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迅全集三个里程碑式版本 58年版10卷本全集在没有先例可以依傍的条件下, 箪路蓝缕地草创由一条注释鲁迅著作的路子,是相当难能可 贵的。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原拟赠其一 套鲁迅全集,鉴于10卷本此时已被视为“禁书”,于是改 而寻觅一套珍贵的38年版鲁迅全集纪念本,因年代久 远,几经周折,真是谈何容易!至1977年8月5日,在由版局新领导向中央作了 关于鲁 迅著作注释由版工作的请示报告后,中央决定派胡乔木、 林默涵前来领导与主持这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同年底又聘 请郭沫若、周建人等 8位作顾问,至此一切步入正轨,速度 加快。1958年10卷本和1981年16卷本鲁迅全集深受
2、千百万读者景仰,并被国人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 不仅是五四新文化的卓越代表,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同 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作家。他辛勤笔耕一生,撰 写了数百万字的著译,为我们民族留下了一座绚丽璀璨的文 学宝库。自他1936年10月辞世,迄今近 70年间,在各个 不同历史时期,曾编辑由版过许多卷数不同, 版本相异的鲁 迅全集,但就编校内容质量与流传影响而言,在鲁迅著作 由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首推以下三种各具特色的全集版本:即1938年20卷本;1958年10卷本;1981年16 卷本。鲁迅逝世后不久,成立了以蔡元培、宋庆龄为正、副主席的 纪念委员会,该会筹备之初就曾考虑应尽早由
3、版 鲁迅全集 许广平早在1936年11月就将编好的全集目录,报送国民党 内政部审核登记。翌年 4月30日和6月8日,内政部先后 下发两个批件,不仅强令将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改 名为“短评七集”与“短评八集”并开列篇目,点名要将鲁迅所 写十四年的谈经、铲共大观等许多杂文统统删去。显然,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与专制统治下,要想完整地、公开 地由版鲁迅全集是根本不可能的。同年 11月12日上海 沦陷成为“孤岛”。胡愈之、郑振铎、许广平等组织的复社, 共同集资,成功地由版了西行漫记等一些进步书籍。留 在上海的纪念委员会成员决定,拟由复社曲版全集。这一设 想得到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赞同与支持,并经陕北中共中央同 意
4、。经过一番细致筹划和艰苦努力,仅以短短三、四个月时 间,就将600万字皇皇二十巨册的中国第一部鲁迅全集 的三种版式,于1938年在上海“孤岛”奇迹般地全部由齐。这 套全集前10卷收创作、学术专著与部分古籍辑校, 后10卷 为翻译作品。卷前有蔡元培序,各卷卷首均有鲁迅各个时期 的照片和墨迹,卷末附鲁迅自传,许寿裳编“鲁迅年谱”以及 许广平撰“编校后记”等。这部内容博大装帧精美的全集的问世,不仅对于保存和流传鲁迅先生遗著起到积极作用,而且 对于弘扬鲁迅思想,振奋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抗战以及其后 反对国民党统治,均起到巨大的豉舞作用!因此,其后十余 年间无论在解放区或国统区,它均曾被多次再版并很快售罄
5、,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其 缺点与不足也显而易见。一是收录作品很不完备,如数十年 的鲁迅日记和上千封书信以及许许多多佚文均未收集,所以 其后又有唐世、许广平等分别编辑的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鲁迅书简等相继问世。二是校勘欠精, 错讹不少。三是没有必要的注释,使其难以广泛流传普及到 大众中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鲁迅著作的由版。1950年11月上海成立了由冯雪峰任社长的“鲁迅著作编刊社”, 很 快调集了孙用、林辰、杨霁云、王士菁等几位全国闻名的鲁 迅研究专家,专门从事有关鲁迅著作的整理由版。翌年,冯 雪峰被任命为人民文学生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刊社随
