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枫桥夜泊目录CONTENTS2导入知识讲解课堂练习小结?怎样学习古诗知诗人解诗题 明诗意悟诗情 创作背景 据唐才子传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玄宗仓皇奔蜀。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作者简介 张继:唐代诗人,(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15年至779
2、年(大历末年),与刘长卿为同时代的人。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博览有识,好谈论。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枫桥夜泊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 1.渔火:渔船上的火。 2.姑苏:今江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枫”是季节; “桥”是地点;“夜”是时间;“泊”是时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描写的事物有: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 诗句的意思是:月亮渐渐落下来,寒气阵阵,仿佛
3、秋霜布满了天空,只听到乌鸦在啼叫。诗人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唐名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诗句的意思是:半夜时,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了一声声钟响,沉重而悠远。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桥夜泊 前两句是诗人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夜泊”的环境,抒发了诗人孤寂愁闷的情怀。“月亮、乌鸦、秋霜、枫树、渔火”这些景物都是诗人所看到的。一个“愁”字点明了诗人久久不能入睡的原因。枫桥夜泊 后两句是诗人的所闻,通过交代“夜泊”的地点及寒山寺的钟声,反衬诗人烦乱的心境。“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 一、根据诗文填空。 1、枫桥夜泊作者是_代诗人 _,这首诗描写的是 _ 的景色。 2、事件发生的时间是_,地点是_,作者住在_,从“_”一词中能看出。 3、作者抓住了( )、( )、( )、( )和( )几种景物进行描写。 4、表现作者孤独、愁闷的诗句是_。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是:_。 6、这钟声仿佛在在说: 张继啊张继,_ 。 二、想一想,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课堂检测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解除的条件
- 2025年行驶系统:车架项目合作计划书
- 社会保障机构安全工作规划计划
- 2025年清理去石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企业价值评估与提升计划
- 2025年一月充电桩桩体垂直度校准实施方案
- 社团工作计划教会学生通过困难
- 2025-2030中国门五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第1次当群演体验作文500
- 2025-2030中国针灸针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申请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验收指南
- 仓储设备操作安全操作培训
- 上海电机学院计算机C语言专升本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语言《相反国》课件(优化版)
- 2023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年度报告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 模拟小法庭剧本-校园欺凌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细则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双语电影台词
- 10以内数字的分解和组成
- 课堂教学技能讲座课件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