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培优卷(含答案)1.课内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枪就大吼一声, 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

2、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橫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这段文字运用了_的手法来写场面。第_句话描写人物群体,这是_上的描写;后面的几句话,抓住五位壮土的_、_具体写出了他们痛击日寇的场景,这是_上的描写。(2)这段话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

3、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文内容:_。(2)画“”的句子主要是对人物的_描写和_描写,请抓住关键词语举例说明,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选文既描写了人物群体,也描写了每一位战士,这种写法叫_。其中第_句是“面”,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第_句是“点”,具体描写每位战士的表现。这样写的好处是:_。(4)“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中的“始终”能否删

4、去?为什么?_3.课内拓展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

5、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不少敌人坠_落山涧_,粉身碎骨。他刚要拧_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

6、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_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山涧”的意思是_。(3)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_(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和_,表现了壮士们_的精神。(5)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因为_。(6)从“纵身跳下深谷”和_我们看到了五壮士_光辉形象。4.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

7、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 , 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

8、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dng)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矗立_ 陆续_B找反义词:平静_ 停止_(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A,修辞手法是_,这样写的好处是_。(3)文中“抢前一步”“夺过”等画线的动词体现出_。文中“眺望”“回头望望”等加点的动词体现出_。(4)“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画线字的意思是( )A.用掉B.模糊不清C.样子或形状像花(5)下列没有运用比

9、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B.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

10、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子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段内容填写思路图。(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境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列具体的“_”的描写,这是“_”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3)文中画“ “的部分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4)阅读时,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渎完选段,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_6.阅读开国大典选段,完成练习。 丁

11、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横线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_(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后_的方法,重点写了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3)用波浪线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这个句子把_比作_,把 _比作_。7.课内阅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

12、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1)文段选自_。(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句话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_(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句中的“一齐”说明了_。(4)语

13、段中“投”的意思是什么?“投票”“投篮”“投入战斗”的“投”各是什么意思?(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这句话,这句话有着伟大的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_,所以,全中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 闻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开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 )着交通沟的胸墙( )着,一手( )着火柴盒,( )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 )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

14、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 凝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chu cu)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一楞(lng ln)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 ,真的没见过电灯。(1)在文中括号里给带点的字选出正确读音。(2)选出括号内运用恰当的词语。_(3)照样子写词语。自言自语(ABAC):_、_、_聚精会神(含近义词):_、_、_(4)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括号里。坐 倚 夹 划 拿这一系列的动作说明:_。(5)“多好啊!”能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_9.课文理解。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

15、,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1)读一读,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消灭_ 全神贯注_(2)郝副营长的任务是_。(3)郝副营长在看书上的有什么?_(4)联系课文想一想,此时他正在“默默地沉思”( )。A.如何快速地攻破敌人的防线,为全军打开道路B.怎样才能

16、不和突击连失去联系C.等胜利了,让孩子们在电灯下学习10.课内阅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魑魑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先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剜,是郝嗣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 ,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

17、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仿造“黑魃魃”写几个与夜晚有关的叠音词。(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B.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刻。C.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情况极其危险。(3)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画横线的语句。_(4)联系全文,完成下列诗歌。一星_,就是你的生命,一盏_,就是你的追求,为了_,为了_,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战友啊,亲爱的战友,华灯下,你在干什么_。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

18、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B.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进攻受阻,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C.重物系在一根头发上,即将坠落的时刻。(2)填一填。“这微弱的火光”是_点燃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3)你认为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了_,为了_,为

19、了_,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_,没_。(1)按原文填空。为了_,为了_,为了_,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_,没_。(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句式。你能仿照这样的句子再写一句吗?_(3)邱少云在火中是怎样做到“一动也不动”的 (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回答)_(4)说邱少云是个伟大的战士是因为_。13.阅读课文片段并回答问题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20、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1)填空文中邱少云被比作_,强调了他趴在火堆里_。“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表现了邱少云有着_的意志。(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划线字所代表的含义。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3)请找出文中的排比句。_(4)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_14.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 五岭逶迤腾细浪,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三军过后尽开颜。

21、(1)将诗歌补充完整。(2)用自己的话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B.从“只等闲”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困难的藐视及乐观的精神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D.从“尽开颜”可以感受到红军因最后胜利即将到来而喜悦的心情(4)“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形成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_,“寒”字让我们体会到_。(6)本诗主要围绕“_”这个“面”,通过腾越五岭、疾跨

22、_、巧渡_、飞夺_、喜踏_这五个具体的“点”,表现了红军_形象和_精神。(7)“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_15.课内拓展阅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等闲_ 逶迤_磅礴_ 云崖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_(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

23、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答案1.(1)点面结合;1;2;面;动作、神态;点(2)点面结合的描写,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又能感受到抗日英雄群体的形象。这样的写法,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

24、的牺牲精神。2.(1)痛击敌人(2)动作;神态;从“扔”抡”瞄准”等可以看出是动作捕写,从“沉着”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等可以看出是神态描写。从这此描写中,我感受到战士们对敌人深深的仇恨和作战的英勇无畏。(3)点面结合;既让读者感受到了每位战士的英勇,又感受到了整体的团结英敢,表达了对五壮士深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4)不能。”始终”的意思是从开始到最后,去掉后就不能准确说叫五壮士抗击敌人的效果,不能银好地体现五壮士英勇顽强的精神。3.(1)zhu;jin;nng;j(2)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指山间的水沟。(3)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

25、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4)动作;语言;不怕牺牲、浴血奋战(5)他们完成了任务,为大部队争取了能转移的时间。而且杀死了许多敌人,让大部队取得了胜利。(6)昂首挺胸;视死如归4.(1)屹立;相继;激动;继续(2)比喻;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砸下的石头非常密集、迅猛、有力,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3)战士们对敌人的痛恨,以及英勇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既表现出战士们对敌人的恨,又表现出战土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爱。(4)C(5)A5.(1)步兵;炮兵;

26、战车;骑兵;齐步行进;整整齐齐;列队飞行(2)面点;点面结合;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更突显了各个队伍的特色,也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3)比喻;将战士们比作钢铁巨人,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战士们的威武以及阅兵式场面的庄严。(4)我想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阅兵式,它彰显了我国军事现代化强国的风采,我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无比自豪。6.(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2)总;分;工人;农民;主力(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人群;海洋;翻动的红旗;波浪7.(1)开国大典(2)夸张;烘托出会场的声势浩大,表达了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3)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革命领袖都充满了崇敬与爱戴之情。(4)投射;投票:放进去;投篮:向一定目标扔;投入战斗:参加进去(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主了8.(1)cu;lng(2)著名;凝视(3)无边无际;一心一意;各式各样;左顾右盼;瞻前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