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设计导则 1.建筑设计导则 2.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3.道路系统设计导则 4.景观设计导则 5.城市家具设计导则 6.室外广告、标识设计导则 7.照明设计导则 (1) 建筑的尺度 步行层面要求具有人体的尺度,并通过景观要素,饰面材料及质地、建筑的纹理和韵律的表现、建筑细部等处理手段来获得。并且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街道层面。 尤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已有的或周边的建筑并强化已有的交通系统和开放空间形态。同时要考虑建筑的其它要素,如具有园林水乡特色等。 尺度 形态 材质 色彩 交通组织 环境协调1.建筑设计导则 2)建筑顶部 建筑的顶部服务于城市的天际线,也是建筑个性的集中体
2、现。 顶部的高度控制是形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手段,局部建筑的高度应服从于总体设计构架。 建筑主楼的立面处理,必须考虑与相邻建筑的关系。通过立面材质、光影、造型塑造协调的建筑关系。 建筑的入口空间需做重点处理,从而创造丰富生动的街道空间,使建筑内部的公共活动融入城市生活。 鼓励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地铁车站之间以隧道及地下停车库等地下空间相连接。 (3)材质 建筑外墙材料慎用光面瓷砖和琉璃饰面;禁止使用大面积的镜面反射玻璃。 公共建筑主楼鼓励使用透明浅色玻璃、彩色涂料、金属和玻璃幕墙,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公共建筑使用面砖外墙饰面;公共建筑裙房鼓励使用石材,并局部采用金属材料,不允许使用大面积的反射玻璃
3、幕墙和反光金属材料。 (4) 色彩 不宜大面积地使用明亮耀眼活色彩沉重的颜色,石料和砖石块要保持自然的色彩。玻璃和金属的颜色,宜选用柔和中性的色彩,如透明的窗玻璃、古铜色、灰色、绿色和蓝色的材料,可用一定程度的对比,来突出建筑的门窗、入口、节点。 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设计时应注意其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构建,并使之与相邻建筑、街区保持有机的联系。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是表现空间活力和风貌的重要标志,规划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位于车站周边,空间构成应多样、大方,建筑设计应具有时代气息。 城市广场作为规划区域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点,要协调好广场与周边公建、站房的关系,通过轴线对位以及广场、公建建
4、筑形态的巧妙处理,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广场建议采用冷色调铺装,给人以安静的秩序感,材料选用花岗岩等质地坚硬的材料。并利用花坛、喷泉及标志性浮雕分割广场空间,使其尺度更加宜人化。同时,为吸引人流,可在广场适当位置布置咖啡厅、茶座,并配有足量的座椅。2.公共空间设计导则整体性 连续性 协调环境 无障碍设计3.道路系统设计导则 明确道路的功能和等级,合理组织,使机动车交通顺畅通达,步行系统安全便利,塑造良好街道景观。 (1)道路交通设计功能 等级 安全 交通组织 停车设施 规划区内主要道路,尤其是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均不宜直接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由于车站区域密集的机动车流,可对规划
5、区内平行道路组织单行交通;沿街建筑应与相邻建筑一起,通过内部次要干道、广场、辅道、绿带等共同组织交通。(2)步行系统设计导则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理念,在城市设计中,摒弃“以车为本”,强调步行的舒适可达,成为设计的追求。 1)所有街道均应设置人行道,人行道与车行道应有明确分隔; 2)主要道路交叉口应设明确的人行横道线和交通信号灯; 3)裙房部分的设计应考虑步行的功能和尺度的要求,滨江商业可考虑设置骑楼; 4)步行道的附属设施,如绿化照明、街道家具等,均应以人的尺度为准则进行设计; 5)绿地中的游憩步行道应富于变化,有直有曲,步移景异; 6)结合草坡中的步行道设置座椅等小品设施; 7
