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图文转换_第1页
中考图文转换_第2页
中考图文转换_第3页
中考图文转换_第4页
中考图文转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图文转换第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学习目标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第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创新应用题 解题关键为: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4把握题干要求。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干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

2、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第3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一、图文转换题的题型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1、 表(格)文(字)转换题; 2、 图文转换题; 3、(漫)画文(字)转换。(二)从表达角度分为: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两种第4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分

3、)第5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参考答案:结论:1、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 2、或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第6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汶川地震募捐现场的一块展板上有下面一则材料,为了向前来参加募捐活动的同学做介绍,班长请你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时间帐篷(万顶)被子(万床)衣服(万件)燃油(万吨)煤炭(万吨)5月24日44.814241.9347330.452633.672.35月28日60.19386.61875.73481016月2日71.29441.121153.8265135第7页,共39页

4、,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参考答案: 1、各界支援灾区的物资丰富多样,以衣服被子等常用物品为最多,燃油最少。2、全国各界积极行动, 支援灾区的钱物越来越多.第8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 第9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 1.阐述“我国农业是成功的”(不超过50字) 答:我国以不足世界耕地总面积1/15的耕地,养活了大约占世界1/4的人口,可见我国的农业是成功的。 2.阐述“必须限制人口增长”(不超过50字) 答:我国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1/5,耕地却不足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15,地少人多,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第10页,共39页,

5、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值8642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别为2、4、6、8,这表明 :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推断总结】题 第1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活动结束做整理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33.62

6、9.130.727.342初中38.133.428.535.232.732.1高中50.324.425.345.815.438.8结论: 第1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 结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第13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科学家姓名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杨振宁李政道年龄17岁24岁32岁33岁34岁30岁取得的成果发现钟摆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发明白炽灯发明电车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上面表格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第14页,共39页,2022年,5

7、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第15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1.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及以后比例23.33%64.29%12.38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第16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

8、9分,星期日1.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出生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及以后比例23.33%64.29%12.38教龄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内 比例 4.76% 73.81% 21.43% 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这说明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第17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

9、星期日二、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 答题技巧: 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第18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

10、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250004000015000【课堂迁移】 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第19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 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难

11、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出了水面。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第20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

12、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全部时间诵读351535161/5用于尝试回忆502637192/5用于尝试回忆542841253/5用于尝试回忆573742264/5用于尝试回忆 74484226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第2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总结解题思路:1、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2、 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3、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第22页,共

13、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 解题注意事项: 1、 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第23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二、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思路 例:下面是北京2008年残奥运会会徽

14、“天地人”的图形,试根据这一会微,完成下列题目: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指出其中一点即可)第24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解题思路: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参考答案(1)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图形部分,即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形;二是“Beijing 2008 Paralympics Games”字样;三是国际残缺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

15、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该题可作如下想象:像中文的“之”字; 像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深蓝色,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第25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 参考答案(2) 会徽图形部分,以书法的笔触表现一个运动的人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象一个正在鞍马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会徽图形部分同是也可看作是中文的“之”字,其曲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有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人的自身与自然

16、、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第26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练习: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拟一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第27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

17、,星期日总结:第一、 抓住图标的特征联想。所谓特征,即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这一事物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地方。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要依照说明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来确定说明某个方面的特征,不需要面面俱到。第二、在联想的础上,分析内涵、寓意。 A、“C”“C”形象化的电话,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C”“C”两副牛角 ,联想到股市的牛,可代表中国电信上市的美好前景; C、“C”“C”地球的图形或经纬线,可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走向世界; D 、鸟的翅膀,可推测其意是中国电信蒸蒸日上。第三、广告词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要简明易记,文辞优美。 第28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

18、点9分,星期日广告词: 1、中国电信,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2、中国电信,沟通你我他。 3、中国电信,为你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 4、中国电信,插上腾飞的翅膀。小结:一、抓住图标的特点联想;二、在联想的基础上,扣住行业特点来分析其内涵、寓意。 第29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右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说说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理解。 图形由地球、水滴、水(手掌)三个部分组成。寓意:图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 第30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第3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是大红底色的酷似汉字 “文”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取意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 2008”字样. 最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构成第3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5点9分,星期日印章:中国文化红色:国家喜庆北京:欢迎世界各地朋友舞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