6、之迁京,作为人文社下属的鲁迅著作编辑室开展工作。经过数年 辛勤编纂,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第一部附有注释的10卷本鲁迅全集终于在1958年10月诞生了!此版各卷卷首均有卷 说明,并附鲁迅各个时期照片和相关墨迹,末卷附简略的鲁 迅著译年表。全书经细心校勘,纠正了 38年版许多印错的 文字和标点。与20卷本全集最大不同则在于,它“专收鲁迅的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及部分书信。而翻译作品和古籍 辑校则另行整理编辑。故以后又有10卷本鲁迅译文集与4卷本鲁迅辑录古籍丛编 由人文社于1958年12月和 1999年7月分别由版。鲁迅生前致友人信中说过:“我的文 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而中国的读书人,又
7、 是不注意世事的居多” (1936年4月5日致王冶秋)因 此10卷本全集在没有先例可以依傍的条件下,箪路蓝缕地 草创由一条注释鲁迅著作的路子,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它对鲁迅著作,特别是大量杂文所加一些必要注释共约5800余条,这对广大读者读懂和加深理解鲁迅原著思想内涵,起到 良好的辅助作用,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尝试,的确功不可 没。然而,10卷本的缺陷与不足,也很明显。首先是仍旧未收 1912年至1936年的鲁迅日记;其次, 1956年第一卷由 版说明原曾明确写道,将收入至那时为止“已经搜集到的全 部书信”约1100多封。在全集由版过程中,因发生反右斗争, 冯雪峰被错划右派,结果待到1958年第九
8、、十两卷由版时, 鲁迅书信中凡涉及两个口号论争以及批评30年代周扬等人宗派主义、关门主义错误的信函,均被当权者统统砍去;不 仅如此,就连牵涉 30年代文坛重要论争的莫些关键注释, 也被掌管意识形态和文艺界领导大权者,利用权势作了手脚: 他们歪曲历史,嫁祸雪峰,贬低鲁迅,从而开脱自己。同样 受当时国内外政治大气候影响,鲁迅的个别文章也遭被删改 的厄运,如第4卷竖琴前记一文在介绍苏联“绥拉比 翁的兄弟们”这一文学团体时,就将鲁迅原文中“托罗茨基也 是支持者之一”这至关重要的一句给悄悄地不留痕迹地删除 了。在“文革”浩劫期间,10卷本全集被作为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 籍曾一度禁止由版。1972年2月,美
9、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 周总理原拟赠其一套鲁迅全集,鉴于10卷本此时已被视 为“禁书”,于是改而寻觅一套珍贵的38年版鲁迅全集纪 念本,因年代久远,几经周折,真是谈何容易!有鉴于此,人民文学生版社为解燃眉之急以适应国内外需要,曾打报告 请示,并经周总理同意,在1973年12月重版了一次没有注 释的20卷本鲁迅全集,全书一律改为简化字排版。这套 全集除请孙用仔细校勘,改正原版错讹外,它与 38年版还 有两点重要不同之处:一是蔡元培原序的落款“民国二十七年 六月一日”删去了;二是由于瞿秋白当时已被诬为“叛徒”,故 在第四卷伪自由书王道诗话的文末煞费苦心地增写一条 新注,对鲁迅、瞿秋白合作的12篇杂文
10、撰写经过作了 “说明” 毋庸讳言,这是囿于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与政治气候,在万 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历经种种曲折磨难,1981年3月新版注释16卷本鲁迅全 集第一卷问世,至 8月全套由齐。此版的编注由版过程相 当漫长,曾受到“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至1977年8月5日, 在由版局新领导向中央作了关于鲁迅著作注释由版工作的 请示报告后,中央决定派胡乔木、林默涵前来领导与主持这项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同年底又聘请郭沫若、周建人等8位作顾问,至此一切步入正轨,速度加快。经过多方协作,群体奋战,终于赶在 1981年鲁迅先生百年诞辰前夕全部由齐,作为一份厚礼献给鲁迅。全集分普精装本、特精装本、特精装
11、纪念本、平装本四种装帧。81年版16卷的编注实际上是以58年版10卷本为基础进行充实完善的。由于众多专家和编注人员,经长年累月艰辛劳动,广泛吸收了文化学术界、特别是鲁研界 20多年来大量新发现新成果,所以从总体上说,当时确是一个收集较完备、校勘较精细、注释较科学的崭新版本,其编校质量和学术水平又是10卷本全集所远不及的,确是“青由于蓝而胜于蓝”。概括比较,81年版有 两大特点。从内容上说,篇幅大大扩展,不仅新增收两卷日记,补收书信1100多封,恢复了集外集、集外集拾 遗两书的初版原貌,而且还增添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和译文序跋集、古籍序跋集。此三集合计比10卷本又多 由约200篇文章,使全集文本扩编