6、)步道的铺装应富于变化和趣味。 安全 舒适 尺度 铺装 可达性 成网性 4.景观设计导则(1)植物配置设计植物配置在整个设计中占有比较重的优势,植物的利用能体现空间层次方面的总体框架体系。 广场绿化种植以高大乔木、花坛及硬地为主,通过选用适合孤植的常绿及落叶乔木,注意季节色彩的搭配,确定适当的栽植密度及树池等处理手法,结合其他环境要素如座椅、喷泉、矮墙等,形成视野开阔、动静分区、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行道树应选用树冠较大的常绿或落叶中高乔木,采用间距 68m 的列植;隔离带内应种植适当修剪的低矮花灌木,形成绿篱,以强化道路的方向感;宽度较大的隔离带可以丛植的低矮灌木为基调,辅以草本植物,如花卉
7、、草坪;道路交叉口处绿化种植应注意保持视线通畅。色彩 季相 空间层次(2)水体设计亲水 铺装 植被 岸线的设计应满足“观水”及休闲游憩的需要。 岸线的处理应结合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设置沿堤亲水步道,同时在步道上设置相应的停驻休憩区;在中央轴线上可设置悬挑的观水平台,成为中央景观序列的一个高潮点;观水步道应结合滨江绿带统一设计。 堤岸沿线设置步行阶梯及亲水平台,可拾级而下,最大限度地接近水面,或采用通透护栏,避免使用封闭式栏杆;步道应设置防滑路面,使用耐腐蚀材料;沿江设置灯光照明系统,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构成沿江夜间景观带。 商业办公区内的水景通常位于建筑入口广场及其庭院休闲广场,以其声音、动感及
8、扑面而来的清凉气息为建筑物增色,为市民提供贴近自然的都市环境。 建筑入口广场的水景应充分体现建筑物的个性;庭院休闲广场宜设置以静为主的水景,水景可结合建筑统一设计,形成独特的庭院景观。 城市家具的设计与布置应与周边的建筑相和谐,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点缀。 电话亭按标准进行设计,布置于设施带和休息带内,公共性强和使用集的地区宜设隔音式电话亭。 书报亭等服务亭类设施应进行统一设计,其布置不应占用公共通道,宜布置于休息带内。 坐椅可与树木、花坛、亭廊和喷泉相结合,其布置时应避免对视,尽量形成相对的阴角空间。此外,坐椅设置应配置垃圾箱等设施。 咖啡座的布置不应影响人行道交通,且在咖啡座上空宜设置必要的覆
9、盖结构如遮阳伞等,咖啡座亦可结合室内咖啡屋进行统一设计。 公共艺术品设计在尺度、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应满足人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求应注意不同时间的景观效果。 公共电话亭、邮箱、垃圾箱等布置应与指示牌结合考虑,统一设计,垃圾箱间距不应大于150m。5、城市家具设计导则位置 色彩 形式 秩序 私密性6.室外广告、标识设计导则 地标性建筑物的布置应与其功能相适应,且需服从规划区的整体布局。 广告牌、指示牌等城市标识设施的布置,应避免对规划区域景观轴线、视线通廊以及建筑外观的破坏和遮挡。广告标识的设置位置应在建筑物造型设计时同步考虑;控制在已建建筑物屋顶设置广告标识。城市标识体量应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的特
10、点确定,如以建筑物为发布载体的,应在建筑设计时考虑预留相应的标识设置位置,其体量应符合建筑自身的造型要求和周围环境的整体要求。针对体量较大的城市标识,为避免此类标识对城市景观、城市色彩造成破坏或不良影响,该类标识所使用的色系种类应控制在三种以内(含三种),主要色相的色块不超过5个。 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物的物体:驳岸、行道树、信号灯、道路标志等交通管理设施;消防栓、火灾报警机等消防设施;邮政信箱、电话亭等通讯设施;路灯、电线杆、电车架空线杆及变电箱等市政设施。 位置 体量 造型 环境协调 识别性 标志性 (3) 广场照明 应满足夜间功能需要,并符合国家有关照度及完全标准。 广场使用高杆照明、装饰灯与地灯结合。 广场照明的密度和控制要适应平时和节日的不同要求。 照明灯具及灯杆的形式要求简洁、新颖,与广场主体风格相符。 装饰灯杆考虑节日布置彩旗的可能性。(4) 绿地照明用于绿化地带的照明灯柱和其他装置应选用深褐色或黑色,以达到和绿化融为一体的效果。场地绿化照明应与植物几何形态和颜色相协调,不宜用光源去改变植物原来的颜色。安装在绿地内的照明灯具,应尽量隐蔽,不应影响白天的景观。 水景照明应满足喷水景观的要求,所选灯必须为水下灯具,在无水时不影响水池的美观。(5) 建筑照明 建筑的泛光照明应突出重点,即空间构架上的重要建筑应在照明上得到强调,同时须强调整体色光的和谐。 体现本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