挫折等。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 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2)哲理:人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难,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才能 看得远。(四)游山西村本诗写出了农村情谊真、风景美、风俗淳。表达了诗人对农 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 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赏析颔联(1)释句意:“疑无路”虚写,“又一村”实写,虚实相生,

5、情景交融。写诗人 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农村明媚绚丽的自然风光的惊喜,先抑后扬。 (2)比喻义: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 出路、新的天地。(3)哲理:事物的发展总有曲折,只要努力,光明就在前方。(4)常用义:比喻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绝处逢生。(五)己亥杂诗(其五 ):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 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 .赏析前两句(1)释句意:我满怀惆怅的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 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2)明意境:营造了孤寂冷清的意境(3)析情感:表达了诗人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的情感。2.赏

6、析后两句(1)释句意:离开枝头,飘零的花朵并非是无情之物,化作春天的泥土滋养出 新的鲜花。(1)点手法:诗人以落花自喻(2)析情感: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 国的情怀,表现了诗人要在退出官场后依然为国家奉献一切的情怀和对理想和 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两句移情于物,是对新生命的赞歌。针对训练( 10 分钟)理解型默写。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 。3、本诗与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4、望岳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

7、中满怀雄心壮志,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概的句 子是:_,_。5 、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_ ,_。6 、游山西村中描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两句诗是: _ ,_ 。7、己亥杂诗(其五)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写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是:_ ,_。答案:答案: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4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 莫笑农 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7、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四、课下巩固(一)默写(1) 浩荡离愁白日斜

8、,_。(龚自珍己亥杂诗)(2)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_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4)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5) 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6) 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7) 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8) 登幽州台歌中描绘了诗人孤寂与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 ,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二)选择1、下列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怀着对燕昭王筑台求士的向往之情登上幽州台,顺着历史追溯,却看不见这位燕国之 君,当年的盛景荡然无存。B“古人”指的是燕昭王;“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心境孤独凄凉。C诗人的感慨由时间转向

9、空间,想到宇宙茫茫,大地辽阔,自己一个人站在这里,谁能来倾听 自己的豪情壮志?D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 ,寂寞无聊的情绪 ,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 来传诵的名篇。【答案】B2 对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远;第四句写诗人 孤单悲苦的心绪。B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 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C“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 抒发了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答案】C3

10、、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空间上是自近而远,时间上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的登岳。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出了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 未了”一句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白云层层,故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 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11、从这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答案】A【解析】“空间上是自近而远”错。应该是:空间上自远而近。故选 A。 4、选出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 )A本诗开篇以设问提起,写出了诗人远望泰山雄奇壮阔生发的感慨。“青未了”突出了泰 山苍翠、连绵不断的特点。B“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使大自然似乎有了感情; “阴阳割昏晓”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C五、六句写出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荡漾,归鸟进入视野,时已薄暮,诗人顿 觉眼界大开。D“凌”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极顶,远望“众山小”时的豪迈之

12、情,体现了他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的精神和成就伟业的远大抱负。【答案】D5、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 那里可以看到日出。C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 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 心。【答案】B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这里的“千寻塔”是一个名词,“寻”是量词,不是寻找的意思,故 B 错误, 选 B。6、对登飞来峰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微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希望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