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8PAGE8故乡教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故乡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故乡教案溪岸初中:胡云峰(2010。9)教学目标:1、情节的把握;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3、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既有重逢的喜悦,更有别离的伤感;“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既有对故乡人的亲切和依恋,也有对家乡景的留恋和向往。然而故乡的作者在文中却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为什么二十
2、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探个究竟。二、了解作者、作品: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故事情节: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可分为三个部分:(1)、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老屋的寂寥;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杨二嫂”
3、的变化;闰土的变化。(3)、“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2、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故乡的景、故乡的人。3、使“我”悲哀的故乡的景:(1)记忆中的故乡景:令人神往-深兰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的少年。(2)现实中的故乡景:萧索悲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萧索的村庄。4、使“我”悲哀的故乡的人:(1)“杨二嫂”:从前:年轻美丽;文静、本分现在: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泼悍、放肆、尖刻、自私(2)闰土:少年: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和“我”亲密无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中年: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4、、迟钝麻木、痛苦难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毕恭毕敬、和“我”如隔了一层厚障壁、将希望寄托神灵四、课时小结,并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五、布置作业:1、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3、分析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附板书:故乡记忆中:令人神往-深兰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的少年。故乡的景(环境)现实中:萧索悲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萧索的村庄。使“我”悲哀的从前:年轻美丽;文静、本分杨二嫂现在:凸颧骨,薄嘴唇,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泼悍、放肆、尖刻、自私故乡的人(人物)少年:淳朴天真、可亲可爱、聪明勇敢、活泼开朗、和“我”亲密
5、无间、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闰土中年: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迟钝麻木、痛苦难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毕恭毕敬、和“我”如隔了一层厚障壁、将希望寄托神灵回故乡(开端)故事情节在故乡(发展)离故乡(高潮和结局)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课时所学,导入本课时的教学。二、分析文中景(环境)描写的作用:1、小说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2、文中景(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方法:1、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
6、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2、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3、“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4、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5、水生宏儿-20年前的闰土和“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和“我”;对水生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对宏儿来说,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
7、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有了希望。6、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四、闰土变成了木偶人一般,杨二嫂成了一庸俗贪婪的泼妇,造成人物性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动统治的剥削与压迫2、“老爷”,“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一副香炉和烛台封建思想的侵蚀五、布置作业:1、研读最后两段2、探究本文主题,感受小说魅力第三课时一、研读最后两段:1、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希望不能实现。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
8、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本文写于1921年1月,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愿望因而“茫远”了。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4、“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文末的景物描写是
9、不是表现“我”对故乡的过去的留恋?此处的景物描写象征着“我”所向往的理想的美好生活。二、本文主题的探讨1、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4、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三、请学生小结:1、仿照下列句式说话:我认为是造成故乡景物衰败、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2、本文在人物刻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四、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2、阅读经验积累: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材料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试题及答案
- 激光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 考试关注点多元化公共营养师试题及答案
- 药师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答案
- 药企的社会责任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目标反馈调整2025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试题及答案
- 皮带硫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细致分析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知识点串讲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软技能培养试题及答案
- 【基于近五年数据的鸿星尔克财务报表分析15000字】
- 高乳酸血症与乳酸酸中毒
- 通用个人简历word模板
- TD-T 1066-2021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
- 把未来点亮歌词打印版
- 德语字母读音表
- 中国动画发展史今
- GB/T 41811-2022魔芋凝胶食品质量通则
- GB/T 15292-1994晶闸管测试方法逆导三极晶闸管
-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2.5《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课件
- 静配中心岗前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