12、至15卷;最后另加“附集” 一卷收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索引 等,以便于广大读者研究学习、查检、研究!从注释上说,10卷本全集虽已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就翔实、准确、精炼等方面来说尚远远不够;况且中国小说略和汉文学史纲 要两部学术性很强的专著,当年因赶时间还未及加注。新 版16卷本,对原有注释条目作了细致的修订和增补,从原 有的5800余条,扩充为23000余条,总字数约200多万字。 其中许多注释条目,关涉的人与事都非常敏感, 波及面既广, 影响也很大,如有关“革命文学论争”、“左联”,“两个口号论 争”的文章注释。尤其是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的题注更为复杂棘手。前面谈及
13、 58年版在经历反右斗争风 暴的特殊政治气候下,由于文艺界莫些领导下达“指示”并直 接作了手脚,所以该题注尽管长达约500字,却有悖于历史真实,并将已被错打成右派的冯雪峰、徐懋庸进一步落井下 石,变成了 “历史的罪人”。新版的此注虽仅增加百余字,却 恢复了历史原貌:将此文写作背景、定稿经过,左联自动解 散缘由,”文艺家协会”的诞生,两个口号论争的原因、性质 以及鲁迅的鲜明态度表达得客观、准确、清晰。此注的定稿 过程相当“难产”,它不仅是在胡乔木的直接关注指导下进行, 还向相关当事人周扬、夏衍、茅盾等征求意见,又经鲁编室 同仁上书“抗争”,最后终由胡乔木拍板,一锤定音!倘非贯 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14、会精神: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 想,发扬民主,这一成果是难以取得的。又如当年革命文学 论争时,避居东京的郭沫若曾化名杜荃撰写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刊于 1928年8月创造月刊第 2卷第1期,文中攻击鲁迅为“封建余孽”、“棒喝主义者”等等。敢于 坚持真理的鲁迅在三闲集序言等文中曾予以反击。58年版对此未注,留下空白;81年版经该卷责编陈早春详加考 证,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为贤者讳的精神,曾先后 五次注明杜荃即郭沫若,并上书据理力争,最后乔木同志表 态,证据确凿,应予注明,并又批送周扬、夏衍、成仿吾、 冯乃超等审阅,均表同意。这桩被历史烟雾尘封多年的文坛 公案终于真相大白于天下。这同
15、样是历史不断进步,思想日 渐解放的成果。由于新版16卷本上述这些突破和特点,使它成为最具权威 性和影响力的鲁迅全集版本,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重 版,很快售缺,深受中国内地读者欢迎,享有很高声誉,而 且台湾的谷风生版社也据此由版了繁体字的鲁迅全集;日本东京的学刀研究社还与我国有关方面洽谈签约,以16卷本为底本,吸收新版鲁迅全集诞生后鲁研界的各种新 成果,进行翻译编辑,于 1984 -1986年(昭和五十九年至 六十一年)曲版了日文版 20卷本鲁迅全集,强有力地推 动了日本学术界对鲁迅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也是中日文化 交流史上传为佳话的又一盛举。1994年2月,16卷本全集被新闻由版署评为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星移斗转,时光飞逝。16卷本问世20年间,鲁迅研究又有 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随着新佚文、佚信的不断发现,两地书原信和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的由版,鲁迅著作中涉及许许多多中外人物与大量史实的进一步廓清,使81年版全集原本的欠缺不足,注释中“左”的印痕及不少史实错 讹与校勘上的莫些问题也日趋明显,对其进行全面修订工作 的条件也日渐成熟。 经中宣部、新闻由版总署批准, 本着“增 补不足,修订错讹”的8字方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